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到過愛爾蘭,但最近在電影《伊尼舍林的女妖》(The Banshees of Inisherin)看到當地那種面向大海的沉鬱,還有充滿寓意的人際關係困局。
故事關於兩個男人的決裂,康姆和派瑞本來是多年老友,每日在酒吧歡聚,無所不談,互相扶持。某日康姆忽然要跟派瑞絕交,以後不再往來,沒有任何理由,純粹因為厭倦了這種浪費時間的應酬方式,而且他找到了更好的生活寄託,所以果斷提出“分手”。
無緣無故“被絕交”的派瑞,初時以為老友只是一時意氣,還千方百計希望對方回心轉意,後來發現康姆對自己的厭惡原來已根深蒂固。本來事事都為對方設想的他覺得完全無法接受,感情大受傷害,結果慢慢產生怨恨,兩個大男人一下子反目成仇,把昔日的好友逼入絕境。
看電影的時候,我也一度對康姆的決絕大惑不解,後來留意到故事的背景是愛爾蘭的內戰時期,編導的比喻其實非常明顯。如果兩個男人的絕交都可以這麼不明不白,那麼兩個族群,甚至兩個國家之間的交往,又真的可以永遠都合情合理嗎?歷史上很多一發不可收拾的衝突,往往是源於芝麻綠豆的小事或者完全沒有道理可言的分歧。人類的確是一種相當記仇的動物,明明只要退一步就可以海闊天空和氣收場,但為了一時意氣,卻會不惜一切要拼個兩敗俱傷。
現代社會訊息流傳極快,一則帖文、一張合照,或者轉貼了一篇新聞,都有機會令持不同立場的人感到不快,很多時“有心人”已經“忍無可忍”了,但當事人也不知道發生過什麼事。
我當然也有過忽然被絕交的經歷,不知道自己為何被討厭,也不明白是哪個環節令人感到不快,總之沒有任何申辯機會便被終止了交情。幸好也沒有捶胸頓足,在錯愕之餘總算學會了緣聚緣散的道理。
(刊於2024年4月13日澳門日報新園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