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評|重新咀嚼童年的苦澀,直到黎明降臨 ––《日麗》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raw-image

每一個早熟的孩子,背後都有一位受傷的父母。

就片名「aftersun」來說,直譯雖為曬後,整個觀影過程,我卻反覆聯想到另一個詞彙:afterlife ,亦即死後的世界。若將主角卡倫(父親)比喻為太陽,詩意來看,英文片名指的是喚為父愛的餘溫,如何拉拔蘇菲(女兒)長大,但換一個角度,那些過分美好的童年往事,會不會也在隱隱燙傷蘇菲呢?畢竟,卡倫留下的可不只是「為何而死」這一道謎題,還有兌現不了的浪漫承諾。

可想而知,所謂今非昔比,往往賦予「失落」得以刺穿人生的銳利,促使回憶就像一面刮花的鏡子,無論如何,皆都只能映照出爬滿淚痕的臉龐。每當蘇菲想起的溫柔越多,生活的蒼涼,也就越張狂。是故,即便《日麗》的色調一貫溫暖,卻同樣美到令人哆嗦。只不過,電影除了利用愉悅去反襯憂傷,更以悠緩創造了喧囂,直到片尾以前,劇情幾乎沒有任何搖擺、起伏,再加上略顯跳躍的敘事,觀眾可說是親身體會到蘇菲的徬徨,甚至跟著幼小的她一起焦躁無力,然後任由「反常」的寧靜一再擺弄身心。

由此可知,有些時候,我們必須倒過來,才好理解沒說出口的潛臺詞以及臉上的笑容,究竟藏有多深的疲憊。如同回放DV影片一樣,藉由一次次倒帶,將自己的兒時記憶重新拉皮,進而能在凌亂的脈絡中,尋得一條親近父親的路徑。

當然,蘇菲本就足夠敏銳,並且足夠貼心。到頭來,蘇菲之所以急著想要長大,不僅因為思春期乍響,更因爲察覺到父親的不對勁。遺憾的是,時間遠比想像中殘酷,蘇菲還來不及跟父親並肩前行,還來不及解開父親身上的一個個謎題,手上的線索,就已指向溺斃。於是,就算蘇菲開始懂得太陽的隆冬,卻再也找不到那一片共享的天空。

不過,極為有限的內心描繪,以及毫無頭緒、收束的諸多伏筆,一方面除了是要強調前述提到的女兒視框,另一方面,更在呈現卡倫的孤單多麼常見,缺少分擔對象的他,渴望解脫,並將毀滅視為一種自我救贖。抗拒錄影這件事,亦在呼應卡倫的封閉。他從未想過,反芻憂鬱,可是又強顏歡笑,一昧選擇壓抑,只會讓絕望與無助,越滾越大。他只想到身為一個父親,不能在女兒面前崩潰。

raw-image

不難想像,童年的創傷,終究會滲透至人們的日常,蘇菲也是。在每一個夜晚,脫離意識之網的夢境,猶如輪迴,蘇菲不斷地重複體驗失去父親這件事,好似穿梭回到走散的那一天。失去初吻的懵懂少女,逐漸明白愛情何以滋潤,以及愛情為何凌駕所有的框架,那是充滿成長的一夜,卻也是死亡兵臨城下的一夜。

或許,成長的過程,總是無法回絕那些不請自來的疼痛。短暫的失散,恰似預演一般,蘇菲又長大了一點,才剛挺過頭一個十年的她,不僅學會替父親蓋被子,更還學會不去責怪。她的早熟,如前所述,其實起因於父親的失能。

然而,面對死亡,對於蘇菲來說,依然還是太早了。卡倫未曾想過活到四十歲,但蘇菲何嘗不是,同樣從未想過,父親竟會就此缺席接下來的人生。也因此,當瞳孔變成窟窿,回望童年,所謂共享同一片天空,不過是蘇菲的一廂情願。

依此來說,而立之年的蘇菲,之所以想追憶這一趟遙遠的異國之旅,不僅要釐清死亡為何降臨,更也試圖在支離破碎的童年往事中,練習擁抱父親與自己。

所以,創傷會以虛構的舞池為形象持續在夢境中再現,並非為了折磨蘇菲,而是要推動蘇菲去跟父親、自己和解。回顧的重點,始終不在放下,而是放過,避免蘇菲再拿父親的離去,拷問自我的價值。為了學會愛人,蘇菲終得接受生命有限以及父親的矛盾,看似拋棄的自縊之舉,可能也是一種迂迴、笨拙的愛。否則,那些有關於原生家庭的傷口,無法結痂之外,還會隨著血緣,不斷地複製下去,製造出一位又一位早熟的孩子(卡倫、蘇菲),然後長成受傷失能的父母們。

