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模式迭代中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去年七月在教練的工作坊中,曾經討論到關於生命模式的迭代。

生命模式很大一部份來自於我們的成長環境與家庭背景,更多甚至是沿襲自我們的父母輩,他們的生活習慣、做事方式,及其造成行為背後的思維慣性。

要迭代或改變,首先要能夠辨識出這個模式。

通常會意識到自身有其慣性,或者需要、想要改變的時候,就是原有模式不是那麼好用了,可能遇上了難解的問題。

確實,父母的生活慣性與思維模式,出自於他們成長的背景。在他們的生命歷程中,或許適用,有其相應的時空背景,但是到了我們的身上,卻或許不合時宜了。



比如,從小我所遵循的法則是絕對的不能浪費,只要拿到手上、裝到碗裡的所有食物都一概不能剩下,再怎麼飽、再怎麼撐,或者在冰箱放了很久很久,都必須吃光。

但是,此刻在我自己的生活裡,這一準則已經開始鬆動了——因為,為了某種不浪費而勉強吃下太多的食物,或甚至因此吃壞肚子,可能造成更大的浪費,包含看病的時間、還有因為吃胖或吃了太多不健康的東西之後,為了恢復健康耗費的時間與精神。

沿襲自原生家庭的生命模式,除了吃東西吃外,還有消費習慣。於此同時,我也察覺到要改變消費模式,比起改變吃東西習慣的難度還要高。

比如說,那些相對偏向娛樂的消費行為,在我過去的認知內是必須避免的,因為娛樂屬於非必要消費,幾乎與浪費的概念相互連結。

所以包含看電影、看戲或看演場會等文化或娛樂的活動,在我的成長經歷中不常出現,甚至可以說是奢侈的消費行為。

也因此,在我過去某一段生命歷程中,時常很無法理解為什麼有許多的同學總是可以常常花錢看電影、看戲或者去看演場會。那些對於還是學生的我而言,真的好貴。

其實,這不過就是消費習慣與對事物的價值認知不一樣而已。

現在,我偶爾也去看電影、也看演唱會,有時也去看音樂會(我愛管樂團)。還沒去過巨蛋,不過是因為從來都沒有搶到票而已。

這種來自成長背景的認知,在我父母輩的時空背景是可以理解的。作為胼手胝足、白手起家者的後輩,此刻身上所擁有的一切都不是簡單獲得的。



不過,這樣不可浪費與盡可能節儉的消費模式,就在我嘗試要帶爸媽出門、並且開始安排行程的規劃時,突然變得很卡很卡了。

且不論我媽口頭上千交待萬叮嚀的,不可以選太貴的地方。

在過去,如果是我自己或者和好朋友一起出門,挑選的住宿通常不會超過一定的價位。因為出門就是旅遊,旅遊就是娛樂,而娛樂屬於非必要的消費行為。因此出遊的花費,剛剛好就好,絕對不可以鋪張浪費。

對於我個人而言,過夜,純屬需要一個地方睡覺而已。

但,這次是開車載兩老直奔彰化雲林嘉義。

老人家腿腳不利索,首先住宿點不能距離市區或景點太遠,最好可以停車之後步行抵達我們要去的地方;其次,正因為得靠近人多的市中心,一定不容易找到停車位,所以住宿的地方最好就有車庫。這兩個因素交集下來,加上我們出行的時間是週末,那麼,住宿點的價格就絕對不在兩老認知的可接受範圍之內了。

當然,實際的價格一定不可以讓兩老知道。物超所值,對於長輩而言是很重要的事情。

即便我清楚認知到真實需求,卻還是在安排行程與住宿點的過程裡,很清楚地感受到某一種已經不太適用的生命模式出現了,因為感覺卡卡的,顯然過去對於娛樂或者某些生活的消費模式,已經不合時宜,必須迭代了。

此刻於我而言,出遊是體驗生活的重要經歷,帶爸媽出遊更是如此。而為此應當付出什麼呢?這應該是不需要設定金額上限的。

再加上,今天一個朋友告訴我,既然我負責開兩個整天的車,要是精神不好,是三條人命。換句話說,好好找個地方睡覺,已經不是娛樂性消費,而是安全的議題。

是啊,只要可以放下習慣性的節儉腦迴路,突然就發現,其實選擇又多又棒!

