瓶裝雪 | 聚焦思維與發散思維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一、前言

  這篇文章將會分享關於我在看書時,關注到自己的思維方式。

二、思維模式

  首先,我要先澄清一點,本篇文章並無參考任何書籍、研究,出發點來自於對自己思維模式的觀察與測試,充滿了實用主義,我並不是很確定這些內容是否因人而異,但我認為這件事情很酷炫。

1. 聚焦思維

  首先是聚焦思維,這種思維模式的特色為用詞清晰,就像你現在閱讀文章時腦海中有「閱→讀」的聲音出現,每一個單字都會花費時間,因此整篇文章閱讀下來會花費不少時間。

2. 發散思維

  另外一個是跟閱讀完全相反的感受,也就是人們很常說的「從腦海中飄過許多思緒」或「靈思泉湧」這種形容詞,之前有撰寫過一篇文章時有談到靈思泉湧的一些感受,這種就是發散思維。

三、聚焦思維

  當認真面對一個主題,例如,高中教育制度是一種分類機器,其考試與學科對生活與專業毫無幫助,只是為了分類不同種類的學生,這是否就像是遊戲中有戰士、刺客、術師、牧師,有各自的發展時期與優勢劣勢呢?
  類似上述的過程,就是一種聚焦思維,也就是我平常思考時最常經歷的一個體驗,其邏輯清晰、過程明確,能很清楚的跟他人表達「我到底在想什麼」這一件事情。

1. 聚焦單一主題

  這個主題可以是生活中一個很明確的問題,例如晚餐要吃什麼?學校制度跟學生理解是否有極大的差距?同學很少找我聊天,不過當遇到問題會第一個來找我,我應該回應他嗎?

2. 明確清晰

  在思考的過程中,你會發現你所想的每一個字與思路都能寫成文字,並且化成文章,是的,大多數在寫文章的時候,我就是用聚焦思維在寫文章,因此某些情況下,我寫的文章有一些語病,因為我只是把內心所想化為文字而已。

3. 邏輯

  非常重的邏輯色彩會是聚焦思維的特性,老子在道德經說:「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這就是一種聚焦思維,因為是一個元素生出另一個相似元素,重複上述的動作。

四、發散思維

  對某些人來說,發散思維是一個困難的事情,至少我就聽過我的同學問怎麼樣才會有創意,或者說怎麼樣把思緒發散出去?

1. 圍繞主題發散

  首先,你必須要有一個主題。也就是說你必須要清楚知道「自己現在在思考什麼內容」聽起來很模糊,不過當你換成晚餐要吃什麼,這個主題就很清晰且保證你知道自己肚子餓了。

2. 模糊瞬變

  這個主題非常適合介紹發散思維,如果你是從昨天吃了什麼開始思考,腦中有清晰的文字,那是聚焦思維;你看見了泡麵,你腦海中瞬間飄過「泡麵對身體不好」「XX牌的泡麵上次吃過了」「我現在不想吃辣」「之前很熟悉的那個泡麵怎麼不見了」「.....」不用懷疑,這就是發散思維。
  這種發散思維很快就會被忘記,並且不用能讀就能思考,也就是說在一秒內能經過腦海的思維量巨大,如果把聚焦思維形容成溪流,那發散思維可能是一道雷電。雷電不能控制,但能進行引導。

3. 引導

  怎麼引導發散思維呢?我們可以真的從雷電這件事著手,你需要有導體,越容易導電的越好,例如,你可以讓自己的思緒圍繞在主題的同時,加上兩個簡單的字「健康」。
  在有限的情況下才會有最大的創意,但限制並不是隨意限制,而是有條件的限制,例如你要設計一款遊戲,第一個限制為你是大學生,這樣的情況下你根本不會想到要製作3A大作的遊戲。