為此,故事的客觀真實性,變得不再重要,父親的死,很痛,卻不是全部。蘇菲或許無法扭轉過去,卻能校正詮釋的角度,並將往事改寫成一個個擁抱。

raw-image

承前所述,蘇菲能夠順利走出原生家庭的束縛,恰恰在於記得一路走來的疼痛。不同於蘇菲,還未拆下石膏的卡倫曾說過:我不記得痛,也不覺得自己摔斷手。 若將石膏視為童年創傷的隱喻,或是壓垮生命的憂鬱症縮影,皆可以發現,無論是對於自己的缺憾,還是脆弱,卡倫雙雙採取疏離的態度。

不記得,所以就不會痛,但不會痛的話,要怎麼清創、敷藥?以此來說,卡倫的麻木,表面看似拯救了他,卻也默默扼殺了他的未來。故此,藏在眉宇之間的那一份空虛,來自於卡倫他自己。幸運的人,能以童年治癒人生,很可惜,卡倫並沒有那一份福氣,可又缺少足夠的勇氣,只能嘗試緩衝墜落的力道,小心翼翼,努力克制想死的衝動,以免讓女兒目睹內心那一頭猛獸。

最後,電影收束在漆黑的鋭舞派對,那是土耳其之旅的句點,亦是卡倫的終點,卻也是改變一切的起點,充滿魔力的轉折與重生。父親的死,慢慢轉變為養分,從女兒的童年輸往未來,接著悄悄地扎根,引領她走向不同以往的天空。

