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原先要在4/1發佈貼文,無奈我寫得太久字數也破表,直到現在才完成,尤其圖文需要花費更多時間。或許此文多少會引起爭議,不過,是我想試著接觸、談論的張國榮。時光荏苒,二十年過去,他身上的藝術成就宛如寶藏般挖也挖不盡,珍貴且偏鋒得超前。當我認識他一些,靠近他一點,矛盾的內心常與表面的事實相互打架,反而越來越模糊;是他,真正讓我了解人的複雜面遠比想像中的越發深沉,而永遠是追隨者的我只能理解他的某部分——片面、側面或僅僅只是碎片般的灰燼。或許沒有任何一人能全然踏入他世界裡最深層的那一面,但慶幸我們還能從電影裡探索不同面貌的各個「他」。
張國榮舉手投足無不是目光焦點,然而,即便他聰穎天資,也需要運氣及努力。私希冀受眾能正視他努力勤奮的那一面,以及對電影百分百的的認真和某種程度上「走火入魔」的癡迷,才是他逐漸走向真正殿堂級演員之因。
本文將試著談論張國榮部分「陰柔」人物的角色,嘗試闡述時至今日為何有部份觀眾仍認為他飾演的是自己?
「當了這麼長時間的演員,若然有人還覺得我在演戲,那便是相當的失敗。」——張國榮
▍默默向上游|揮別黑色盒子時期的努力
張國榮是從歌唱比賽出身,獲得佳績後便簽約於電視台「麗的電視」,從影劇出發逐漸才轉向於電影,
好幾部劇如《浣花洗劍錄》、《浮生六劫》等紅遍東南亞,但不甘受限於電視螢幕的他曾說:「不要天天被人使用,否則便會熟視無睹。」有先見之明的他了解觀眾總有一天會發膩的心態,也明白作為明星要帶來新鮮感的道理。作家林沛理講述他於電視形象時說道:「電視這個文化,這個框框是屬於頗草根的,你發現到張國榮一行出來,他完全不適合這個媒介。」不適合源於他受限的樣態,彼時要求演員「乖乖崽」的形象,他自身帶有的叛逆與貴氣放在香港的影視文化裡更是罕有的特質,待在狹小的黑盒子裡始終格格不入。「我覺得電視圈中缺乏一種令人閃耀的元素,它只能讓你保持一定的知名度,但電影卻會令我發出閃光,我會努力做好一個演員,盡好自己的本份。」張國榮在1982年接受訪問時說道。離開電視圈的勇氣既有膽量也有前瞻性,他非常了解觀眾但更了解自己,他知道自己該待在什麼地方。
▍今生今世|柔性角色的演繹,如何每每有突破
而真正意義上第一部讓他明白「演戲為何物」的電影是1982年由譚家明執導的《烈火青春》,藉由這部戲更獲得首次入圍金像獎最佳男演員的機會。此後,他接戲不斷,每每皆有突破。1992年的《家有囍事》正是他首次的「陰柔」角色的基石,原先周星馳(常歡)的角色預定為張國榮飾演,然而,他看完劇本後主動要求換角。在電影裡常騷未有真正意義面上的同性戀描寫,反而是將男性另外一面的柔性氣質突出,後來雖不敵「政治正確」地與較為男性化形象的表姑媽強制「互換性格」;但仍無法泯滅常騷這個角色帶來的多樣性,也在是港片裡少數不是專以全然醜化、只為搞笑目的的角色,更多了一份嬌氣與童心。
另外一部值得提及的則是1994年的《金枝玉葉》,他飾演對同志有抗拒態度的顧家明。他指出這部電影對於同性戀過度醜化、喜劇化的處理讓他不太認同。而對表演有一套想法的他認為,如果曾志偉的角色由他飾演效果會更好,一人飾演兩角的雙胞胎,倆人極端的選擇,彼此互為影子。
著名戲劇導演史坦尼斯拉夫斯基說過:「真正的演員是那個欲求在其自身創造出另一種生命。令一種比圍繞在我們週遭的現實生活更加深刻和美好的生命。」而正是張國榮所帶給觀眾的感動創造了另一種生命的感動。
▍有誰共鳴|人戲不分,本色演出的謬誤?
