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士頓請來熟識的切羅基酋長
「大碗」迪瓦利[1](Di'wali, the Bowl, 1765 – 1839),在德克薩斯北部為他們劃了一塊領地,希望可以借切羅基人當緩衝。大碗酋長和他的部落原先居住於北卡羅萊納,他是切羅基人與蘇格蘭移民的混血後裔,在美國殖民者的壓力下,大碗酋長率領部落不斷往西遷移,經過密蘇里、阿肯色,約在1820年代來到德克薩斯邊境,曾在1827年的
弗雷多尼亞叛亂中軋上一角,他的部下菲爾茲(Richard Fields, 1780 – 1827)與杭特(John Dunn Hunter, 1796 – 1827)參加叛亂,失敗後逃回部落,但仍被酋長下令處決以免招致墨西哥政府報復。
休士頓與大碗酋長在1836年2月締約,此時獨立戰爭正打得火熱,加上休士頓應允的土地與臨時大總統伯內特的土地部分重疊,他便以戰火方興為由擱置這份條約。當帕克堡慘案的消息傳來後,輿論對休士頓的綏靖更加不滿,熱切希望出兵報復,弄得休士頓兩面不是人,只能同意再次擴編遊騎兵。
石屋之戰
1837年10月,德克薩斯北部的基柴人(Kichai)突襲了小河(Little River)畔的殖民點史密斯堡(Fort Smith),德克薩斯方面隨即派出遊騎兵前去應戰,威廉.伊斯特蘭上尉(William Mosby Eastland, 1806 – 1843)沿著科羅拉多河追擊,但最終還是追丟了對方。伊斯特蘭的副官范.本圖森中尉(A. B. van Benthuysen)執意繼續前進,17位遊騎兵站在他這邊;11月3日,本圖森一行持續挺進到布拉索斯河上游,約在今日的貝爾克納普堡(Fort Belknap)附近撞見一隊切羅基人和德拉威人(Delawares)的集團,他們由一位基柴嚮導帶領。
遊騎兵隨即發動突襲,當場射殺那位嚮導,其餘的切羅基人與德拉威人沒有抵抗,他們宣稱自己是為了追蹤科曼奇人而來,無意與德克薩斯方面起衝突,且願意協助遊騎兵尋找基柴人的下落。10日,遊騎兵與原住民盟友終於追上基柴人,戰鬥一觸即發,切羅基人與德拉威人本來有意居中調解,卻有個名叫麥克拉斯基(Felix McClusky)的遊騎兵搶先開火,射殺一位基柴戰士,還搶奪了死者的遺物。
本圖森來不及阻止下屬,談判告吹的同時,具有數量優勢的基柴人奮起反擊,切羅基人與德拉威人袖手旁觀,18名遊騎兵邊打邊退,好不容易殺出重圍,他們失去10位同伴和所有裝備、馬匹,在荒野中跑了十幾天才獲救。這場戰鬥被稱為「石屋之戰」(Battle of Stone House),得名於戰場附近的三座石頭山丘,確切的位置大約位於現在的溫德索斯特(Windthorst)以南15公里處。石屋之戰加深了德克薩斯政府與原住民之間的猜疑,但這還不是最糟的情況,另一個潛藏的敵人也即將現身。
石屋之戰的行動路線,現在的達拉斯當時仍是一片荒野。
科爾多巴叛亂
自從獨立以來,共和國政府為了防止居民與墨西哥政府私通,將不少原居於西部的墨西哥裔強制遷徙到東部,納科多奇斯一度成為墨裔居民的聚居地。但隨著來自美國的移民不斷湧入,墨裔居民的比例又被壓了過去,兩大族群的摩擦日漸增加。再加上當地的第三大族群,苦等不到土地承諾的切羅基人對德克薩斯政府的怨言與日俱增,三方的關係正迅速惡化。