於是,我也開始期待這次的南部行了。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Wisdom-avatar-img
2024/03/14
卡卡的感覺代表的就是正在進化,這是很棒的感覺。能把金錢數字換算成價值時(貴的飯店價格換算成維護三條人命安全的價值),那是使用金錢真正的意義👍👍👍
avatar-img
Sylvie的移動城堡
70會員
108內容數
我和我的日常觀察、讀書筆記,還有基於個人生活經驗的反思與體驗; 我和你和他的互動、以及跨越不同社會關係網絡而激起的煙花、水花與火花。
Sylvie的移動城堡的其他內容
2025/03/10
一位作者控訴其前老闆的職場霸凌經歷,描述其前老闆利用媒體形象、政府資源及社會地位,在職場上公然羞辱員工,並在職場霸凌零容忍的現代社會,仍能逍遙法外,呼籲職場霸凌受害者勇敢發聲。
Thumbnail
2025/03/10
一位作者控訴其前老闆的職場霸凌經歷,描述其前老闆利用媒體形象、政府資源及社會地位,在職場上公然羞辱員工,並在職場霸凌零容忍的現代社會,仍能逍遙法外,呼籲職場霸凌受害者勇敢發聲。
Thumbnail
2025/02/23
愛情不再是唯一核心敘事?從過往愛情是文學作品核心主題,到如今多元關係的興起,愛情不再是衡量人生完整的唯一標準。作者質疑傳統婚姻模式的適用性,並探討家人與朋友在照護上的差異,以及現代社會多元關係的接受度。
2025/02/23
愛情不再是唯一核心敘事?從過往愛情是文學作品核心主題,到如今多元關係的興起,愛情不再是衡量人生完整的唯一標準。作者質疑傳統婚姻模式的適用性,並探討家人與朋友在照護上的差異,以及現代社會多元關係的接受度。
2024/06/30
本文講述了作者在旁觀一場朋友被迫離職,並在離職面談中受到主管的排擠,提問,懷疑與折磨後,思索自身在職場的角色,得出放下自我,扮演好每一個角色更為重要的結論。
Thumbnail
2024/06/30
本文講述了作者在旁觀一場朋友被迫離職,並在離職面談中受到主管的排擠,提問,懷疑與折磨後,思索自身在職場的角色,得出放下自我,扮演好每一個角色更為重要的結論。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已經一段時間習慣看訪談節目,我發現那是另一種我這個階段成長的另一種方式。 所謂這個階段,可能是年紀,也可能是只有我能感受到的一種時期。 有時後是因為主題,有時後是訪談過程中來賓與主持人對話中無法預期的一些就驚喜。 而我逐漸也在尋找類似的「屬於我自己」無法預期的那種驚喜。 大部分我已經習慣
Thumbnail
已經一段時間習慣看訪談節目,我發現那是另一種我這個階段成長的另一種方式。 所謂這個階段,可能是年紀,也可能是只有我能感受到的一種時期。 有時後是因為主題,有時後是訪談過程中來賓與主持人對話中無法預期的一些就驚喜。 而我逐漸也在尋找類似的「屬於我自己」無法預期的那種驚喜。 大部分我已經習慣
Thumbnail
本週隨手記。(容光煥發的狀態寫出來的文字真的很有能量) 生活,生活就是種自己開心、自己快樂且充滿富足的狀態,生生不息。 - 『時間?』 小時候總是不懂長輩說年紀越大、越不想出門;隨著自己年紀慢慢往三邁進,我理解了。 以前總覺得很多聚會、很多朋友是經歷成長的表現;現在則是勇敢斷開無效社交、培
Thumbnail
本週隨手記。(容光煥發的狀態寫出來的文字真的很有能量) 生活,生活就是種自己開心、自己快樂且充滿富足的狀態,生生不息。 - 『時間?』 小時候總是不懂長輩說年紀越大、越不想出門;隨著自己年紀慢慢往三邁進,我理解了。 以前總覺得很多聚會、很多朋友是經歷成長的表現;現在則是勇敢斷開無效社交、培
Thumbnail
