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釀人物|專訪趙又廷:我與角色各朝彼此靠近一步,這就是最理想的狀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0 分鐘
raw-image

多數人應是從《痞子英雄》開始,認識了「趙又廷」這個名字。二〇〇九年,首度出演電視劇《痞子英雄》的他,即以吳英雄一角獲得了第四十四屆金鐘獎戲劇節目男主角獎項。那時每個週六晚間的九點至十一點,黑暗的天空下,影迷們隨著吳英雄和陳在天的腳步,踏進一個又一個彼此串連的案情中,無法自拔。

二〇二二年六月,正值大疫年代,OTT 平台盛行,Netflix 重新上架了《痞子英雄》,時隔十三年,這部作品再次重回影迷的面前,如當年一般掀起了一波熱烈的討論浪潮。經過這些年,趙又廷接下的劇本算不上特別多,但難得的是幾乎在每部作品中,他都不斷地突破自我,在一次又一次成為角色的過程裡,趙又廷已當之無愧地成為影迷心中擁有「整容般演技」的演員──超越外貌、年齡與時空,讓角色的靈魂暫棲於體內,於是,能成為任何想成為的模樣。

raw-image

從吳英雄到譚吶 演員的理想狀態

從《痞子英雄》裡吳英雄的善良與衝動、《深夜食堂》裡馬克的悲傷與無力、《狄仁傑》裡狄仁傑的矛盾與抱負,到《三生三世十里桃花》裡夜華的自負與壓抑,時至今日,趙又廷已經完全褪去了最初青澀的氣息,演活了千變萬化的他者。

回看當年,吳英雄之所以令觀眾著迷,或許勝在無可取代的真,當趙又廷大吼著說出:「順著感覺去做,我們是人,又不是機器,這裡(心)告訴你怎麼做你就怎麼做!你管他什麼黑不黑、白不白的道理啊!」時,那股無法隱藏的年輕氣盛仿若就要隔空灼傷觀眾;再看今日趙又廷的演出,在《于堇:蘭心大劇院》裡,飾演孤島時期上海一處劇場的導演,身處片場的運籌帷幄與身在現實中的無能為力形成了強烈的對比,鏡頭並不算多,但在每個細節幽微處,張弛有度的情緒卻足以深植人心。

除了演技上的精進,在角色之外,談及現在的自己與剛出道時的差別,趙又廷認為差異最大之處在於視野與格局。「剛出道時,會從演員、個人的角度出發,想的是把自己的事情做好、把該演的戲演好,但經驗越多時就會發現,其實自己的行為和態度,是會影響到整個劇組的。」演員除了完成本份外,亦要思考如何配合劇組執行與拍攝,如何幫助劇組更順暢、有效率地運轉,在彼此相互配合下,才能完成一部好作品。

raw-image

身在片場,趙又廷思考的除了如何進入角色,還有如何融入劇組。習慣提前進組,將私生活的比重調低,讓自己沉澱、專注、盡可能全心地投入工作,對趙又廷而言,進入角色的關鍵在於「把心放空」,去適應不同的劇組與導演的需要,成為空白的畫紙讓導演為他填上色彩;或準備充足、完全按照劇本執行,又或是即興地發揮創作和想像,「每位導演的要求不一樣。我覺得我做得比較好的就是可以適應各種環境吧。」

出道至今,趙又廷演出的劇本涵蓋各種題材與類型,關於劇本的選擇,他唯一的希望是能夠有所突破,反覆演出同樣的角色反而容易審美疲勞,更將造成無法全心投入地表演。究其根本,這些對劇本與角色的堅持或許正恰恰反映出他對於自身表演的追求──「我覺得所謂的理想狀態,其實就是無論多久,都還是帶著一開始的創作熱情。」──不特別想成為獲得什麼獎項的演員,而是單純地喜歡演戲,追求更好的演出與更高的審美,在不同的角色裡一直享受並熱愛著表演與創作這件事情。

raw-image

《于堇:蘭心大劇院》:虛構與真實的模糊邊界

電影開頭,劇場旁樂手指尖跳動,樂音落下,舞台上的人們各自鮮活了起來,黑白的鏡頭下,觀眾們跟著趙又廷所飾演的導演譚吶向前,走向了鞏俐所飾演的于堇身旁,更走進了一九四一年的上海。《于堇:蘭心大劇院》是婁燁原訂於二〇一九年上映,後因故延後至二〇二一年上映的作品,同時也是趙又廷首次與鞏俐及婁導合作的電影。

