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麗》(Aftersun, 2022)|由記憶建構的吉光片羽

更新 發佈閱讀 9 分鐘
raw-image

  偶爾,我們會突然感受到一種深深的疲憊,哪怕經歷的美好的一天,卻還是提不起任何勁,像是會沉沒一樣。《日麗》裡,土耳其的風和日麗,女孩經歷了他人生美好的一段旅程,卻也始終忘不了在旅途裡,父親某些身影或話語背後,那憂傷得看不見底、沁入心扉的無力感受。當他來到父親當年的年紀,撥放著當年錄下的毫無章法與邏輯的DV片段,才又慢慢拼湊起與父親的過往,還有他記憶裡的父親,回憶在這時,又綿密編織成了另一種理解。而身為觀眾的我們,跟著導演 Charlotte Wells 的鏡頭,還有家庭錄影帶裡所記錄與未記錄的,一同走了一段極為私密的旅程。

(本文微雷,請斟酌閱讀。)


《日麗》是記憶,也是時間。

  電影最一開始,快轉DV的聲音先從畫外進來,接著是女孩(Frankie Corio飾演)訪問父親(Paul Mescal飾演)的片段還有女孩揮著手向掌鏡者道別上飛機的片段。畫面上,映著另一個成人的倒影。畫面轉到舞池,燈光閃耀又絢爛,我們隱隱能在光影中看見一名女性在巨大舞池裡站立著,佐著不僅僅有舞曲與人群的嘈雜聲響,還有嬰兒哭啼的日常。於是我們知道我們正在看著的是劇中劇,看的是當年紀錄下來的影像片段,也是他記憶裡的過往。

  記憶,在我們烙印下的那一刻開始,每每回憶起時都是不同模樣的。因為記憶不靠譜,往往依據我們對當時的感覺、印象,留下我們在意的、想記住的,淡忘掉與當時不相關的片段。《日麗》穿插著家庭錄影帶和女孩索菲的記憶,沒能用攝影機紀錄下來的,小索菲用他的大腦入碼記下,成年索菲再慢慢拼湊起屬於成年後的理解。在這段旅程裡,小索菲好像更認識也靠近了父親卡倫一些,卻也發現或許我們永遠都無法真正地去靠近我們所愛之人。而這些體悟,往往不在當下,而是在我們回首之時。隨著劇情推進,家庭錄影片段、索菲的回憶,還有那些看似上帝視角又像是索菲的猜想,我們和索菲慢慢知道,錄影帶裡寫的不是全部的故事。卡倫不願意被影像紀錄的童年過往,他毫無遲疑地走進大浪與車潮,以及他在深夜嚎啕痛哭的背影與明信片上留給索菲的「我很愛很愛你」。我們不會知道,卡倫為什麼買下那對他而言是奢侈品的土耳其地毯,為什麼在茫茫生存中掙扎,為什麼對於死亡好像沒有畏懼甚至有所追求。

  我們與索菲一起拼湊出來的卡倫,雖然好像更靠近了卡倫一些,但終究是屬於我們自己的、心裡的那個卡倫,如同我們生命裡的記憶一樣,不同時期會有不同時期的理解與詮釋。我們陪著導演走了一段路,但又更像是用電影的形式,重新去經歷了一場關於記憶的旅程。

  私心很喜歡電影裡舞池片段的蒙太奇,隨著我們看了更多父女間在影像裡與影像外的互動,我們陪著索菲更認識了當年的父親。舞池的片段,人群中的父親踏著他招牌的舞步,也跟著理解的推進,模樣也逐漸清晰。看了兩次電影,總是在最後時讓累積的情緒潰堤。土耳其之旅最後,卡倫嚷著要小索菲一同跳舞,鏡頭交錯於土耳其的夜晚還有昏暗舞池的畫面,兒時的索菲、成年的索菲,終於一起擁抱了卡倫,搭配皇后合唱團和David Bowie合作的〈Under Pressure〉堪稱一絕:

Can't we give ourselves one more chance? Why can't we give love that one more chance? Why can't we give love, give love, give love, give love Give love, give love, give love, give love, give love?


