橄榄科品種是一類遠古樹木,看著它獨特的型態,就知道是有故事的植物。
在很久很久以前,在遙遠的非洲和中東已經發現了橄欖科家族成員。但由於品種之間存在高度變異性,很難明確區分它們的親緣關係。但相對於它們的親緣關係,人們更感興趣的是樹木內含的樹脂。
所謂樹脂,就是植物皮部受到損傷後,會分泌出一種液體來保護自已。這些樹脂會散發獨特的芳香氣味,古人們利用它作為祭祀以及尸體防腐。直至今日,橄欖科樹木的樹脂有更廣範應用於醫療保健上。
在橄欖科品種當中,卡塔夫橄欖(Commiphora kataf)可算是最具代表性,也是最受歡迎的。它有一個更形象的名字,稱為白皮橄欖,顧名思義,它的皮部是白色的,與其相對應的是黑色橄欖,皮部當然是黑色的。
我們針對白皮橄欖(Commiphora kataf)作一介紹
白皮橄欖(Commiphora kataf)為番杏科没藥樹屬珍稀名貴的塊根植物,外形獨特,擁有非凡的氣質。
它的主幹淺米偏白色,容易脫皮,枝條棕黑色,枝上長有小圓葉。其株體精緻小巧,有的莖幹修長,有的略為膨脹,天生就是製作盆景花藝的絕佳素材。如果配上逼格高調的日式盆器,絶對氣質非凡。
盡管在國際市場上尋找相關品種,也是一株難求。所以很多海外買家見心儀的株形就立即入手,不問價格。目前白皮橄欖野生品種國家公園保育區,不能進行買賣,市面見到的都是培育品種。
正所謂有需求的產品永遠都有市場。白皮橄欖這麽稀缺植物一定有商家找到貨源,真貨找不到就用替代品取而代之。
其中最常被拿來混充白皮橄欖的品種是其親源性變異種,包括Commiphora kataf var turkanensis和Commiphora holtziana。
商家為了令白皮橄欖變異種的樣子更像正宗的白皮橄欖,他們會從中挑選出較矮肥的個體,並將其葉子剪掉後販售。
白皮橄欖生長在熱帶地區,尤其喜歡半日照或較強的散射光照,抗寒性差。在生長適溫介乎25-28度之間能正常生長,但當氣候低於23度時會減慢生長,此時需要减少水份。
白皮橄欖約一至兩週澆水一次。但需要視乎植株體積和土壤幹濕程度而定。由於植物的木質部非常柔軟,主根以鬚狀在土表蔓延生長,組成一個蜘蛛網似的網絡。由於植物的根部並不粗壯, 土壤過幹會導致根部萎縮,水份過多又容易浸根腐爛,控制水份需要一些技巧。
在配土上,必須排水、透氣性良好。介質可以使用多肉植物專用泥或沙質土,能確保盆土不易積水。但由於沙石類泥土缺乏養份,可加入4-15%的營養土,但宜少不宜多。
本品為夏型種,在春夏季節是它的生長期,隨著氣溫降低,葉子會逐漸脫落,並進入休眠狀態。此時切記不要接觸光照,忌澆水,擺放在陰凉處。直至天氣回暖,見植物開始萌發葉子才正常養護。
然而,植物的休眠時候並不固定的,有的春天一到就枝繁葉茂,生長旺盛,有的一睡不起,像是沒有生命跡象。
對於這些休眠不醒的植物,我們如何判斷其是否存活?
按照植物的莖幹部分是否堅硬,如果仍然堅硬,即代表植物還很健壯。如果變軟了,很可能是狀態變差的表現(凍傷、根部腐爛)。
白皮橄欖可以以截枝扦插法或和種子播種進行繁殖。雖然說樹木的枝幹活躍性強,容易長根,但長成的植株變異性大,欣賞價值降低。相比之下,種子播種更容易保留母株的基因。但要成功播種發芽並不是容易的事情,原因有以下幾點:
【第一步】
收到新鮮種子後,去果肉,清洗潔淨。如果直接購買種子,已經處理好了,可以免除這個步驟。
【第二步】
將種子破除外売,令種胚水份更易接觸到水份,促進其發芽。可以用镊子固定種子,慢慢用力壓下,直至种殼裂開,這個過程需要特別小心,避免傷及種胚。
【第三步】
把成功破殻的種子平放在土面上,土壤澆透水,用膠袋包裹著保濕,一週內便會發芽。切記在膠袋上做幾個小孔,確保良好透氣性。
種子成功發芽後很快長成小苗,可以除去膠袋,並接觸光照,正常養護。
追蹤及訂閱出版專題 【植物分享平台】,分享獨特罕見的植物品種, 讓我們一起感受大自然的神奇與魅力吧!訂閱Premium 每月方案(NT$50)
追蹤及訂閱出版專題【奇趣塊根植物養植全集】,收錄人氣塊根植物品種。僅針對愛好塊根植物的朋友。一次購買NT$300, 永久閱讀!
Blog網站連結 【植物世界】【JYY植物分享平台】
社交平台 【FB】 【I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