承繼著婁燁二〇〇三年《紫蝴蝶》的主題,依舊是上海,依舊是諜戰片,然而在這次的故事裡,大時代下每個個人的私我卻顯得更加深刻與糾葛,時代的動亂乍看下仍是平靜,但暗潮浮動下的每一瞬,或許都將迎來終局。劇情圍繞著身兼演員、間諜與女性的于堇所展開,而譚吶在片中所代表的角色,按趙又廷所說,反映的是普通百姓的視角。

「譚吶反映出普通百姓的無奈,他有很多理想、很多抱負,但他沒有能力去實現。在時代的洪流下,他只能被身邊的人擺佈、操縱,他要的其實不多,卻永遠得不到他真心想要的東西。」若給出同一本劇本、同一個角色,不同的演員也會演繹出不同的模樣。婁燁並沒有給出太多限制,為了準備角色,趙又廷曾向導演提問:「你覺得我適合演導演嗎?我覺得我不太適合耶。」婁燁如此回覆:「每個人都不一樣,所以我也沒辦法說(導演)一定要是怎樣。」於是,趙又廷所演出的譚吶除了融合了劇本與導演的意見,更多的,其實是來自趙又廷腦中所認為的「如果我是導演」的模樣。

談及準備過程,趙又廷自認並未為了成為譚吶而做太多準備,在與婁燁溝通的過程裡,兩人對演員的演出有著相同的認知:「一個演員能達到的最舒服的狀態,就是他靠近角色一步,然後角色也靠近他一步,取得一個中間值。」每個演員所演出的角色,其實都必然有著自己的影子與氣味,若能找到與角色氣質相近的演員,就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於是譚吶的模樣,一如趙又廷本人般,澄澈而內斂。

raw-image

或許是這層共識使得演員能夠完全沈浸於角色中,又或是角色本身與演員本人就極為相似,《于堇:蘭心大劇院》的演出經驗,趙又廷稱是「第一次如此沉浸在一部戲裡」,來到片場,自然而然地在環境下「成為」角色,「一切都會讓你相信那就是真實的當下。導演應該就是想讓演員進入這樣的狀態:讓演員不覺得自己是在『演』。」

為自身與角色找到共鳴,尋到一處舒服的平衡,當趙又廷與譚吶的界線變得模糊,表演的狀態也成了自然為之,婁燁並不會限定演員的表演方式,但會告訴他們:「你剛剛那個很好,再給我一個完全不一樣的。」對趙又廷而言,這樣的經驗雖然有些可怕,但同時也很過癮,界線模糊的當下,演出幾乎是種本能反應,角色與個人之間既融為一體,又完全獨立。

《于堇:蘭心大劇院》的劇中劇讓許多影迷花了眼,但身處其中的趙又廷反而認為無論是戲裡或是戲外,模糊的邊界在哪其實並不那麼重要,「我記得唯一一個細節,就是電影中的現實譚吶是不戴眼鏡的,但戲中戲裡的角色,他是戴著眼鏡的。也不是導演特地設定的,而是我們自然而然地就演變成這個狀態。在反覆的切換裡,有時候我會問導演要戴眼鏡還是不戴,導演就會說戴不戴眼鏡都來一個。」在趙又廷的理解裡,婁燁雖然沒有明說,但這樣的安排正是刻意地不清楚,追求沒有邊界的模糊。

「是戲裡的現實,還是戲中戲,都無所謂。導演要的就是當下最真實的感受和反應,所以不管裡裡外外、真真假假,都離不開真實,所以原本應該有的界線,便被模糊了。」戲裡或是戲外,是演員或是角色,在越趨模糊的邊界裡,感受被放大、情感被強調,真實與虛構其實正是表演的一體兩面。

raw-image

表演之於我:嚮往成為一個不一樣的人

演員成為角色,角色來自演員,每一個角色來到與離去的過程裡,令人好奇的是:對趙又廷而言,是否曾有哪個角色留在了他的生活裡?

