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水夜雨瞞人去潤花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2023/02/19卯時雨水節氣
以前老人家對孩子出生時間的記憶,會告訴你,老大是過年前早上蒸粿時出生的;老二是大家吃飽飯,上弦月剛升起;老三是雞未啼來的。
一位記者在探訪西雙版納的一位基諾族老伯時,問起他的生日,
老伯說:「啥時候生的認不得,大家只記得是在白花羊蹄甲剛剛盛開的時
候。」。在當地,白花羊蹄甲開時,是漫山野的「花海戰術」,雨水時節便陸續綻放。鄉野之間,人們往往以花期代替日期。
獺祭魚,雁北歸,草萌動
古人眼中的雨水物候標識是:一候獺祭魚,二候雁北歸,三候草木萌動。
獺祭魚是說,東風解凍了,水獺捕魚,既吃,也在岸邊炫耀,弄得像一個典禮似的。《漢語大詞典》:「獺貪食,謂水獺常捕魚陳列水,如同陳列供品祭。後來用『獺祭』比喻羅列或堆砌典故。」原本是水獺宴會頗具儀式感的事兒,後來卻成了貶義詞。
雁北歸,是說大雁向北飛。立春時河開了,雨水時雁來了。是雁,不是燕。古人所說的春分第一候是玄鳥至,也就是燕子來了。所以「似曾相識燕歸來」是在春分,不是在雨水。粗略而言,小燕是春至秋去,大雁是冬來夏往。是物候之「候應」,所以稱之為候鳥。往來有時皆應著候,如潮水般守時;如月盈虧守信。
草木萌動,即草木開始萌發。現在我們經常說:「發生什麼事了?」這個「發生」,從前是專門描述春天的詞語。
《爾雅》:「冬為安寧、春為發生。」發生,原來專指萌發、生長。
「發生」是我們注意到一些不一樣的變化了!今天發生了啥?他們之間有事發生了!
鄭板橋有副對聯:「春風放膽來梳柳,夜雨瞞人去潤花」。「春風放膽來梳柳」這句特別傳神。冬將軍還威風凜凜的時候,春風來撩撥柳樹確實需要膽量。待到大暖之時,春風去撩撥棗樹,那根本不算什麼本事。
但雨水時節,往往還是「草色遙看近卻無」,若有若無,或許這才是詩人心目中的「最是一年春好處」。雨水節氣在南方,被稱為「可耕之候」,就是可以陸續地春耕了。
「花開管節令,鳥鳴報農時」。
德語中的一則農諺,以馬鈴薯內心獨白的方式,通俗地詮釋了什麼是「可耕之候」:
英文版本:
The potato says : If you plant me in March, you're playing a joke on me. If
you plant me in April, I'll grow when I want. If you plant me in May, I'll
grow one, two, three.
馬鈴薯說:「三月種我,別開玩笑了?四月種我,我高興就長幾個。
若五月種我,生生不息!」
《呂氏春秋》中說「不知事者,時未至而逆之,時既至而慕之。」
不通曉農事之理的人,天時沒到卻魯莽地耕作,到了卻愚味地錯失天
時。把握天時這件事「不與民謀」,根本就不需要民意調查。人們的作
息,都聽任天時,「皆時至而作,竭時而止」。「凡農之道,候之為寶」、恪
守天時乃第一要務。否則,「營而無獲」,僅勤勞有什麼用呢?勤勞,應當是順應時節的勤勞。
古時候,人們由於懼怕災異、敬天氣,所以在任何一個民族的文化習俗中,都有祭、禱的各類儀式。當然,所謂天幫忙,是建立在人努力的基礎之上的。
即:先施肥,再祈禱。
望杏瞻榆
二十四番花信風之雨水花信:一候菜花,二候杏花,三候李花。
古人有「望杏瞻榆」的習俗,望杏花開,看榆錢落。所謂「杏花
春雨江南」,只寫了杏花開時的唯美,沒有寫杏花開後的繁忙春耕。
雨水正月中(唐•元稹)
雨水洗春容,平田已見龍。祭魚盈浦嶼,歸雁過山峰。
雲色輕還重,風光淡又濃。向春入二月,花色影重重。
'平田已見龍'是'見龍在田'之意。我國古代將二十八星宿以七個為一組分為東方青龍、西方白虎、北方玄武、南方朱雀,每年春季東方星宿青龍從田間地平線升起,稱之為'見龍在田'。'祭魚'是'獺祭魚'之略,春天獺常捕魚陳列水邊,如同祭祀。《禮記•月令》中說:'(孟春之月)獺祭魚、鴻雁來、草木萌動。'詩中的'歸雁迴山峰''花色影重重'正應了'鴻雁來、草木萌動'的物候。
星星發生了啥;風兒也那個啥;花信風也有發生不一樣的花;雨也暗暗的與大地萬物有發生了一些….
