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大學霸讀書法!又讀又玩》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明明已經有努力讀書了,怎麼永遠追不上同學?找對方法,就是讀書的捷徑!
雖說讀書是要「因材施教」,但總有個讀書的規律在,有些人是聽覺型,有些則是視覺型,也有共同的學習法則喲!
很多學霸怎麼功課好又天天玩,怎麼做到呀?!
今天為大家帶來了學霸超推薦的3種學習法,輕鬆有效率,還不快來看!
圖片來源 https://616pic.com/sucai/192imlxkl.html

No.1

上課時全神貫注

上課是否讓你感到無聊,尤其是在中午過後那節,總使人昏昏欲睡。眼睛看著老師,心卻不知飛到哪去了?只要撐住,你會逐漸清醒。如果是要背的科目,如國文、地理,在老師一邊講的同時,你可以開始背,如此一來,你就贏在起跑點。若是要理解的科目,像是數學,更必須專注,因為一旦理解,融會貫通,就沒什麼大問題啦!
視覺型的人,可以看著補充重點,再看課本內容,蠻有用的,不妨試試。
至於聽覺型,你不一定要看著老師(小心別被老師說不專心😆),但記憶力要夠好,才能記住重點,不然就必須寫下來。
適用方法後的成果當然也要和大家分享,原本我習慣利用下課或放學讀書,這樣也造成我根本沒有娛樂時間!學會利用及規劃時間後,放學後不僅能耍廢,還能維持功課的好成績,真的沒學吃虧!!!
圖片來源 https://www.istockphoto.com/hk/向量/時鐘向量圖示被隔離-gm931336618-255286116

No.2

筆記抄法

筆記的抄法與成績關係密切,成績好壞可說有一大部分取決於「筆記」。每個人抄筆記都有自己的方法,我最常用的是「直接抄在課本上」,以我冒失又丟三落四的個性,若分開抄,肯定把筆記弄丟!我也曾經面臨空間不夠,但我推薦網路上的一種透明便利貼(非業配),好用程度不是蓋的,清楚明瞭,完全不雜亂。
複習時,搭配筆記讀是很重要滴!切記不要分開讀。以國文舉例好了,我習慣讀完課文並了解含義後,每讀一句,就搭配筆記,效果令人驚艷!
筆的顏色區分可以用較亮麗、顯眼的色系,像紅、藍、黑都是在我筆記中常出現的。
有時寫筆記不僅是為了事後複習,自己親手寫過的東西,大多是會有一點印象。
圖片來源 https://www.buy123.com.tw/site/sku/2140749