"…別讓成長的傷,成為你的人生標籤!…坐上時光機,開啟人生重塑之旅!從成長歷程發掘,情感缺失遺落的碎片,用你喜歡的方式陪自己長大…透過檢視從出生到成年的感情需求和缺塊,進而了解自己負面情緒的起因、面對壓力和挫折時的反應源由,藉此撕下你無意識為自己貼的「壞標籤」,包含了影響你看待世界的眼光、經營的感情
Thumbnail
"…別讓成長的傷,成為你的人生標籤!…坐上時光機,開啟人生重塑之旅!從成長歷程發掘,情感缺失遺落的碎片,用你喜歡的方式陪自己長大…透過檢視從出生到成年的感情需求和缺塊,進而了解自己負面情緒的起因、面對壓力和挫折時的反應源由,藉此撕下你無意識為自己貼的「壞標籤」,包含了影響你看待世界的眼光、經營的感情
Thumbnail
隨著時間流逝,年歲不斷增長、父母也漸漸老去…。此時,除了要好好鍛鍊自己的身心健康、為即將到來的老年做預備之外,學習如何在忙碌、壓力等因素下找到自己的生活平衡,也是人生下半場一定要學習的功課。 準備照顧父母的心態 看到父母體力衰退、變老的樣子,難免會不知所措、甚至想逃開。「變老的勇氣」一書作者岸見
Thumbnail
隨著時間流逝,年歲不斷增長、父母也漸漸老去…。此時,除了要好好鍛鍊自己的身心健康、為即將到來的老年做預備之外,學習如何在忙碌、壓力等因素下找到自己的生活平衡,也是人生下半場一定要學習的功課。 準備照顧父母的心態 看到父母體力衰退、變老的樣子,難免會不知所措、甚至想逃開。「變老的勇氣」一書作者岸見
Thumbnail
「每天都是新的一生,而每個昨天都變成了上一輩子」 近期開始長出的新認知,以前會覺得當人們探討著上輩子議題的時候,我會覺得那可能很遙遠,且難以連結,然而近期突然用了這個觀點,重新看待過去的自己,好像感覺到,過去自己,就像是上輩子的事情,彷彿能理解過去那個自己,也影響著此刻的自己,但同時現在的自己,也
Thumbnail
「每天都是新的一生,而每個昨天都變成了上一輩子」 近期開始長出的新認知,以前會覺得當人們探討著上輩子議題的時候,我會覺得那可能很遙遠,且難以連結,然而近期突然用了這個觀點,重新看待過去的自己,好像感覺到,過去自己,就像是上輩子的事情,彷彿能理解過去那個自己,也影響著此刻的自己,但同時現在的自己,也
Thumbnail
你認為人會隨著年紀增長就變得更加有智慧嗎?還是性格在出生的那一刻就已然成形? 或許你曾經聽說過某個人在經歷某個事件後整個性情大變,這也就代表形塑一個人的不只是基因,而是會受到後天環境與事件所影響,還可能會經歷多次不同的轉變,所以每個人都有可能擁有多種樣貌,也因此決定我們過上什麼樣的生活。
Thumbnail
你認為人會隨著年紀增長就變得更加有智慧嗎?還是性格在出生的那一刻就已然成形? 或許你曾經聽說過某個人在經歷某個事件後整個性情大變,這也就代表形塑一個人的不只是基因,而是會受到後天環境與事件所影響,還可能會經歷多次不同的轉變,所以每個人都有可能擁有多種樣貌,也因此決定我們過上什麼樣的生活。
Thumbnail
去年七月在教練的工作坊中,曾經討論到關於生命模式的迭代。 生命模式很大一部份來自於我們的成長環境與家庭背景,更多甚至是沿襲自我們的父母輩,他們的生活習慣、做事方式,及其造成行為背後的思維慣性。 要迭代或改變,首先要能夠辨識出這個模式。 而,通常會意識到自身有其慣性,或者需要、想要改變的時候,就
Thumbnail
去年七月在教練的工作坊中,曾經討論到關於生命模式的迭代。 生命模式很大一部份來自於我們的成長環境與家庭背景,更多甚至是沿襲自我們的父母輩,他們的生活習慣、做事方式,及其造成行為背後的思維慣性。 要迭代或改變,首先要能夠辨識出這個模式。 而,通常會意識到自身有其慣性,或者需要、想要改變的時候,就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