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ke x Air Jordan x Create Your Value

Nike x Air Jordan x Create Your Value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raw-image

其實在進自行車業界之前,我的目標是想要加入Nike來賣鞋子。

原因很簡單,彼時的台中與中彰投地區是眾多鞋廠與相關供應鏈的聚落就跟現在的自行車業一樣。

在當海運業務的那五年多的日子,我開著二手國產車跑遍了中部我所能拜訪的鞋廠與供應商。

原因當然是我想要儘可能的接觸我所喜歡的產品。

我只想要進Nike,因為從我開始打籃球以來,我最喜歡的鞋子就是NIKE。

我不打球時穿的鞋子,只要可以,我也是穿Nike。

我買了無數雙的Nike Air Force 1,我甚至有一段時間…嗯…當兵時是穿Air Force 1 High直接上場打球的。

當兵時期的戰靴,它陪在當時還是籃球場的南屯好市多現址征戰直到我退伍。

當兵時期的戰靴,它陪在當時還是籃球場的南屯好市多現址征戰直到我退伍。

然後我也有很多雙Jordan brand Melo的簽名鞋,因為他打球的風格是我最喜歡的。

我最愛穿來打球的一雙鞋,那時候是又會跳又準…好漢不提當年勇了~

我最愛穿來打球的一雙鞋,那時候是又會跳又準…好漢不提當年勇了~

我也愛穿Jordan正代的鞋子,但復刻版很多都只是穿個情懷而已,不會真的穿去打球。

它們唯一可以發揮的地方只剩下健身房。

我對鞋子的熱愛是到了會被夫人要求控制的地步。

某個程度,我可以說是Sneakerhead,有著自已獨特要求的Sneakerhead。

幾年前,當Nike創辨人的自傳" Shoe Dog"出中文版時,我第一時間就看完了。

我佩服他對產品的熱愛,也信服他所認為的“只要有身體,你就是運動員!”

raw-image

我喜歡運動,倒也不是為了跟人競爭;我追求的是自我實現與探索。

與其記錄我今天又比上次快了多少?

我更喜歡記錄過我今天到了那裡,發現了什麼?

而且我很高興我的身體能支持我去從事這方面的探求。

所以我很在意穿什麼鞋子作什麼活動。

還是一樣,如果可以,我會儘可能的穿Nike,只因為我喜歡。

而當有一部電影是在講Nike如何簽下Jordan成為他們有史以來最重要的代言人時,我當然是要去看的。

電影本身當然是值得一看的。

但是看著這段過程,我不經思考,究竟是Jordan成就了Nike?

還是Nike成就了Jordan?

我不願去想像如果流行文化沒有了Air Jordan,那麼這個缺口會由誰來補上。

Adidas?

也許吧,但是那總是不對味啊~

如果沒有Jordan,我不認為我會打籃球。

如果沒有Jordan,我也不認為我會開始對球鞋的追求。

時至今日,Jordan不再只是一個人名,我想搞不好也沒啥人在乎這也是個國家名;而是一個價值億萬的品牌。

只要穿上Jordan品牌的鞋子、服飾,那感覺就是屌。

也是一種夢想的實現。

當然,這背後還要有非常良好的產品作為基礎。

所以我想到了"Shoe Dog"中的一段。

Phil Knight提到了他的台灣夥伴,豐泰;事實上,AIR電影中大概也有提到兩次"Taiwan",因為80年代至90年代中期,最好的Nike/Jordan鞋都是在台灣作的。

我在國中時,還有機會買到"Made In Taiwan”的Nike/Jordan鞋。

但是上了五專、大學之後"Made in Taiwan"的鞋子幾乎只是傳說。

而出社會後拜訪的鞋廠,其實都只剩下研發、打樣的功能了。

因為我親身經歷過那個年代,看到從台中、彰化偌大的辨公室只剩下財務、開發的人員;閒置的產線,空蘯的廠房,真的是給剛出社會的我有種不知道未來該如何的感觸。


直到我拜訪了豐泰。

其實我只有跟著經理去拜訪過豐泰一次;原因主要是我當時服務的公司規模太小了,豐泰是絕對不會跟我們配合的,但是因為我們展現出良好的誠意,所以承辨人員才願意撥空與我們會面。

