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點都不難!五步驟建立專屬於你的讀書習慣!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先給大家一個讓我倒抽一口氣的數據:
文化部統計,2015年平均每人看8.5本書,2018年竟然掉到了4本。
當然,學生時期的我們看了很多「書」,可能是教科書、參考書、老師推薦對考試有利的書籍。但在這之外呢?回想讀書時期的我,也很少看其他的課外讀物。
光是要看完被考試相關的書就已經腦筋疲乏了,哪還有時間看別的東西。可能因為從小養成這樣的心態,長大後覺得讀書就是「有必要再讀」,回想起讀書也不是多麽放鬆開心的事情,而是一連串強迫填鴨的記憶。
或許很多人跟我一樣,因為這種非主動式的閱讀體驗,讓自己以為自己不喜歡讀書,覺得書很無趣,或是習慣別人幫忙選書而降低了讀書的自主性。已經有太多研究發現,提升自主性對各方面的表現都有正向的影響,不論是用在研究新的專業還是在職場上。我們必須先拿回「看書」這件事的自主性。
開始工作後,3C產品大發達,大多數的時間都花在手機上面,滑滑臉書IG,也是滿舒壓的。不過長期下來,不知道你有沒有一樣的感受:
越滑越空虛,腦袋一次塞入過多訊息而容易疲憊,又進入另一種填鴨式的資訊吸收。更悲傷的是,或許一天就這樣過去了,很像沒有什麼價值感,還會陷入與別人的人生比較的負面循環。更加找不到自己到底想要什麼。
我對以上感受非常深刻,因此我想把滑手機的時間用其他的興趣填補,正好很愛逛誠品的我,幾次的造訪都隨手看了一些很精彩的書。看了村上春樹、看了卡夫卡變形記、當然還有一些工具書像是理財書、商業書籍類別。當下就決定,我想要建立起讀書的興趣。在這過程中,我發現我自己建立起這個興趣的方式,似乎可以分享給大家,希望對你有幫助!

一、 先了解,即使是「興趣」也是需要「培養」的


我年輕的時候(現在也不是說很老拉!)常膚淺的以為,興趣就是天賦的,都叫做Gift了,天都送給你了,就是自然生成的,像種籽掉到土裡就是會發芽一樣,哪需要什麼努力?
但我真的是太天真了。我記得我小時候就特別喜歡畫畫,也特別會畫,尤其是臨摹跟其他人比起來真的厲害非常多。但我就因此自滿了,沒有去上進階的課程,到了國中高中加入美術班,發現大家都經過專業的訓練,我就狠狠地被比下去了。對繪畫的興趣瞬間降低了。(就是這麼玻璃心!哈哈!)
事實是,種籽還需催芽,興趣還需深耕。
反之,定期讀書跟寫書摘原本不是我的興趣。其實我國高中的作文分數超低,不過我現在卻有計畫性地建立了這些興趣,反而讓我的興趣變得更深入,難以被撼動。你說我寫得爛,我反而只會覺得感謝你,給我更好的機會。

二、找到自己的why

很不想承認,但是人是一種很需要意義的生物。
這個為什麼,不一定要多高大尚的原因,從簡單粗暴的原因開始其實就很好。在進行的過程中,會找到更深入的原因。像我一開始只是單純想看到好看的書,最好可以提升自己的知識含金量,最最好是可以炫耀給別人聽的。看看我多膚淺!
不過在這過程中,我發現讀完一本好書就好像重新用別人的眼睛活過一次。我可以用一個禮拜看完了別人研究好多年的成果跟觀點。我看完了一整個人類歷史的演變。當然網路文章也有含金量高的,不過書不同點是,它濃縮了作者一生的精華,無私且系統化的分享給讀者。一本書不到四百塊卻能買到一個成功者好幾年的心血,到圖書館甚至免費,怎麼想都覺得很划算。這種撿便宜大媽心態真適合我!

三、原子習慣超好用!把新習慣建立在舊的上面就對了!


剛開始,我看書的速度很慢,因為我有空才看,並沒有為讀書建構一個新的習慣。但自從看完原子習慣之後,我嘗試把讀書的習慣建立在我原有的舊習慣之後,比如說:我週六上午都會去上課,那我就每次上完課後就去同一間咖啡廳,點一杯咖啡跟蛋糕,然後開始看書。或是中午吃中餐本來都是配手機,我把配菜改成書。大眾運輸上也是,我都在看書(還可以裝裝文青,多好!)。看書的速度加速很多,現在一週可以看一本書以上了!
看得快有個好處,你比較「不會忘記」,而且會很有「成就感」。相信我,成就感是建立興趣的萬靈丹!

