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

能在未來到來之前被安慰一下嗎?-《最後安慰》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未來是怎麼樣子,是不是大部份的人都已經放棄想像了呢。

歡迎來到不小品書,品品不小的思想力量。今天分享的是華語作家邱比的小說《最後安慰》,書名乍看之下會以為他寫的是感情故事,但其實它想像的是未來會怎麼樣。這本書在許多段落我感覺依稀有《1984》、《美麗新世界》的元素影子。不過《最後安慰》用的寫作手法是一個段落一個段落的,藉由兩個世界裡的形形色色的人的遭遇,串起兩個世界的輪廓。

邊看邊想想現在的世界。

先聊聊我的讀感,結合諸如討論了極權政治走向的《1984》、還是烏托邦下公平世界的《美麗新世界》,我覺得這種思考未來的故事,都是在挖掘人類對未知的渴望與脆弱,這是每個時代共有的問題,不會隨著人類發展而得到"解答”。相反,人們在這個問題上很矛盾,不論是科技環境還是人性,要嘛過度樂觀、要嘛過度悲觀,不然就是漠不關心。

這也沒辦法,畢竟那是未來,誰也說不準。

不過,不過我覺得在科技的進步下,有一個問題顯得越來越迫切,就是人的”權力"越來越大,越來越能決定哪些東西可以去除,哪些東西可留下。最早爭執的是自然環境的保護,再來是文化生活,最後甚至可能是人自己本身,討論人的肢體、心智,要留下什麼,怎麼留下。

咦,你可能會說沒有討論過啊!咦,那你還不積極討論嗎?

《最後安慰》碎片化的鏡頭語言

回到書裡,故事以兩個星球為背景,A部分談的是科技過度發展,逐步邁向毀滅的”舊地球”,B部分談的則是毀滅後漸趨重生的”新地球”。書的開頭,”舊地球”的人們發明了神經藥劑,服用後可以讓人變得更聰明,像是瞬間變成鋼琴天才、經商達人等等;人類的肉體也被改造,讓小孩開心的豪華成年禮是斷除四肢換上假肢的強健手術。

不知道這些暗喻是不是說著科技像是潘朵拉的魔盒?

裡面有一段故事我很喜歡,說的是一群科學家與哲學家發現,他們應該轉而去研究心,心臟才是關鍵,能夠凌駕於頭腦之上的,只有心了。但主導的科學家卻後來解散了這個小組,因為他發現人類自身有深根柢固的偏見、邏輯錯誤,如果沒有辦法在良心獲得徹底的自由之前,他沒辦法繼續從事研究。

讀完讓人不禁想問,人類用科學解開秘密,是不是終究會碰上極限?

說到極限,”舊地球”的人們習慣機器人的服務,視之為理所當然卻忽略深入探索它們的價值與意義,機器人可以追求自己的幸福嗎?還是只能依附在人類之下,成為最純粹的傭人?機器人如果可以追求幸福,那他們是不是該獲得完整的"人類"權利?如果只能依附於人類的話,那關於人工智能的邊界,又該界定在哪裡呢?就算可以界定邊界好了,那該由機器人還是人類來做監督者呢?又該怎麼監督?

進一步想,思考這些問題的我們是不是已經把自己當成上帝了?

上面這些問題,小說裡沒有給出正面的回答。加上一篇一篇沒有答案的小故事,讀起來其實有點支離破碎,但我覺得作者是刻意的。這種碎片化的不適感,也是在逼迫讀者不單當一個資訊接受者,要跳脫出來當一個思考者。

新地球的舊:人類的千古循環

到了B部分的"新地球”,與其說是在展現它的”新”,我感覺更像是在強調它的”舊"。在先進的太空艙中被宇宙遺棄的倖存者,在回到文明的懷抱之前,問智能機器人的問題是:”他還能去愛嗎?”除此之外,新時代的人們在全然不一樣的生活方式下,依然想著聖誕節送人祝福,依然在學習著如何生活,面對彼此的人際關係。

