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5-29|閱讀時間 ‧ 約 4 分鐘

奧巴馬總統跟我確認過,他從未用過“轉向亞洲”這樣的表述

    Comment
    Brzezinski
    不是一般人,他是卡特承認PRC時的國家安全顧問,更是被季辛吉批評為沒必要放這麼多給中國。

    Brzezinski 說「奧巴馬總統跟我確認過,他從未用過轉向亞洲這樣的表述,這是一些美國官員用過的。」換言之,歐巴馬兩大左右手希拉蕊與 Leon Panetta與百萬美國文武公務員這幾年在做什麼,歐巴馬都不知道。

    或許,比較契合事實的是歐巴馬翻臉後口中的「一些美國官員」?

    外交上,外長代表國家。當外長說pivot,或rebalancing,它就是pivot或re-balancing。不管歐巴馬有沒有說過。

    國防部長將放60%軍力到亞太地區的長期戰略,難道是大臣們做夢夢到的。

    2011年歐巴馬宣佈駐軍達爾文港、軍售印尼、重申與菲律賓的安保關係,都成過眼雲煙?

    將「國家」典章制度完成「個人」文章桎梏,真令人歎為觀止!

    這次是Brzezinski投書,歐臉真的黑了齁!

    奈伊合作論的落幕
    歐巴馬轉向:退卻、示好,或引導?

     

    中美合作有益於世界◎Brzezinski / 人民日報(2013.05.25

    http://paper.people.com.cn/rmrb/html/2013-05/25/nw.D110000renmrb_20130525_2-02.htm

    有人認為,從歷史經驗和政治學史的角度看,新興國家和發達國家之間的衝突不可避免。對此,我公開表示,美中兩國之間穩定、合作的夥伴關係對兩國均有裨益。美中兩國要打造這樣的夥伴關係,需要雙方有意識地創造有利於合作的條件。

      我認為,中國積極參與解決全球問題很重要。美中兩國合作空間廣闊,不僅可以在地區事務上進行合作。這種合作對鞏固和深化兩國關係有好處,對世界也有好處。

      全球性事務問題對美中兩國關係的影響更加重要。我認為,從現實角度來說,中國的發展已經到了不能不考慮全球影響的階段。美國必須認識並習慣自身在軍事、金融等領域統領世界的時代結束了。雖然目前美國還是世界第一大國,可能在接下來十幾年內也是如此,但未來已不確定。中國不會成為全球霸權,美國也不會,因為世界愈加複雜了。通過合作並建立夥伴關係,兩國能逐漸克服壓力,渡過難關。世界上很多地方都存在問題,這為美中兩國創造了共同承擔歷史性戰略責任的機遇。

      目前,有一些可能會破壞雙邊關係的苗頭,我認為雙方對此應有所準備,公開遏制這種苗頭。特別在當下,民族主義會導致很多問題出現。在民族主義主導下,中美兩國難以合作

      奧巴馬總統跟我確認過,他從未用過轉向亞洲這樣的表述,這是一些美國官員用過的。奧巴馬總統想表達的是,隨著發展變化,亞洲正變得更加重要,美國應該更多地參與太平洋地區事務。在這一點上,我認為是完全正確的。

      美中兩國領導人應該經常見面。儀式性活動不足以發展雙邊關係。我認為,奧巴馬總統和習近平主席對國際事務都有準確而清晰的判斷,雙方應該嚴肅地討論雙邊關係中遇到的問題。

      兩國之間每年都應該有非正式的經常性會面。很關鍵的一點是,雖然雙方的經濟合作非常密切,但若不以合作的方式共同應對社會、經濟等很多方面的問題,兩國關係難以更深入地推進。

      沒有簡單的答案用以解決中美兩國之間存在的問題。如果這些問題不加以解決,會變得更加麻煩,而雙方完全有能力聯手解決這些問題。雙方首先應有解決問題、必須克服當前困難的意願。當然,我對中美關係的未來是持積極態度的。

      (作者為美國前國家安全事務助理,本報駐美國記者溫憲、李博雅採訪整理)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真如/神性/梵,是單純存在,故無內容、不變動;無形性,故遍時空;先驗,故僅存概念中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發表回應

    成為會員 後即可發表留言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