四、讓讀書有個儀式感,享受讀書的過程吧!


建立了讀書的習慣後,自然而然地,會養成自己的儀式感,就更離不開讀書了。如果沒有自然而然地出現的話,就有意識地嘗試創造一下吧!
我的儀式感大概長這樣:在咖啡廳伴著咖啡香,讀入一行又一行的文字,偶爾輕音樂會不經意地縈繞耳邊。休息的時候吃一小口巴斯克焦香起士蛋糕。從骨髓到心靈都深刻地放鬆慢活,讓我發自內心產生像黑巧克力後韻的濃厚滿足感。
儀式感,可以讓生活中每一件頻繁出現、看似沒有意義的小事多一個「詩意」。心裡面被暖流填滿的寧靜感受,很舒服。
在公司的時候,吃中餐前,拿出自己最喜歡的可愛棉質小餐巾,墊在便當下面。將書攤開在左手邊,翻到放有貓咪插圖小書籤的頁面,開始邊慢慢咀嚼食物,邊拿洗練的文字當配菜。暫時忘記上班時的煩悶。
相信你也會有自己喜歡的儀式感,可能是每次看書前都要洗手表達對書的尊敬。每次看完書都會放上你最愛的雅緻的金色金屬質感花朵書籤。或是你有一張最愛的手工藤編椅子,上面有波希米亞風的萬用毯,在那看著村上春樹的挪威森林。你會發現,生活中的儀式感越多,整個人的氣質也會慢慢轉變得跟你形塑的儀式一樣有質感。簡單說,我們會慢慢地活成我們想要的樣子。共勉之。