春天雨水了!你生發了?發生了啥?!!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26會員
176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王怡然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閱微草堂筆記》學思 •先外祖母曹太恭人,嘗告先太夫人曰,滄州一宦家婦,不見容於夫,鬱郁將成心疾。 性情乖刺,琴瑟愈不調。 會有高行尼至,詣問因果。 尼曰:“吾非冥吏,不能稽配偶之籍也。 亦非佛菩薩,不能照見三生也。 然因緣之理,則吾知之矣。 夫因緣無無故而合者也。 大抵以恩合者必相歡,以怨結者必相
食療分享課 有一組介紹自己說因為是「無炊命」所以只好都買現成。第一次聽無炊命,覺得有趣。這個班都是年輕女性除,少數未婚其他都是已婚,孩子也都高中大學了! 無炊命笑著說:「因為自己不會炊!」一炊,全家都抗議,乾脆就被賜「不用炊」金牌,所以「無」不是沒有,是不用!也因為無炊命,所以較知道哪裡有好吃的特色
資深的舞伎百代說著自己新年的期許就是「一期一會」!訪問者不知所以。 她詮釋道:以前在與人事物相遇,或者自己表演時,都是在心裡說著「再會!再會」抱著就是相遇即是離別!珍惜此刻,也只有此刻! 一次和料理的小季代,學到每個不同的季節,即使是一樣的蔬菜,不同季節,調味增減,料理前也都要說出:「初次見面,很高
2023/02/04巳時立春 春天,就像史鐵生寫的那樣: “整個春天都是生命裡獨享風流的季節,長風沛雨,艷陽明月,那是田野被喜悅鋪滿,天地間充著生的豪情,風裡夢裡也全是不屈不撓的慾望。 ” 這慾望是什麼呢? 這不屈不撓的慾望,應該就是向林清玄寫的: “跨過去,春天不遠了, 我永遠不要失去發芽的心
「舞伎家的料理人」中資深舞技優雅的撈起一片漂流過的槭葉,告訴見習的舞伎,你可以愛上任何人,但之前你必須先愛上表演。愛上表演,不管何時在愛上別人都不算太晚。 雖然一種舞練習千百遍,但沒有一次的步伐是一樣的,就像樹上的楓葉,也像船邊的流水無一刻相同。所以我總是邊跳舞,心裏邊說著:「再會!再會」。每次的表
不管在成人的讀書會,或者社區養生班,或者是經典班。常問剛來的人,上課的期望與緣由?最多的都是簡單說要「成長與再學習」。 但很少人與自己更深對話:「我要學習的是技藝還是眼界?我要成長的目標是往哪去?」「這些是打發時間?培養興趣?或者可以滿自己未完成的遺憾?」。 更少人能認知,其實成長與學習都意味著打破
《閱微草堂筆記》學思 •先外祖母曹太恭人,嘗告先太夫人曰,滄州一宦家婦,不見容於夫,鬱郁將成心疾。 性情乖刺,琴瑟愈不調。 會有高行尼至,詣問因果。 尼曰:“吾非冥吏,不能稽配偶之籍也。 亦非佛菩薩,不能照見三生也。 然因緣之理,則吾知之矣。 夫因緣無無故而合者也。 大抵以恩合者必相歡,以怨結者必相
食療分享課 有一組介紹自己說因為是「無炊命」所以只好都買現成。第一次聽無炊命,覺得有趣。這個班都是年輕女性除,少數未婚其他都是已婚,孩子也都高中大學了! 無炊命笑著說:「因為自己不會炊!」一炊,全家都抗議,乾脆就被賜「不用炊」金牌,所以「無」不是沒有,是不用!也因為無炊命,所以較知道哪裡有好吃的特色
資深的舞伎百代說著自己新年的期許就是「一期一會」!訪問者不知所以。 她詮釋道:以前在與人事物相遇,或者自己表演時,都是在心裡說著「再會!再會」抱著就是相遇即是離別!珍惜此刻,也只有此刻! 一次和料理的小季代,學到每個不同的季節,即使是一樣的蔬菜,不同季節,調味增減,料理前也都要說出:「初次見面,很高
2023/02/04巳時立春 春天,就像史鐵生寫的那樣: “整個春天都是生命裡獨享風流的季節,長風沛雨,艷陽明月,那是田野被喜悅鋪滿,天地間充著生的豪情,風裡夢裡也全是不屈不撓的慾望。 ” 這慾望是什麼呢? 這不屈不撓的慾望,應該就是向林清玄寫的: “跨過去,春天不遠了, 我永遠不要失去發芽的心
