餵貓貓

餵貓貓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我家的貓主十七歲了,越老越會撒嬌。不打緊,反正牠從第一天進屋就是我的天皇。女兒常常說貓天皇不答理她,早幾年開始我把餵貓的家事分一點給她,現在貓鬧鐘除了鬧我也鬧她,反倒女兒有時會嫌貓兒長氣了。

通常分家務給女兒時我都會說明原委。比如要她學懂開關洗衣機較計時器;偶爾要在家煮一餐粉面給自己吃;教懂她弄髒地方或衣服怎樣清潔等等,我都會解釋這是你長大後沒有人會手把手教你但別人都默認你會懂的事。照顧貓兒呢,就是一個終身承諾,是你說自己很想養動物,就用媽媽的老貓來預習一下吧。老貓很囉嗦,挑吃又有脾氣,但牠最懂我們。你就每天餵牠,觀察牠有甚麼狀況,有事務必告訴我吧。

女兒便開始餵貓兒。起先她會把餵貓的事放到她梳洗之後,偶爾還會忘記。「那若果你獨居養一頭狗,一天回家那頭狗餓死了,你可別怪責誰。」我取笑她,之後她把每天餵貓的事排在更早的時間,中間在家也會去看一下貓碗有沒有剩糧,沒有就得補點。貓兒砂盤不乾淨,或貓要清潔她都會告訴我。

餵貓貓是一件十分容易的事,但恒心和責任才是更重要的學習。我告訴女兒你有多幸福,有老貓好好給你專業訓練,在香港這彈丸之地有很多人養了孩子就不能再有空間和時間養動物了,那孩子也少了和動物交流和培養責任感。

女兒開始懂了,還說擔心日後離港讀書外公外婆會照顧不了老貓。我說:「你認為兩個心智成熟行動俐落的成年人照顧不了貓兒?」她回我:「媽媽你真的認為公公婆婆的心智成熟嗎?看來他們自己都照顧得自己很馬虎而已。」看這小人兒的心眼有多小!她擔心他們餵養不及時,清潔不妥當,令我哭笑不得。「那就讓老貓好好教會兩個老人家一點責任感吧!」我知道女兒是慣了照顧貓兒,責任令她對照顧一事有點要求了。

曾經有朋友苦惱自己讀書不多見識不夠怕自己不懂得教養下一代。家教學習從來不是家門以外的人可比擬的,也非學術成就學回來的。當我記起那水煲都不懂用的高學歷同事時,我會心微笑和這位苦惱朋友說:「別怕!你飯做得這樣好,家居井井有條,你一定是個出色的母親。慢慢放手給孩子學習你這持家事的本領,你的孩子會從中學懂編排每天的時間,管好一個家居的生活環境及自己以至家人的健康,慢慢長大後把這本領融滙貫通在工作中,孩子只會是更出色的下一代。」不信乎?家事不過爾爾的所謂主婦都能憑一隻老貓教會孩子對動物生命負起責任,還要懷疑我那位出色的朋友嗎?