  當年的我們或許無法懂得,但未來的某一天,我們能從回憶裡,找回除了遺憾以外的救贖。


raw-image


真摯的父女關係——原生家庭的力量

  十一歲的索菲張著眼探索與記錄這個世界,他想遠離那些看起來過於幼稚的八、九歲兒童,在廁所的耳語間窺探少年少女的情慾世界,泳池畔的慾望流動,他可能尚未完全明白,卻逐漸開始體會。十一歲,他能明白父母的離異,卻也可望他們有再續前緣的可能;他關心著父親可能的新戀情,卻也摸不透離異的父親為何尚能向母親說出「愛你」;他看得出父親在經濟上與情感上的掙扎,小心翼翼地溫柔守候,卻也在與父親偶有齟齬時,鋒利帶刺地扎向父親的軟肋。這樣細膩的索菲,自然看得出父親並不如展現出來的那般堅強,也用他的方式小心呵護父親的脆弱。

  父親卡倫的寬厚與溫柔,可以看得出來索菲為何能夠勇敢地探索這世界。卡倫放手讓索菲闖,也會在意識到女兒可能遭遇暴力時嚴厲教導防身保護自己的方法,他寬厚的肩膀替索菲開拓出安穩探索的空間,讓索菲用自己的方式長大。在堅強底下,卡倫也願意在索菲放下攝影機後,娓娓道來兒時不堪的過往,訴說家鄉之於他的意義,雖然仍有太多的憂愁和無奈他沒辦法像索菲、甚至向任何人訴說,但他也用他的真誠,讓索菲知道,他們父女之間可以沒有秘密。

我想要你知道,你什麼都可以對我說。

  無論是親吻了男孩或女孩,又或者是參加了哪個趴踢、嗑了什麼樣的藥,我能做的你都可以做,你也可以什麼都不做。我在這,我永遠會聽你說。卡倫雖然沒有告訴索菲他為什麼不願意在眾人面前歌唱,卻願意在兩人鬧完脾氣的隔日,好好地向他的女兒說聲「對不起」。

你可以成為任何人,在你想要的任何地方好好展開生活。

  卡倫自然希望他生命的缺憾,無須複製到女兒的身上。我們可以看到,成年索菲背負著相似的憂傷。雖然索菲仍背負著諸多對於父親的不解與困惑,但在銀幕前的我願意相信,十一歲到現在的年歲裡,索菲人生裡的崎嶇都能有韌性地走過,因為他的父親是那樣寬厚地待他,他也是同樣地對待著父親和生命所愛。十一歲的他會許未曾懂得,但他們共享的那片天空,其實也從未因為時間的逝去、父親不同形式的離開在心中黯淡消逝,而是成為柔韌的力量,一同照亮著索菲的世界。

  電影最後的轉場也深意十足,成年索菲停下了影片,鏡頭平移至舉著攝影機的卡倫,這一刻,是誰在紀錄著誰呢?關上錄影機,走入門後熱鬧但也孤寂的舞池。卡倫在索菲的心底,似乎終於有了心的安放處,那一刻,索菲和他心裡的父親,或許都得到了某種程度的自由。



新穎的敘述形式與沉浸式的觀影體驗

  欣賞《日麗》是很微妙的體驗,也不太容易撰寫觀後心得,看了兩回的我,仍需要細細咀嚼讓我感到深刻的究竟是些什麼。不僅僅是你也走了一趟尋找記憶中父親的旅程,而更能在當中投射著自己生命的各種片段,尋找記憶裡某個他的影子。像是,重現了記憶的奇妙,我們在破碎的回憶裡,重新組織了屬於現在的詮釋。是部非常適合丟到昏暗影廳裡,慢慢品味與感受的難得佳作。

raw-image


  好喜歡演女兒的小演員Frankie Corio,自然、真摯又古靈精怪的小大人氣場相當討喜,Paul Mescal的演出令人咋舌,許多情緒細緻的轉折在大銀幕上看起來格外讓人心疼。收放自如的表演很難,但在外顯皆是收斂的表演中卻能展現出驚人的情緒層次,實在是太讓人驚艷了。同樣很難想像,首次執導長片的Charlotte Wells能嫻熟、大膽地運用這麼獨特的敘事手法,全然地信賴演員的表演,還有觀眾能在如此破碎的片段哩,有著專屬於自己的組織與感受,成為自己的作者。也或許是因為初試啼聲,整部電影和劇本有著相當大的自由度去書寫與運用,甚至也有一定的野心(延伸閱讀:《日麗》╳《月光下的藍色男孩》導演對談:挖掘寶藏兒童演員之後,導演的責任),很期待他未來的作品。


 《日麗》寫快樂與悲傷,也寫我們終難真正理解另一個人的無奈和遺憾。父女在土耳其走的這段旅程,雖然有些不那麼美好的齟齬與彆扭,不總是如天氣般陽光普照,那又如何?