「舞伎家的料理人」中資深舞技優雅的撈起一片漂流過的槭葉,告訴見習的舞伎,你可以愛上任何人,但之前你必須先愛上表演。愛上表演,不管何時在愛上別人都不算太晚。 雖然一種舞練習千百遍,但沒有一次的步伐是一樣的,就像樹上的楓葉,也像船邊的流水無一刻相同。所以我總是邊跳舞,心裏邊說著:「再會!再會」。每次的表
不管在成人的讀書會,或者社區養生班,或者是經典班。常問剛來的人,上課的期望與緣由?最多的都是簡單說要「成長與再學習」。 但很少人與自己更深對話:「我要學習的是技藝還是眼界?我要成長的目標是往哪去?」「這些是打發時間?培養興趣?或者可以滿自己未完成的遺憾?」。 更少人能認知,其實成長與學習都意味著打破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暗夜 妳素雅來訪 左鄰門開右舍探窗 素雅只讓他們失聲 夏午 妳濃粧來訪 左鄰門開右舍探窗 濃粧讓他們濕身
Thumbnail
雨水是二十四節氣之一,標誌著春天的正式來臨。(2025年的雨水節氣是在2月18日) 雨水象徵降雨增多、萬物開始回暖與生長,是春天的重要轉折點。在傳統農耕社會,這是預示農耕活動即將開始的日子,同時也與水元素的能量有關。如果你想要將巫術融入日常生活配合本土節氣施行的話,這一天很適合施行與情緒、直覺
Thumbnail
水是生活中最重要的元素之一,並在巫術實踐中扮演著獨特的角色,水不僅具有淨化、保護、滋養的魔法屬性,同時也能夠吸收並傳遞周圍的能量,因此水可以作為強大的能量來源,融入到不同的巫術儀式與魔法中。 每種水因其獨特的能量與來源,為巫術實踐提供了不同的用途與靈性價值。這一篇我們將來看看,探索常見的七種自
Thumbnail
農曆:六月初二~六月初八 這禮拜忽然靈光一閃,覺得可以在週記上加入農曆時間。 開始種菜不知不覺過了四個月,似乎對季節轉換變特比較有感。以前總覺得台灣是沒什麼四季變化的地方,一年間草木常綠,不像溫帶地區的國家,春天開花,夏天長葉,秋天落葉,冬天下雪,可以享受四季的不同景致。
Thumbnail
阿媽之前說,五月節過後就是「熱天」了。 這週過了端午節,感受到真的是如此。不再是感覺到空氣微妙的悶熱,不知不覺流了很多汗,而是走到室外幾分鐘就快熱昏,回到室內要立刻用電風扇直吹臉部。窗外傳來熱烈的蟬鳴,午後下一場讓鞋子濕透的大雷雨,讓人深深體感這就是夏天啊! 從小開始我們家端午節就會回阿媽家包粽子
Thumbnail
在閒聊端午時節,端午預告著盛夏即將來臨,在5月與6月之間,節氣依序 立夏、小滿、芒種、夏至這四個節氣。6月初因有芒作物開始成熟,此時亦是秋季作物播種的最適當時期,意味著稻已經結實成 「種」,吐穗結實的稻子穀粒上會長出細「芒」,因此將這節氣稱為「芒種」。 關於端午節起源的說法眾多,較普遍
每當你難關的時候就會下雨 好久以前一位老道士這樣跟我說 我沒有很信 但他指定的那天就是下雨了 有的人會有先天劫 有的人是後天劫 那天你會難過得無法自己 心也碎裂 你的悲傷將化成池水 落葉還殘留不甘的尾翼 你將身體投入你的池中 池底有座沉重的黑洞 覺得不再有未來 是的 是的 我不斷告訴自己
Thumbnail
芒種,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九個節氣, 農諺云:「斗指已為芒種,此時可種有芒之穀,過此即失效,故名芒種。」 意指芒種節氣是麥類等有芒的農作物成熟的時節,亦是種植農作物時機的分界點。 芒種,稻穀開始長出細「芒」,稻穗結「種」, 此時氣溫會明顯高升,也常伴有午後雷陣雨。 農業諺語「芒種逢雷美亦
Thumbnail
立夏(國曆5月5或6或7日)  立夏,為夏季之首日,指的是 夏天從這一天開始。 古云:「立夏之日螻蟈不鳴,水潦漫。」是說立夏當天青蛙如果不叫,夏季將多雨。 節氣與民俗   台灣有「入夏補老父」俗諺,人們相信在立夏當天,要為年高的父親進補,不過面臨炎熱的夏天即將來到,這時所進補的當然是涼補而非
Thumbnail