張國榮對於做一名好演員的信念非常強大,然而,他所付出的努力亦是不成正比。其中《霸王別姬》最廣為人知的程蝶衣——他無不全情投入,而當他叩問假霸王時,程蝶衣卻忘了自己才是唯一的真虞姬。但正因「真虞姬」的深情真誠、一廂情願,才讓程蝶衣與張國榮遭逢最深的「誤會」,人們難以分辨,也不願分辨這二人之間的差距。在電影的首映會上,他曾對眾人自述心聲:「我的性格,都喜歡做好每一件事。這部戲,我已經盡了力。」除了表達對劇組的不捨態度,性情中人的他也提及對角色毫無保留的付出:「一次在最後的告別會上,我更狂哭起來,這是從未試過的。我對徐楓說,我真的義無反顧。」至今,不少人將「本色演出」的字句來概括張國榮演繹的程蝶衣,但這看似誇讚的表揚,在另一方面上看來,無非否定了他在背後付出的代價。若未有先行的訓練準備,一個男人的身形如何由剛轉柔、媚態繾綣,該怎麼在舞台上展現「雌雄同體」?擔任《霸王別姬》京劇指導及顧問的張曼玲老師曾回憶與他的相處情形:「動作不到位的時候,我也批評他,他就跟我講,張老師,我今天做不好,您明天看,我一定能作好。第二天,他再來,真的,動作非常到位。國榮對藝術是從來不對付的,為了讓自己演好虞姬這個角色,他甚至走路都在練習台步,你說他著迷也好,什麼也好,總之,我從來沒見過這麼敬業的人。 」藉由一遍又一遍的不懈練習,從私下生活到舞台上演出的不停來回,程蝶衣對戲曲的愛戀執迷也一步步地灌溉到張國榮心中,而有次當他發燒到39度多時,仍面不改色的堅持練習,如常往昔。程蝶衣的精神彷彿與他並肩而行也一同不瘋魔不成活了。然而,人們再再提及「本色演出」,不明就裡輕視了背後承載的一切,正正是用血淚和心力堆砌而成;張國榮的確愛惜程蝶衣,更喜歡揣摩、演繹他,但他亦說過不希望變成他。人人深知程蝶衣注定是個悲劇性人物,沒人想成為悲劇,而他對於程蝶衣更多的是憐惜,他知道他們相似,但不希望結局相同,這再度體現他對於角色抽離的時間其實遠比我們想像中的快。而談到表演本身,我傾向學者周慧玲談到張國榮本色演出說時的論點,演員必須倚靠一套技巧,才能真正進入角色:「我覺得京劇旦角的程式,是他取得的一個身體的技巧,當這個橋樑搭起的時候,他不但進去程蝶衣的角色裡面,接下來我們看到他在很多的演繹中,都可以做身體上自由的性別越界表演。」因身體開關的拓展,僵硬的筋骨被釋放,整個人會變得柔軟,神情也開始流露著不同以往的細膩;配合演戲時,身體語言則達到更多層次、多豐富的境地。正是這套技巧讓張國榮無論在電影抑或是演唱會上的表演構成「雌雄同體」、「性別越界」的曖昧境界,完成真正的中性魅力即藝術上的性別流動(genderfluid)。印證張國榮所說的一席話:「一個演員應該要是雌雄同體的。」
▍怪你過份美麗|再次迎來本色演出的打擊
然而,這樣願意不斷打破形象的人,依然迎來第二次嚴重的誤評,正是1997年上映的《春光乍洩》。當時幾乎所有人一面倒認為他所飾演的何寶榮是「本色演出」,只因彼時他在演唱會上公開自己多年來的「摯友」,眾人把私生活與戲中人劃位等號,殊不知後來接受《Time》媒體訪問時,他說道自己其實是雙性戀。但無論性向為何,都不該是作為演員演技的評判標準,但因當時人們的思潮未比現今,性別意識的多元性也未起,仍為演員帶來深深的標籤和桎梏。不過,較為可幸的一點是,金馬獎上作為評審之一的林奕華提出其中的弔詭現象:「如果異性戀演員因演同性戀角色而應受到理所當然的肯定,那同性戀演員一直在銀幕上扮演異性戀者,豈非更應捧獎?」正因如此論述,好像令其他評審將票轉投張國榮,才有機會入圍當年最佳男主角。不過,作為《春光乍洩》美指的張叔平卻說他與戲內的何寶榮一點也不相似:「Leslie是一個很有生活安排的人,一切都要整整齊齊,但他要演的何寶榮則是很任性的,喜歡做什麼便做什麼,跟他本人完全不一樣的。反而黎耀輝比較像他本人。」但當時也並沒有什麼人在意,所有的目光只聚焦在同性戀的「爭議」問題上,認為他的「本色演出」是有跡可循。
▍我|渴望愛·完美主義·我就是我
除了性向爭議,獎項也一直與他擦身而過,評審都認為他「志不在此」,理應頒獎給新人,「張國榮還需要獎做什麼?」可當每次失意後裝作的不在乎,其實看得更令人心疼。他至於香港而言,的確過於脆弱了,可也因那份脆弱即敏感,使得我們疼惜、憐愛他。因完美主義,過往任何一個電影角色沒有他百分百滿意的,總覺哪裡還可以更好;雖是對藝術的傾洩熱情,但同時亦是自損自毀的內耗。為追求更高的領域,他就不能維持現狀,因此,必需花更高的心力一次一次推翻「舊我」,再越往越深的「本我」裡挖掘新的自己。以至於無法再給出時,他怎能不灰心喪志。然而,我們似乎認為永不失敗的他,其實才是那個戰戰兢兢一直守著頭上「皇冠」不落的人,一生勤力只為奉獻於藝術。看似所謂的「神化」的言語瑣碎,也不及他傾注的萬分之一。
杜可風曾說:「Leslie一直在復活,再復活。」
僅僅獻於你。
越模糊;是他,真正讓我了解人的複雜面遠比同面貌的各個「他」。
張國榮舉手投足無不是目光焦點,然而,即便他聰穎天資,也需要運氣及努力。私希冀受眾能正視他努力勤奮的那一面,以及對電影百分百的的認真和某種程度上「走火入魔」的癡迷,才是他逐漸走向真正殿堂級演員之因。
本文將試著談論張國榮部分「陰柔」人物的角色,嘗試闡述時至今日為何有部份觀眾仍認為他飾演的是自己?