  只要我知道,我什麼都可以說給你聽;只要我知道,抬起頭,我們共同擁有同一片天空還有這段珍貴的記憶。那就夠了。


我喜歡我們共享同一片天空。

  

  《日麗》官方預告片(東昊影業代理):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賽黑黑曬曬字的沙龍
10會員
10內容數
一部電影或是一部影集都是扇窗,我們透過不同的創作者看見不同的世界,而這是我看到的世界、留下的足跡。
2023/08/02
  Margot Robbie 監製與主演,Greta Gerwig 執導並與(她的肯尼/丈夫)Noah Baimbach 一同撰寫劇本。這樣的組合,對他們有些許瞭解的影迷便會知道,這個芭比不會僅僅是你想像中的那個典型芭比故事。這個芭比,好玩又具批判性,有省思之處又不全然淪為說教。
Thumbnail
2023/08/02
  Margot Robbie 監製與主演,Greta Gerwig 執導並與(她的肯尼/丈夫)Noah Baimbach 一同撰寫劇本。這樣的組合,對他們有些許瞭解的影迷便會知道,這個芭比不會僅僅是你想像中的那個典型芭比故事。這個芭比,好玩又具批判性,有省思之處又不全然淪為說教。
Thumbnail
2023/03/09
  站在指揮台上,身為少數德國知名管弦樂團首位女性首席指揮家的塔爾,指揮掌握著時間、掌握著節奏,掌握著要把樂團帶往哪裡去的權力;在舞台以外,他同樣也坐享他所擁有的地位,自在、優游,一步步往權力的最高處踏去。他的才華和權謀讓他得以擁有他想要的一切,但玩弄權力與被權力玩弄往往是一夕之間。
Thumbnail
2023/03/09
  站在指揮台上,身為少數德國知名管弦樂團首位女性首席指揮家的塔爾,指揮掌握著時間、掌握著節奏,掌握著要把樂團帶往哪裡去的權力;在舞台以外,他同樣也坐享他所擁有的地位,自在、優游,一步步往權力的最高處踏去。他的才華和權謀讓他得以擁有他想要的一切,但玩弄權力與被權力玩弄往往是一夕之間。
Thumbnail
2022/10/05
  他們看到恐龍跨越了六千五百年後出現在自己眼前,化不可能為可能,就像我們看電影一樣。除了科技特效,更多是歸功於 Steven Spielberg 對於觀眾心思的細膩掌握。   獻給 Steven Spielberg。
Thumbnail
2022/10/05
  他們看到恐龍跨越了六千五百年後出現在自己眼前,化不可能為可能,就像我們看電影一樣。除了科技特效,更多是歸功於 Steven Spielberg 對於觀眾心思的細膩掌握。   獻給 Steven Spielberg。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蘇菲(Sophie):嗯就像...有時在遊戲時間,我看向天空,而弱我能看見太陽那麼...我想我們都能看見太陽的這件事,即便我們不在同一個地方而我們不真的在一起...我們有點像,你知道嗎?就像我們兩個都在同一片天空下,所以...有點像在一起的感覺。”
Thumbnail
蘇菲(Sophie):嗯就像...有時在遊戲時間,我看向天空,而弱我能看見太陽那麼...我想我們都能看見太陽的這件事,即便我們不在同一個地方而我們不真的在一起...我們有點像,你知道嗎?就像我們兩個都在同一片天空下,所以...有點像在一起的感覺。”
Thumbnail
對我來說,對《日麗》的喜愛其實是出自於私心又偷懶的理由:電影裡那顆父親在旅館房內,獨自面對填滿夜色的窗,讓攝影機藉以透過黑夜來映照父親回放DV片段的正臉,幾乎與我小時候曾撞見父親自己在電腦上反覆播放我小時候的DV畫面如出一徹。
Thumbnail
