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共讀電影體會那無法訴說的心情―荷蘭線上兒童影展導讀5之1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這次荷蘭兒童影展挑的四部電影,正是孩子從小學的前青春期到進入少年期這個階段所關心或面對的挑戰,相信這幾部精采的影片會帶給我們有許多新的視野,而且動人的影片所傳遞的訊息很容易融入我們自己的經驗,成為生命的活水源頭。
(一)前言─親子共讀電影體會那無法訴說的心情。
2021年初夏對台灣社會的孩子而言,是一個特別的季節,當所有的活動暫停,為了減少人與人的群聚,大人與小孩都待在家裡的日子,可以做些什麼事呢?
我相信在家裡看電影應該是最方便的選擇,但是同樣看電影,可以是一種打發時間的娛樂工具,也可以是非常有效的學習素材,甚至是增進親子理解與親密感的媒介,端看我們如何挑選到對的影片,以及如何善加利用影片感動人的力量,在看完之後的分享與討論。
很多大人不太了解孩子,平常在忙碌的工作之餘,父母很難靜下心來傾聽孩子的感受,往往誤以為孩子們只要好好讀書,生活中那有什麼事情好煩惱的?我們忘了自己童年時的心情,不再記得小孩子也會悲傷,也有不快樂的時候,曾有部電影就曾這麼提醒我們:「大人總是忘掉了,童年為壞掉的玩偶而哭泣,和日後為至親好友的生離死別而哭是一樣的。」
而且,孩子個感受能力雖然很強,但是表達能力卻很差,因為感受是天生,而表達必需學習,是在特定社會脈絡與情境中,一個字一個字,一句話一句話個別學習才能學會。所以孩子往往有滿腹情緒,家長卻無從得知,甚至連他們自己也無法梳理出一個比較清楚的想法,這時候電影就可以發揮作用了。
但是家長要注意的是,與孩子共讀電影後,不需要再畫蛇添足趁機教訓他們,因為孩子看了影片就會有所體會,這時候的訓誡不僅無效,通常還會有反效果,我想,最好的方式是在觀影後的感動氣氛中,分享父母自己的情緒及與影片呼應的自己的真實故事,也許不用講太多,往往三言兩語,就可以達到超乎預期的效果。
而且,更棒的是,與孩子一起專心共讀電影的次數多了,親子的親密與信任度增加之後,孩子往往在看完電影後也會說一些他平常不會跟父母講的心事,因為電影演的雖然是別人的故事,但是能夠引起孩子共鳴的情節,就是他們現在正在關心或擔心的事情,身為父母也可以從孩子透露的蛛絲馬跡中,獲得一些訊息,以便適時地提供協助。
這次荷蘭兒童影展挑的四部電影,正是孩子從小學的前青春期到進入少年期這個階段所關心或面對的挑戰,相信這幾部精采的影片會帶給我們有許多新的視野,而且動人的影片所傳遞的訊息很容易融入我們自己的經驗,成為生命的活水源頭。
希望這幾部電影是親子共讀的起點,往後讓電影成為全家生活中重要的互動媒介,引領孩子滿懷信心與熱情的面對未來世界,同時父母也能與孩子保有終生的親密感。
「荷家觀賞-荷蘭線上兒童影展」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1.5K會員
2.1K內容數
隨著歲月遞變,我自己還是有些主題想比較有系統地寫,另一方面也知道自己需要外力督促,不然恐怕會沉溺在書本裡,懶得動筆。剛好vocus找我進來寫作,或許對我而言,這是個好機會,可以更有效率地把幾個主題整理出來。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李偉文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全世界有愈來愈多的上班族是在開放式的辦公室工作,少則三、五個人,多則數十人乃至於上百人,共處在沒有隔間的超大開放空間,幾十年前剛出現這種設計時,認為這種很容易面對面溝通的環境有助於意見交流與人與人之間的合作,而且企業經營者還發現,這種超大辦公室可以大幅降低企業成本,因為每個員工上班時所占用的面積減
