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3/03/04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雷鳥?鬧鐘?

    2023/03/06寅時驚蟄節氣
    震為雷:振奮、震驚、驚動、當頭棒喝。
    在中國神話故事中,雷聲是盤古的叱吒聲,盤古是開天闢地的神祇。傳說他「開目成晝,合目成夜,呼為暑,吸為寒,吹氣成風雲,叱聲為雷霆」,也有說他「泣為江河,氣為風,聲為雷,目瞳為電」。​
    也有傳說驚蟄的節氣神「雷公」是一隻大鳥,雷公冬眠於地下,當農人的春耕將其喚醒,雷公會衝破大地,用手中的鐵鎚在天地間打出隆隆雷聲,也使蟄居冬眠的動物們驚醒。這就是「驚蟄」的來歷。之後,昆蟲會開始在地下活動,幫助鬆土以便春耕——中國大部分地區的農事活動從此時開始。​
    是春雷叫醒了百蟲嗎?
    古人筆下的月令物候,冬眠動物的動與靜來描述時節的轉變:
    立春時,蟄蟲始振。甦醒了,伸懶腰,但是不起床。
    春分時,蟄蟲動,啟戶始出。起床了,洗漱完畢,出門遊玩。
    秋分時,蟄蟲坯戶。天涼了,犯睏了,關好門窗。
    霜降時,蟄蟲咸俯。天冷了,吃飽喝足了,進入夢鄉。
    對於驚蟄的解讀,往往是說:隆隆雷聲,驚醒了蟄伏冬眠的動物。諺語說:「春雷驚百蟲。」感覺春雷就像鬧鐘一樣。轟隆隆的雷聲響起,「蟄蟲驚而出走矣」。
    驚蟄 原名啟蟄
    昆蟲入冬後藏伏於土中冬眠,不吃不喝不動,古人稱之為「蟄」。「啟」是開啟的意思,隨著氣溫升高,泥土變得鬆軟,冬眠的昆蟲感受到春天的陽和之氣,打破原來的蟄伏狀態,從土中鑽出來活動,這就是「啟蟄」。
    《周禮‧考工記‧韗人》篇上說:「凡冒鼓必以啟蟄之日」;《左傳‧桓公五年》云:「凡祀,啟蟄而郊。」中國最早的一部傳統農事曆書《夏小正》曰:「正月啟蟄,言始發蟄也。」意思是,昆蟲經冬日蟄伏,至春又復出活動,故稱「啟蟄」。
    西漢第六代皇帝漢景帝的名字叫「劉啟」,為了避諱他的名字,將「啟」改為了意思相近的「驚」字。
    在漢朝景帝之前,二十四節氣中的「啟蟄」是排在「雨水」前面的,改「驚蟄」後,人們又把它同「雨水」調換了位置,同樣,「穀雨」與「清明」的次序也被置換,才形成今天的順序。
    漢景帝前:立春 ⇒ 啟蟄 ⇒ 雨水 ⇒ 春分 ⇒ 穀雨 ⇒ 清明
    漢景帝始:立春 ⇒ 雨水 ⇒ 驚蟄 ⇒ 春分 ⇒ 清明 ⇒ 穀雨
    進入唐代後,「啟」字的避諱已無必要,「啟蟄」的名稱又重新被使用。唐代文學家柳宗元在《非國語‧不藉》中寫道:「啟蟄也得其耕,時雨也得其種。」