「我演完吳英雄時,每到一個新環境,就會去想逃生出口在哪裡、假設發生災難時我要幹嘛、如果我跟人起了衝突要攻擊他哪裡……等等,當下很自然會有這樣的習慣,但回歸正常生活後,這些就會慢慢被忘卻,融入成自己的一部分,以不突兀的狀態共存。」不同角色所擁有的情緒與思維,都會在演員的肉體與心靈留下些許痕跡,演員功課裡,除了討論如何入戲,出戲亦是個重要的課題。

在拍戲的日常裡,收工後的趙又廷會花上一個小時讓自己「還魂」──對他而言,演戲就像靈魂出竅,那段時間則是讓自己慢慢地回到肉體。「我知道這個說法有點誇張、有點玄,但我也找不到更好的比喻。當我回魂成趙又廷之後,可能就會想,哎我今天幹了什麼?怎麼都不太記得?」

身為演員,趙又廷不斷追求與嚮往著的,是去演出一個與自己不一樣的人,「若是完全照自己去演,我覺得那就不太能稱做表演,可能更像真人秀或是紀錄片?」認真對待不同角色各自擁有的人生與回憶,堅持不軋戲的他,會在每個角色間給自己足夠的休息空間,這是為了確保自己能夠達到最好的狀態,盡力做到不愧對任何一場戲、不愧對任何一個角色。

raw-image

在道別的過程裡,趙又廷說,最放不下的不是角色,而是劇組夥伴,在拍戲的過程裡與彼此成了朋友,捨不得那樣朝夕相處、一同創作的日子。「之前蔡導(蔡岳勳)曾問過我,為什麼每次出角色都出得那麼快?我也不知道。但小慧姐(於小慧)給出了一個很有趣的分析,她說,那是因為我足夠享受且喜歡現實中的趙又廷本身的生活狀態,所以每次告別角色時,我可以比較容易地做到。」

雖形容與角色道別是還魂,但表演於他而言並不是被他者/角色覆蓋或附身,更像是透過表演傳達自己的觀點、情緒,是他與世界相處的一種渠道。就如同他在這十餘年間的採訪裡不斷重提的,人們能夠選擇透過任何的創作去表達、宣洩與詮釋自己,但,「這些我都不會,我只會表演。」他如此說道,語氣間既有著吳英雄的真誠坦然,也隱隱藏著夜華的傲氣。

「生而為人,我們對美都有所追求,我就是想通過表演把我認為的美傳達給大家看吧!並不是說它很有意義或多有價值,只是我覺得我和表演融為一體這部分,是自然而然的事情,我很有體會、也很享受,到目前為止好像也還幹得不錯。表演對我來說,就是我和『美』相處的成果展吧!」結論於此落下,語氣輕巧,這場成果展令無數的觀眾或哭或笑,或在深夜裡抱著電腦著魔似地徹夜追劇,趙又廷的模樣仍在不同的劇本下不斷變化與進化,但在每一個角色裡,都還能依稀看見,那發自他靈魂根部,對表演不可忽視的認真與熱愛。