布農族合音之美,甚至有令人讚嘆的八部合音,是因為他們不是自顧自地唱著自己聲部的樂譜,而是用耳朵傾聽別人的聲音,然後再用自己的聲音去配合唱出和諧的曲調。  由真實故事改編的電影「聽見歌˙再唱」,正在熱映中遇到台灣爆發疫情,停止一切群聚,在戲院停止營業前藉由口碑與包場贊助,票房已達八千多萬,是一部感人好
一間山區的小學校,三個遠地而來的女孩,一段艱辛的習武歷程。為了成為功夫高手,她們和一般十幾歲的女孩子過著不一樣的生活:天未亮的時候起床、無止盡的體能操練,和一場又一場的比賽,為的是造就她們更堅韌的心。這條夢想成為高手的路,她們的每一步都走在重複的練習,和不斷滴落的汗水上。這是一個已經沒有「江湖」的時
人通常選擇別人眼中正確的角色,方便行事,但那不代表他就是好人,而有些人甚至沒有選擇正確角色的機會。為了逃避寂寞,人也會做出各種不同的錯事,成為某些人的天使或成為另一個人的惡魔而不自知。  避疫在家,政府呼籲大家不要出門,也要不要群聚,除了家人盡量不要有「人與人的連結」……在這麼多訓令下,我相信每個老
這幾年我們每年都會到日本健行,起先是到他們的世界自然遺產(只有五處),後來就開始爬國立公園(等級類似我們的國家公園),每次都留下非常美好的經驗。  日本捐贈疫苗給台灣,真可謂是救苦救難的及時雨,朋友們也都期待疫情若趨緩能出國時,能到日本進行感恩之旅。  其實早在去年疫情初起,各國封鎖國界旅遊停擺時,
謝謝公共電視開放一個月,大家疫情宅在家可以上網免費看。  這是一部很難得的紀錄片,因為要在八十分鐘之內,完整表達出四位傑出建築師畢生的努力與實踐的理想、訪談、作品介紹,在高含量的訊息與概念裡,還能拍得這麼富有詩意,真的非常不容易。 四位建築師裡我認識兩位,雖然他們以專業切入社會的角度完全不同,但是他
 全世界有愈來愈多的上班族是在開放式的辦公室工作,少則三、五個人,多則數十人乃至於上百人,共處在沒有隔間的超大開放空間,幾十年前剛出現這種設計時,認為這種很容易面對面溝通的環境有助於意見交流與人與人之間的合作,而且企業經營者還發現,這種超大辦公室可以大幅降低企業成本,因為每個員工上班時所占用的面積減
布農族合音之美,甚至有令人讚嘆的八部合音,是因為他們不是自顧自地唱著自己聲部的樂譜,而是用耳朵傾聽別人的聲音,然後再用自己的聲音去配合唱出和諧的曲調。  由真實故事改編的電影「聽見歌˙再唱」,正在熱映中遇到台灣爆發疫情,停止一切群聚,在戲院停止營業前藉由口碑與包場贊助,票房已達八千多萬,是一部感人好
一間山區的小學校,三個遠地而來的女孩,一段艱辛的習武歷程。為了成為功夫高手,她們和一般十幾歲的女孩子過著不一樣的生活:天未亮的時候起床、無止盡的體能操練,和一場又一場的比賽,為的是造就她們更堅韌的心。這條夢想成為高手的路,她們的每一步都走在重複的練習,和不斷滴落的汗水上。這是一個已經沒有「江湖」的時
人通常選擇別人眼中正確的角色,方便行事,但那不代表他就是好人,而有些人甚至沒有選擇正確角色的機會。為了逃避寂寞,人也會做出各種不同的錯事,成為某些人的天使或成為另一個人的惡魔而不自知。  避疫在家,政府呼籲大家不要出門,也要不要群聚,除了家人盡量不要有「人與人的連結」……在這麼多訓令下,我相信每個老
這幾年我們每年都會到日本健行,起先是到他們的世界自然遺產(只有五處),後來就開始爬國立公園(等級類似我們的國家公園),每次都留下非常美好的經驗。  日本捐贈疫苗給台灣,真可謂是救苦救難的及時雨,朋友們也都期待疫情若趨緩能出國時,能到日本進行感恩之旅。  其實早在去年疫情初起,各國封鎖國界旅遊停擺時,
