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年的職涯走來,看過不少理專、營業員,只使用技術分析解釋市場。這其實非常特別。所謂外資分析報告、產業調查報告或是債券信用,都不是單純用技術分析,甚至只佔很小一塊。難道裡面有什麼不同秘密嗎?為什麼同樣是對未來市場的評估,兩者參考差異這麼大?
因為根本看不懂也不會看財報,導致無法用基本分析幫助客戶
基本分析一共只需切割成幾個面向,即能閃避危險。應注意、能注意而未注意,稱之過失。投資市場上賺錢本來就不易,選股不能亂選、消息滿天飛,一但輕舉妄動虧損就在眼前。
選股的三腳藝術
怎麼避免『過失』?您的專員帶你閃避過失了嗎?
馬博泰顧問最喜歡用桌子來比喻選股:一張桌子有幾隻腳就可站立起來?在每次演講中第一秒聽到的就是4隻,但是又過了五秒…不對,站立起來好像是三隻!只要三隻腳桌面就穩了。
投資選標的就像一隻桌子,首先三隻腳要站穩就該納入口袋中,如果連三隻腳都沒找好就貿然行動那可就是投資人沒進到注意的責任了。
第一隻腳:財務基本面
基本面很散,用最常最常用的工具解釋。以下擷取Moomoo基本財務功能,這些指標一定是找股票的要點!選股選得好、選得快,看下面幾項已足夠。首先,馬博泰顧問看過許多分析師研究報告,『幾乎』沒一家是真的一直準,掃過去就好,這部分會在第三隻腳做深入評論。
- 只看年度(YOY)比較,不看季度(QOQ)比較。
公司營運有週期循環,像是金屬公司、零售業尤其明顯,看季度是沒有意義的。年度成長代表性高。
2. 哪些產品或地區在賺錢?
以蘋果為例,如果iPhone大虧、賣不出去,那營收52%都會收到影響,漲跌很重要。但如果訊息是iPad 銷售不如預期,這則新聞根本不用管他,因為僅佔公司營收7%。
這樣就夠了嗎?是的,盡量化繁為簡,其他交由你的理專、Private Banker 、營業員解釋,解釋得坑坑疤疤,您也別信他了。大部分所謂的財務顧問連第二項都講不好。
第二隻腳:籌碼面
買股票前一定先看持有人穩不穩定。如果是ETF是主要持有人,一般來說只要公司營運沒問題、財務穩定,是不會被剔除到ETF之外。
還是以蘋果為例:看看蘋果持有人,持有結構非常穩定,大都是不輕易換股,也不輕易涉足經營權的大股東。
第三隻腳:位階、評價、技術分析
注意到了嗎?技術分析只是分析中的一環,而不是全部。三個方法不同,但是使用起來大致是相同的。
位階指的是上層壓力價位、或下層底部價位,設定時間建議在半年以上比較有意義。不過位階有個一定要注意的地方:成交量。成交量足夠才可定位為位階。
評價面,一般常聽到的:本益比(PE)、本淨比(PB)或是各種折現法,高手可以使用評價,也許可以用出些端倪,假設不了解金融業生態高資產投資客戶,盡量少用PE或PB來分析股票價值。
千萬別看-分析師預期
當您看到分析師預期漲或跌時,不管多少看多或看空,儘管把這一部分全部略過,除非您長期追蹤這位分析師或是跟他很熟。
研究員時期常開玩笑,『一定要寫漲啊,如果PE達不到目標價那就跟之前PE做比較、還是得不到目標價就用PB、如果真的得不到目標價就寫一堆DCF公式亂套。最後用統計混混,在兩個標準差之內,OK的啦』
這玩笑不止台灣開,在香港大投行也開、新加坡研究員也是半斤八兩。不妨一起想想,研究員每月才領多少錢?加加減減有時講得剛好會中就好。大部分研究員、分析師跟普通人一樣,這只是份工作,賺錢養家而已。
如果分析師是這種心態在看好看壞,您還敢相信所謂『分析師普遍看好』、『市場分析師普遍認為』嗎?
掌握以上三點分析,三隻腳就穩了。是的、是間好公司,然後呢?這時候桌子的第四隻腳就出現了!如果桌子只有三隻腳,再好的材料馬博泰顧問都認為聚不出人氣,第四隻腳一架上去,完全不同!桌面小至少四個人擠一擠、桌面大圓桌20個人都不是問題。但是第四隻腳何時會來呢?不敢保證。猶如東風一樣,東風不來,難以赤壁火燒船啊。
第四隻腳:資金流向
如果買到超冷門股,想必東風吹來吹去也不會吹到身上。大軍無法發動,股價就漲不起來。
如果想長期擺放,倒沒關係。如果想月內進場又出場,成交量就是熱度關鍵。在這裡順便推薦一個看台股的小撇步:每天下午四點會公布台股三大法人買賣超,先選擇投信把前20大掃一遍。如果昨天投信是小小一根買入、今天漲了更長一根,對照外資進出也是類似模式時,隔天就進場,通常勝率相當高。
四隻腳齊全,一桌擠上20 人都可以,上漲穩穩妥妥。除了技術面之外,需要關注一支股票有沒有機會上漲就是這四樣:財務面、籌碼面、評價面、資金面
先穩穩抓妥這四樣後,再用技術分析抓買賣進場點!
------
如果這篇文章讓您更了解金融,小小贊助讓世界更美好;也讓我知道,努力背後有人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