我直到拜訪了豐泰,才理解到他們跟其他純OEM的鞋廠不同之處。

只是我不理解他們怎麼作到的。

會後,豐泰人員看到我直盯著會議室裡展示的一雙限量版LeBron James簽名鞋。

對方親切的跟我說,這是一雙還沒有市售的球鞋,而Nike最高階的鞋款都是由豐泰開發、製造的。

我才了解,原來這就是價值(Value)所在。

他們不是靠價格(Price)而是靠價值(Value)來得到Nike的信任。

我在當年拜訪鞋廠的過程中,我才知道其實Nike不是只有跟豐泰、寶成配合,還有很多的中、小型鞋廠合作。

其中寶成也許是量(Volume)最大的,但是豐泰才是價值(Value)最高的。

其他只是追求利潤 (Margin)的鞋款,精明的Nike採購經理們自然會去尋求最划算(最便宜)的鞋廠來配合,因為它們並沒有什麼技術涵量。

如果只知道Nike是在寶成、豐泰作的,算是外行人的認知。(不過我也十幾年沒碰球鞋供應鏈了啦…如果有誤,煩請善心大德指正)

而若干年後,我進自行車業界後,也知道其實自行車的供應鏈管理,又或者是全部的商品供應鏈也差不多就是這一回事。

最有價值、最需要技術跟共同開發的車種,品牌只會跟一間製造商合作,他們的關係就像夫妻,雖然偶有爭執,但是最後總是我離不開你,你也不能沒有我。

而已經技術成熟需要流水線生產以追求利潤最大化的車種,品牌則會去儘量可能以減低成本、關稅為考量,所以這些車種會在早期的中國現在的東南亞生產。

但是不管生產地怎麼移轉,總有一天生產成本會達到一個臨界點,逼得工廠必須再找下一個還未開發完全的淨土,然後再用資本主義去汙染它。

基本上,這就是這個世界如何運作的,不管你不喜歡。

如果想要有不輕易被資本主義驅使的本錢,關鍵還是在於你能創造什麼樣的價值?

持續努力不斷的創造自已的價值,那怕是每天的工作讓你感覺徒具表面形式而無實質內涵,也不要放棄任何思考、突破的機會。


是金子,總是會發光的。

前提是你要不斷的砥勵自已。

我認為這對於個人或是公司而已,應該是不變的道理。

raw-image
avatar-img
馬許桑的沙龍
244會員
245內容數
極度樂觀的悲觀主義者 、自行車上的思考家、中二大叔、日商打工仔、狗派兼頑固台獨份子,這些元素構成了我的思維與價值。 歡迎你的到來,如果我的文字能啟發你的任何想法,並且對你是有幫助的話,那就真的太好了。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馬許桑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本文藉由觀影《悲情城市》與《關於我和鬼變成家人的那件事》引發對臺灣歷史、社會、以及和平的反思,並追憶自身與二二八事件、家族記憶的連結。
男子名叫平山,住在東京的江東區,天祖神社西側,一間看起來有點歷史的日式公寓。 他的生活簡單而規律。 每天,他都會在固定的時刻醒來,刷牙、洗臉、修剪鬍子後,換上工作服,喝 罐他最愛的美式咖啡,驅車前往工作地點。
「大者,盛也,至此而雪盛也。」 2024的大雪,剛好是12/6星期五,我請了半天的特休。 時間過的飛快,我從今年開始固定寫週報,寫著發現2024只剩下三週了。 看著行事曆與今年剩存的特休。 想必又是個休不完特休的一年。
本文藉由觀影《悲情城市》與《關於我和鬼變成家人的那件事》引發對臺灣歷史、社會、以及和平的反思,並追憶自身與二二八事件、家族記憶的連結。
男子名叫平山,住在東京的江東區,天祖神社西側,一間看起來有點歷史的日式公寓。 他的生活簡單而規律。 每天,他都會在固定的時刻醒來,刷牙、洗臉、修剪鬍子後,換上工作服,喝 罐他最愛的美式咖啡,驅車前往工作地點。
「大者,盛也,至此而雪盛也。」 2024的大雪,剛好是12/6星期五,我請了半天的特休。 時間過的飛快,我從今年開始固定寫週報,寫著發現2024只剩下三週了。 看著行事曆與今年剩存的特休。 想必又是個休不完特休的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