結語

《日麗》的美,來自於遺憾,也來自於它的平鋪直述,我們終究無法回到過去,因此格外需要一趟精神上的逆行之旅,藉此記得斑駁的疼痛,還有每個令人又愛又恨的冬夜,然後重新懂得暖晨的珍貴,以及它何以讓人眷戀,甚或是剎那何以成就永恆。無論好壞,童年的份量,難以僅靠一夜就抖掉,《日麗》使人明白,童年既是養分,亦為毒藥,端看我們如何咀嚼其中的苦澀與甜蜜。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熟齡文青-avatar-img
2023/05/25
這篇影評文字實在動人,謝謝精彩的評論!
怒怒心理師-avatar-img
發文者
2023/05/25
熟齡文青 謝謝肯定🙇🏻‍♂️
avatar-img
怒怒心理師的沙龍
2.6K會員
135內容數
相信情緒的力量。試著從諮商心理師的角度,漫談生活常見的各種議題。
2025/04/01
國片《器子》以「器官買賣」為題,搭配巧妙的劇情反轉,展開一場暢快的復仇戲碼,恰到好處地創造娛樂張力,再以溫柔的方式讓故事落幕。使得復仇之路不只充滿憤怒,更能通往救贖,非常適合追求刺激與新鮮感的觀眾。
Thumbnail
2025/04/01
國片《器子》以「器官買賣」為題,搭配巧妙的劇情反轉,展開一場暢快的復仇戲碼,恰到好處地創造娛樂張力,再以溫柔的方式讓故事落幕。使得復仇之路不只充滿憤怒,更能通往救贖,非常適合追求刺激與新鮮感的觀眾。
Thumbnail
2025/03/25
本劇深刻探討網路社群的有毒男子氣概、紅藥丸理論如何影響青少年。從成長環境再到網路社群的交互作用,有毒陽剛文化是如何強化偏差價值觀,並導致悲劇發生。劇中父親角色亦展現創傷如何代代相傳,然後透過其自我和解的過程,呼籲社會重視情感教育及有毒男子氣概的轉型。
Thumbnail
2025/03/25
本劇深刻探討網路社群的有毒男子氣概、紅藥丸理論如何影響青少年。從成長環境再到網路社群的交互作用,有毒陽剛文化是如何強化偏差價值觀,並導致悲劇發生。劇中父親角色亦展現創傷如何代代相傳,然後透過其自我和解的過程,呼籲社會重視情感教育及有毒男子氣概的轉型。
Thumbnail
2024/12/26
本文精選2024年度十部精彩電影,從深刻的故事情節到令人思考的主題,這些作品不僅展現了當代電影的多樣性,還提供了在新年佳節觀看的完美選擇。每部電影都能引發觀眾的深層共鳴,讓我們一同探索這些影視作品中的情感與思想深度,預祝大家新年愉快!
Thumbnail
2024/12/26
本文精選2024年度十部精彩電影,從深刻的故事情節到令人思考的主題,這些作品不僅展現了當代電影的多樣性,還提供了在新年佳節觀看的完美選擇。每部電影都能引發觀眾的深層共鳴,讓我們一同探索這些影視作品中的情感與思想深度,預祝大家新年愉快!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慢動作的流動與剪輯畫面的跳轉和風格。 導演的拍攝手法與呈現方式,打破了許多電影既定的框架,藉由手持錄影機開啟錄製,一切像是你我都一起看著影像記錄回憶過往,故事敘述與攝影機📹的觀景窗影像,交替出現,時而跟著故事進行,時而跟著這對父女一起看著錄像畫面..
Thumbnail
慢動作的流動與剪輯畫面的跳轉和風格。 導演的拍攝手法與呈現方式,打破了許多電影既定的框架,藉由手持錄影機開啟錄製,一切像是你我都一起看著影像記錄回憶過往,故事敘述與攝影機📹的觀景窗影像,交替出現,時而跟著故事進行,時而跟著這對父女一起看著錄像畫面..
Thumbnail
蘇菲(Sophie):嗯就像...有時在遊戲時間,我看向天空,而弱我能看見太陽那麼...我想我們都能看見太陽的這件事,即便我們不在同一個地方而我們不真的在一起...我們有點像,你知道嗎?就像我們兩個都在同一片天空下,所以...有點像在一起的感覺。”
Thumbnail
蘇菲(Sophie):嗯就像...有時在遊戲時間,我看向天空,而弱我能看見太陽那麼...我想我們都能看見太陽的這件事,即便我們不在同一個地方而我們不真的在一起...我們有點像,你知道嗎?就像我們兩個都在同一片天空下,所以...有點像在一起的感覺。”
Thumbnail
對我來說,對《日麗》的喜愛其實是出自於私心又偷懶的理由:電影裡那顆父親在旅館房內,獨自面對填滿夜色的窗,讓攝影機藉以透過黑夜來映照父親回放DV片段的正臉,幾乎與我小時候曾撞見父親自己在電腦上反覆播放我小時候的DV畫面如出一徹。
Thumbnail
對我來說,對《日麗》的喜愛其實是出自於私心又偷懶的理由:電影裡那顆父親在旅館房內,獨自面對填滿夜色的窗,讓攝影機藉以透過黑夜來映照父親回放DV片段的正臉,幾乎與我小時候曾撞見父親自己在電腦上反覆播放我小時候的DV畫面如出一徹。
