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週經歷了狒狒之死之後,國內政治焦點除了同時間出訪國外的雙英之戰(蔡英文跟馬英九),國內則是『猩狒』之戰(徐巧芯跟費鴻泰)。
看了幾天兩人離譜的「撕芯裂費」互鬥的新聞之後,讓人不禁搖頭,這初選結束之後,真的可能握手言和嗎?
筆者一個朋友,就問了一個可能很多人都有的疑問。那就是為何同樣是內鬥,國民黨最後往往是分裂,但民進黨卻不會?
即使4年前的蔡英文和賴清德初選,鬥得你死我活,連「賴清德是美國人的阿公」、「賴清德是中共同路人」(利用親中媒體的正面報導跟賴清德發言的吹毛求疵),這種抄家滅族,從民進黨核心精神去攻擊本人的言論都出來,最後兩人還是搭配蔡賴配。更早之前的謝長廷跟蘇貞昌初選爭得你死我活,最後也是握手正副搭配。
國民黨勉強來說只在2004連宋配時發生過唯一一次,但更別忘了更早之前的2000年就是連宋徹底分裂才造成陳水扁當選。
很多人不了解真正的原因,以為跟藍綠核心意識有關。不過這跟意識無關。你想統想獨不是關鍵。很多人會說是國民黨結構跟制度性的問題。可是很多人,甚至國民黨人自己都說不出哪裡有問題。筆者認為,實際上這是兩黨DNA內的中央集權制跟合議制的差別。
先讓筆者從歷史來介紹國民黨。
一、國民黨的歷史:
國民黨在早期建立時就像「股份有限公司」。也就是由不同勢力組成,這些勢力可能核心思想完全不同。一直都有所謂的一山二虎或多虎的情形。從最開始的孫文(孫中山)組成的中國第一個現代革命團體「興中會」就開始了。每股不同的勢力都有一定影響力的股份,而每股勢力的代表,要做的就是成為公司的董事長(唯一掌權者)。
雖然是號稱「現代」的革命團體,但骨子裡,我們還是至少歷經2千多年的君主專制政體下生活的人民。習慣的政府組織或是「民主」幫會,還是中央集權的由上而下貫徹的制度。從興中會開始就不例外。
在興中會時期,當香港興中會與香港輔仁文社合併,孫的領導地位就受到輔仁文社會長楊衢雲挑戰,孫文還一度讓位給楊衢雲。
後來組成中國同盟會,是由孫文的興中會、黃興的華興會,還有光復會等等組成。當時支持孫中山和黃興的幾乎不相上下,最後是在黃興謙讓下,孫文取得領導地位。
這是在孫文當時的威望足以讓組織內其他人信服,但後來的袁世凱可是一隻不輸給孫文的大老虎。
1912年民國成立,孫文和袁世凱成了中國這座山頭的兩匹老虎。同年4月把孫文把總統讓給袁世凱。同年8月則以同盟會為基礎,聯合多個組織,改組成「國民黨」。9月孫袁聯合聲明,將促成政黨和解(指的是握有政治權的袁跟握有黨權的孫),穩定政局。但話才剛說完,10月就在「鐵路建設」上互鬥。
隔年1913年初袁世凱提供鉅額,引誘部分國民黨員另組政團,多個組織團體從國民黨分裂而出。11月國民黨就被袁世凱解散。國民黨第一次成立時壽命只有維持一年。
孫文於是另組「中華革命黨」反袁,袁世凱後來稱帝失敗很快就退任逝世,中國當時實為軍閥割據的亂世。
1919年中華革命黨跨大吸收黨員,改組成立「中國國民黨」(後面簡稱國民黨),也就是現在台灣的國民黨。
後來的蔣介石時代,國民黨除了蔣介石的黃埔軍,還有其他軍閥派系,大家都佔有一定的股份。誰也不讓誰。本來北伐後,第一次國共內戰,蔣介石本來有機會將共產黨徹底消滅,但當時第二隻大老虎張學良扯後腿了,發動了西安事變。後面的歷史故事跟主題無關就暫且不提。
這種結構,或者說政黨DNA是一人至高無上的中央集權制,造成了除非領導人很有威望,否則很難將命令由上至下貫徹執行,最後的結果就是敷衍了事,甚至陽奉陰違,就此分裂。
早在孫文同意讓位給袁世凱,立刻又說話不算話,利用成立政黨來反制奪權,可能就種下了這個政黨容易分裂的基因了。袁世凱稱帝,可是好幾年後才發生的事,孫文當時並沒有正當性。中國國民黨的前身「國民黨」,其實就是為了跟袁世凱奪權而成立的!