No.3

知識不是死記

學知識只是為了考試,拿到好成績嗎?這並不是學校原本的目的, 小學時期教過的什麼月亮運行週期等等,現在問我,記得的也只有10%了吧!知識是要運用於你的生活中,學習時更是要融會貫通,能舉一反三就更棒了。說了這麼多,精髓在於不要死記,而要理解!
圖片來源 https://zh.lovepik.com/image-400229766/light-bulb.html
個人觀點小分享
你們覺得班上的第一名真的最聰明嗎??我認為不是。或許他們善於背,但腦袋靈光性就不一定囉!像很多資優生都被稱作「生活白癡」(沒有辱罵意味),指生活上處處都不會思考,說是微微的書呆子🤓️也行!
(若不小心冒犯,不好意思。還是很厲害👍)
希望本文有幫大家解決問題!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15會員
36內容數
去過的各個國家景點介紹以及心得分享。將外國所發生的點點滴滴記錄下來!如發生在澳洲的趣事,西班牙知名的鬥牛賽如何以及日本必去的景點分享!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Josephine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看到本文的你,是不是正懶洋洋的滑著你手上的3c產品。又懶又想工作,哎唷~到底該做哪個?有這份疑慮的你,恭喜來對地方了! 以前假日,吃完早餐後便感到全身無力,軟趴趴的,很想倒在床上。但想起平日策劃過假日要做的事,像打掃、運動或工作,讓內心好掙扎。時間隨著我的猶豫一滴一點流逝,接著,一個上午就不見了!
看見那麼多成功的youtuber,如「這群人」、「黃氏兄弟」、「皇阿瑪的後宮生活」等... 我到底該不該拍?你…(繼續讀下去吧!)
我養了一隻可愛的成貓。 但在開始養之前,我真的是猶豫許久... 如果你也跟我當初一樣,看這篇文章真是正確的選擇。貓很萌但又麻煩,到底該不該養? 我認為答案是……(看下去才有喔)
看到本文的你,是不是正懶洋洋的滑著你手上的3c產品。又懶又想工作,哎唷~到底該做哪個?有這份疑慮的你,恭喜來對地方了! 以前假日,吃完早餐後便感到全身無力,軟趴趴的,很想倒在床上。但想起平日策劃過假日要做的事,像打掃、運動或工作,讓內心好掙扎。時間隨著我的猶豫一滴一點流逝,接著,一個上午就不見了!
看見那麼多成功的youtuber,如「這群人」、「黃氏兄弟」、「皇阿瑪的後宮生活」等... 我到底該不該拍?你…(繼續讀下去吧!)
我養了一隻可愛的成貓。 但在開始養之前,我真的是猶豫許久... 如果你也跟我當初一樣,看這篇文章真是正確的選擇。貓很萌但又麻煩,到底該不該養? 我認為答案是……(看下去才有喔)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在知識爆炸的時代,有效地吸收與應用閱讀中的信息對學習者來說是一大挑戰。本文探討了三種不同層次的讀書筆記方法,包括局部碎片化的九合一讀書筆記、全局概覽的心智圖筆記及結構內化的閱讀心得文章。這些方法不僅有助於記錄和整理信息,還能促進理解與記憶,幫助學習者將知識內化為智慧,提升學習效果和實用能力。
Thumbnail
本文提出了一些增強記憶力和高效學習的方法,包括通過主動學習方法強化記憶、運用遺忘曲線進行有效複習、快速閱讀技巧以及制定SMART學習計畫。這些方法可以顯著提升學習效果和記憶力,讓大家在學習路上更加順利達成自己的學習目標。
1. 追求整本書讀完 - 很多學生會執著於把整本書從頭到尾讀完,卻忽略了是否真正吸收了書中的重要知識點。這種追求完美的閱讀方式容易讓人感到壓力,反而無法從閱讀中獲得真正的啟發與樂趣。其實,與其專注於讀完每一頁,不如專注於書中對你有啟發的部分,這樣才能更有效地利用你的時間和精力。 2.
Thumbnail
本篇文章介紹如何使用心智圖和主動回憶的方式來提高讀書效率,包括製作心智圖、使用主動回憶背誦心智圖和進行間隔重複的讀書方法。這些方法可以幫助讀者更有效地學習,並且根據個人的學習節奏進行調整。
Thumbnail
你也希望像學霸一樣輕鬆學習嗎?但你是否認真了解過大腦是如何學習的? 《學習如何學習》用科學的角度了解大腦如何學習,讓你更好對「腦」下藥!
