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3/05/26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標新立異的台版靖國神社

台灣過去有很多神社,但不是所有的都那麼「正統」。在台北,就有一個可謂「標新立異」的神社,它的存在,可說是一個時代思潮的見證。雖然如今已非作為神社用途,但卻繼續特異的,散發出迷人的風采。

標新立異的神社

於昭和三年(1928年)舉行鎮座式的建功神社,外型很特別,採「漢、和、西洋混合」的建築樣式,鳥居是中國牌坊的外型,入門後的橋上有台灣廟宇常見的石鼓作為護欄元素,更在神社拜殿前,有座「神池」,神池的盡頭是西洋風的「手水舍」。而拜殿本體,是融合模仿自拜占庭、文藝復興建築風格。
這樣的標新立異,引來了許多討論乃至爭議。負責設計建造的台灣總督府營繕課技師井手薰,對此便多次回應,捍衛自己的設計理念。
他稱「日本國內的生活方式已經相當程度西洋化...為什麼公眾不批評這種外來文化的時候,還要批評我在建功神社中引進的西洋建築方式?」,或說「『和式』是簡單樸素、清淡高雅的,『台灣式』濃厚的,以及西洋式更濃厚的,因此把這三者都調和起來,這個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除了外型獨特,這座神社是祭祀因公殉職的招魂社,不分族裔與職級高低皆可入祀,近似靖國神社,而存在的歷史的獨特性,在台灣也是獨一無二。

從神社到藝術展覽館

在台灣,許多神社都遇到了被摧毀,或是原地大轉型成為忠烈祠、孔廟的命運。但這座外型特異的神社不太一樣。
戰後,建功神社的日式符碼,如石燈籠等都被丟棄,並且在原有神社的基礎上加以改建,於1954年結合周邊原有建設與土地,打造出被稱作「南海學園」的文教設施群。
而這座神社的拜殿,被用作國立中央圖書館總館閱覽室,於1955年設計出北方宮殿式外觀,包覆在原本的基礎上,裏頭的圓頂則加上了國民黨黨徽(或是中華民國國徽,總之太像分不出來),並在兩側擴增為四合院的格局。比起「重建」,更像是「加蓋」。
後來,中央圖書館搬到新北,這裡變成了國立台灣藝術教育館的南海藝廊展覽室。

外表華麗勝過內涵的當今

我第一次完整的走過「南海學園」的建築群,就是在今年春天「城南有意思」活動的當下。在那個天氣晴朗的下午,遊走在中國北方宮殿建築之間,別有一番風情。
然而實際走入建築本體,卻沒有太多精采可期。而曾經當作拜殿的舊中央圖書館,也空蕩的沒有太多有趣的事物。不知道是我來的時間不對,或是我期望太高,還是對於一些書畫美工,我的興趣相對不大。
附近最讓我感到興趣的,可能就是教育廣播電台了,但那也只佔南海學園的一個小角落,最初是1950年代落成的「獻堂館」。
在附近的歷史博物館還沒改建好、南海劇場沒有演出的當下,那裏真的是只有華麗的外表,卻沒什麼實質的內涵。
我很期待歷史博物館能改建完成的那天,據說還會結合周邊的歷史建物,打造出「首都核心區博物館計畫」,到時一定會給這個地方增添全新的風貌,甚至進而帶動整個園區,讓更多文化能量、更多人文風景,再度的為曾經的神社增添多樣的色彩。
參考資料
  • Wiki
  • 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
  • 台北漫步,水瓶子,2018,玉山社
  • 台北老街,莊永明,2012,時報出版
  • 凌宗魁聊建築,2023年4月13日,全日本最奇特的神社竟然在台灣?而且沒被拆掉!|建功神社|台北|凌宗魁|建築,Youtube
南海學園─建功神社
地址:台北市中正區南海路47號 開放時間:9:00-17:00(週一休)

關於敘事圈
看時事、聽故事,就看敘事圈FB→點這裡
美景、美食、生活的每一刻,都在敘事圈IG→點這裡
加入FB社團,一起聽故事!→ 一起聽故事
用耳朵聽故事,敘事圈Podcast在這裡→點這裡
如果你覺得這個網站很不錯,歡迎贊助,讓我能夠越做越好!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敘事圈 StoryCircle 的其他內容

你可能也想看

發表回應

成為會員 後即可發表留言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