1836年底,納科多奇斯的市井間出現流言,指稱心懷不滿的墨裔居民與切羅基人已經結盟,正密謀推翻德克薩斯共和國,墨西哥政府疑似也牽涉其中。這些謠言並非空穴來風,前納科多奇斯市政官、現任首席法官比森特.科爾多巴(Vicente Córdova, 1798 – 1842)就是這夥人的首領。
科爾多巴原先是納科多奇斯的大地主,在此開拓已久,在1832年的
納科多奇斯戰役中曾率民兵站在德克薩斯人一邊作戰,反抗墨西哥的暴政,但他本身是位聯邦主義者,反對德克薩斯片面獨立。在獨立戰爭開始前,科爾多巴便開始秘密策劃,與墨西哥政府建立聯繫,又拉攏附近不滿的切羅基部落共謀舉事;大碗酋長也和科爾多巴有所來往,但他並未應允支持。
1837年12月,德克薩斯政府正式駁回了休士頓與大碗酋長之間的條約,宣稱殖民者有權開墾原住民閒置的土地;不少殖民者聞訊後向北進發,進入切羅基人、科曼奇人的土地,引來更多的糾紛。休士頓雖然試圖力挽狂瀾,但國會屢屢否決了他的提議,讓納科多奇斯的切羅基人更顯不耐。
1838年8月4日,幾位正在追捕偷馬賊的納科多奇斯居民在安潔莉娜河(Angelina River)河中小島發現了一處可疑的營地,這兒聚集了上百名墨裔民兵,還遭到對方開槍警告。8日,接獲消息的德克薩斯政府立刻下令彈壓,要求非法集結的民兵立刻解散,國會軍事委員會主席拉斯克(原戰爭部長,已辭職)親自帶隊上陣,並號召周邊城鎮也派出民兵協助鎮壓。
次日,科爾多巴與18位墨裔居民首領聯名布告,宣稱德克薩斯政府侵犯了墨裔居民的權利,他們也要為了自己的權利而戰,並號召其他墨裔居民及同樣受到壓迫的原住民起而反抗;他們得到不少切羅基人響應,人數一度達到400人之眾。
擔任德克薩斯先鋒的亨利.奧古斯丁少校(Henry William Augustine, 1806 – 1874)率領150人向科爾多巴的部眾發動攻擊,拉斯克則無視休士頓的指示,直接帶兵越過安潔莉娜河,進入切羅基人的地盤,要求大碗酋長出面負責;雖然有不少切羅基人響應叛亂,但酋長在事發前對此毫無所悉,他只能應允不支援科爾多巴的行動。
休士頓在第一時間便趕到納科多奇斯安撫人心,希望贏回切羅基人的信任,但拉斯克完全不相信大碗酋長的承諾,依然主張鎮壓切羅基人;他甚至根本不理會休士頓的命令,而是直接與主戰派的副總統拉馬爾溝通。
科爾多巴的叛亂迅速遭到鎮壓,他本人與多數參加者解散逃亡,但仍在鄉間潛伏,組織墨裔居民、原住民及逃亡黑奴打起游擊戰,這支游擊隊又活躍了半年多。1839年3月29日,德克薩斯軍隊在伯勒森、考德威爾率領下於科羅拉多河畔的滑鐵盧
[2](Waterloo)追上並殲滅了科爾多巴的隊伍,科爾多巴雖然身負重傷但仍逃出重圍,輾轉抵達墨西哥本土。
33位墨裔居民因參加叛亂被捕,其中32人無罪開釋,但被強制分散到其他城鎮居住,只有位名叫門恰卡(José Antonio Menchaca, 1800–1879)的參加者被判處絞刑,但他在行刑前幾天獲得赦免。
叛亂落幕幾天,又有兩名墨西哥間諜落網,還有一位名叫米拉克勒(Julian Pedro Miracle, ? – 1838)的間諜於8月20日在紅河附近被殺。米拉克勒當初曾和前州長別斯卡一同流亡德克薩斯,參加過臨時政府,但他也傾向聯邦主義,在德克薩斯獨立後便返回墨西哥。由於他對德克薩斯的情勢瞭如指掌,便接受菲利索拉將軍的指示,回到德克薩斯聯繫科爾多巴與原住民。不料科爾多巴的起事失敗,米拉克勒自己也被擊斃,墨西哥政府教唆叛亂的證據也落入德克薩斯政府手中。
