2023-01-09|閱讀時間 ‧ 約 5 分鐘

觀影筆記|《日麗》(Aftersun)

2022年最後看的一部電影是《日麗》(Aftersun),一部在電影院裡看了預告我覺得我大概不會特別喜歡的電影。故事本身很單純,瑣碎地講一對蘇格蘭父女到土耳其度假期間發生的大小事。年輕的父親(片中有提到不超過三十歲)和妻子離異,因為監護權似乎決定交給妻子對女兒感到愧疚,或知道未來父女倆將聚少離多,而帶女兒從英國到土耳其度假,踏上這趟畢業旅行。
從發行商、預告裡的攝影風格到文藝親情/成長(coming-of-age)片的類型取向,不免令人想像本片對準大小影展的取向企圖,片裡也確實充滿著耽溺的片刻──那種導演覺得這樣拍比較美的囈語,或是那些獨立文藝片可想像的手痕:手持家庭攝影機、突如其來的靜態長鏡頭(long take)、對比於白日亮麗渡假村的晦暗場景、好聽的獨立音樂或懷舊搖滾、低彩度濾鏡、性啟蒙的片刻、閃爍不明所以的搖晃……我一直在想,是什麼讓這部片(至少對我而言)奏效了,而能讓我在看完電影近兩周後還是反覆想起一些片刻,且不覺得那只是年輕創作者的自我沉溺?
最先想到的當然是兩個主角意料之外的火花。一邊是不快樂的面癱父親,一邊是早慧體貼的小女孩,在電影前三分之一,我一直覺得這個相對靜態的組合似乎難以牽動敘事動能,觀看體驗或者說電影本身也較常傾向經營某種氣氛式的沉靜場景。不過,當故事持續進展,或許因演員表演本身的魅力和氣質,我確實被拉入這兩人的世界,被這兩個大半時間總是悶悶的角色吸引,好奇他們彼此如何溝通和觀看世界的方式。個人覺得《日麗》一大看點即在於看它如何拍出一個早慧到不可思議、比很多成年人還要成熟的小女孩:她已然踩在成人世界的邊界,卻又維持著自身兒童的天真,體貼父親對世界的扞格。
我特別喜歡編劇層面不去試圖解釋通常會被解釋的事情,例如夫妻為什麼分開?為什麼刻意要拍某些沒有伏筆效果的場景──比如影片初期一個在陽台偷抽菸跳舞的畫面?小女孩是在哪一個時刻觸碰到自己的性傾向?女兒是那晚是怎麼睡在大廳,父親又是怎麼回到房間的?或者可能更重要的:父親在旅行結束的「後來」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很多可以選擇強調或指涉的時刻──青少女將手環別到女兒的手上、父親一個人坐在座位區困窘地看著台上的女兒──本片都選擇了雲淡風輕,讓瑣碎的夏日記憶自然地攤展,而不一定有什麼敘事必然的因果關聯,有時候場景短短的,有時候突然很長一段。除了開場和兩處「多年以後」的場景,時序基本上就是線性往前流動著,看似隨意地呈現旅途中選擇被憶起的片段。
絕大多數的敘事總是需要處理角色成長了什麼,在過程中產生了什麼變化;成長電影更是特別處理一個兒童或青少年經過一個混沌狀態後,越界成為大人的故事。以女兒為主角出發,這層訊息起初似乎是顯而易見,是容易被辨別歸類的:「啊,這又是一個在窺看成人世界的過程中成為成人的故事」,或是「這是一個性啟蒙的成長故事」,可是走到後三分之一觀眾多少可以覺察到,這其實不是一個傳統意義上的成長電影,這是一次(多半)基於哀悼的記憶重構,是一個女兒老去之後對於她當時三十歲不到的父親的試圖理解。躁鬱的父親為什麼不快樂到最後對觀眾仍是一個謎,對於女兒來說,那更是一輩子的疑問。唯一擁有的線索是我們那次的旅行:我在那次的旅行中知道了自己可能會成為什麼樣的大人,可是我的父親呢?那趟我們倆最後的旅行──最後一次的親密時光對他來說到底意味著什麼?無言之中記得的只有他在床前哭著的背影。所以父親是在什麼時間點,為了什麼而那樣激烈而沉默地哭呢?那些對觀眾而言不懂為何如此的影像處理,到最後成了電影本身個性的一部分,因為那些刻意的不連貫不僅是觀眾的不明白,也是女兒多年以後依然的不明白:不明白為何會開心跳舞的老爸始終不肯在度假村上台跟她一起唱歌給遊客聽──不明白他為什麼總是不快樂。
我想這也就是本片特出之處,觀眾得到了一個少見不慍不火的憂鬱症/躁鬱症故事──創作團隊不在敘事中挖掘傷者苦痛的源頭,或是呈現那些狀態來臨時凜冽刺骨的暴力及可能的衝突場面;相反的,《日麗》透過一個早熟女童的目光,審視一名壓抑的父親是如何收納自己的內在,努力做出一個「正常」、禮貌、成熟的成人外貌,面對與孩子朝夕相處的最後一次旅行。而即便是那樣早熟、早慧的孩子,長大以後,依然無法理解父親的後面究竟藏著什麼:那個年紀不可能去探問,經歷某種叨絮、和解的深談;父親也從來不向她透露什麼跡象,永遠只是一個人,靜靜地坐在那兒發呆。
片子最後那一個俐落的收尾對我而言是極為亮眼的點睛之筆,火苗般引燃前面90分鐘陰鬱的文青氛圍,在口中留下一股難以無視的、想到就會真心為角色有一點心痛的氣味,推薦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去看。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