「當了這麼長時間的演員,若然有人還覺得我在演戲,那便是相當的失敗。」——張國榮
▍默默向上游|揮別黑色盒子時期的努力
張國榮是從歌唱比賽出身,獲得佳績後便簽約於電視台「麗的電視」,從影劇出發逐漸才轉向於電影,
好幾部劇如《浣花洗劍錄》、《電視形象時說道:「電視這個文化,這個框框前瞻性,他非常了解觀眾但更了解自己,他知道自己該待在什麼地方。
▍今生今世|柔性角色的演繹,如何每每有突破
而真正意義上第一部讓他明白「演戲為何物」的電影是1982年由譚家明執導的《烈火青春》,藉由這部戲更獲得首次入圍金像獎最佳男演員的機會。此後,他接戲不斷,每每皆有突破。1992年的《家有囍事》正是他首次的「陰柔」角色的基石,原先周星馳(常歡)的角色預定為張國榮飾演,然而,他看完劇本後主動要求換角。在電影裡常騷未有真正意義面上的同性戀描寫,反而是將男性另外一面的柔性氣質突出,後來雖不敵「政治正確」地與較為男性化形象的表姑媽強制「互換性格」;但仍無法泯滅常騷這個角色帶來的多樣性,也在是港片裡少數不是專以全然醜化、只為搞笑目的的角色,更多了一份嬌氣與童心。
另外一部值得提及的則是1994年的《金枝玉葉》,他飾演對同志有抗拒態度的顧家明。他指出這部電影對於同性戀過度醜化、喜劇化的處理讓他不太認同。而對表演有一套想法的他認為,如果曾志偉的角色由他飾演效果會更好,一人飾演兩角的雙胞胎,倆人極端的選擇,彼此互為影子。
著名戲劇導演史坦尼斯拉夫斯基說過:「真正的演員是那個欲求在其自身創造出另一種生命。令一種比圍繞在我們週遭的現實生活更加深刻和美好的生命。」而正是張國榮所帶給觀眾的感動創造了另一種生命的感動。
▍有誰共鳴|人戲不分,本色演出的謬誤?