五、後記

  以上就是這一次的分享,主要時間有點晚了,我最近思考到最有趣的事情就是這件事情,因此我就把這個想法打成文章跟大家分享。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106會員
247內容數
對設計師如何成長為設計師好奇嗎? 2020年九月,我進入大學學習當一位設計師,從開始到沉寂,再到重燃熱忱,我將在方格子紀錄我的成長歷程、理念、心情,分享我在這段旅程中所經歷的故事。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瓶裝雪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這篇文章將會講述最近的一個程式設計體悟,並且分享近期要參加的獨立遊戲製作者聚會,會展示課程的其中一個作品。
這次因為身體疲憊的緣故,休息一次。
這篇文章將會分享與老師討論,在遊戲設計中設計元素之間的比重與遊戲要注重的設計重點或賣點。
這篇文章將會介紹 Unity Input System,這是一個適用於不同平台切換的官方系統,用於玩家按鍵輸入與不同控制器的操作。
這篇文章將會講述一款第三人稱自製控制器的滑雪遊戲,運用Arduino模擬滑雪的動作,在大學中滑雪關閉冷氣的遊戲。
這篇文章將會講述玩家策略,聚焦於動腦程度與內化成習慣的方向。
這篇文章將會講述最近的一個程式設計體悟,並且分享近期要參加的獨立遊戲製作者聚會,會展示課程的其中一個作品。
這次因為身體疲憊的緣故,休息一次。
這篇文章將會分享與老師討論,在遊戲設計中設計元素之間的比重與遊戲要注重的設計重點或賣點。
這篇文章將會介紹 Unity Input System,這是一個適用於不同平台切換的官方系統,用於玩家按鍵輸入與不同控制器的操作。
這篇文章將會講述一款第三人稱自製控制器的滑雪遊戲,運用Arduino模擬滑雪的動作,在大學中滑雪關閉冷氣的遊戲。
這篇文章將會講述玩家策略,聚焦於動腦程度與內化成習慣的方向。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在資訊爆炸的時代,獨立思考比以往更為重要。閱讀不僅是獲取知識的途徑,它更能提升思考能力和改善生活。本文探討瞭如何在閱讀中培養獨立思考能力,包括提前提問、批判性閱讀、做筆記及與他人討論等方法。學會在閱讀中進行深入思考,使得知識能轉化為實用智慧,從而在生活中作出更明智的選擇。
Thumbnail
本書分享如何擅於思考、訓練思考能力,以面對生活中各項問題與挑戰,並依序以四大思考力論述:獨立思考、邏輯思考、換位思考、創意思考,並於最後的「修煉思考」章節中,融合書中提及的各項思考能力,統整提出提升思考的三個方法、以及如何解決思考三大障礙,幫助思考更上一層樓。
「構思,動詞,指運用心思,常指寫文章或創作藝術前所用的思考。」 「構思其實是一種想像力,在事情尚未發生之前,先想像出它完成後的模樣。 覺得這模樣還不錯,修修補補,加以完善,然後動手實際操作。」 「有兩種靈感值得珍藏。一種事你明顯感覺到可以跟著他順流而下,把所有關節都打通。 另
Thumbnail
這本書是上次去金石堂,在店員提醒快打烊之前,我迅速掃過書架展示的書,書名吸引了我,大致翻閱一下,許多主題都吸引到我了就購買了。 今天Pt下班後覺得好像很久沒補補腦,還是看一點書,讓心情平靜一下,也可在幫助自己睡意,比起看藍光的螢幕來說,還是讀書好一些。
一開始看到“多元思維”這個詞的時候,就想要借這本書來看,想知道如何啟動思考馬達! 作者提出利用提問→搜尋→結論→輸出四個步驟啟動思考馬達,讓我們能加深重要資訊的印象及做出高品質的決策。 以下是我的閱讀心得: A.啟動思考馬達的步驟 •提問 提問是思考的起手式,一個好的問題能帶給人們良性的思
Thumbnail
此文為明亮先生寫於2021年1月29號 觀念頭的本質 觀念頭,俗話說就是看著思想。據說這是佛經裡面推薦的竅門,也是很多禪師推薦的修行方法。但為什麼看著思想的時候,看著看著,思想就似乎停下來了,沒有思想了。然後你做別的事情,不再看思想了,思想就像潮水那樣湧來。為什麼? 首先講講比較究竟的說法,我
Thumbnail