Thumbnail
改編英國導演自我的童年回憶《日麗》,講述一段年少的女孩與自己父親在土耳其度假的夏天回憶。11歲的蘇菲和離婚後的父親卡倫一起在夏日前往土耳其觀光渡假,享受碧海藍天父女的相處時光,每天都過得充實。但20年後的蘇菲回顧起自己與父親這段回憶紀錄時,卻從影帶裡看見當年未成熟的她所未察覺,父親鏡頭下的憂傷。
Thumbnail
改編英國導演自我的童年回憶《日麗》,講述一段年少的女孩與自己父親在土耳其度假的夏天回憶。11歲的蘇菲和離婚後的父親卡倫一起在夏日前往土耳其觀光渡假,享受碧海藍天父女的相處時光,每天都過得充實。但20年後的蘇菲回顧起自己與父親這段回憶紀錄時,卻從影帶裡看見當年未成熟的她所未察覺,父親鏡頭下的憂傷。
Thumbnail
《日麗》寫快樂與悲傷,也寫我們終難真正理解另一個人的無奈和遺憾。父女在土耳其走的這段旅程,雖然有些不那麼美好的齟齬與彆扭,不總是如天氣般陽光普照,那又如何?
Thumbnail
《日麗》寫快樂與悲傷,也寫我們終難真正理解另一個人的無奈和遺憾。父女在土耳其走的這段旅程,雖然有些不那麼美好的齟齬與彆扭,不總是如天氣般陽光普照,那又如何?
Thumbnail
每一個早熟的孩子,背後都有一位受傷的父母。《日麗》的美,來自於遺憾,也來自於它的平鋪直述,我們終究無法回到過去,因此格外需要一趟精神上的逆行之旅,方好記得那些斑駁的疼痛,以及每一個令人又愛又恨的冬夜,進而懂得暖晨的珍貴,還有它何以讓人眷戀,甚或是剎那何以成就永恆。
Thumbnail
每一個早熟的孩子,背後都有一位受傷的父母。《日麗》的美,來自於遺憾,也來自於它的平鋪直述,我們終究無法回到過去,因此格外需要一趟精神上的逆行之旅,方好記得那些斑駁的疼痛,以及每一個令人又愛又恨的冬夜,進而懂得暖晨的珍貴,還有它何以讓人眷戀,甚或是剎那何以成就永恆。
Thumbnail
蘇格蘭新銳導演夏洛特•威爾斯執導的第一部長片《日麗》來自於私密記憶,片中使用大量的 DV 畫面,瑣碎而不連貫,片斷記錄了蘇菲不帶成見的童稚靈慧,與父親總是背過的身影。 (本文有劇情及個人觀點詮釋,推薦觀影後再讀)
Thumbnail
蘇格蘭新銳導演夏洛特•威爾斯執導的第一部長片《日麗》來自於私密記憶,片中使用大量的 DV 畫面,瑣碎而不連貫,片斷記錄了蘇菲不帶成見的童稚靈慧,與父親總是背過的身影。 (本文有劇情及個人觀點詮釋,推薦觀影後再讀)
Thumbnail
這場「異地」旅遊,象徵父親無法承諾女兒一個歸宿(家),同時這樣的「異」也是父親存在於這個世界的處境。一段Sophie與度假村結識的青少年玩耍、一夥人跳入泳池的情節微妙捕捉了這種身處當下的違合感,水中的Sophie看著那群比自己年紀稍長的孩子兀自玩耍便默默游開了,這個舉動並不存在感傷、失落而就是明白了
Thumbnail
這場「異地」旅遊,象徵父親無法承諾女兒一個歸宿(家),同時這樣的「異」也是父親存在於這個世界的處境。一段Sophie與度假村結識的青少年玩耍、一夥人跳入泳池的情節微妙捕捉了這種身處當下的違合感,水中的Sophie看著那群比自己年紀稍長的孩子兀自玩耍便默默游開了,這個舉動並不存在感傷、失落而就是明白了
Thumbnail
曝曬在陽光底下的人,會享受此刻的日光照耀,還是會一點一點的被太陽灼傷?《日麗》描述看似歡樂的土耳其度假之旅,其實披著令人窒息的外殼,鏡頭裡的幽微情緒就像畫筆,為這對年輕父女的回憶渲染了複雜的漸層。 . 11歲的女兒蘇菲,千里迢迢從英國來到土耳其,和接近30歲的年輕父親卡倫,一起品嚐夏日的愜意生活。蘇
Thumbnail
曝曬在陽光底下的人,會享受此刻的日光照耀,還是會一點一點的被太陽灼傷?《日麗》描述看似歡樂的土耳其度假之旅,其實披著令人窒息的外殼,鏡頭裡的幽微情緒就像畫筆,為這對年輕父女的回憶渲染了複雜的漸層。 . 11歲的女兒蘇菲,千里迢迢從英國來到土耳其,和接近30歲的年輕父親卡倫,一起品嚐夏日的愜意生活。蘇
Thumbnail
這是一次(多半)基於哀悼的記憶重構,是一個女兒老去之後對於她當時三十歲不到的父親的試圖理解。躁鬱的父親為什麼不快樂到最後對觀眾仍是一個謎,可是對於女兒來說,那更是永恆的疑問。唯一擁有的線索是我們那次的旅行:我在那次的旅行中知道了自己可能會成為什麼樣的大人,可是我的父親呢?
Thumbnail
這是一次(多半)基於哀悼的記憶重構,是一個女兒老去之後對於她當時三十歲不到的父親的試圖理解。躁鬱的父親為什麼不快樂到最後對觀眾仍是一個謎,可是對於女兒來說,那更是永恆的疑問。唯一擁有的線索是我們那次的旅行:我在那次的旅行中知道了自己可能會成為什麼樣的大人,可是我的父親呢?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