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1-21|閱讀時間 ‧ 約 3 分鐘

【財報分析】iBuyer的故事還可以繼續說下去嗎?簡評Opendoor(OPEN)早前發布的2022Q3業績

有一陣子沒看Opendoor(OPEN)的財報,但一直有留意OPEN的股價,知道它近期可以說是跌到破盤。不過因為過去一年跌到破盤的公司也不是只有OPEN,它不算是我主力追蹤的公司,也就沒有多管。不過,近日在TG付費群組請大家提名追蹤公司名單時,留意到有不少讀者還是專門把OPEN提了出來,那就不如趁Q4財報季正式展開前,把OPEN的Q3財報看一看,了解一下跌到破盤的原因,以及是否屬於投資機會?
先從財報數據說起。
OPEN股價如此,在查最新Q3財報前,我心理已有預期表現不會太好,但當真的打開來看,還是讓我嚇了一跳。最嚇人的數據是毛利潤虧損425M,換算毛利率是負12.6%。
我們一般說成長股虧損,不是指毛利潤虧損。以軟體股來說,普遍毛利率都非常高,毛利潤也非常賺錢,主要是下面為了擴張市場和股權激勵等需求,令營業費用(Operating Expense)較高,把賺到的毛利潤再花出去,通常造成GAAP營業利潤虧損。但如果稍為成熟點的軟體股,通常扣除股權激勵之後的營業利潤也會是正數(Non-GAAP operating margin)。再成熟一些,就是連GAAP營業利潤也可以穩定賺錢,以軟體股來說像是ServiceNow(NOW)。
以軟體股那種情況來說,雖然當前為了擴張市場而虧損,但因為業務本質上是賺錢的(高毛利率),行銷比率如果也沒有太高(檢驗不是花錢換營收),那麼一般會相信長遠來說,隨著業務規模擴大,盈利表現會逐步改善。
但我們從OPEN的2022Q3財報,所看到的並不是上述這個故事。OPEN的商業模式,詳細可以參考我去年寫的這篇文章,這裡稍為引述一小段重點:
一般來說,Opendoor會被視為Instant Buyer(即時買家,iBuyer)的一種。iBuyer是有別於傳統房地產經紀的交易模式,其基本精神是,iBuyer公司會對有意出售房產的業主進行報價,如果業主接受,公司會直接把房產買下來,由他們承擔持有、行銷和轉銷房屋的責任,業主則可馬上獲得現金。Opendoor主要利潤來自服務費,概念類似傳統房地產經紀的佣金,比例通常是5%到8%,實際會再視情況而有所調整,如果Opendoor認為房產需要花更長時間才能賣出,服務費就會收得更高一些。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致力成為美股投資者的市場指南和行情溫度計。透過本專欄,讀者可以:一、掌握投資科技成長股的心法;二、透過「歷史縱向估值法」,追蹤選定企業的財報表現;三、追蹤軟體股估值行情,尋找投資機會;四、掃瞄美股整體市場行情,洞察不同產業的資金流向;五、提供模擬組合紀錄,長期追蹤表現。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發表回應

成為會員 後即可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