五、喜歡了之後,給自己一點小小的強迫性


我現在給自己的小小強迫性就是這個專欄。藉由這個專欄,我強迫自己每週至少一篇讀書心得,表示我每週至少看完一本書。當然如果粉絲數量可以上升就太完美了!不過更多的是對自己的一個期許。藉由寫心得,我可以把所讀的重新歸納整理,盡可能地讀進自己的心。
把自己的成果曝光,就更容易持續下去,不會半途而廢,其實只是這麼簡單的原因。
當然也可以選擇別的方式,可能是:多久要看完一本書、要讀懂尼采的理論,或是想要深入綠色產業這門專業。重點是給自己的一個可以量化的目標,讓自己不是單純的為了讀書而讀書,這樣只會輕輕拂過,讀不深入。久了或許會因為沒有明確的進步,而慢慢喪失初心也不一定呢!
如果以上的經驗談對你有幫助,可以點愛心或是給我拍拍手給我一點支持唷!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給自己的新目標: 平均一個月看本書,寫下書摘,分享出去。 希望可以達成這個目標,直接用方格子來督促自己。 歡迎分享自己喜歡的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災難曾幾何時變成自由市場賺大錢的方式?新自由主義在推廣自由市場的同時,到底犧牲了什麼?為什麼在推行新自由經濟記的市場裡,總是會有血腥的歷史?我們想帶往我們的國家往哪個方向走呢?一個國家的經濟政策,對全民的福祉產聲巨大影響。國家到底要心繫各階層的人民還是只要看到漂亮又冰冷的經濟數據就好呢?
我邊看邊在心中大喊著:為什麼不逃走?為什麼不反抗?為什麼要認命?主角們為什麼要任由別人取走自己的器官?複製人難道不是人嗎? 借用主角們殘酷的結局,反思到的不只是書裡面複製人的人權之類的議題,更多的是人們抵抗環境時的無力與挫敗。其實我們都一樣。掙扎,還需「現實環境」給我們一條繩索,好拉著自己往上。
你現在幸福嗎?你會對未來感到恐懼嗎?你覺得做自己想做的工作,而不是社會要求的成就,對你來說壓力很大嗎? 在台灣為了生存,我們很像要做到很多我們不一定想做也不一定適合的事情,看瑞典卻把很多國家視為「夢想」的事物,用腳踏實地的方式,一步一步屢行在生活每個細節,上到社會政府、下到學校家庭...
我們要記住,人類的歷史從來不是潔白無邪。 現在很多的災難,似乎都是冥冥之中必然發生的,深深的刻印在我們的基因,我們快速的發展看似聰明,但智慧卻沒有跟上物質的發展。從幾萬年前智人所到之處大型動物大量滅絕,到現奪取自然資源、無盡的砍伐、以動物的痛苦為根的圈養,甚至滅絕了同樣也是人的其他物種...
習慣也是一樣,每天只要細微改變1%,一年下來我們可能學會一個新語言、多瘦5公斤、多會一個技能、多培養一個興趣甚至是變成一個超級業務。但這些改變,或許只是從每天的「兩分鐘」開始的。
最近工作不順心的時候,總會想要執行一些儀式性的東西,比如說到一個安靜的地方,只跟自己還有愛的人相處一天。沒有其他人,只有樹葉敲打彼此的聲音、溪水緩慢流動的聲音還有海浪拍打的聲音。最喜歡的是離海跟山都很近的地方,最好是騎車一小時以內可以往返。 而馬崗漁港是我目前最合適的靜心的聖地了。
災難曾幾何時變成自由市場賺大錢的方式?新自由主義在推廣自由市場的同時,到底犧牲了什麼?為什麼在推行新自由經濟記的市場裡,總是會有血腥的歷史?我們想帶往我們的國家往哪個方向走呢?一個國家的經濟政策,對全民的福祉產聲巨大影響。國家到底要心繫各階層的人民還是只要看到漂亮又冰冷的經濟數據就好呢?
我邊看邊在心中大喊著:為什麼不逃走?為什麼不反抗?為什麼要認命?主角們為什麼要任由別人取走自己的器官?複製人難道不是人嗎? 借用主角們殘酷的結局,反思到的不只是書裡面複製人的人權之類的議題,更多的是人們抵抗環境時的無力與挫敗。其實我們都一樣。掙扎,還需「現實環境」給我們一條繩索,好拉著自己往上。
你現在幸福嗎?你會對未來感到恐懼嗎?你覺得做自己想做的工作,而不是社會要求的成就,對你來說壓力很大嗎? 在台灣為了生存,我們很像要做到很多我們不一定想做也不一定適合的事情,看瑞典卻把很多國家視為「夢想」的事物,用腳踏實地的方式,一步一步屢行在生活每個細節,上到社會政府、下到學校家庭...
我們要記住,人類的歷史從來不是潔白無邪。 現在很多的災難,似乎都是冥冥之中必然發生的,深深的刻印在我們的基因,我們快速的發展看似聰明,但智慧卻沒有跟上物質的發展。從幾萬年前智人所到之處大型動物大量滅絕,到現奪取自然資源、無盡的砍伐、以動物的痛苦為根的圈養,甚至滅絕了同樣也是人的其他物種...
習慣也是一樣,每天只要細微改變1%,一年下來我們可能學會一個新語言、多瘦5公斤、多會一個技能、多培養一個興趣甚至是變成一個超級業務。但這些改變,或許只是從每天的「兩分鐘」開始的。
