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講史蒂芬史匹柏還沒進入到電影行業前的電影人生
史蒂芬史匹柏的童年故事,打從兒童時期就拿著Burt 8mm在拍電影了,電影魂早已根深柢固在他骨子裡,所以他面對人生態度,也都是用拍電影去處理。家人相處,拍電影處理;朋友關係,拍電影處理;對爸媽的感情;拍電影處理。家庭失和、決裂,拍電影處理。
因為他太愛拍電影,所以面對什麼人生課題,都是拍一部電影出來告訴大家。所以他小時候也像一個內向的人,幾乎都是悶著臉壓抑情緒,什麼話都不說。對他最親愛的媽媽,最美好的互動方式就是不斷拍電影給她看。母女關係如果不是拍電影,根本不會這麼親密。就如有一句台詞說:「你如果不拍電影,你媽媽會很傷心,」
因為就連媽媽外遇這最見不得人的事情,也因為他拍電影,而被得以理解。就連外遇這種事,爸媽離婚這種事,都可以用拍電影去調和。
這或許就是一個,拍電影不可能不真實的概念。電影絕對是真實到,可以拿來處理家庭和諧問題,處理任何感情面的東西。
打從電影一開始,童年的他登場,是進戲院觀賞The Greatest Show on Earth。從那一刻開始,就拿玩具開始拍了,還會做夢,夢到電影情節。所以明顯,這個人的人生一開始就是電影,完全是為電影而生的人。
讓人難以置信,從這麼小就把拍電影,當成家常便飯在拍,顯得拍電影這件事根本沒那麼困難,也一點都不麻煩。少年時期還可以拍戰爭片、西部片、跳舞,家庭片、校園片,還沒上大學前,早已紮根多重類型電影的風格。盡管影像上呈現沒辦法太過真實,就像小成本B級電影一樣,可是那種精純的戲劇效果,照樣能打動老少咸宜等的娛樂情緒。
就讓我想到那些從童年就開始寫作的文學家、或是開始做實驗的科學家、物理學家,一生為什麼都只為一個領域而專精? 因為早從他們小時候就陷入了當領域的魅力裡面,一生摯愛早已訂下。史蒂芬史匹柏也是如此的人,他早已童年時期就把拍電影當作他的人生,且也不斷地執行。即使小時候只能拍拍小成本的歡樂小片,也是不斷地拍、不斷地做,那種拍片剪片的專一態度,早就跟專業電影人別無二致。
就是這麼乾脆的一個人生,就是只有電影。早已15不到就立志向之外,也早就在做了。童年就在做,做到現在老人還在拍。
然而這種太早就知道自己要做什麼的人,跟大多數一輩子都不知道自己要幹嗎的茫人比起來,他也並非一切順順利利。
太早知道自己就要拍電影,人情世故都還不懂? 可能一般人要經歷的事情,他都沒有辦法用正常態度去經歷。連爸媽離婚分住這種對少年兒童是極大打擊的大事(更何況還是幸福家庭),他也是閉關剪片,悶著不處理。但廢話? 爸媽離婚婚分住,小孩子除了承受之外還能幹嗎? 他並不會像自大屁孩一樣,愚蠢的以為自己能夠處理爸媽感情的事情。不過他這種不管遇到什麼事情,都是選擇閉關剪片,這種態度也被人嫌太過輕浮,好像你人情世故都不看重? 只管拍電影。
同樣事情,老爸也嫌過他,電影在怎麼都不是真的,不是實體,跟爸爸研究的電子產品不同,電子產品才是實體實用,像電腦那樣才是真正的實用,並非像電影那樣只是影像而已,沒什麼實質用處。甚至還以不鼓勵走電影製作的態度,去干涉兒子對大學的選擇,害白讀一年的大學。
可是這些總總,都是顯示他是個凡事都只會想電影的人,遺傳到他爸爸也是一頭栽進電子領域,開口閉口都是電腦電子。這種太過專一的人,缺陷就是容易讓人誤會總是在忽略別人,但事實上並不是,而是把他們的人情世事都放到電影裡,這就是他們的互動方式。
所以我很喜歡飾演主角的演員Gabriel LaBelle,他的表情幾乎都是壓抑情緒,電影大部分時間,他的心情都是壓抑,可見他並不是什麼都不在乎,只是不說。而且儘管熱愛拍電影,他都鮮少露出很興奮很有熱愛的那一面。經常放自己拍的電影給大家看,在大家被戲劇效果打動時刻,他要嘛躲起來? 要嘛悶著臉? 似乎不是很開心。
