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想要高層次思考呀? 批判性思考怎麼培養?

更新 發佈閱讀 3 分鐘
raw-image

六個層次,我常說的是哪個層次?

愛迪生發明什麼? 燈泡。只是最低層次--知識。

好吃嗎?好吃。只是封閉型的問法。

好玩嗎?好玩。只是獲得句號型答案。


如果你只會這樣問我,那麼,我也只會這樣子長大。


層次1.知識

定義 提示 填空 定位 條列 配對 辨識 記憶 命名 陳述 回溯 訴說 拼寫 強調

--辨識、記憶與追溯資訊--

誰_________? 什麼事情_________? 在哪裡___________? 什麼時候_________?

如何_________? 描述_________? 什麼是_________?


層次2.理解

轉換 平行敘述 描述 排序整理 說明 重述 解釋 重寫 摘要 追溯 翻譯 用自己的話解釋

--組織與選擇事實與構想--

以你自己的話(平行敘述)說明___的意義。 ___的主要概念是什麼?

在___與___之間有甚麼差異? 你能對___作簡潔的摘要?


層次3.應用

應用 決定 計算 提/汲取 結論 舉例 展示 圖解說明 製作 解決 表現 使用 陳述規則或原理

--將不同構想整合成一個新的整體--

___與___之間的相關性如何? 為什麼___是深具意義的?

你知道有關___的其他例子嗎? 這原理/理論有可能應用在___嗎?


層次4.分析

分析 對照 歸類 辯論 分類 扣除 比較 決定因素 圖解 檢視 區分 推斷/論 剖析 指定 鑑別

--將整體解構成其組件(元素、元件)--

___的主要組件或特徵是什麼? 根據___對___作分類?

如何比較___與___之間的差異?你能提供什麼資料作為___成果的佐證?


層次5.綜合

改變 創造 結合 設計 組合 制定 建構 產生 預測 重建 意想 建議 產生

修改/訂 重組/編 假定 找不尋常的方式

--將不同構想整合成一個新的整體--

從___你能做甚麼樣的預測/推論?針對___你能補充什麼樣的構想?

你將如何創建/設計一個新的___?對__的解決方案你有什麼建議?

如果將___與___整合,會怎樣?


層次6.評鑑

評價 決定 選擇 辯護 比較 評鑑 結論 給意見 評判 評等 合理化 選擇支持

排次序位 評定級別 珍視

--發展意見、判斷與決定--

你認同___嗎?請說明你的理由。 對於___你的看法如何?

這些___哪一項是最重要的?為什麼? 以___排序___的重要性。

關於對___的解決方案,你會如何決定? 你將採用什麼樣的標準來評估___?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熊貝兒的沙龍
1會員
2內容數
熊貝兒愛教育,希望你有收穫,一點一滴世界更美好。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有次在演講結束後被問到一個問題:我是如何思考的?當下我不假思索地回答「用腦思考的。」因為這是個大哉問,一時半刻也說不清楚;況且,我覺得對方知道了我是如何思考的,其實幫助並不大。​因為聽到的,很可能是去脈絡化的結果。​所以我用另一個問題來取代:一個人該如何提升思考力?
Thumbnail
有次在演講結束後被問到一個問題:我是如何思考的?當下我不假思索地回答「用腦思考的。」因為這是個大哉問,一時半刻也說不清楚;況且,我覺得對方知道了我是如何思考的,其實幫助並不大。​因為聽到的,很可能是去脈絡化的結果。​所以我用另一個問題來取代:一個人該如何提升思考力?
Thumbnail
這篇文章將會分享關於我在看書時,關注到自己的思維方式。
Thumbnail
這篇文章將會分享關於我在看書時,關注到自己的思維方式。
Thumbnail
六個層次,我常說的是哪個層次? 愛迪生發明什麼? 燈泡。只是最低層次--知識。 好吃嗎?好吃。只是封閉型的問法。 好玩嗎?好玩。只是獲得句號型答案。 如果你只會這樣問我,那麼,我也只會這樣子長大。 層次1.知識 定義 提示 填空 定位 條列 配對 辨識 記憶 命名 陳述 回溯 訴說 拼寫
Thumbnail
六個層次,我常說的是哪個層次? 愛迪生發明什麼? 燈泡。只是最低層次--知識。 好吃嗎?好吃。只是封閉型的問法。 好玩嗎?好玩。只是獲得句號型答案。 如果你只會這樣問我,那麼,我也只會這樣子長大。 層次1.知識 定義 提示 填空 定位 條列 配對 辨識 記憶 命名 陳述 回溯 訴說 拼寫
Thumbnail
當我們掌握了不變的規則,會更清楚該採取怎麼樣的因應策略。
Thumbnail
當我們掌握了不變的規則,會更清楚該採取怎麼樣的因應策略。
Thumbnail
甚麼是Z字點子呢? 就如同書封上呈現的那樣,利用8個步驟連結成三個Z字,來激發自己的創意和點子。
Thumbnail
甚麼是Z字點子呢? 就如同書封上呈現的那樣,利用8個步驟連結成三個Z字,來激發自己的創意和點子。
Thumbnail
「邏輯思考」常常聽到這個說法,但應該很多人對於此事都似懂非懂 不同的流派就有不同的做法 而麥肯錫的邏輯思考講求的是「批判性思考」(透過深度洞察,擁有自己的想法)+ 「邏輯性地發展」(淺顯易懂的傳達) 這個意思就是在我們得知了某個資訊之後,別急著做反應 而是先去進行更深層的思考,然後加入自己的想法去解
Thumbnail
「邏輯思考」常常聽到這個說法,但應該很多人對於此事都似懂非懂 不同的流派就有不同的做法 而麥肯錫的邏輯思考講求的是「批判性思考」(透過深度洞察,擁有自己的想法)+ 「邏輯性地發展」(淺顯易懂的傳達) 這個意思就是在我們得知了某個資訊之後,別急著做反應 而是先去進行更深層的思考,然後加入自己的想法去解
Thumbnail
本篇文章想與你分享,我閱讀「引人入勝想法慣例 (Routines for Engaging with Ideas)」後,產生的想法與理解。 這個章節下有六個慣例,仔細分析他們的目的,會發現很有意思 辨認與問出更好的問題 架構對主題的探索,以建築理解。 利用可視化聚焦描述,建築工作記憶
Thumbnail
本篇文章想與你分享,我閱讀「引人入勝想法慣例 (Routines for Engaging with Ideas)」後,產生的想法與理解。 這個章節下有六個慣例,仔細分析他們的目的,會發現很有意思 辨認與問出更好的問題 架構對主題的探索,以建築理解。 利用可視化聚焦描述,建築工作記憶
Thumbnail
這篇文章,即將介紹給你三個議論的重要概念,讓你能夠檢視平常是否使用完整思考,察覺藏身於資訊背後的意圖。 擁有完整思考的能力,也能夠成為寫作的基礎,所以我覺得蠻重要的。 完整思考 = 論題+論點+論證 接觸資訊時,刻意尋找完整思考,會顯著增加我們對資訊的敏感度,有感找到深刻的洞察。
Thumbnail
這篇文章,即將介紹給你三個議論的重要概念,讓你能夠檢視平常是否使用完整思考,察覺藏身於資訊背後的意圖。 擁有完整思考的能力,也能夠成為寫作的基礎,所以我覺得蠻重要的。 完整思考 = 論題+論點+論證 接觸資訊時,刻意尋找完整思考,會顯著增加我們對資訊的敏感度,有感找到深刻的洞察。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