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粉絲問濕王怎麼選股,這問題其實很複雜,也牽涉很多層面,選了很多股,但買的就那幾隻(第一次篩選),試單後失敗也很多(第二次篩選),有時候加碼後又失敗(第三次篩選),最後真正做到的飆股,一年有個2-3支就很了不起。
我的習慣還是一樣,文章是說明過去交易,不代表未來,亦沒有請大家買進或賣出意圖,下文中提到的股票已經賣了,以後會不會買回也不知道。
回到正題,個人認為建立一籃子觀察股票只是日常功課之一,而這個功課的判斷基準建立於技術面、基本面、產業展望(題材),以下簡單說明:
技術面
- 形態學:多頭看V、W、三重底、頭肩底;空頭看M頭、頭肩頂。
- 均線、量價關係、創新高後走法(參考「岱宇判斷基準」文技術面部分)。
- 技術指標:布林通道、MACD、KD、SAR等技術指標(這部份看個人,每個人觀察點不同)。
- 協力車戰法:整個產業族群一起上漲,漲最兇那支就是領導股。
基本面
- 較高機率會漲的情形:月營收成長佳(YoY至少成長25%以上,連續多個月最好,代表訂單持續強)、三率(毛利率、營業利率、稅前淨利率)成長佳、EPS成長佳(均跟該公司去年同季比較有顯著提升者)。
- 公司財務安全指標:流動比率、速動比率、利息保障倍數、負債比率(教財報的書上有寫,初學者可參考「財報狗教你挖好股穩賺20趴」、「看財報不抓狂1分鐘找出好股票」等書;進階者可參閱「大會計師教你從財報數字看懂經營本質」、「大會計師教你從財報數字看懂產業本質」等書),避免做一做倒掉,不安全不是不能做,只是「請勿」重壓,留意風險控管。
- 目標價參考:歷史本益比(轉機股不適用,因為轉機股賠錢沒有本益比)、歷史股淨比(景氣循環股可參考過去高價時淨值比是多少,但這招在航運慘敗,魚尾很長)。
籌碼面
我很爛,只會看神秘金字塔跟每日籌碼,常常看不出所以然,但隔日沖大戶我還是知道。
產業展望(題材)
- 這部分比較難,而且不一而足。大概是普通看新聞或看產業資訊相關網站所得到的靈感或明牌。
- 「日經中文網」常常會介紹一些產業資訊,如半導體先進製程、工具機訂單情況等。「財報狗」、玉山「富果Alice」也有很多免費產業資訊。
- 看完不是馬上買,還是要回歸技術面、基本面、籌碼面等去觀察切入點。舉今年的例子,我去年底看很多資料認為「智慧城市」是今年的主流,所以做元太(電子紙-應用除電子書外,還有智慧倉儲的電子貨架標籤,透過無線傳輸讀取、存取大量訊息,降低人力成本,電子紙還有其他應用,但跟智慧城市較無關就不提了);朋程(車用發電機上的整流二極體,全球只有Bosch及朋程的能達到耐熱225℃標準,電動車使用的整流二極體比傳統車輛多,所以技術最好的朋程肯定有商機);一詮(先進封裝產能是未來兵家必爭之地,而此公司半導體均熱片營收占比較去年高,並計畫跨入5G射頻支架、IGBT散熱基板等,代表有5G+車用兩個熱門題材加持,且有虧轉盈的轉機想像,股價從年初10幾元炒到現在50-60元),當然智慧城市的應用不只如此,還有很多明牌等待各位自己發掘,那可能是下一支飆股。
消息面
跟朋友聊天提到的股票:
不是指報明牌群組,是一群炒股朋友的群組,但這有前提,你要有足夠的實力,其他人才會想要跟你聊(無論這實力是技術面、基本面或籌碼面),而且我覺得一個群組裡面有很多種取向的人比較好,炒股是一直在尋找錯誤、弱點的過程,一個異質性的組合比較能突破盲點。
其實有了明牌,重點還是「平靜的心」,我看過太多人搭到飆股的車,卻抱不住一下被甩出去,最後只吃到一塊魚肉。當然每個人操作方法不同,我自己是比較偏向抓到波段起漲到較明顯轉弱時賣掉(缺點是會犧牲一些利潤,但每種方法都有缺點),如果短線每天都換不同的強勢股洗刷刷,當然是很棒,但換股也沒有比較好的報酬,就須思考現行方法是否能獲利最大化?是否適合自己的個性?還是只是為交易而交易?
技術上的東西,書上都有寫,但交易的心態,是每個交易者用真金白銀換來的血淚教訓構築而成,每一個成功的交易者,在成為現在的自己之前,都有爆賠的時候,也許,這就是破曉前的黑夜最黑吧,難怪李佛摩會說:「投機是嚴肅、全職的工作,很多人被召喚,但屏雀中選的人屈指可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