對我來說,對《日麗》的喜愛其實是出自於私心又偷懶的理由:電影裡那顆父親在旅館房內,獨自面對填滿夜色的窗,讓攝影機藉以透過黑夜來映照父親回放DV片段的正臉,幾乎與我小時候曾撞見父親自己在電腦上反覆播放我小時候的DV畫面如出一徹。
Thumbnail
改編英國導演自我的童年回憶《日麗》,講述一段年少的女孩與自己父親在土耳其度假的夏天回憶。11歲的蘇菲和離婚後的父親卡倫一起在夏日前往土耳其觀光渡假,享受碧海藍天父女的相處時光,每天都過得充實。但20年後的蘇菲回顧起自己與父親這段回憶紀錄時,卻從影帶裡看見當年未成熟的她所未察覺,父親鏡頭下的憂傷。
Thumbnail
改編英國導演自我的童年回憶《日麗》,講述一段年少的女孩與自己父親在土耳其度假的夏天回憶。11歲的蘇菲和離婚後的父親卡倫一起在夏日前往土耳其觀光渡假,享受碧海藍天父女的相處時光,每天都過得充實。但20年後的蘇菲回顧起自己與父親這段回憶紀錄時,卻從影帶裡看見當年未成熟的她所未察覺,父親鏡頭下的憂傷。
Thumbnail
細心的觀眾可以看到很多蛛絲馬跡,甚至感同身受,慢慢明白失意父親的困境與寂寞少女的迷惘。
Thumbnail
細心的觀眾可以看到很多蛛絲馬跡,甚至感同身受,慢慢明白失意父親的困境與寂寞少女的迷惘。
Thumbnail
《日麗》寫快樂與悲傷,也寫我們終難真正理解另一個人的無奈和遺憾。父女在土耳其走的這段旅程,雖然有些不那麼美好的齟齬與彆扭,不總是如天氣般陽光普照,那又如何?
Thumbnail
《日麗》寫快樂與悲傷,也寫我們終難真正理解另一個人的無奈和遺憾。父女在土耳其走的這段旅程,雖然有些不那麼美好的齟齬與彆扭,不總是如天氣般陽光普照,那又如何?
Thumbnail
每一個早熟的孩子,背後都有一位受傷的父母。《日麗》的美,來自於遺憾,也來自於它的平鋪直述,我們終究無法回到過去,因此格外需要一趟精神上的逆行之旅,方好記得那些斑駁的疼痛,以及每一個令人又愛又恨的冬夜,進而懂得暖晨的珍貴,還有它何以讓人眷戀,甚或是剎那何以成就永恆。
Thumbnail
每一個早熟的孩子,背後都有一位受傷的父母。《日麗》的美,來自於遺憾,也來自於它的平鋪直述,我們終究無法回到過去,因此格外需要一趟精神上的逆行之旅,方好記得那些斑駁的疼痛,以及每一個令人又愛又恨的冬夜,進而懂得暖晨的珍貴,還有它何以讓人眷戀,甚或是剎那何以成就永恆。
Thumbnail
蘇格蘭新銳導演夏洛特•威爾斯執導的第一部長片《日麗》來自於私密記憶,片中使用大量的 DV 畫面,瑣碎而不連貫,片斷記錄了蘇菲不帶成見的童稚靈慧,與父親總是背過的身影。 (本文有劇情及個人觀點詮釋,推薦觀影後再讀)
Thumbnail
蘇格蘭新銳導演夏洛特•威爾斯執導的第一部長片《日麗》來自於私密記憶,片中使用大量的 DV 畫面,瑣碎而不連貫,片斷記錄了蘇菲不帶成見的童稚靈慧,與父親總是背過的身影。 (本文有劇情及個人觀點詮釋,推薦觀影後再讀)
Thumbnail
這場「異地」旅遊,象徵父親無法承諾女兒一個歸宿(家),同時這樣的「異」也是父親存在於這個世界的處境。一段Sophie與度假村結識的青少年玩耍、一夥人跳入泳池的情節微妙捕捉了這種身處當下的違合感,水中的Sophie看著那群比自己年紀稍長的孩子兀自玩耍便默默游開了,這個舉動並不存在感傷、失落而就是明白了
Thumbnail
這場「異地」旅遊,象徵父親無法承諾女兒一個歸宿(家),同時這樣的「異」也是父親存在於這個世界的處境。一段Sophie與度假村結識的青少年玩耍、一夥人跳入泳池的情節微妙捕捉了這種身處當下的違合感,水中的Sophie看著那群比自己年紀稍長的孩子兀自玩耍便默默游開了,這個舉動並不存在感傷、失落而就是明白了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