只要還保持著原始心智,那人與人之間的互動就會是持續不變的議題。

人與人之間的問題可以簡單稱之為”人性”吧!是”人性”串聯起我們的渴望與脆弱。小說裡有人讀著一本偉人傳記,寫著:”請記住你的人性,忘掉其他的吧。要是能這麼做,我們面前開展的就是通往樂園的大道;要是辦不到,我們眼前擺著的就是集體滅亡的危機。”

這提醒了人類們要常常回頭看看自己經歷過了什麼。

畢竟人類究竟追求的終極目標是什麼?可能沒有人能說得清楚,也沒有共識,人們總幻想邊探索就會邊有答案。這毫無理由的樂觀是我們智識上的盲點,也是天性上的缺失吧。所以這個啟示非常有警醒的意義,提醒不能當個純粹的理性樂觀派,要警覺在每一個進步背後的人性流失。

跳不出框架,那就接受吧

讀完《最後安慰》這本書,我想到《世界盡頭的咖啡館》有段話說:”自己的答案,全世界只有我們自己可以決定,所以很多人在追尋答案的過程中選擇孤獨。”會喜歡這段話是因為讀完《最後安慰》時有種孤獨感,那種孤獨感夾雜著對未來的期待與不確定。

因為期待所以不確定,但也因為不確定所以期待。

這是在有限的天賦下,造物者給的補償吧。就算思考未來跳脫不出想像力的框架,但這並不妨礙我們幻想。每個人的進步就是這樣來的,偷偷想著未來,默默地做著。或許每個人因為眼界、資質的差異,看得或進或遠,做得或快或慢。但只要不放棄想像,就會慢慢得到改變的力量。