avatar-img
Teresa Ho的沙龍
59會員
165內容數
本來以為一邊當媽一邊學做媽,怎知反過來被女兒每天調教的是小女子。所謂親子,原來是互動而非從上而下的教養。拋棄八股的君臣父子兄弟等包袱,原來當媽所得更教我驚喜萬分。有孩子的人,是上天多賜重活一趟的機會。把握這機會把點滴記下來,提醒自己無論當媽當爸當甚麼,最重要其實是當好一個人。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Teresa Ho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孩子正在暴風少年期,老老實實大家回憶起自己這麼大時又是否馴如白兔?可能我們抬自己父母槓都抬不少呢?孩子回嘴有時我都會氣上心頭,但冷靜下來想一下,這不就是說明孩子們開始有自己的個性和想法,不會100%跟從才有的反應嗎?這不就是孩子們成長的有力證據?他們的身高體重還算可量度得來,可腦袋長大至怎樣父母看外
若果人的一生由入幼稚園那刻起已被100%計劃好,和別人沒兩樣從軍般的成長,而且被奪走學習基本生活技能的經驗和培養自己真誠有興趣的事情,那個人心中也許已有一部分死了。可能生活順遂時未必被察覺到,但父母能保證孩子一世一帆風順嗎?能保證被奪去的技能經驗能在日後追補回嗎?
孩子們有些時候看事物要比成年人透徹。「那好啊,以後有人讚你長得美長得好看,你就把我的電話轉發給他等我和他聊。」為甚麼?「你的外表起碼有一半是我的功勞,畢竟把你生下來的是在下。」我笑着看女兒努力地弄頭髮。
見她累得工作完回來倒頭便睡,閒時還會分享照顧動物的相片給我,細說每一隻動物的故事,我想每一條和她有緣相聚的小生命,都種了一點點善在她的心裏。但願這點點善心,能一直在她心頭滋養着,感謝每一條小生命,為人的善良細心灌溉,讓孩子明白勿因善小而不為。
「有錢便行了。」「我懂得工作,請人幫忙家務做飯有何問題?」「我工資這麼高為何浪費時薪在替自己洗廁所?」甚至不少亞洲父母會灌輸「書讀得好便行,家務事毋用學懂,僱人便可了。」年輕時人少不免都有這些概念,也曾在開始工作後長期請幫傭替自己每週清潔家居,人亦心安理得。吃的雖然不講究,卻仍然堅持自己做,因為工作
難得遇上良師,突飛猛進的不止是技能更是學習態度。從前見到渾身無力感的孩子在拉扯着學習都覺得浪費,除了浪費師生時間更浪費學習能力。明明孩子們都被學業功課技能人等等壓得透不過氣,老師家長們還「一人一乜乜」地往其肩上堆石頭,不就是件做孽事嗎?好好珍惜保護小孩子們的自學/學習能力吧,別把人生原本會點滴流失的
孩子正在暴風少年期,老老實實大家回憶起自己這麼大時又是否馴如白兔?可能我們抬自己父母槓都抬不少呢?孩子回嘴有時我都會氣上心頭,但冷靜下來想一下,這不就是說明孩子們開始有自己的個性和想法,不會100%跟從才有的反應嗎?這不就是孩子們成長的有力證據?他們的身高體重還算可量度得來,可腦袋長大至怎樣父母看外
若果人的一生由入幼稚園那刻起已被100%計劃好,和別人沒兩樣從軍般的成長,而且被奪走學習基本生活技能的經驗和培養自己真誠有興趣的事情,那個人心中也許已有一部分死了。可能生活順遂時未必被察覺到,但父母能保證孩子一世一帆風順嗎?能保證被奪去的技能經驗能在日後追補回嗎?
孩子們有些時候看事物要比成年人透徹。「那好啊,以後有人讚你長得美長得好看,你就把我的電話轉發給他等我和他聊。」為甚麼?「你的外表起碼有一半是我的功勞,畢竟把你生下來的是在下。」我笑着看女兒努力地弄頭髮。
見她累得工作完回來倒頭便睡,閒時還會分享照顧動物的相片給我,細說每一隻動物的故事,我想每一條和她有緣相聚的小生命,都種了一點點善在她的心裏。但願這點點善心,能一直在她心頭滋養着,感謝每一條小生命,為人的善良細心灌溉,讓孩子明白勿因善小而不為。
「有錢便行了。」「我懂得工作,請人幫忙家務做飯有何問題?」「我工資這麼高為何浪費時薪在替自己洗廁所?」甚至不少亞洲父母會灌輸「書讀得好便行,家務事毋用學懂,僱人便可了。」年輕時人少不免都有這些概念,也曾在開始工作後長期請幫傭替自己每週清潔家居,人亦心安理得。吃的雖然不講究,卻仍然堅持自己做,因為工作
難得遇上良師,突飛猛進的不止是技能更是學習態度。從前見到渾身無力感的孩子在拉扯着學習都覺得浪費,除了浪費師生時間更浪費學習能力。明明孩子們都被學業功課技能人等等壓得透不過氣,老師家長們還「一人一乜乜」地往其肩上堆石頭,不就是件做孽事嗎?好好珍惜保護小孩子們的自學/學習能力吧,別把人生原本會點滴流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