    驚蟄 祭白虎

    中國民間認為白虎是口舌、是非之神,每年都會在驚蟄這天出來覓食,開口噬人,如果冒犯它,在當年就會經常遭到「邪惡小人」興波作浪,引致百般不順。大家為了自保,便在驚蟄這天祭白虎。
    玄學書籍《人元祕樞經》中稱:「白虎者,歲中凶神也,常居歲後四辰。所居之地,犯之,主有喪服之災。」十二主星宿歌訣云:「白虎凶神當堂坐,流年必然有災禍,不現內孝現外孝,否則流血難躲過。」
    所謂祭白虎,是指拜祭用紙繪製的白老虎,老虎一般為黃色黑斑紋,口角畫有一對獠牙。拜祭時,需以肥豬血餵之,使其吃飽後不再出口傷人,繼而以生豬肉抹在紙老虎的嘴上,使之充滿油水,不能張口說人是非。
    中國以農立國,驚蟄之日百蟲出,蛇、蟲、鼠、蟻危害農作物,因此古時人們便想用「祭白虎」來驅趕蟲蟻。
    古詩《驚蟄》:「陌上楊柳方競春,塘中鯽鰣早成蔭。忽聞天公霹靂聲,禽獸蟲豸倒乾坤。」驚蟄猶如平地一聲雷,冬眠的蟲子也甦醒了,家中的爬蟲走蟻開始爬出洞穴,四處覓食。過冬的蟲卵也要開始孵化,田地裡的蟲害也增多了。所以古時驚蟄日,人們會手持清香、艾草,熏家中屋裡的四角,以香味驅趕蛇、蟲、蚊、鼠和霉味。
    唐代著名醫藥學家孫思邈在其編著的《千金月令》上說:「驚蟄日,取石灰糝門限外,可絕蟲蟻。」石灰原本具有消毒殺蟲的功效,在驚蟄這天,將石灰撒在門檻外和庭院中,以驅逐蟲蟻。
    驚蟄二月節
    【唐】·元稹
    陽氣初驚蟄,韶光大地周。桃花開蜀錦,鷹老化春鳩。
    時候爭催迫,萌芽矩修。人間務生事,耕種滿田疇。
    驚蟄節氣時天氣開始轉暖,春雷震響,蟄伏的動物們紛紛蘇醒、活動起來。'鷹老化春鳩'一句,根據《逸周書·時訓》記載,'驚蟄十日,鷹化為鳩。至秋,則鳩化為鷹。'此處當是指物候變化。'矩脩'為巨大修長之意,驚蟄時節,溫暖的氣候爭催著萬物急迫地生長。
    那麼代表雷的東方之卦「震」,是春分之徵,與驚蟄無關。
    自漢代開始,古人對於立春的物候描述就有「蟄蟲始振」,振者,動
    也。蟄蟲此時似乎已在半夢半醒之間,開始抖一抖、扭一扭了。蟄蟲始
    振, 蟄藏也,振動也,密藏之蟲因氣至而皆蘇動之矣。」這個時節,蟄蟲
    已經蠢蠢欲動,只是「動而未出」。而之所以開始「蘇動」,其緣由是「因
    氣至」,是漸漸溫暖的氣息。
    那麼,什麼時候開始有雷聲呢?恰恰是春分。春分的第二候是「雷乃發聲」。也就是說,在二十四節氣起源的黃河流域,雷聲一般出現在3月末甚至更晚。驚蟄,萬物復甦,「桃始華,倉庚(黃)鳴」,確是有色有聲的時節,但在二十四節氣的發源區域,初雷往往在一個月之後。待雷聲出現的時候,萬物不是驚醒,或許是驚嚇吧。
    「驚蟄始雷」,只與長江中下游部分地區的氣候比較吻合。二十四節氣的黃河流域,大多是在奼紫嫣紅的穀雨時節迎初雷。如果四月底才被春雷叫醒,那該是多嗜睡的動物啊!應該算脾虛吧!!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說:「二月節,萬物出乎震,震為雷,故曰驚蟄。是蟄蟲驚而出走矣。」​
    中國古代將驚蟄分為三候:「一候桃始華;二候倉庚(黃鸝)鳴;三候鷹化為鳩。」描述已是桃花紅、李花白,黃鶯鳴叫、燕飛來的時節,大部分地區都已進入了春耕,驚醒了蟄伏在泥土中冬眠的各種昆蟲的時候,此時過冬的蟲卵也要開始長大,由此可見驚蟄是反映自然物候現象的一個節氣。​
    驚蟄過後萬物復蘇,是春暖花開的季節,同時卻也是各種春天疾病活躍的季節。由於春季與肝相應,如養生不當則傷肝。驚蟄時節人體的肝陽之氣漸昇,陰血相對不足,養生應順乎陽氣的生發,萬物始生的特點,使自身的精神、情志、氣血也如春日一樣舒展暢達,生機盎然。​
    《黃帝內經》曰:「春三月,此謂發陳。天地俱生,萬物以榮。夜臥早起,廣步於庭,披髮緩行,以便生志。」其意是,春季萬物復蘇,應該早睡早起,散步緩行,多讚美感恩,少生氣,可以使精神愉悅、身體健康。這概括了驚蟄養生在起居方面的基本要點。​
    「發陳」不只是告訴我們春天是一個契機,可以再次面對舊有的習氣與身心疾病,把握治癒陳年舊疾,因為陽氣將深沉的病氣帶出;也是提示我們一年之始,是否能清楚面對陳年習氣與習慣情緒,脫離被生活習氣綁架的身心,才能給自己新氣象。《說卦傳》說的「震為雷」,雷震則萬物驚醒,因此《說文》說是「振物者」。震開雲霧震也是陽氣的怒吼不在被陰霾綁架。震更是變動、震動、震驚,驚動之意,引申有當頭棒喝、驚醒、驚恐而覺醒的意思。不只是自然需要覺醒,生命更需要省覺。​
    驚蟄節氣給予我們的道理在於明而動,閃電為明,看清楚後雷聲豐養大地。甦醒而不偷懶、喚醒偷奸耍滑或昏昏沉沉、不可自甘淪落,更不能姑息。驚蟄不僅是要自然界的生物甦醒過來,也啟示人間的每一生命要醒轉過來,個人乃至社會如果長久昏睡、裝睡,那就是違背天地之道。昏睡、裝睡就是忘了自己本分,逃避自己的使命。​
    冬去春來,在驚蟄時分,那些裝睡的人,那些昏睡的人,那些貪睡的人,他們未必聽得懂天地間的雷聲,未必明白天上雷公的憤怒。是憤怒,也是大地的再生雨滋養!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