就像欺負他的同學Logan說的:「我告訴你,電影不是真實人生」,或是他爸爸跟他說:「我們故事不會有劇終,我們感情是永遠不會結束,」因為他拍的電影都是找家人與同學拍的,可能經常會把同學與家人形象拍的與事實不同,怕當事人看了會不爽,這種改編壓力,無一不綁著他。而凡是連人情世故都是用電影邏輯去思考的他,說不會分不清現實與幻想,也一定是騙人的。電影在怎麼真實,雖然都是靠吸取現實靈感去拍出來,但還是跨不過電影即是幻想這種壁壘在。
雖然爸爸阻擋過他的電影夢,但告訴他現實面的爸爸,或許才是造就他真正走上電影路的一個關鍵。
但無論如何,一個為電影而生的史蒂芬史匹柏導演,我認為他精準讓我們看見何謂電影這件事情。也只有他這個一輩子都在電影中渡過的人,才能把這種事講得最明白。
這部電影的攝影、剪輯,應該是歸類在導演功勞吧? 他常常拍攝節奏都會放很慢,聚焦在他童年剪片的時段,剪著膠捲,配著媽媽鋼琴彈的曲子Concerto in D Minor, BWV 974,交叉剪輯,並看著自己剪的影像,眼中泛著淚,看到自己媽媽已喜歡上別的男人,可是他卻接受了? 理性上一般人一定會批判自己媽媽,但他因為是從自己拍的電影裡看,所以他理解了。電影解釋理性無法解釋的東西,而且都能接受,發揮了電影最大的價值。
畢竟就像俄國文豪托爾斯泰晚年,運氣好有活到電影誕生的年代,他看到電影這種東西,就說:「這個轉動著手輪的機器,會造成我們生活(作家生活)的革命,它直接攻擊老式文學藝術,其變換迅速的場景、交融的情感和經驗,比起我們熟悉的、沉重的、早已枯竭的文學強得多,它更接近人生,」 請問真正的人生,真的是表面理性看起來的那樣嗎? 其實很多事情,都沒辦法用理性去解決? 就像爸媽為何要離婚? 不可能用理性去解決? 那怎麼辦? 藝術的功能? 電影的功能發揮了。
百年之後,看看現代人,比較喜歡看影像? 還是看字? 我想答案很明顯。或許看影評,還寧願看影片的影評也不要看文謅謅的文字,看了這麼多文學改編的電影,請問真的有去拿起文學小說去看嗎? 請問? 你想了解《西線無戰事》的故事,你會選擇打開netflix去看電影版的,還是去拿小說來看? 答案我想自己心知肚明。
當然我認為,小說有些東西是電影取代不了的,畢竟講白一點,小說是走在電影之前,抹滅不掉小說在帶動電影向前這種事實。但以人類習性而言,小說已經漸漸被電影取代了。
我始終還是認為,這是一部藝術家靈魂的電影。創作藝術會有的孤獨、不被理解、誤會、不切實際,經常閉關,這是一定會有的,那為什麼要去做這種與現實違逆的事情?因為對那些人而言,藝術的世界比現實更真實。事實證明! 那些電影? 甚至不只是電影,那些詩人、文學家、哲學家,這些為抽象事物而努力的人,以現實角度來看,那些歷史所寫的,這種抽象人影響世界的程度,還真的蠻不輸那些為實體事物努力的一般大眾。
所以為什麼而創作電影,我透過法貝爾曼反而直接感受到,因為電影就是真的。
題外話
看完這部電影,心情整個大崩塌,因為自己曾經也想做電影導演,但沒有去做。因為覺得不切實際,所以很理性的不去做,拖到現在快30歲,無盡後悔、無限遺憾。
看著導演童年,在公開場合放自己電影,那種觀眾臉上的喜怒哀熱,都讓身為導演的人,心情緊張與忐忑。不知道大家會怎麼理解我,但又很喜歡這種感覺。
但可悲的是,我現在成為一個無聊上班族,整天只是賺錢,實在讓我覺得空虛至極。實在心情很差,我已經成為討厭的大人,一堆到晚只是無限的延長自己生命長度賴活著。像現實低頭,沒有因此覺得好受過,現在只能看著《巴比倫》那種片,來安慰自己,幸好自己沒去拍電影,而去選擇沒意義的小確幸生活。
如果真的熱愛一件事物,就應該不斷地去做,不管做得好不好,就是不斷地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