謝謝公共電視開放一個月,大家疫情宅在家可以上網免費看。  這是一部很難得的紀錄片,因為要在八十分鐘之內,完整表達出四位傑出建築師畢生的努力與實踐的理想、訪談、作品介紹,在高含量的訊息與概念裡,還能拍得這麼富有詩意,真的非常不容易。 四位建築師裡我認識兩位,雖然他們以專業切入社會的角度完全不同,但是他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本文刊登於聯合報家庭版)     讓孩子玩出一片天   每每到外頭喝杯午茶、偷個閒,總會看到一些父母在閒聊,然後一旁的孩子就會開始自顧自的玩耍,每當大人們的交談結束後,我總是會聽到一句熟悉的話語:「就知道玩玩玩!也不會用點時間讀書!」然後,父母就會擺著臉將孩子帶走。   這個戲碼相信在台灣並
Thumbnail
青少年讀書會來到編號第71號(青少年讀書會第11年),預計閱讀《未曾上映的電影》。我個人超喜歡這個故事。因為有太多主題可以討論與思考。 . 我們都是膽小鬼,害怕回憶。但,我們渴望回到過去,彌補遺憾。「人生無常令人痛苦,但世界就是這樣......我們又能改變什麼?」那就鼓起勇氣,跨入這家
Thumbnail
許多父母都知道,閱讀對孩子的重要性,但父母常常會想,小孩還那麼小,我跟他說故事講聽得懂嗎? 每天讀,到底對孩子有什麼幫助呢?為什麼親子共讀那麼重要?那要選擇什麼樣的書比較好呢?心中的疑問會不停跑出來,C媽在孩子剛出生時,也不斷的在思考這問題,也不斷在找答案,要如何幫寶貝選出好書?但在選書之前要先了解
Thumbnail
近年來政府強力推動親子”共”讀,重點在親子的互動而非讀書的內容,把書作為玩具一般,讓家長開啟與孩子的互動,在不知道玩什麼的時候,書上的內容正好可以做為父母與孩子對話的引導。 在近年來義務教育中特別強調閱讀素養、國語文理解,而親子共讀不僅促進閱讀能力與口語表達能力,更因為這兩項能力的提升,進而影響了
Thumbnail
你是否注意到,當孩子的臉上沒有了往日的笑容,他們的小世界可能正面臨著挑戰? 親愛的父母,當孩子在人際關係的迷宮中徘徊,我們如何成為他們的燈塔,引導他們找到溫暖的港灣? 這篇文章將探討如何透過溫柔的對話,成為孩子心靈的守護者。閱讀全文,讓我們一起照亮孩子成長的路。 父母如何溫柔探索孩子的人際
Thumbnail
父母默默的和孩子在同一空間忙自己的事,孩子是無法感受到這份寧靜的愛。期待照顧者能與孩子互動,一起創造美好的童年時光。孩子每個時期的遊戲方式、自我探索,都是有趣且有意義的。
Thumbnail
孩子的世界,充滿了情緒與事實的糾纏,父母如何成為他們情感與現實間的明燈? 從認識情緒到表達事實,探索如何透過耐心引導,幫助孩子清楚分辨內心的情緒與外在的事實的不同,培養出他們的情緒智力。 閱讀全文,成為孩子成長路上的堅實後盾。 父母如何引導孩子清晰表達:情感與事實的分離 在父母眼中,孩子
Thumbnail
從這篇文章中我們瞭解到孩童情緒發展在華人文化中的重要性,討論了父母對於孩子情緒的影響以及溝通問題對於孩子健康的影響。文章指出情緒教育在華人文化中的關注度逐漸增加,並提供了一個10個月的線上練習課程。
Thumbnail
踏入國小附幼,和老師聊聊天訪談孩子學習狀況以及當地因多子化對孩子的影響,家庭照顧、隔代教養、多媒體對孩子產生的現象。很幸運剛好參與到文健站與附幼的活動,從重陽敬老發想,一年約有五次的活動,從活動中能讓孩子能更加貼近長者、理解長者以及與長者互動。 從孩子表演、長者表演、共同創作聖誕節刮畫、直到體貼長
Thumbnail
“當孩子飛奔而至,開心說著近況,散發出來的愛與能量會填補療癒已被生活折磨得能量盡失的我們”   好書分享:讀懂孩子內心話 作者:郭葉珍 天下文化出版 親子溝通是一堂無止盡的課題,會隨著孩子的成長變化,但其實也會隨著自己的人生階段而有不同的變化。然而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也都有自己