我們都知道,想要"言之有物"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要大量閱讀充實自己,豐富自己的內在,但是最近有不少人問我,現在資訊爆炸的時代,我們被灌輸要大量讀書,但是讀的這些東西,究竟要如何內化,成為我們可以信手拈來的分享內容? 今天這篇文章,作者提出一些方向,讓大家可以透過閱讀建立觀點。
Thumbnail
今天我想聊聊關於--懂邏輯思考有什麼用? 會提到這問題,起因是因為我在過年前和一位同學聊天時,我發現自己因為閱讀了一些書籍,加上實踐一些東西後,腦子對於創業有了一些體悟,並明白商業的核心是--提供市場需要的產品,而非天天想著要發明新東西。
Thumbnail
「思考僵化」意指思惟被固定住了,不能動了,被侷限某個窄小的範圍內,無法考慮到外在影響或是另一種可能,而且越深度思考反而可能越鑽牛角尖,造成完全沉浸在同一個觀點裡無法自拔。 我們可以試著與他人進行討論,用對方想到的補充你沒想到的部分,甚至去找一個想法與你截然不同的人,或許你可以聽到讓你眼睛一亮的不同論
在資訊爆炸的時代,獨立思考比以往更為重要。閱讀不僅是獲取知識的途徑,它更能提升思考能力和改善生活。本文探討瞭如何在閱讀中培養獨立思考能力,包括提前提問、批判性閱讀、做筆記及與他人討論等方法。學會在閱讀中進行深入思考,使得知識能轉化為實用智慧,從而在生活中作出更明智的選擇。
Thumbnail
本書分享如何擅於思考、訓練思考能力,以面對生活中各項問題與挑戰,並依序以四大思考力論述:獨立思考、邏輯思考、換位思考、創意思考,並於最後的「修煉思考」章節中,融合書中提及的各項思考能力,統整提出提升思考的三個方法、以及如何解決思考三大障礙,幫助思考更上一層樓。
「構思,動詞,指運用心思,常指寫文章或創作藝術前所用的思考。」 「構思其實是一種想像力,在事情尚未發生之前,先想像出它完成後的模樣。 覺得這模樣還不錯,修修補補,加以完善,然後動手實際操作。」 「有兩種靈感值得珍藏。一種事你明顯感覺到可以跟著他順流而下,把所有關節都打通。 另
Thumbnail
這本書是上次去金石堂,在店員提醒快打烊之前,我迅速掃過書架展示的書,書名吸引了我,大致翻閱一下,許多主題都吸引到我了就購買了。 今天Pt下班後覺得好像很久沒補補腦,還是看一點書,讓心情平靜一下,也可在幫助自己睡意,比起看藍光的螢幕來說,還是讀書好一些。
一開始看到“多元思維”這個詞的時候,就想要借這本書來看,想知道如何啟動思考馬達! 作者提出利用提問→搜尋→結論→輸出四個步驟啟動思考馬達,讓我們能加深重要資訊的印象及做出高品質的決策。 以下是我的閱讀心得: A.啟動思考馬達的步驟 •提問 提問是思考的起手式,一個好的問題能帶給人們良性的思
Thumbnail
此文為明亮先生寫於2021年1月29號 觀念頭的本質 觀念頭,俗話說就是看著思想。據說這是佛經裡面推薦的竅門,也是很多禪師推薦的修行方法。但為什麼看著思想的時候,看著看著,思想就似乎停下來了,沒有思想了。然後你做別的事情,不再看思想了,思想就像潮水那樣湧來。為什麼? 首先講講比較究竟的說法,我
Thumbnail
我們都知道,想要"言之有物"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要大量閱讀充實自己,豐富自己的內在,但是最近有不少人問我,現在資訊爆炸的時代,我們被灌輸要大量讀書,但是讀的這些東西,究竟要如何內化,成為我們可以信手拈來的分享內容? 今天這篇文章,作者提出一些方向,讓大家可以透過閱讀建立觀點。
Thumbnail
今天我想聊聊關於--懂邏輯思考有什麼用? 會提到這問題,起因是因為我在過年前和一位同學聊天時,我發現自己因為閱讀了一些書籍,加上實踐一些東西後,腦子對於創業有了一些體悟,並明白商業的核心是--提供市場需要的產品,而非天天想著要發明新東西。
Thumbnail
「思考僵化」意指思惟被固定住了,不能動了,被侷限某個窄小的範圍內,無法考慮到外在影響或是另一種可能,而且越深度思考反而可能越鑽牛角尖,造成完全沉浸在同一個觀點裡無法自拔。 我們可以試著與他人進行討論,用對方想到的補充你沒想到的部分,甚至去找一個想法與你截然不同的人,或許你可以聽到讓你眼睛一亮的不同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