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這部的時候有種重回研究所大家一起評圖的感覺。那時每個人也和電影的學員們一樣,各自貼出彼此最關注的影像,評圖的時候也會發現每個人在意的地方不同,然後越問越多,最後都會回到生活環境、背景和核心上。
就像片中的女孩們,因為擁有各自不同的出生、年齡、生活與夢想。即使都是生理女且說著同一種語言,彼此也因各自的生活背景和產生衝突,但也都是一同創造、一同參與了電影課,反而讓這些人的意見通通融入在這堂課、這部電影中。
從自己的生活、聲音、自我和家人的煩惱,到最後直接演練出自己的煩惱。曾經看過幾位導演、演藝人員等的訪談,他們都強調在拍戲過程中,要不斷地挖掘內心,讓自己與角色產生共鳴,才能演繹出一個真實的情境。
但這些清理的過程是毫無保留地、刺痛地,完全不可避免地讓最討厭的自己站在面前。這是一段很痛苦的過程,在片中呈現出這樣的一個過程,它可能會帶對當事者帶來危險性,會讓人質疑著:明明就只是創作,卻有必要做到這樣的程度嗎?
電影最後對於這樣的事件做了一個保留,而呈現出每個人心目中的夢想,作為這部電影的結尾。我覺得這就像是創作的過程中,會聽見許多各種不同的聲音,每個聲音都會覺得他們是對的,包括自己的。因此這些聲音會彼此產生衝突碰撞,但到最後通通都會融合成一件作品,完成一個屬於自己的夢想。而導演也以工作坊、座談會的方式拍攝,讓觀眾好像也一同和他們參與了電影課業討論,以及他們的生活,是如此活生生的,時而歡笑、時而痛苦的活著。
因此它不只是一部單方面敘說的電影,當觀眾在觀賞這部電影時,所有人各種不同的情緒亦融入在其中,這些情感和劇中情節一起共鳴一起對話,也都是屬於這部電影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