所以對於未來,你想要怎樣的生活呢?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2000 字、0 則留言,僅發佈於不小品書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不小的世界
74會員
189內容數
閱讀時喜歡拆解書的含意,有時候會扭曲原意,有時候會借題發揮; 生活時喜歡探索社會的邊界,有時候會充滿興奮,有時候會充滿無奈。 希望在這裡找一個歸宿,一起聊聊書聊聊天
不小的世界的其他內容
2025/02/05
聊聊日本動畫中「戰鬥美少女」的魅力,並深入分析宮崎駿作品中女性角色的獨特之處,如何顛覆傳統並影響動畫產業。從反差萌、吸金力到角色設定,探討其成功原因,並分類分析宮崎駿筆下三種類型的戰鬥美少女:公主型、魔女型和平凡型,闡述其共通點與差異,以及對女性角色的塑造和其對動漫界的深遠影響。
Thumbnail
2025/02/05
聊聊日本動畫中「戰鬥美少女」的魅力,並深入分析宮崎駿作品中女性角色的獨特之處,如何顛覆傳統並影響動畫產業。從反差萌、吸金力到角色設定,探討其成功原因,並分類分析宮崎駿筆下三種類型的戰鬥美少女:公主型、魔女型和平凡型,闡述其共通點與差異,以及對女性角色的塑造和其對動漫界的深遠影響。
Thumbnail
2025/01/15
地理是一種深刻而持久的力量,它決定了國家的邊界、資源分布、以及交通和通訊的便利性。這些因素直接影響了一個國家在世界上的位置和影響力。
Thumbnail
2025/01/15
地理是一種深刻而持久的力量,它決定了國家的邊界、資源分布、以及交通和通訊的便利性。這些因素直接影響了一個國家在世界上的位置和影響力。
Thumbnail
2024/12/05
從百萬噸級的熱浪,到瞬間蒸發的城市,核武器的毀滅力到底有多可怕?這不僅僅是規模上的差異,而是對生命、社會和地球的全面摧毀。透過《核戰末日》,我們將深入探討核武的歷史、威力及其對人類未來的威脅。
Thumbnail
2024/12/05
從百萬噸級的熱浪,到瞬間蒸發的城市,核武器的毀滅力到底有多可怕?這不僅僅是規模上的差異,而是對生命、社會和地球的全面摧毀。透過《核戰末日》,我們將深入探討核武的歷史、威力及其對人類未來的威脅。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人類大命運:從智人到神人Homo Deus : The Brief History of Tomorrow Yuval Noah Harari  2017 天下文化 作者藉由整理歷史,提出全新的觀點思考人類的未來。
Thumbnail
人類大命運:從智人到神人Homo Deus : The Brief History of Tomorrow Yuval Noah Harari  2017 天下文化 作者藉由整理歷史,提出全新的觀點思考人類的未來。
Thumbnail
這是一個後機器人的時代 人類歷經了機器人遍行世界各個角落之後的省思 許許多多的面向早已不復從前 過去的日子早就已經注定是回不回去了 自己創造的產物,終將自己來收拾善後 在那個擁抱機器的時代 所謂的機器就是絕對的理性和邏輯 人們在行為上相信機器會遵照著一切理性判斷 但在態度上又懷疑總有一天機器會產生
Thumbnail
這是一個後機器人的時代 人類歷經了機器人遍行世界各個角落之後的省思 許許多多的面向早已不復從前 過去的日子早就已經注定是回不回去了 自己創造的產物,終將自己來收拾善後 在那個擁抱機器的時代 所謂的機器就是絕對的理性和邏輯 人們在行為上相信機器會遵照著一切理性判斷 但在態度上又懷疑總有一天機器會產生
Thumbnail
在科技的進步下,有一個問題顯得越來越迫切,就是人的”權力"越來越大,越來越能決定哪些東西可以去除,哪些東西可留下。最早爭執的是自然環境的保護,再來是文化生活,最後甚至可能是人自己本身,討論人的肢體、心智,要留下什麼,怎麼留下
Thumbnail
在科技的進步下,有一個問題顯得越來越迫切,就是人的”權力"越來越大,越來越能決定哪些東西可以去除,哪些東西可留下。最早爭執的是自然環境的保護,再來是文化生活,最後甚至可能是人自己本身,討論人的肢體、心智,要留下什麼,怎麼留下
Thumbnail
《未來的》是一部以現在人們所掌握的科學科技創新技術,來想像未來人類的藍圖,用輕鬆幽默的方式呈現讓觀眾知道有可能是未來的趨勢、或是一項假說和挑戰,來推測人類未來的生活會是什麼樣子的雛型。有些你可能早早預料,但有更多未來可能在你預料之外。
Thumbnail
《未來的》是一部以現在人們所掌握的科學科技創新技術,來想像未來人類的藍圖,用輕鬆幽默的方式呈現讓觀眾知道有可能是未來的趨勢、或是一項假說和挑戰,來推測人類未來的生活會是什麼樣子的雛型。有些你可能早早預料,但有更多未來可能在你預料之外。
Thumbnail
前幾天聽了朱家安的直播「我們需要在乎未來世代嗎?」,在討論《未來關我什麼事?》這本書。除了後代(未來的人類),對未來本身的想像也很值得討論,人類之子、異星入境跟漫畫阿基拉都提到了不同的未來,這些對未來的預設同樣也影響了當下的價值判斷。
Thumbnail
前幾天聽了朱家安的直播「我們需要在乎未來世代嗎?」,在討論《未來關我什麼事?》這本書。除了後代(未來的人類),對未來本身的想像也很值得討論,人類之子、異星入境跟漫畫阿基拉都提到了不同的未來,這些對未來的預設同樣也影響了當下的價值判斷。
Thumbnail
科技的重要性永遠不是「能不能做到」、「會不會可行」,而應該專注思量的是,基於倫理,「該不該這麼做?」
Thumbnail
科技的重要性永遠不是「能不能做到」、「會不會可行」,而應該專注思量的是,基於倫理,「該不該這麼做?」
Thumbnail
有學者認為,人類在21世紀末會被少數的超級人類控制,變成了低等生物;要避免這個結果,人類必須更加「創新」、有更多的「創業」,讓科技發展和政府體制都更民主化和自由化。因此,創新和創業是人類社會維持優勢的必要途徑。
Thumbnail
有學者認為,人類在21世紀末會被少數的超級人類控制,變成了低等生物;要避免這個結果,人類必須更加「創新」、有更多的「創業」,讓科技發展和政府體制都更民主化和自由化。因此,創新和創業是人類社會維持優勢的必要途徑。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