1838年第二屆總統大選
科爾多巴叛亂的時間點相當湊巧,德克薩斯共和國第二屆總統大選將在一個月後舉行,動亂和切羅基部落與墨西哥政府勾結的事證重創了休士頓的聲望,選民們希望有個更強硬的總統,徹底解決原住民與墨西哥干預的問題,態度溫和的休士頓及其盟友顯然落居下風。
德克薩斯憲法規定總統一任三年
[3]、不得連任,作為主戰派領袖的拉馬爾早在一年前就展開布局,他找上同樣主張對原住民態度強硬的伯內特擔任副手,並爭取到拉斯克及11位參議員(德克薩斯參議院只有14席)支持;加上休士頓在原住民事務上連連失分,拉馬爾除了被質疑居住時間不夠外
[4],看來已是勝券在握。
休士頓這邊並沒有放棄,他屬意檢察總長彼得.格雷森(Peter Wagener Grayson, 1798–1838)出馬參選。格雷森來自肯塔基,曾在該州州議會任職,他是美國總統門羅的遠親,也是奧斯丁的親信,在獨立戰爭中擔任他的副官,具有一定的聲望。格雷森從伯內特的臨時政府期間便擔任檢察總長,在《貝拉斯科條約》簽署後被派往美國談判合併事宜,但最終不得要領。
格雷森正準備回美國接任公使,對參選總統的興趣不大,更別說這是一場必敗的選戰,他直到5月底才勉強答應休士頓的邀請;格雷森具有十多年的精神病史,龐大的政治壓力更使他的病情惡化,1838年7月8日,格雷森在諾克斯維爾(Konxville, Tennessee)附近的比恩車站(Bean's Station)留下遺書,隨後舉槍自殺。
格雷森死後,休士頓連忙請出首席大法官詹姆士.科林斯沃斯(James Collinsworth, 1806–1838)接手競選,但就在他同意參選後不到一週,科林斯沃斯便被人發現在加爾維斯頓落海喪生,一般認為他是酒醉後失足或是自殺,距離格雷森之死僅僅3天。
下一個被緊急推上火線的是哈里斯堡選區參議員
羅伯特.威爾森(Robert Wilson, 1793 – 1856),他來自馬里蘭,是哈里斯堡最早的殖民者之一
[5],和建立休士頓的艾倫兄弟算是競爭關係。威爾森雖然有意一搏,但從來就沒人看好他。
德克薩斯第二屆總統大選於1838年9月3日舉行,拉馬爾奪下6,995票,得票率高達96.5%,輕鬆輾過威爾森的252票;和拉馬爾合作的伯內特也得到3,952票(55.4%)擊敗參議員艾伯特.霍頓(Albert Clinton Horton, 1798–1865,1,971票)與眾議院議長約瑟夫.羅(Joseph Rowe, 1802 – 1866,1,215票),贏得副總統的寶座。這對搭檔於1838年12月10日就職,德克薩斯共和國也將迎來新氣象。
[1] 又稱包爾斯酋長(Chief Bowles),Di’wali一詞即「碗」。
[2] 就是現在的德克薩斯首府奧斯丁(Austin)。
[3] 第一任因情況特殊,任期只有兩年(1836.10 – 1838.12)。
[4] 拉馬爾的反對者質疑他在德克薩斯居住未滿三年,不符競選資格,拉馬爾則拿出自己在1835年7月的購地收據反擊。
[5] 哈里斯堡以開拓者約翰.哈里斯(John Richardson Harris, 1790 – 1829)為名,威爾森是他的合夥人,哈里斯於1829年病逝後,他的家人指控威爾森侵占遺產,雙方打了數年的官司,直到選舉前不久才落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