Thumbnail
(本文刊登於聯合報家庭版)     讓孩子玩出一片天   每每到外頭喝杯午茶、偷個閒,總會看到一些父母在閒聊,然後一旁的孩子就會開始自顧自的玩耍,每當大人們的交談結束後,我總是會聽到一句熟悉的話語:「就知道玩玩玩!也不會用點時間讀書!」然後,父母就會擺著臉將孩子帶走。   這個戲碼相信在台灣並
Thumbnail
青少年讀書會來到編號第71號(青少年讀書會第11年),預計閱讀《未曾上映的電影》。我個人超喜歡這個故事。因為有太多主題可以討論與思考。 . 我們都是膽小鬼,害怕回憶。但,我們渴望回到過去,彌補遺憾。「人生無常令人痛苦,但世界就是這樣......我們又能改變什麼?」那就鼓起勇氣,跨入這家
Thumbnail
許多父母都知道,閱讀對孩子的重要性,但父母常常會想,小孩還那麼小,我跟他說故事講聽得懂嗎? 每天讀,到底對孩子有什麼幫助呢?為什麼親子共讀那麼重要?那要選擇什麼樣的書比較好呢?心中的疑問會不停跑出來,C媽在孩子剛出生時,也不斷的在思考這問題,也不斷在找答案,要如何幫寶貝選出好書?但在選書之前要先了解
Thumbnail
近年來政府強力推動親子”共”讀,重點在親子的互動而非讀書的內容,把書作為玩具一般,讓家長開啟與孩子的互動,在不知道玩什麼的時候,書上的內容正好可以做為父母與孩子對話的引導。 在近年來義務教育中特別強調閱讀素養、國語文理解,而親子共讀不僅促進閱讀能力與口語表達能力,更因為這兩項能力的提升,進而影響了
Thumbnail
你是否注意到,當孩子的臉上沒有了往日的笑容,他們的小世界可能正面臨著挑戰? 親愛的父母,當孩子在人際關係的迷宮中徘徊,我們如何成為他們的燈塔,引導他們找到溫暖的港灣? 這篇文章將探討如何透過溫柔的對話,成為孩子心靈的守護者。閱讀全文,讓我們一起照亮孩子成長的路。 父母如何溫柔探索孩子的人際
Thumbnail
父母默默的和孩子在同一空間忙自己的事,孩子是無法感受到這份寧靜的愛。期待照顧者能與孩子互動,一起創造美好的童年時光。孩子每個時期的遊戲方式、自我探索,都是有趣且有意義的。
Thumbnail
孩子的世界,充滿了情緒與事實的糾纏,父母如何成為他們情感與現實間的明燈? 從認識情緒到表達事實,探索如何透過耐心引導,幫助孩子清楚分辨內心的情緒與外在的事實的不同,培養出他們的情緒智力。 閱讀全文,成為孩子成長路上的堅實後盾。 父母如何引導孩子清晰表達:情感與事實的分離 在父母眼中,孩子
Thumbnail
從這篇文章中我們瞭解到孩童情緒發展在華人文化中的重要性,討論了父母對於孩子情緒的影響以及溝通問題對於孩子健康的影響。文章指出情緒教育在華人文化中的關注度逐漸增加,並提供了一個10個月的線上練習課程。
Thumbnail
踏入國小附幼,和老師聊聊天訪談孩子學習狀況以及當地因多子化對孩子的影響,家庭照顧、隔代教養、多媒體對孩子產生的現象。很幸運剛好參與到文健站與附幼的活動,從重陽敬老發想,一年約有五次的活動,從活動中能讓孩子能更加貼近長者、理解長者以及與長者互動。 從孩子表演、長者表演、共同創作聖誕節刮畫、直到體貼長
Thumbnail
“當孩子飛奔而至,開心說著近況,散發出來的愛與能量會填補療癒已被生活折磨得能量盡失的我們”   好書分享:讀懂孩子內心話 作者:郭葉珍 天下文化出版 親子溝通是一堂無止盡的課題,會隨著孩子的成長變化,但其實也會隨著自己的人生階段而有不同的變化。然而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也都有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