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4-12|閱讀時間 ‧ 約 4 分鐘

20230306地圖未標的馬都安古道

  一個在寢室賴到快中午才出門的懶洋洋一天,考慮到隔天要連三天的山訓,兩股聲音一直在我的腦海裡打架中,一股要我今天就懶洋洋的讓它過去,一股要我多少走一走,不要浪費了一天的假期。午餐時滑一滑地圖,看到了熊佧山,看起來不過就區區兩百公尺不到,決定了,就來這邊多多少少的走一走。
  考慮到路況不明,擔心車子直接開到登山口可能會有坑洞不易通過或者是不能迴轉或停車的情形,所以決定提前將車子停在苗62-1通車終點前的叉路口,直接用走的上去,事實證明是我有一些些多慮了。來到了登山口是一個民宅前,這裡就有一個牌子寫上了馬都安古道,傻傻的我還不知啥馬啥安的,畢竟在魯地圖上沒有任何這條步道的訊息。當時也沒仔細端詳,想說應該是一條早就廢棄消失的道路吧。
熊佧山登山口
熊佧山登山口
  沿著台階很快的走到了熊佧山頂,山頂有一景觀台設有桌椅,從這景觀台可以看到對面的司馬限山,粉紅色的山坡應該是這個季節盛開的櫻花吧, 司馬限山上面共有三家露營區,應該是其中一家的櫻花。景觀台的另一邊有一平整空地,並有石頭圍住四周,看來就是地標所寫的炮台遺址,遺址過去還可以看到明顯的路徑,亦有告示牌寫這往百年老樟樹,此時我的好奇心突然爆棚,好像此步道的長度似乎只有1.4公里,我直接整個走完再走回來也不過三公里不到,應該還是算小走小走吧,只是不知路況如何,不管了不行再折回吧,於是今天的冒險正式開始。
熊佧山三角點及觀景台
山頂的古砲台遺址
  一走才發現不得了,這個步道竟然整段都有做階梯,而且每100公尺都還有里程柱,里程牌還有新舊之分,這個明顯由政府修建的步道,在地圖上竟然沒有任何的資訊,各個旅遊的訊息似乎也都沒有這個步道的影子,實在是令人詫異至極。也許也因為如此,再加上這個地方實在是太過於邊邊角角,所以可以看得出來這步道真的很少人會來走,其中0.9K到1.1K中間有一小段的崩塌,不過還是可以輕鬆的走過,或者可以在這一段繞一下其下方的穀倉下農路。
0.4K里程柱,以及其後可供休息的木椅,此里程柱是新的
舊的0.4K里程柱,雖然與前一張同樣都是0.4K,不過其實位置天差地遠 因為舊的里程是由南向北計算,但新的里程則是由北向南反向計算
  古道中的景點除了熊佧山山頂及其旁的古砲台遺址外,最重要可以說是為在0.9K的百年大樟樹,這棵樟樹之大可謂令人瞠目結舌,這棵樟樹可以躲過當年開發樟腦的年代不被支解,也真是大有福報。周圍也被整理的很平整空曠,在這裡可以看到對面的洗水山及洗水山北峰的稜線,視野非常的不錯。
0.9K處的百年大樟樹
洗水山以及洗水山北峰稜線,右邊看起來比較高是因為距離比較近產生的錯覺 我確實在這裡疑惑,對地圖和方位對了很久
  古道可由北端口或南端口進入,我這次是從南端口進入,北端口走出來接苗62-1線的點正好就是劉正男草莓園的旁邊,登山口一樣有一棟民宅,民宅後的步道即是在他們家的果園內。步道不長僅1.4公里,但算有一點陡度,仍需要一些體能,不過也算是個不錯的小品,來到泰安烏嘎彥一帶露營的可以考慮走一走健健身,走完1.4的步道後,若不想原路來回的,也可以順著農路經過偏偏泰安露營區走個O繞,享受著泰安新鮮的空氣,優美的山嵐美景。
北端登山口可由苗62-1縣的劉正男草莓園旁農路進入
看到此路標後右轉
北端登山口 0K
0.2K處大空地,古道從左前方上坡上去
中間一小段接水泥農路,這裡看到指示牌後左迴轉上坡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