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2-11|閱讀時間 ‧ 約 4 分鐘

浮動支出控管計畫:控管那些讓你「不知不覺就超支」的生活小錢

當時看到《習慣致富-人生實踐板》上,楊斯棓醫師的推薦序建議「一定要從頭開始看,才能理解作者鋪排的深意」時,還擔心了一下,想說這麼厚一本從頭開始看會不會看很久…
沒想到內容真的如楊醫師所說,非常容易閱讀,令人愛不釋手。傑西爺爺在旅行中介紹的兩個財務習慣迴異的家庭故事,讓我在一周左右的時間就將整本書看完。
同時也因為這本書,為我與先生管理浮動支出上,提供了更完整的檢視指標與方向。以下是我正在執行的財務管理方法:

無法事前規劃的日常生活花費,可能造成可支配所得超支

如同之前應用【商業思維百科-從企業自由現金流運用來探討背後思路】在年度財務管理規劃一樣,我也借用了《習慣致富》中的理財法則4-節儉的聰明理財中的建議,製作了一份「浮動支出控管計畫」。
之前在實作年度財務管理時就有提到,雖然透過常態性收入、及常態性支出的事先配置,能有助於我們盤點每年的可支配所得,釐清財務的分配及成長狀況。
但是,生活中總會有臨時的、瑣碎的,或是特殊需要用錢的時刻,不可能精準的將所有花費都事先規劃到「常態性支出配置」中扣除。
而這類無法先透過事前精準掌握的日常生活花費。我稱它為「浮動支出」。
因此,這份浮動支出控管計畫的誕生,就是為了協助我們另外追蹤及控制這些浮動支出,在可支配所得上是否有超支的現象。

浮動支出控管計畫:為消費分類設上限,動態追蹤生活裡不可控的花費
那麼對於這些浮動支出,該怎麼設定上限?
我取自書中建議,整理如下圖:
  1. 食物費用不要超過15%
  2. 娛樂支出不要超過10%
  3. 度假費用不要超過5%
  4. 治裝費要低於5%
夫妻倆的浮動支出控管計畫-各類生活中不可控的花費上限設定
夫妻倆的浮動支出控管計畫-各類生活中不可控的花費上限設定
*可支配所得=常態性收入-常態性支出 *浮動支出:無法預先精準計算到常態性支出中,會額外消耗可支配所得的一切生活花費,用《習慣致富》的建議將其分配成食物、娛樂、度假及治裝費等項目。
在表中的第三欄空白處是為了放置各項目的實際花費金額,第四欄咖啡色的百分比則是為了方便之後追蹤實際花費(第三欄)佔可支配所得的比例。
我們先設定每半年做一次浮動支出的整合,將6個月以來在這四大項浮動支出的支出個別加總做追蹤。藉此去提醒自己:還有半年才年低,現在的花錢的速度是否太快?或是還算控制得宜?
再來,其實書中還有一項建議為「住屋花費不要超過20%」。
只不過,由於我們兩夫妻是與公婆同住,在住屋上所需的房貸、房租、水電瓦斯、房屋稅等等花費,並不會啟動。
基於此,我跟先生便為今年財務設了一個新目標~
鼓勵自己,除了一開始就列在常態性支出中的儲蓄配置之外,也要在每年年度末做財務盤點時,能多留下一筆近20%的可支配所得存入帳戶,應用在未來「存房或小孩教育基金」上,增加儲蓄,或轉投資其他收入來源增加額外金流。
整體來看,我的浮動支出控管會長這樣:
《習慣致富》讀後應用-浮動支出控管的上限設定

總結:有意識地去控制支出,讓財務管理變成一種習慣
【浮動支出控管計畫】為各類生活消費設定預算上限,讓我們更有意識地去控制支出,讓它變成習慣。
一次的行為起不了什麼波瀾,但無數次行為的累加會造就習慣。
「浮動支出控管計畫」為各類生活消費設定預算上限,就能讓我們更有意識地去控制支出。希望我們都能藉由養成持續、有意識的收支控管,為財富持續創造倍數增長~
文末分享《習慣致富》中我很愛的一句話: "財富遊戲計畫並不能保證你會成為百萬富翁,但保證能讓你脫離貧窮。"
這也是我決定要「養成財務管理習慣」的一大動力,希望大家喜歡今天的分享~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嗨! 我是Linda,一位記憶力跟金魚差不多的媽媽。為了不讓年老時走馬燈一片空白,在這紀錄生活、心理上的點滴,主要分享已婚者在管理財務上的實作心得 ,紀錄在職場上的心路歷程及當媽媽後的各種第一次經驗。 (歡迎追蹤 IG:@redbeans_0428)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Linda的人生儲藏室 的其他內容

發表回應

成為會員 後即可發表留言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