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6-06|閱讀時間 ‧ 約 3 分鐘

關於閱讀

從前閱讀,只會想著得到知識。如今閱讀,也會想著取得知識,但我更渴望在過程中能否進行反思,以及得到喘息的機會。
我較喜歡看抒情類的小說或散文集,中學時期就為了能夠寫出一篇上品的Q1文章,現在就是為了放鬆頭腦。它們的內容總帶著淡淡的情味,流露出對人生的感悟,或是對事物的情感。而且我也是一個感性的人,每次看這些小說、散文,也會有意無意地對書中的主角或作者的經歷產生共鳴。因此,中學的時候,雖然閱書量不多,但我絕大部分在圖書館借閱的都是中文小說和散文集,因為只有這些才能夠吸引我借閱。
曾經閱讀一篇報導,受訪者感嘆香港社會對於「看書」的態度,側重於能夠取得甚麼,而不是用來消磨時間。的確,在香港社會,競爭激烈,所有事物都充滿計算,看書也如是:究竟這本散文集能否協助我提升寫作技巧?究竟這本小說能否刺激我構思寫作內容?老師說這幾位作家的書值得看,這些書應該能協助我取得好成績了。但當一個人離開校園,走進社會的時候,看書對他而言可能突然失去意義。工作上生活上已經有很多事情需要忙著,上司瘋癲式的追趕進度,朋友密集式的邀約吃飯,休息的時間,拿來睡覺就最好。就算真的有剩餘的時間,也拿來玩玩手機吧,比起看書更有趣。
上述也是我的寫照,但我現在嘗試調整這個觀念,其實看書也是消磨時間的一個辦法。不竟為了上課和工作,看著電腦及手機屏幕久了,也想休息一下。但休息的時候再看電視、手機,豈不是更傷眼睛?除了在家睡個好覺,或是向窗戶外遠望,讓眼睛休息一下以外,看書也許是一個好主意。帶著一個平和、好奇的心態,打開書的封面,開始細閱當中的文字,與作者一同行走於故事的脈絡,時而驚嘆,時而哀傷,時而怒氣衝天,時而欣喜若狂。有時無意間會代入角色或是作者的世界,開始反思若果我們是角色或作者,我們又會怎麼想、怎麼做。一看就多個小時,時間也消磨得乾乾淨淨,不但沒有浪費,而且賺了不少。
其實,我仍然在練習養成這個習慣,不竟這也需要時間。在休息中保持頭腦清醒,在放鬆中尋找反思的機會,看來就是閱讀的作用。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盧清明 的其他內容

發表回應

成為會員 後即可發表留言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