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嚴選
【財報分析】iBuyer的故事還可以繼續說下去嗎?簡評Opendoor(OPEN)早前發布的2022Q3業績

2023/01/21閱讀時間約 11 分鐘
  • 文內如有投資理財相關經驗、知識、資訊等內容,皆為創作者個人分享行為。
  • 有價證券、指數與衍生性商品之數據資料,僅供輔助說明之用,不代表創作者投資決策之推介及建議。
  • 閱讀同時,請審慎思考自身條件及自我決策,並應有為決策負責之事前認知。
  • 方格子希望您能從這些分享內容汲取投資養份,養成獨立思考的能力、判斷、行動,成就最適合您的投資理財模式。
有一陣子沒看Opendoor(OPEN)的財報,但一直有留意OPEN的股價,知道它近期可以說是跌到破盤。不過因為過去一年跌到破盤的公司也不是只有OPEN,它不算是我主力追蹤的公司,也就沒有多管。不過,近日在TG付費群組請大家提名追蹤公司名單時,留意到有不少讀者還是專門把OPEN提了出來,那就不如趁Q4財報季正式展開前,把OPEN的Q3財報看一看,了解一下跌到破盤的原因,以及是否屬於投資機會?
先從財報數據說起。
OPEN股價如此,在查最新Q3財報前,我心理已有預期表現不會太好,但當真的打開來看,還是讓我嚇了一跳。最嚇人的數據是毛利潤虧損425M,換算毛利率是負12.6%。
我們一般說成長股虧損,不是指毛利潤虧損。以軟體股來說,普遍毛利率都非常高,毛利潤也非常賺錢,主要是下面為了擴張市場和股權激勵等需求,令營業費用(Operating Expense)較高,把賺到的毛利潤再花出去,通常造成GAAP營業利潤虧損。但如果稍為成熟點的軟體股,通常扣除股權激勵之後的營業利潤也會是正數(Non-GAAP operating margin)。再成熟一些,就是連GAAP營業利潤也可以穩定賺錢,以軟體股來說像是ServiceNow(NOW)。
以軟體股那種情況來說,雖然當前為了擴張市場而虧損,但因為業務本質上是賺錢的(高毛利率),行銷比率如果也沒有太高(檢驗不是花錢換營收),那麼一般會相信長遠來說,隨著業務規模擴大,盈利表現會逐步改善。
但我們從OPEN的2022Q3財報,所看到的並不是上述這個故事。OPEN的商業模式,詳細可以參考我去年寫的這篇文章,這裡稍為引述一小段重點:
一般來說,Opendoor會被視為Instant Buyer(即時買家,iBuyer)的一種。iBuyer是有別於傳統房地產經紀的交易模式,其基本精神是,iBuyer公司會對有意出售房產的業主進行報價,如果業主接受,公司會直接把房產買下來,由他們承擔持有、行銷和轉銷房屋的責任,業主則可馬上獲得現金。Opendoor主要利潤來自服務費,概念類似傳統房地產經紀的佣金,比例通常是5%到8%,實際會再視情況而有所調整,如果Opendoor認為房產需要花更長時間才能賣出,服務費就會收得更高一些。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4616 字、0 則留言,僅發佈於美股投資十日談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9.7K會員
548內容數
致力成為美股投資者的市場指南和行情溫度計。透過本專欄,讀者可以:一、掌握投資科技成長股的心法;二、透過「歷史縱向估值法」,追蹤選定企業的財報表現;三、追蹤軟體股估值行情,尋找投資機會;四、掃瞄美股整體市場行情,洞察不同產業的資金流向;五、提供模擬組合紀錄,長期追蹤表現。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