採訪、撰稿:黃于真
劇照、個人照提供:鴻聯國際
raw-image

raw-image

看更多《于堇:蘭心大劇院》請訂購釀電影vol.9「美感先決」
現在訂閱還有機會搶拿《于堇:蘭心大劇院》國際版海報!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釀電影,啜一口電影的美好。
4.8K會員
2.0K內容數
我們知道影癡如你,要的不只是「N 分鐘看完一部電影」。《釀電影》有最精心慢釀的深度電影專題,一解你挑剔的味蕾。
2025/04/19
​奧地利導演約瑟夫・哈德(Josef Hader)繼柏林入圍競賽片《放生員工請注意》後,再次以《女警撞到夫》入圍柏林影展大觀元單元。《女警撞到夫》不僅是一部對現代社會深刻觀察的作品,更是一篇反鄉村浪漫化寫實宣言,電影將由東昊影業代理,於 4/25 正式上映。
Thumbnail
2025/04/19
​奧地利導演約瑟夫・哈德(Josef Hader)繼柏林入圍競賽片《放生員工請注意》後,再次以《女警撞到夫》入圍柏林影展大觀元單元。《女警撞到夫》不僅是一部對現代社會深刻觀察的作品,更是一篇反鄉村浪漫化寫實宣言,電影將由東昊影業代理,於 4/25 正式上映。
Thumbnail
2025/04/04
「我覺得我們兩個都有同樣的共識,演員是很脆弱的。在各個部門裡,最脆弱的應該就是演員了,因為我們使用的不只是腦力或體力,而是更多的感受,因此,離開角色的過程也同樣適用於沒有工作的時候。我必須還原自己是一個人,還原本來的生活和興趣,主動思考自己想用怎樣的方式理解世界,這和角色相遇、道別是同樣重要的。」
Thumbnail
2025/04/04
「我覺得我們兩個都有同樣的共識,演員是很脆弱的。在各個部門裡,最脆弱的應該就是演員了,因為我們使用的不只是腦力或體力,而是更多的感受,因此,離開角色的過程也同樣適用於沒有工作的時候。我必須還原自己是一個人,還原本來的生活和興趣,主動思考自己想用怎樣的方式理解世界,這和角色相遇、道別是同樣重要的。」
Thumbnail
2025/03/30
一直到十三年後因為《狗陣》入圍一種注目單元,真正走上紅毯,回到當年《翻滾吧!阿信》去坎城時到過的海灘,我才想起來自己曾經有這樣一個願望。而演員很多時候得要相信自己,但演員同時也經常懷疑自己,擁有不安全感,擁有脆弱。但在這個過程你只能自己成長、相信,相信自己願意將生活放進表演,相信自己想要表達的心。
Thumbnail
2025/03/30
一直到十三年後因為《狗陣》入圍一種注目單元,真正走上紅毯,回到當年《翻滾吧!阿信》去坎城時到過的海灘,我才想起來自己曾經有這樣一個願望。而演員很多時候得要相信自己,但演員同時也經常懷疑自己,擁有不安全感,擁有脆弱。但在這個過程你只能自己成長、相信,相信自己願意將生活放進表演,相信自己想要表達的心。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畢竟表演不完全在演員個人的掌握範疇,而是整個團隊在電影本身的基調上,做出最符合創作者理想的表現方式──內斂或外放,寫實或戲劇性,也都是對應電影的內在精神,契合電影本身的特質,才是成功的表演。
Thumbnail
畢竟表演不完全在演員個人的掌握範疇,而是整個團隊在電影本身的基調上,做出最符合創作者理想的表現方式──內斂或外放,寫實或戲劇性,也都是對應電影的內在精神,契合電影本身的特質,才是成功的表演。
Thumbnail
我們與韓國演員趙炳圭談論如何在 Netflix 的熱門作品中和風靡世界的韓流浪潮中與自己和周遭的人保持連結。
Thumbnail
我們與韓國演員趙炳圭談論如何在 Netflix 的熱門作品中和風靡世界的韓流浪潮中與自己和周遭的人保持連結。
Thumbnail
趙善恆的作品我也頗為喜歡,喜歡他的〈長相廝守〉、《一秒拳王》及《和解在後》。原來他畢業於演藝學院,怪不得可以歌影視三棲發展,而且成績不俗。 《和解在後》全劇由各方的矛盾衝突串連,將沉悶的法律糾紛和調解程序,以貼地動人的故事,搬進小熒幕呈現給觀眾。每集都有不同的故事,佈局有點像韓劇《非常律師禹英禺》,
Thumbnail
趙善恆的作品我也頗為喜歡,喜歡他的〈長相廝守〉、《一秒拳王》及《和解在後》。原來他畢業於演藝學院,怪不得可以歌影視三棲發展,而且成績不俗。 《和解在後》全劇由各方的矛盾衝突串連,將沉悶的法律糾紛和調解程序,以貼地動人的故事,搬進小熒幕呈現給觀眾。每集都有不同的故事,佈局有點像韓劇《非常律師禹英禺》,
Thumbnail
原本想4/1發佈貼文,無奈我寫得太久字數也破表,直到現在才完成。或許此文多少會引起一些爭議,不過,是我想試著接觸、談論的張國榮。時光荏苒,二十年過去了,他身上的藝術成就仍舊挖也挖不完,且全然不過時,甚至偏鋒得超前。而當我越認識他時,我發覺其實越不認識他,他真正讓我了解人的複雜面遠比想像中的越發深沉,
