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6-06|閱讀時間 ‧ 約 3 分鐘

讀了重啟人生這本書

    這周,我想聊的是週期
    上個禮拜,我有兩天下廚,準備全家人的晚餐。
    平時做菜是我媽負責的,但母親開刀身體要多休息,就輪到我煮菜了。
    離題一下,分享掌廚的一天
    我需要先洗米煮飯,然後翻出爸爸採購回的食材,長豆、空心菜、大陸妹,清洗後切料預備。
    接著,再拿出一個湯鍋放在一爐,負責川燙菜,另一爐則拿來煎魚。
    我從冰箱拿出母親之前做的滷肉,放進電鍋加熱。預熱烤箱,放入冷凍雞塊。
    一小時後,完成一桌家常菜。
    與母親的料理相比,無異於班門弄斧,但做菜本身帶來的滿足感,我感覺很踏實。
    扯遠了,回來談週期
    人的一生,會經歷好幾次週期,從萌芽、成長、鼎盛最後衰退,不斷循環,這會發生在你的事業工作、人際關係或是健康狀態。
    道理很簡單,困難在於,判斷自己正處於週期的哪個階段,並順應自然,調整行為。
    最難面對的,是當人從鼎盛走向衰退。
    前幾天我看見一本書,書名是重啟人生(From strength to strength ),有一章在討論老化的議題。他舉出研究多種職業的巔峰時間點,運動員20~27歲、醫師30多歲、金融家40歲,辦公室人員約45歲等等。
    書中提到,運動員多半認為自己30歲前會轉行,反而是腦力工作的白領,在後期時,較難接受自己能力不比從前的事實。
    成就越高的人,面對衰退越痛苦
    但我認為,對於一般人而言,沒有高峰,只有高原。
    人在成長到一個階段,會出現瓶頸,也許可以突破,但若一段時間後,還是卡在,那可能代表已經進入高原期,前方將是下坡。
    然而下坡不可怕,因為這代表,新的週期即將展開
    書中提到人類具備兩種智力,第一種是流體智力,屬於天生,中年後開始走下坡,當然,也有些人來的比較早。
    而第二種是晶體智力,是後天學習養成,隨時間不斷提升。
    晶體智力將接替流體智力,在XY軸為時間與能力的圖表上,畫出第二個拋物線
    這意味著,過去的經驗儲備,會成為下段週期的養分
    書裏還提到一個故事,作者小時候去釣魚,但總釣不到。有個老者告訴他,要在退潮時拋竿。
    退潮時感覺魚也會離開,實際上,降潮時浮游生物跟餌魚會慌亂,反而會吸引魚前往捕食。
    我想說的是,改變自己慣性的行為,很多時候看起來像錯誤的決定,但請勇敢的去做。
    昨天,我跟朋友重回大學校園,坐在一處聊天時,看見許多穿畢業學士服的大學生,正等待著畢業典禮進場。
    離開時,我上前看了一下系所名字,竟然是我以前的科系,也許這是某種緣分吧。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轉職探索中,寫作紀錄思考與生活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發表回應

    成為會員 後即可發表留言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