來到台灣的國民黨歷經分裂出新黨、親民黨等等,再加上又沒有從結構上改變,已經徹底成為了台灣第二大黨。好不容易去年1126在討厭民進黨的氛圍下,取得地方選舉大勝。
如今的國民黨也是,除了有本土派、外省掛,有一定比例的「急統」路線擁護者,也有堅決反共路線的勢力,內部差異比民進黨更大。
在立委初選內鬥得已經用離譜形容都不為過的猩狒大戰(徐巧芯跟費鴻泰),其他還有很多地方初選內戰,就不一一列舉。然後更重要的總統候選人,如果認為侯友宜或郭台銘是最好的兩個人選,思考的居然不是應該如何協調,甚至幫他們,而是彼此不滿的勢力各扯各的後腿。造成兩人的民調都大幅下滑。
為什麼國民黨的初選一直沒有固定的辦法,幾乎每次都引發爭議。因為過去是由所謂的「皇帝」來決定,而皇帝不會用一套「標準辦法」來約束自己的「提名權」。
但如果你沒有足夠的威望,想主導如何分配利益,就可能會受到反彈。
過去的國民黨領袖通常都能夠服眾,所以這個問題不明顯。從第一代的孫中山、接任的蔣介石、蔣經國、李登輝,到前一任的馬英九。馬英九之後,國民黨就沒有具備「讓眾人服氣」的領袖。這也是回應趙少康之前說的,國民黨黨主席的位置就像「魔戒」,戴上去人就變了。因為在過去,國民黨主席確實是「魔戒」的所有者。
其實國民黨即使沒有出現足夠威望(簡單說就是人氣)的領導人,短期也不是沒有解方(長期就一定要進行黨務改革)。如果黨主席能夠真正做到中立,而成為總統候選人的人也能保證未來選上後「用人唯才」,在競選團隊,就廣納各方領袖。避免「一人獨佔所有利益」的疑慮出現。國民黨或有攜手合作的可能。可惜這兩點都未出現。
黨主席朱立倫年初的扭捏態度,一副好像「我也想選」。而重要的兩位總統候選人,如果認為侯友宜或郭台銘是最好的兩個人選,思考的居然不是應該如何協調,甚至幫他們,而是任其彼此不滿的勢力各扯各的後腿。造成兩人的民調都大幅下滑。這從徵召前徵召後都如此。
而被徵召的侯友宜,一開始的競選團隊竟全都是市府團隊或是市長選戰團隊。侯友宜本人至今還有明顯的「排他性」。
這讓地方政治領袖,當然害怕你選上之後,會「整碗捧去」。
當然,我不是說,侯應該要跟這些地方派系「低頭」。但對外的人氣不足,對內就要能讓同志願意跟你搭同艘船,而不跳船。你或你的幕僚必須要有足夠的智慧解決這個問題。
二、簡單介紹民進黨:
再來說起民進黨的歷史。
國民黨跟民進黨在早期建立時。一樣是由不同勢力,因為共同的政治目標而組成。由黨外運動的各團體,如美麗島、新潮流等等,為求集中力量反抗國民黨,組合而成民進黨。
只是民進黨內的各勢力彼此的差異,不像國民黨那麼大,因為國民黨從中國大陸搬遷來台灣後,吸收跟形成了很多本土勢力。這讓國民黨的整合難度會更高。不過這不是民進黨內鬥之後會團結的原因,而是因為制度。
民進黨一開始是類似會盟的形式,而非如孫中山這種威望領袖來完全主導政黨組成跟運作。組織機構沒有最高級別的中央,黨主席就真的只是個「主席」,各個派系獨立運作,互不隸屬跟干涉,以合議的方式推出當時人氣最高的共主。也就是所謂的「黨中有黨」。
用商業的角度來說,更像是合夥公司,也就是在訂立大部分合法交易時,通常都需要「所有合夥人」同意。並不存在所謂的董事長一人分配,一人決定的情況。
三、到底差別在哪?
最後可能還是有些人要問,看了半天,到底差別在哪?
朋友,重點在『利益分配』啊!
中央集權制,就代表贏者全拿,既然如此,那我當然不能讓啊!舉例就是馬英九執政時期,任用的官員,都是他喜愛的學者為主,而地方派系相對就得不到太多資源跟好處。
合議制或者說「分贓制」,也許更貼切現在的民進黨。結論就是沒差,你民調贏我,不管你是不是作弊贏我,總統給你做,沒關係。
反正你一些利益還是得放出來,你吃肉,我不只要喝湯,你的肉也不能獨食。好聽點就是派系共治,難聽或是實在一點就是分贓制。
在確保能夠分贓的前提下,幾乎再大的仇恨都能暫且放下,反之,只要你反對「本黨」取得利益者,不管你是不是民進黨的創黨先烈,我就是視你為敵人。君不見施明德如今安在?
這就是為何民進黨不論內鬥再厲害,最後還是會攜手合作。反正我只是餅分小一點。但如果同樣問題發生在國民黨,我可能就是沒餅吃,那我不如讓大家都沒得吃。
最後科普一下,
根據黨紀的強弱,可將政黨分為「剛性政黨」與「柔性政黨」。剛性政黨是指,一政黨有嚴謹的黨章與政綱,中央與地方黨組織有明確的層級架構。剛性政黨為了貫徹黨中央政策,黨員較為凝聚,但是排它性極強。如果違反黨意,還可能被開除黨籍。
柔性政黨更像是理念的結合,柔性政黨在黨章與政綱上較為模糊,甚至允許雙重黨籍。
歐洲大部分是剛性政黨,柔性政黨的代表則是美國的民主跟共和黨。
柔性政黨的政治環境中,政治素人比較可能出線,前有盟軍的歐洲指揮官艾森豪將軍,後有商人川普成為總統。
雖然沒有絕對的優劣,但剛性政黨,比較容易變成「幫派政黨」,也就是太強的排他性,跟過份的包容性。同黨同志不論做什麼都輕輕放下,非我黨人則批判到底。這個缺點就充分出現在民進黨跟國民黨的身上。
嘴上說「無私無我為人」很容易,實際上卻「無時無刻為己」的人充斥在政黨跟政府才是真正大問題。
最後,提醒大家,從事政治的人,沒太多聖人,只有比較好的人,從「利益」的角度去看政治,你會看得更清楚。
==================
聯絡信箱:fireloam@hotmail.com
YouTube:
臉書粉絲團分享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