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模式迭代中

2024/03/13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去年七月在教練的工作坊中,曾經討論到關於生命模式的迭代。

生命模式很大一部份來自於我們的成長環境與家庭背景,更多甚至是沿襲自我們的父母輩,他們的生活習慣、做事方式,及其造成行為背後的思維慣性。

要迭代或改變,首先要能夠辨識出這個模式。

通常會意識到自身有其慣性,或者需要、想要改變的時候,就是原有模式不是那麼好用了,可能遇上了難解的問題。

確實,父母的生活慣性與思維模式,出自於他們成長的背景。在他們的生命歷程中,或許適用,有其相應的時空背景,但是到了我們的身上,卻或許不合時宜了。



比如,從小我所遵循的法則是絕對的不能浪費,只要拿到手上、裝到碗裡的所有食物都一概不能剩下,再怎麼飽、再怎麼撐,或者在冰箱放了很久很久,都必須吃光。

但是,此刻在我自己的生活裡,這一準則已經開始鬆動了——因為,為了某種不浪費而勉強吃下太多的食物,或甚至因此吃壞肚子,可能造成更大的浪費,包含看病的時間、還有因為吃胖或吃了太多不健康的東西之後,為了恢復健康耗費的時間與精神。

沿襲自原生家庭的生命模式,除了吃東西吃外,還有消費習慣。於此同時,我也察覺到要改變消費模式,比起改變吃東西習慣的難度還要高。

比如說,那些相對偏向娛樂的消費行為,在我過去的認知內是必須避免的,因為娛樂屬於非必要消費,幾乎與浪費的概念相互連結。

所以包含看電影、看戲或看演場會等文化或娛樂的活動,在我的成長經歷中不常出現,甚至可以說是奢侈的消費行為。

也因此,在我過去某一段生命歷程中,時常很無法理解為什麼有許多的同學總是可以常常花錢看電影、看戲或者去看演場會。那些對於還是學生的我而言,真的好貴。

其實,這不過就是消費習慣與對事物的價值認知不一樣而已。

現在,我偶爾也去看電影、也看演唱會,有時也去看音樂會(我愛管樂團)。還沒去過巨蛋,不過是因為從來都沒有搶到票而已。

這種來自成長背景的認知,在我父母輩的時空背景是可以理解的。作為胼手胝足、白手起家者的後輩,此刻身上所擁有的一切都不是簡單獲得的。



不過,這樣不可浪費與盡可能節儉的消費模式,就在我嘗試要帶爸媽出門、並且開始安排行程的規劃時,突然變得很卡很卡了。

且不論我媽口頭上千交待萬叮嚀的,不可以選太貴的地方。

在過去,如果是我自己或者和好朋友一起出門,挑選的住宿通常不會超過一定的價位。因為出門就是旅遊,旅遊就是娛樂,而娛樂屬於非必要的消費行為。因此出遊的花費,剛剛好就好,絕對不可以鋪張浪費。

對於我個人而言,過夜,純屬需要一個地方睡覺而已。

但,這次是開車載兩老直奔彰化雲林嘉義。

老人家腿腳不利索,首先住宿點不能距離市區或景點太遠,最好可以停車之後步行抵達我們要去的地方;其次,正因為得靠近人多的市中心,一定不容易找到停車位,所以住宿的地方最好就有車庫。這兩個因素交集下來,加上我們出行的時間是週末,那麼,住宿點的價格就絕對不在兩老認知的可接受範圍之內了。

當然,實際的價格一定不可以讓兩老知道。物超所值,對於長輩而言是很重要的事情。

即便我清楚認知到真實需求,卻還是在安排行程與住宿點的過程裡,很清楚地感受到某一種已經不太適用的生命模式出現了,因為感覺卡卡的,顯然過去對於娛樂或者某些生活的消費模式,已經不合時宜,必須迭代了。

此刻於我而言,出遊是體驗生活的重要經歷,帶爸媽出遊更是如此。而為此應當付出什麼呢?這應該是不需要設定金額上限的。

再加上,今天一個朋友告訴我,既然我負責開兩個整天的車,要是精神不好,是三條人命。換句話說,好好找個地方睡覺,已經不是娛樂性消費,而是安全的議題。

是啊,只要可以放下習慣性的節儉腦迴路,突然就發現,其實選擇又多又棒!

於是,我也開始期待這次的南部行了。

69會員
92內容數
我和我的日常觀察、讀書筆記,還有基於個人生活經驗的反思與體驗; 我和你和他的互動、以及跨越不同社會關係網絡而激起的煙花、水花與火花。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