Thumbnail
原本想4/1發佈貼文,無奈我寫得太久字數也破表,直到現在才完成。或許此文多少會引起一些爭議,不過,是我想試著接觸、談論的張國榮。時光荏苒,二十年過去了,他身上的藝術成就仍舊挖也挖不完,且全然不過時,甚至偏鋒得超前。而當我越認識他時,我發覺其實越不認識他,他真正讓我了解人的複雜面遠比想像中的越發深沉,
Thumbnail
2021 年初,黃金配角吳孟達因病去世,作為港片九〇年代黃金時期重要支柱的達叔,總是不卑不亢默默在周星馳一旁,稱職地作為配角奉獻其出色的演技。他的離開,讓國外媒體以「傳奇(Legendary)」形容這位偉大演員的貢獻,這也是一生奉獻給戲劇的吳孟達,身為演員精彩一生的最好註解。
Thumbnail
2021 年初,黃金配角吳孟達因病去世,作為港片九〇年代黃金時期重要支柱的達叔,總是不卑不亢默默在周星馳一旁,稱職地作為配角奉獻其出色的演技。他的離開,讓國外媒體以「傳奇(Legendary)」形容這位偉大演員的貢獻,這也是一生奉獻給戲劇的吳孟達,身為演員精彩一生的最好註解。
Thumbnail
出道至今,趙又廷演出的劇本涵蓋各種題材與類型,關於劇本的選擇,他唯一的希望是能夠有所突破,反覆演出同樣的角色反而容易審美疲勞,更將造成無法全心投入地表演。究其根本,這些對劇本與角色的堅持或許正恰恰反映出他對於自身表演的追求──「我覺得所謂的理想狀態,其實就是無論多久,都還是帶著一開始的創作熱情。」
Thumbnail
出道至今,趙又廷演出的劇本涵蓋各種題材與類型,關於劇本的選擇,他唯一的希望是能夠有所突破,反覆演出同樣的角色反而容易審美疲勞,更將造成無法全心投入地表演。究其根本,這些對劇本與角色的堅持或許正恰恰反映出他對於自身表演的追求──「我覺得所謂的理想狀態,其實就是無論多久,都還是帶著一開始的創作熱情。」
Thumbnail
從角色上切入,《英雄本色》的警官宋子傑或許最為陽剛,《霸王別姬》的名角程蝶衣最為陰柔,然而探究人物底層,程蝶衣實是最剛烈的,為愛不惜自刎,為情寧願犧牲;相反地,宋子傑對哥哥的軟心與動情,軟化執念與恨意,不也反映著角色氣質的流動,呼應張國榮本人難以定義的人物形象?
Thumbnail
從角色上切入,《英雄本色》的警官宋子傑或許最為陽剛,《霸王別姬》的名角程蝶衣最為陰柔,然而探究人物底層,程蝶衣實是最剛烈的,為愛不惜自刎,為情寧願犧牲;相反地,宋子傑對哥哥的軟心與動情,軟化執念與恨意,不也反映著角色氣質的流動,呼應張國榮本人難以定義的人物形象?
Thumbnail
看過他的歷程會發現,自轉型到電影演出後,鄭人碩簡直就是為電影而生的存在,尤其是那些飽含戲劇藝術、描述民俗文化、闡釋複雜人性的作品。讓我特別想探究,是這些演出經歷讓他擁有那雙深蘊故事的眼神,還是因為本身蘊含這般氣質的他,才演活了這些角色。
Thumbnail
看過他的歷程會發現,自轉型到電影演出後,鄭人碩簡直就是為電影而生的存在,尤其是那些飽含戲劇藝術、描述民俗文化、闡釋複雜人性的作品。讓我特別想探究,是這些演出經歷讓他擁有那雙深蘊故事的眼神,還是因為本身蘊含這般氣質的他,才演活了這些角色。
Thumbnail
殷振豪導演翻拍自2014年韓國電影《不標準情人 남자가 사랑할 때 》的首部劇情長片《當男人戀愛時》,著實太令人驚艷了!在原作的劇情基礎上,加入了道地的台式美學,深入刻畫一個地痞流氓與漂亮小姐兩人之間,從喜到悲,從冷漠到熱烈,有笑也有淚的愛情故事。
Thumbnail
殷振豪導演翻拍自2014年韓國電影《不標準情人 남자가 사랑할 때 》的首部劇情長片《當男人戀愛時》,著實太令人驚艷了!在原作的劇情基礎上,加入了道地的台式美學,深入刻畫一個地痞流氓與漂亮小姐兩人之間,從喜到悲,從冷漠到熱烈,有笑也有淚的愛情故事。
Thumbnail
現今OTT平台盛行,人手一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甚至搭配智慧型電視連線,都能隨選並即時地收看最新的影視作品,也因為如此,這幾年觀眾再也不用被動地等待電視台購買,就能在網路上合法收看大量的大陸電視劇作品。然而大陸每年電視劇作品產量極大,演員也層出不窮,其中不乏因為一部爆款作品的大流量一竄而紅的
Thumbnail
現今OTT平台盛行,人手一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甚至搭配智慧型電視連線,都能隨選並即時地收看最新的影視作品,也因為如此,這幾年觀眾再也不用被動地等待電視台購買,就能在網路上合法收看大量的大陸電視劇作品。然而大陸每年電視劇作品產量極大,演員也層出不窮,其中不乏因為一部爆款作品的大流量一竄而紅的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