最近工作不順心的時候,總會想要執行一些儀式性的東西,比如說到一個安靜的地方,只跟自己還有愛的人相處一天。沒有其他人,只有樹葉敲打彼此的聲音、溪水緩慢流動的聲音還有海浪拍打的聲音。最喜歡的是離海跟山都很近的地方,最好是騎車一小時以內可以往返。 而馬崗漁港是我目前最合適的靜心的聖地了。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我一看到書就想睡覺、我去書局總感覺腸胃蠕動特別順暢、我沒有看書習慣......等等,都是我推薦朋友「看書」這件行為的第一反應,當然,也有部分的朋友對於養成看書習慣給予正向反饋,只是,畢竟新習慣養成總是需要多點練習加上一點努力,所以,常常有人提到「到底該如何養成閱讀習慣,並且愛上看書?」的議題。 今
Thumbnail
閱讀不僅僅是一種好的興趣,更是一種積極的生活態度。閱讀對於語言能力、思維邏輯和自我成長的重要性,同時也提到閱讀能夠提升人的抽象思維、擴大知識面、豐富內在世界。閱讀對於社交互動、事業發展等方面也有積極的裨益。在生活中,閱讀有助於人們暫時抽離生活壓力,去關心、感受和享受。
Thumbnail
最近跟朋友討論職涯發展與習慣養成時,聊到自己如何長期保持閱讀的習慣。
Thumbnail
閱讀對我來說是一種獨特的享受,也是提升生活品質的低成本方式。透過書本中的價值觀和觀點,我能夠擴展思維,擺脫狹隘的視野。閱讀也是一種內心的治癒良藥,當面對挫折時,書本總能給予我慰藉和解答。無論生活多艱困,書本始終是我最富裕、最自由的樂土。
Thumbnail
我從小就是個很喜歡看書的人,但在擁有了電腦、手機之後,閱讀的時間也下降許多,卻在這幾年又開始重拾書本。在網路世代,能夠獲取資訊、知識的管道實在太多,我們為何還需要閱讀紙本文字呢? 書本最大的魅力,在於毫無魅力。by《我們為什麼要閱讀》
Thumbnail
讀書跟減肥一樣,是迴環反覆出現在願望清單裡的代辦事項嗎?因為容易故態復萌。 
Thumbnail
閱讀工具書可能需要一些技巧,這篇文章分享了作者的一些建議,從拆解目標到讀書的氛圍,都會讓你更容易培養閱讀的習慣。
Thumbnail
沒有閱讀習慣,一直是許多人最困擾的事情。 你今年又在制定要養成閱讀習慣、要讀幾本書的年度目標嗎?這可能是許多人每年給自己的期許,但等到年末回顧時,才發現今年就這樣莫名其妙地過了。如果想來點不一樣,可以看看這本閱讀變現!
Thumbnail
閱讀對個人成長和學習有著巨大的幫助,從生疏到熟練,閱讀帶給我們的收穫遠遠超過我們所想像的。閱讀讓我們能從每一本書、每一次閱讀中獲得新的知識和體驗,讓我們未知的已知變多。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我一看到書就想睡覺、我去書局總感覺腸胃蠕動特別順暢、我沒有看書習慣......等等,都是我推薦朋友「看書」這件行為的第一反應,當然,也有部分的朋友對於養成看書習慣給予正向反饋,只是,畢竟新習慣養成總是需要多點練習加上一點努力,所以,常常有人提到「到底該如何養成閱讀習慣,並且愛上看書?」的議題。 今
Thumbnail
閱讀不僅僅是一種好的興趣,更是一種積極的生活態度。閱讀對於語言能力、思維邏輯和自我成長的重要性,同時也提到閱讀能夠提升人的抽象思維、擴大知識面、豐富內在世界。閱讀對於社交互動、事業發展等方面也有積極的裨益。在生活中,閱讀有助於人們暫時抽離生活壓力,去關心、感受和享受。
Thumbnail
最近跟朋友討論職涯發展與習慣養成時,聊到自己如何長期保持閱讀的習慣。
Thumbnail
閱讀對我來說是一種獨特的享受,也是提升生活品質的低成本方式。透過書本中的價值觀和觀點,我能夠擴展思維,擺脫狹隘的視野。閱讀也是一種內心的治癒良藥,當面對挫折時,書本總能給予我慰藉和解答。無論生活多艱困,書本始終是我最富裕、最自由的樂土。
Thumbnail
我從小就是個很喜歡看書的人,但在擁有了電腦、手機之後,閱讀的時間也下降許多,卻在這幾年又開始重拾書本。在網路世代,能夠獲取資訊、知識的管道實在太多,我們為何還需要閱讀紙本文字呢? 書本最大的魅力,在於毫無魅力。by《我們為什麼要閱讀》
Thumbnail
讀書跟減肥一樣,是迴環反覆出現在願望清單裡的代辦事項嗎?因為容易故態復萌。 
Thumbnail
閱讀工具書可能需要一些技巧,這篇文章分享了作者的一些建議,從拆解目標到讀書的氛圍,都會讓你更容易培養閱讀的習慣。
Thumbnail
沒有閱讀習慣,一直是許多人最困擾的事情。 你今年又在制定要養成閱讀習慣、要讀幾本書的年度目標嗎?這可能是許多人每年給自己的期許,但等到年末回顧時,才發現今年就這樣莫名其妙地過了。如果想來點不一樣,可以看看這本閱讀變現!
Thumbnail
閱讀對個人成長和學習有著巨大的幫助,從生疏到熟練,閱讀帶給我們的收穫遠遠超過我們所想像的。閱讀讓我們能從每一本書、每一次閱讀中獲得新的知識和體驗,讓我們未知的已知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