Thumbnail
本文介紹了書籍《深讀的技術》,提供了各章節的重點摘要與作者的心得感想。同時分享了另外兩本有關讀書方法的好書。內容涵蓋主動型讀書法、被動型讀書法、讀完後如何與書相處等多個主題。
Thumbnail
上一篇提到,可以將一本書先概括性的做筆記,過些日子回過頭來,看完自己摘要後,重讀一遍時,每一章節都做短一點的筆記,然後就可以停,不需要進一步。不是說一定不要,你真的很愛,要反覆看,每一行的紀錄,也是個人自由,這邊講的是一般情況。
Thumbnail
作筆記,但千萬不要狂作筆記。這是在講啥?簡單說,如果真的想要讀懂一本書,至少讀懂一些,那筆記就是必要的行為。但整本書寫滿密密麻麻的筆記就沒必要,除非你是大學生,下個月要期中考。
想要找一個方法來做所有科目的筆記,是行不通的。這是我從高中到現在,看了一堆生產力和讀書相關文章及影片得出的結論。請聽我娓娓道來🙂。
Thumbnail
眾所週知上學最重要的一件事,是為了學習。而學習最重要的工具,就是「課本」。到了學校若是發現忘記帶課本,小則罰站、記點、罰抄,遇上不太講情面的老師,可能直接被請出課堂。 課本,是重要的學習媒介。不同的課堂,打開不同的課本,不論是國文、數學、地理、自然、歷史,跟著老師的說明,台下的人,只要還沒⋯⋯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在知識爆炸的時代,有效地吸收與應用閱讀中的信息對學習者來說是一大挑戰。本文探討了三種不同層次的讀書筆記方法,包括局部碎片化的九合一讀書筆記、全局概覽的心智圖筆記及結構內化的閱讀心得文章。這些方法不僅有助於記錄和整理信息,還能促進理解與記憶,幫助學習者將知識內化為智慧,提升學習效果和實用能力。
Thumbnail
本文提出了一些增強記憶力和高效學習的方法,包括通過主動學習方法強化記憶、運用遺忘曲線進行有效複習、快速閱讀技巧以及制定SMART學習計畫。這些方法可以顯著提升學習效果和記憶力,讓大家在學習路上更加順利達成自己的學習目標。
1. 追求整本書讀完 - 很多學生會執著於把整本書從頭到尾讀完,卻忽略了是否真正吸收了書中的重要知識點。這種追求完美的閱讀方式容易讓人感到壓力,反而無法從閱讀中獲得真正的啟發與樂趣。其實,與其專注於讀完每一頁,不如專注於書中對你有啟發的部分,這樣才能更有效地利用你的時間和精力。 2.
Thumbnail
本篇文章介紹如何使用心智圖和主動回憶的方式來提高讀書效率,包括製作心智圖、使用主動回憶背誦心智圖和進行間隔重複的讀書方法。這些方法可以幫助讀者更有效地學習,並且根據個人的學習節奏進行調整。
Thumbnail
你也希望像學霸一樣輕鬆學習嗎?但你是否認真了解過大腦是如何學習的? 《學習如何學習》用科學的角度了解大腦如何學習,讓你更好對「腦」下藥!
Thumbnail
本文介紹了書籍《深讀的技術》,提供了各章節的重點摘要與作者的心得感想。同時分享了另外兩本有關讀書方法的好書。內容涵蓋主動型讀書法、被動型讀書法、讀完後如何與書相處等多個主題。
Thumbnail
上一篇提到,可以將一本書先概括性的做筆記,過些日子回過頭來,看完自己摘要後,重讀一遍時,每一章節都做短一點的筆記,然後就可以停,不需要進一步。不是說一定不要,你真的很愛,要反覆看,每一行的紀錄,也是個人自由,這邊講的是一般情況。
Thumbnail
作筆記,但千萬不要狂作筆記。這是在講啥?簡單說,如果真的想要讀懂一本書,至少讀懂一些,那筆記就是必要的行為。但整本書寫滿密密麻麻的筆記就沒必要,除非你是大學生,下個月要期中考。
想要找一個方法來做所有科目的筆記,是行不通的。這是我從高中到現在,看了一堆生產力和讀書相關文章及影片得出的結論。請聽我娓娓道來🙂。
Thumbnail
眾所週知上學最重要的一件事,是為了學習。而學習最重要的工具,就是「課本」。到了學校若是發現忘記帶課本,小則罰站、記點、罰抄,遇上不太講情面的老師,可能直接被請出課堂。 課本,是重要的學習媒介。不同的課堂,打開不同的課本,不論是國文、數學、地理、自然、歷史,跟著老師的說明,台下的人,只要還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