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新聞沸沸揚揚的都在提AT1,也有許多人針對AT1做解釋,但是終究都只是針對AT1本身提出解釋,並無法凸顯AT1真正的地位,本篇文章,Mr.棒Bond將從最根本銀行資本結構來跟大家介紹這神秘的AT1。
首先介紹什麼叫做銀行的資本結構,各位想想看如果你今天要跟銀行借錢,無論是房貸、車貸、信貸或企業貸款,銀行要從哪裡生錢出來借你?
通常大家第一個想到的就是存款戶的存款,因為大家一定都會放錢在銀行內,除了存款外,大家也常常聽到金融機構發行股票增資,無論是普通股或是特別股,最後大家比較少聽到的就是發債,因為這些債券通常都是由專業機構投資人購買,不太會流通到市場上給一般個人投資人投資,所以大家比較不熟悉。
但無論是透過存款把錢放在銀行、購買銀行發行債券或是購買銀行股票,若遇到銀行真的虧損或倒閉清算時,清算時總有優先順序吧!這個優先順序也就構成了銀行的「資本結構」。
從左邊這張圖我們可以看出銀行資產負債表長相,左邊就是銀行所擁有的資產,包含放款、投資等,右邊則是銀行的資金來源,也就是銀行的資本結構,大致上簡單分為幾類(實際上更為複雜),依據償債順位由高到低排列如下:
1.存款:
償債順位最高,風險最低,因此利息也最低,政府最重視,所以會提供一定額度的存款保障。
2.主順位債券(Senior Unsecured):
償債順位低於存款,發債利率略高於存款,主順位其實還被分為兩類,一類為主順位優先受償(Senior Preferred),另一類為主順位非優先受償(Senior Non Prefered),通常稱為TLAC債券,但在過往案例中,還沒有任何主順位債被拿來吸收損失,但在TLAC法規下,在銀行清算時,某部分主順位債也有吸收損失的條款。
3.次順位債券(Subordinated):
次順位顧名思義償債順位低於主順位債,也是作為吸收損失工具之一,在2017年時,西班牙人民銀行(Banco Popular Espanol SA)被桑坦德銀行(Banco Santader)收購時,該銀行的次順位也被全數減記(其實是轉為普通股,但普通股已經沒任何價值)。
4.低級次順位債券(Junior Subordinated):
亦被稱為COCO Bond,或AT1(Additional Tier 1),為債券種類內償債順位最低,且發債利率最高的工具,也是作為吸收損失工具。AT1條款相對複雜,除了直接減記(Write off),也可能被轉換為普通股,觸發條件也都不相同,下一篇將專文說明。
5.特別股&普通股:
普通股風險最高,若銀行有損失,普通股股東「應該是」第一個血本無歸的,特別股通常會跟AT1放一起,但為了不混淆視聽,Mr.棒Bond還是先把股債分開。
“各位讀者一定會想問:「為啥銀行要發行這麼多種不同的債券和股票去籌措資本呢?」”
Mr.棒Bond告訴你,其實銀行也是千百個不願意,銀行也希望所有的錢就是來自成本最低的存款,或者發個成本略高的主順位債就好,但千錯萬錯就是錯在2008年的金融海嘯,當時太多銀行倒閉,導致政府必須拿出許多納稅人的血汗錢去救助這些快倒閉的銀行,也就是我們常會聽到的外部紓困(Bail Out)。
對納稅人來說當然是非常不公平的一件事,畢竟銀行大賺錢時,吃香喝辣的都是這些銀行家,為啥出事要由納稅人來扛,因此金融海嘯後2010年便推出了巴賽爾協定三(Basel3)架構,規範所有銀行一定要發行特定比例不同償債順位債券做為遇到危機時可以自行吸收損失的工具,稱為內部紓困(Bail In)。至於細節Mr.棒Bond為了怕各位退訂看不下去暫時先不提。
除了巴賽爾協定三之外,針對全球系統性重要銀行(簡稱G-SIBs)在2015年又推出了「具損失吸收能力債券」(TLAC,Total Loss-Absorbing Capacity),也就是將部分或全部原本不具備吸收損失能力的主順位債券也納入吸收損失的資本之一,這個影響相當廣泛,因為以往我們都會認為主順位債的順位其實就「等同於存款」,會受到政府保障,此規範一出,連主順位都變成可能會吸收損失,差別非常大,但慶幸的是目前還沒有任何主順位債有遭受到實際損失,Mr.棒Bond認為主順位債其實是一塊各國政府都不敢讓他出事的部分,否則未來金融機構籌資將會非常困難且成本非常高。 在這做個小結,在巴賽爾協定三架構底下,股票不用說,當企業要倒的時候股票本來就沒價值(變壁紙),這次瑞士信貸(Credit Suisse)倒閉運氣好遇到瑞士銀行(UBS)用換股方式讓瑞士信貸股東能轉換為瑞士銀行股票,不然瑞士信貸的股票原本也是要變壁紙,比較慘的是這些AT1的股東,雖然在法規上主管機管就是有權利在特殊情況底下完全減記AT1,所以AT1吃龜苓膏是非常合理的,唯一的問題就是持有AT1的債權人心生不滿,因為按照資本結構來看,償債順位AT1應該要高於普通股股東。
但債券投資有賺有賠,詳情請參閱公開說明書,不要賺了賣白菜的利率卻扛著賣白粉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