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ceness doesn't last.
一直對馬丁麥唐納的導演作品有著奇妙的感受:縱使沒有太多直接了當、非常清楚明白的劇情,也少有說教式的解釋性台詞,但作品總是每每讓人回味再三;《伊尼舍林的女妖》的精彩,絕非有令人歎為觀止的場面,也沒有太多令人激動或血脈噴張的畫面,反而在緩和的節奏中,慢慢醞釀一場意想不到的衝突。
特別是對比到同樣由麥唐納所執導的《殺手沒有假期》,不論是演員組合,連整體故事氛圍、敘事節奏、核心議題等都十分類似;但不得不說《伊尼舍林的女妖》的劇本更加深層有趣,從好友決裂的劇情,帶出人與人之間的微妙關係、愛爾蘭的歷史、以及創作者的創作歷程,那些藝術家們不得不經歷的痛苦與掙扎。
換句話說,表面上《伊尼舍林的女妖》故事講述兩個原本要好的朋友卻突然老死不相往來的故事,實際上從劇本的時空設定於愛爾蘭內戰(1922~1923)接近尾聲的時刻,藉由虛構的「伊尼舍林島」(Inisherin,取自愛爾蘭語的「愛爾蘭島嶼」之意);暗喻著愛爾蘭人們心中的遺憾,愛爾蘭社會或政壇從內戰以來遺留的傷痛。
如同電影開頭和結尾,陰沉的色調,風雨欲來的氛圍,那顆耐人尋味的空拍鏡頭,彷彿訴說著伊尼舍林島之於愛爾蘭本島,愛爾蘭之於大不列顛島(英格蘭和蘇格蘭)之間的詭譎關係。而電影的場景多半集中於兩位主要角色的家(房子)、酒吧、港口、湖泊之中,島上的道路連結著這幾個重要地點;對比到不斷變換的角色心境,還有人與人之間的微妙關係。殊不知,觀眾們隨著鏡頭也困在這死胡同之中,唯有跳脫,才有可能出現解開這場由「人」所設下的困局。
島上的男人們陷入毫無道理的衝突;你不跟我好,我想跟你好;之後演變成我想跟你好,你卻又不跟我好。爭論「好心」Niceness、爭論「創作」,是否能夠永存於世,真的有那麼重要嗎?就算有個標準答案,也無助於情感破裂,修復人與人之間存在的矛盾。凱莉肯頓所飾演的詩凡,彷彿就是跳脫這困境的聰明人;似乎也暗示著新一代的愛爾蘭人,離開家鄉、尋求更好發展的無奈心境。
然而,《伊尼舍林的女妖》的劇本潛台詞不難解讀,黑色幽默的對白、調性,也是雅俗共賞;但由布蘭登頓葛利森所飾演的民謠創作者 康姆,不想在創作期間被外界打擾的心境,似乎才是打動我的真正關鍵。
康姆是個典型的創作者角色設定,他埋首在名為「創作」的世界中,不想被打擾;創作者視「創作」為圭臬,不可撼動的終極目標。一旦有外界干擾介入,便會影響情緒、創作的靈感,以及創作的動能。劇中康姆表示,自己想要在餘生創作能夠留給世人的作品;但派瑞對「創作」的解讀認知與康姆完全不同,進而產生「明知道不能打擾」卻還是「一直打擾」的矛盾情境。
不得不說,柯林法洛那副皺到不能再皺的眉頭,超搶眼的八字眉,根本凸顯出這個無辜又狀況外的角色,完美詮釋了那種身為「創作者」身邊,那些被影響到無可奈何的親朋好友。
有人說,「創作者」在創作的過程彷彿經歷了一場戰鬥;那是一種痛苦的掙扎,旁人無法理解,創作者本身也難以言語;當作品誕生,哪怕是身體受了什麼傷害,背棄了身邊多少親朋好友,造成多少關係的破裂,一切也都值得了。
完全能夠體會康姆在作品尚未完成之前,一直被身邊的人耽誤到無法創作的焦慮;也能夠體會作品完成到一半,在接近完成的前夕,那種想要「靜一靜」的孤獨感。如同愛爾蘭內戰一樣,雖然是一年的光陰,卻造成數十年的族群撕裂;這一切雖然始於英國和愛爾蘭之間的《英愛協約》,但影響深遠、受苦受難的仍是愛爾蘭人民。
有趣的是,電影中特別穿插了一個詭異的女島民;彷彿那所謂無所不在的「女妖」般,看不見、聽不見,但卻感受得到的壓迫感。對我而言,《伊尼舍林的女妖》這部電影帶給我們的啟發是,藉由在「愛爾蘭內戰」下的「伊尼舍林島」,島民與島民間的衝突、「創作者」體悟到的創作使命,來批判、諷刺人性中那難以言語、無法捉摸的「執念」。
那不是仇恨、那不是孤獨、那不是疏離、那不是友情、那不是愛情、那不是親情,而是我有一種「信念」,你無法了解罷了。
《伊尼舍林的女妖》2023年01月27日上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