一年一度的大甲媽遶境今年也是熱鬧上演。 在家迎接完媽祖後,突然想起每年的重頭戲-民生地下道;好幾年前跟著姊姊一起到民生地下道看熱鬧,想親眼看看新聞總愛播報的搶轎到底是怎麼一回事,結果是看見前後十幾排的警察團團圍住鑾轎,整齊畫一的小跑步出地下道,那種氣勢磅礴的感覺震撼進我的腦袋。 於是收拾完供桌,就找
Thumbnail
暗夜 妳素雅來訪 左鄰門開右舍探窗 素雅只讓他們失聲 夏午 妳濃粧來訪 左鄰門開右舍探窗 濃粧讓他們濕身
Thumbnail
雨水是二十四節氣之一,標誌著春天的正式來臨。(2025年的雨水節氣是在2月18日) 雨水象徵降雨增多、萬物開始回暖與生長,是春天的重要轉折點。在傳統農耕社會,這是預示農耕活動即將開始的日子,同時也與水元素的能量有關。如果你想要將巫術融入日常生活配合本土節氣施行的話,這一天很適合施行與情緒、直覺
Thumbnail
水是生活中最重要的元素之一,並在巫術實踐中扮演著獨特的角色,水不僅具有淨化、保護、滋養的魔法屬性,同時也能夠吸收並傳遞周圍的能量,因此水可以作為強大的能量來源,融入到不同的巫術儀式與魔法中。 每種水因其獨特的能量與來源,為巫術實踐提供了不同的用途與靈性價值。這一篇我們將來看看,探索常見的七種自
Thumbnail
農曆:六月初二~六月初八 這禮拜忽然靈光一閃,覺得可以在週記上加入農曆時間。 開始種菜不知不覺過了四個月,似乎對季節轉換變特比較有感。以前總覺得台灣是沒什麼四季變化的地方,一年間草木常綠,不像溫帶地區的國家,春天開花,夏天長葉,秋天落葉,冬天下雪,可以享受四季的不同景致。
Thumbnail
阿媽之前說,五月節過後就是「熱天」了。 這週過了端午節,感受到真的是如此。不再是感覺到空氣微妙的悶熱,不知不覺流了很多汗,而是走到室外幾分鐘就快熱昏,回到室內要立刻用電風扇直吹臉部。窗外傳來熱烈的蟬鳴,午後下一場讓鞋子濕透的大雷雨,讓人深深體感這就是夏天啊! 從小開始我們家端午節就會回阿媽家包粽子
Thumbnail
在閒聊端午時節,端午預告著盛夏即將來臨,在5月與6月之間,節氣依序 立夏、小滿、芒種、夏至這四個節氣。6月初因有芒作物開始成熟,此時亦是秋季作物播種的最適當時期,意味著稻已經結實成 「種」,吐穗結實的稻子穀粒上會長出細「芒」,因此將這節氣稱為「芒種」。 關於端午節起源的說法眾多,較普遍
每當你難關的時候就會下雨 好久以前一位老道士這樣跟我說 我沒有很信 但他指定的那天就是下雨了 有的人會有先天劫 有的人是後天劫 那天你會難過得無法自己 心也碎裂 你的悲傷將化成池水 落葉還殘留不甘的尾翼 你將身體投入你的池中 池底有座沉重的黑洞 覺得不再有未來 是的 是的 我不斷告訴自己
Thumbnail
芒種,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九個節氣, 農諺云:「斗指已為芒種,此時可種有芒之穀,過此即失效,故名芒種。」 意指芒種節氣是麥類等有芒的農作物成熟的時節,亦是種植農作物時機的分界點。 芒種,稻穀開始長出細「芒」,稻穗結「種」, 此時氣溫會明顯高升,也常伴有午後雷陣雨。 農業諺語「芒種逢雷美亦
Thumbnail
立夏(國曆5月5或6或7日)  立夏,為夏季之首日,指的是 夏天從這一天開始。 古云:「立夏之日螻蟈不鳴,水潦漫。」是說立夏當天青蛙如果不叫,夏季將多雨。 節氣與民俗   台灣有「入夏補老父」俗諺,人們相信在立夏當天,要為年高的父親進補,不過面臨炎熱的夏天即將來到,這時所進補的當然是涼補而非
Thumbnail
一年一度的大甲媽遶境今年也是熱鬧上演。 在家迎接完媽祖後,突然想起每年的重頭戲-民生地下道;好幾年前跟著姊姊一起到民生地下道看熱鬧,想親眼看看新聞總愛播報的搶轎到底是怎麼一回事,結果是看見前後十幾排的警察團團圍住鑾轎,整齊畫一的小跑步出地下道,那種氣勢磅礴的感覺震撼進我的腦袋。 於是收拾完供桌,就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