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2-22|閱讀時間 ‧ 約 6 分鐘

如何陪孩子看電影?

挑選適合的影片,佈置一個安靜沒有干擾的觀賞環境是最基本的條件,假如看完之後,家長可以率先,以自然而不說教的方式,感性地先分享自己與電影相關的經驗,然後耐心地(亦即不要「逼迫」孩子發表心得或寫紀錄單)等待,讓孩子分享他的感想(為什麼要耐心的原因是雖然孩子感受能力很強,但是往往表達能力不足)。
除了分享經驗與感觸之外,家長若能趁機帶一點背景知識或延伸的關懷,想信更能擴大孩子的視野(孩子也會覺得:原來我的爸媽還不賴嘛!),或者能丟一些問題與孩子一起思索,那麼看電影真的就比在課堂上的課程來得收獲大了!
團體討論的進行方式
若是有機會邀請更多孩子一起看電影並且共同討論,效果一定會出乎大人想像。
多年前我準備寫有關親子共看電影的書前,就曾試著導讀過將近二十場親子電影讀書會,每一場參加成員的背景都不一樣,因為我想了解對於不同年齡,住在不同區域或不同經濟條件或不同知識準備的孩子,觀察這些南轅北轍的孩子在電影討論會中的表現。結果都令人非常滿意,也使我更加確信影像的影響是沒有門檻的,與文字書本的閱讀必須有基礎的準備很不一樣。
以下是我在團體討論時的進行方式。
看完電影後,我稍為說明一下影片的背景知識(約10分鐘左右),然後先丟出二到三個問題(其中至少要有一個是開放性的問題),然後將孩子分成三組,每組二至四人(因此參加的孩子以六至十二人為限),要每一組孩子先討論,然後發表小組的意見,第二階段是重頭戲,準備大海報要各組提出問題寫在海報上,事先也聲明這是比賽,看哪一組提的問題最多,有獎品,這可以激勵他們動腦筋思考。因為我們的孩子長愈大,愈失去提問的勇氣,也沒有能力提出好的問題,因此必須用團隊競實的壓力逼孩子練習。家長另外成一組同步進行。小組時間不要太長,大約只要15至20分鐘即可,然後全部孩子集合由我主持,以小組方式發表討論結果,同時視情況輔以小組為單位搶答計積分的方式鼓勵大家發言。
參與的家長除了在一旁觀察,透過孩子在團體中的表現瞭解自己孩子的另一面之外,也可以協助回答問題或管理秩序,以及幫忙紀錄有趣及精彩的問答。
以下是許多家長常提出的問題,分項目簡單答覆
Q1:如何為孩子挑選適合的電影?
孩子的心靈就像白紙一般純淨,因此,提供給他們的任何內容,父母親必須審慎的做選擇。
學齡前:選擇正面光明的影片
我不主張給學齡前的幼兒看太多恐怖、負面的電影,因為這個時期的孩子正在建立自己的認知基本架構,這些內容都會影響他將來對世界的看法。
對於小孩子來說,電影最好有比較正面的內容,同時最後一定要有圓滿美好的結局。劇情可以很緊張,也可以有壞人,但是不能夠太壞,最好沒有真正傷害到任何一個好人。當然,不能太暴力、太血腥,不能太殘忍。此外,也可以思考一下,這部電影除了好看、娛樂效果之外,還有沒有其他更深刻的寓意?
青春期:誠懇討論最重要
到了青春期,電影的選擇又不太一樣了,因為青春期孩子的認知基本架構都已建立得差不多了,而且會開始對事情產生進一步的思索與懷疑,如果此時還是一味地塞給他一些正面、夢幻的內容,他會覺得:「你們根本在亂講!」這時反而要用一種比較誠懇的方式,與他們討論電影中提及的議題。
Q2:父母一定要陪孩子一起看嗎?
一部電影到底適不適合孩子,父母沒有看過是不會知道的,在陪孩子看電影的過程裡,也可以從旁了解孩子對事情的反應,並且加以引導,對於影片中不慎出現的負面內容,也能夠立即做一些彌補性的處理。
缺乏父母陪伴、一起接觸影像的孩子,讓孩子自己上網看影片,很容易不知不覺花越來越多的時間在影像上,久而久之形成固定習慣,不但排擠了在真實世界裡學習謀生相關技能的時間,也會越來越分不清真實與虛擬的界線。
通常孩子看電影時是不可能讓父母播一段、停一段的,所以家長最好自己先看過影片一次,事先把想討論的問題記錄下來,否則陪孩子看完電影後很可能忘掉,以致於無法與孩子分享心得。
Q3:如何營造適合觀影的環境?
為了要讓孩子順利融入電影情境,佈置一個不受干擾的觀賞環境是最基本的條件!
就像在電影院看電影一樣,用投影機或大螢幕,同時大家都把手機關機,電燈也要關掉,音響的聲音可以稍微大一些,把劇情的情境塑造出來,孩子會更加投入其中。
Q4:如何與孩子討論劇情?
看完電影,千萬不要趁機對孩子「說教」,尤其青春期的孩子,最討厭父母師長正經八百地討論什麼大道理,他們習慣以笑謔、打鬧、看似隨意的話語,來傳達自己內心的憂慮、恐懼或徬徨。
此外,爸爸媽媽也不要一看完電影就急著逼孩子說出自己的心得,若像學校上課一樣,每看一部影片就要報告感想,孩子會覺得有壓力而討厭跟父母一起看了。
父母可以率先以自然不說教的方式,感性地分享自己與電影劇情相關的經驗,甚至是當年的糗事或荒唐行徑,然後耐心地等待孩子主動分享自己的感想。
此外,對於稍大的孩子,父母還可以針對電影內容說明一些背景知識或延伸議題討論,擴大孩子的視野。
Q5:看完電影、分享心得…然後呢?
當電影中出現一些超出孩子生活經驗範圍以外的事物時,爸爸媽媽可以利用空閒時間想辦法讓孩子接觸真實的事物,例如:在電影中看見老虎,家長可以在假日帶孩子到動物園去看真實的老虎,孩子才不會永遠都以為老虎就像卡通裡的「巧虎」那麼小,這是學校老師很難做到的部分,也是家長應該好好發揮的地方!
這麼一來,將來孩子在其他媒介上看到老虎的形象時,腦海裡就能很快地連結上真實老虎的樣貌,在孩子小的時候多增加各式各樣這類的連結能力,孩子以後的學習能力也會更強、更快。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