張國榮對於做一名好演員的信念非常強大,然而,他所付出的努力亦是不成正比。其中《霸王別姬》最廣為人知的程蝶衣——他無不全情投入,而當他叩問假霸王時,程蝶衣卻忘了自己才是唯一的真虞姬。但正因「真虞姬」的深情真誠、一廂情願,才讓程蝶衣與張國榮遭逢最深的「誤會」,人們難以分辨,也不願分辨這二人之間的差距。在電影的首映會上,他曾對眾人自述心聲:「我的性格,都喜歡做好每一件事。這部戲,我已經盡了力。」除了表達對劇組的不捨態度,性情中人的他也提及對角色毫無保留的付出:「一次在最後的告別會上,我更狂哭起來,這是從未試過的。我對徐楓說,我真的義無反顧。」至今,不少人將「本色演出」的字句來概括張國榮演繹的程蝶衣,但這看似誇讚的表揚,在另一方面上看來,無非否定了他在背後付出的代價。若未有先行的訓練準備,一個男人的身形如何由剛轉柔、媚態繾綣,該怎麼在舞台上展現「雌雄同體」?擔任《霸王別姬》京劇指導及顧問的張曼玲老師曾回憶與他的相處情形:「動作不到位的時候,我也批評他,他就跟我講,張老師,我今天做不好,您明天看,我一定能作好。第二天,他再來,真的,動作非常到位。國榮對藝術是從來不對付的,為了讓自己演好虞姬這個角色,他甚至走路都在練習台步,你說他著迷也好,什麼也好,總之,我從來沒見過這麼敬業的人。 」藉由一遍又一遍的不懈練習,從私下生活到舞台上演出的不停來回,程蝶衣對戲曲的愛戀執迷也一步步地灌溉到張國榮心中,而有次當他發燒到39度多時,仍面不改色的堅持練習,如常往昔。程蝶衣的精神彷彿與他並肩而行也一同不瘋魔不成活了。然而,人們再再提及「本色演出」,不明就裡輕視了背後承載的一切,正正是用血淚和心力堆砌而成;張國榮的確愛惜程蝶衣,更喜歡揣摩、演繹他,但他亦說過不希望變成他。人人深知程蝶衣注定是個悲劇性人物,沒人想成為悲劇,而他對於程蝶衣更多的是憐惜,他知道他們相似,但不希望結局相同,這再度體現他對於角色抽離的時間其實遠比我們想像中的快。而談到表演本身,我傾向學者周慧玲談到張國榮本色演出說時的論點,演員必須倚靠一套技巧,才能真正進入角色:「我覺得京劇旦角的程式,是他取得的一個身體的技巧,當這個橋樑搭起的時候,他不但進去程蝶衣的角色裡面,接下來我們看到他在很多的演繹中,都可以做身體上自由的性別越界表演。」因身體開關的拓展,僵硬的筋骨被釋放,整個人會變得柔軟,神情也開始流露著不同以往的細膩;配合演戲時,身體語言則達到更多層次、多豐富的境地。正是這套技巧讓張國榮無論在電影抑或是演唱會上的表演構成「雌雄同體」、「性別越界」的曖昧境界,完成真正的中性魅力即藝術上的性別流動(genderfluid)。印證張國榮所說的一席話:「一個演員應該要是雌雄同體的。」
▍怪你過份美麗|再次迎來本色演出的打擊
然而,這樣願意不斷打破形象的人,依然迎來第二次嚴重的誤評,正是1997年上映的《春光乍洩》。當時幾乎所有人一面倒認為他所飾演的何寶榮是「本色演出」,只因彼時他在演唱會上公開自己多年來的「摯友」,眾人把私生活與戲中人劃位等號,殊不知後來接受《Time》媒體訪問時,他說道自己其實是雙性戀。但無論性向為何,都不該是作為演員演技的評判標準,但因當時人們的思潮未比現今,性別意識的多元性也未起,仍為演員帶來深深的標籤和桎梏。不過,較為可幸的一點是,金馬獎上作為評審之一的林奕華提出其中的弔詭現象:「如果異性戀演員因演同性戀角色而應受到理所當然的肯定,那同性戀演員一直在銀幕上扮演異性戀者,豈非更應捧獎?」正因如此論述,好像令其他評審將票轉投張國榮,才有機會入圍當年最佳男主角。不過,作為《春光乍洩》美指的張叔平卻說他與戲內的何寶榮一點也不相似:「Leslie是一個很有生活安排的人,一切都要整整齊齊,但他要演的何寶榮則是很任性的,喜歡做什麼便做什麼,跟他本人完全不一樣的。反而黎耀輝比較像他本人。」但當時也並沒有什麼人在意,所有的目光只聚焦在同性戀的「爭議」問題上,認為他的「本色演出」是有跡可循。
▍我|渴望愛·完美主義·我就是我
除了性向爭議,獎項也一直與他擦身而過,評審都認為他「志不在此」,理應頒獎給新人,「張國榮還需要獎做什麼?」可當每次失意後裝作的不在乎,其實看得更令人心疼。他至於香港而言,的確過於脆弱了,可也因那份脆弱即敏感,使得我們疼惜、憐愛他。因完美主義,過往任何一個電影角色沒有他百分百滿意的,總覺哪裡還可以更好;雖是對藝術的傾洩熱情,但同時亦是自損自毀的內耗。為追求更高的領域,他就不能維持現狀,因此,必需花更高的心力一次一次推翻「舊我」,再越往越深的「本我」裡挖掘新的自己。以至於無法再給出時,他怎能不灰心喪志。然而,我們似乎認為永不失敗的他,其實才是那個戰戰兢兢一直守著頭上「皇冠」不落的人,一生勤力只為奉獻於藝術。看似所謂的「神化」的言語瑣碎,也不及他傾注的萬分之一。
杜可風曾說:「Leslie一直在復活,再復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