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糖業的源起之地─橋頭糖廠時空巡禮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網路上流傳各種臺南人嗜糖如命的描寫,從歷史上來看臺南也是一個不折不扣的砂糖貿易城市。不過,臺灣的現代化製糖技術起源卻不是臺南,而是南方的高雄橋頭!橋頭糖廠在台糖官方名稱為高雄糖廠,其前身是1900年成立的臺灣製糖株式會社橋仔頭製糖所,1999年結束製糖之後朝向文化園區進行規劃。以下就透過文字與圖片,帶你一起走進臺灣現代糖業的起源之地。
橋頭糖廠不僅是臺灣現代化製糖的起源,也是糖鐵的起源地

臺灣製糖成立

日本雖然在1895年獲得臺灣主權,但民間大大小小的反抗活動仍讓日軍吃足苦頭,加上極度缺乏現代化基礎建設,財政上也是不折不扣的賠錢貨。為了早日讓臺灣的財政健全,臺灣總督府隨即針對具有經濟價值的物產進行盤點,認為糖業具有很大的成長空間。因此時任民政長官後藤新平積極向三井物產合名會社進行交涉,終於說服三井投資臺灣糖業。三井的專務理事益田孝同時向有日本糖業之父之稱的鈴木藤三郎尋求合作,於1900年在東京成立了臺灣製糖株式會社,由鈴木藤三郎出任首任社長,山本悌二郎統籌在臺設置製糖工廠相關計畫。
製糖工廠要設在哪裡?根據總督府做的先期調查認為臺南麻豆具有很好的製糖條件,不過鈴木與山本考量當時的臺灣交通便利度與水源供給後,決定在1900年便已開通的打狗臺南間鐵道沿線、甘蔗產地中心的橋仔頭落腳。當時的橋仔頭附近沒有大型聚落,甚至是山中土匪前往海岸交易的交通要道,不但搬入糖廠機具與建築建設讓臺灣製糖耗費不少精力,政府也得協助建立郵電系統與維持治安,從零開始建立臺灣製糖在臺的根基。建廠工程在1901年2月25日展開,並在同年10至11月間竣工,隔年終於排除萬難開始投入生產。

治台初期的建築巡禮

現今的高雄糖廠在空間上大致可以分成三大區域,鄰近橋頭糖廠捷運站的是工廠職員宿舍區域,位置在園區北側的則是行政區與製糖工廠。行政區內植栽豐富,宛如一座小森林一般,時逢秋冬季節,地上還有滿滿的落葉營造出異國風情。在一片森林中的是1901年落成的原社宅事務所,以及興建於1940年、戰後供廠長與副廠長居住的宿舍。外觀方正的社宅事務所在周圍設有拱圈迴廊,搭配周圍的植栽頗有來到西方國家的熱帶殖民地的感覺。不過在建廠初期,事務所周圍視野非常開闊,並沒有今日如此豐富的植栽。當時為了抵禦三不五時出現的土匪,在屋頂上還有數個銃眼讓駐廠軍隊與壯丁可以架設槍枝,是因應那段治安不佳的時期而生的堡壘。
社宅事務所的屋頂周圍的方形孔洞是過去架設槍枝的銃眼,治安最惡劣的時候不但廠方自組壯丁團,總督府也有駐軍協防
事務所前的聖觀音像是鈴木藤三郎社長為了給予職工心靈寄託所設置,同樣的神像在鈴木社長的老家、居所與日本精製糖會社也有
與事務所風格相近的原俱樂部也是建廠初期留下的建築之一,主要是作為員工的休閒空間,但後來隨著糖廠業務增加而改建為辦公空間使用。目前俱樂部除了保有部分空間作為辦公用途之外,還設有豬仔文物館展示台糖畜產相關文創品。
建廠初期為了員工休閒所設置的俱樂部,但隨著業務拓展而轉為辦公用途

時光凍結的製糖工廠

製糖工廠是整座園區的產業核心,現存的工廠是過去橋仔頭製糖所的第一工場,但因糖業副產品酒精是重要的軍需物資,使得工廠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遭受同盟國軍隊轟炸,直到戰後台糖公司接手後才進行重建。雖然工廠在戰爭中受損,但幸運的是在廠房中仍留下由紅磚砌造的牆體,讓我們可以看見臺灣糖業初期的工廠樣貌。戰後台糖重建時引進自動化管理模式,在廠房中各個製糖流程設置中央控制台監控生產情形,但在結束製糖之後,偌大的齒輪停了下來,複雜的機台面板上堆著灰塵,過去繁忙的歲月就這樣凍結在歷史中。
位於甲列壓榨機旁的紅磚拱牆是唯一在戰火下倖存的工廠遺跡
製糖的過程大致可分為壓榨、清淨、蒸發、結晶、分蜜等五項步驟。從田中採收的甘蔗經由卡車或火車送到糖廠之後,會倒入切割機中將甘蔗切碎成小塊,接著送入壓榨機壓出甘蔗原汁做後續處理。目前橋頭糖廠內設有甲、乙兩列壓榨線,各設有五重壓榨機,合計每日可壓榨3200噸的甘蔗。壓榨完的蔗渣會送入輸送帶末端的鍋爐室作為燃料,真的是一點甘蔗都不浪費。壓榨出來的蔗汁會送到工廠二樓的清淨室,藉由加熱器將蔗汁提升到103度左右的高溫進行殺菌,接著加入石灰讓其中的雜質沉澱、過濾出來,過濾出來的濾泥則可以作為土壤改良用的肥料使用。清淨完成的清汁再進入蒸發罐中進行真空蒸發,一步步將多餘的水分排除,讓蔗糖能慢慢結晶出來,最後透過分蜜過程就能得到我們所使用的砂糖和糖蜜。
甘蔗倒入進料口後會先進行初步清洗切割,再進入壓榨機進行壓榨
壓榨出來的蔗汁會透過加熱器進行高溫殺菌,並加入石灰讓雜質得以沉澱。因為加熱器鐵管容易累積沉澱物,所以需要定時清潔。
清淨的蔗汁接著進入蒸發罐濃縮
身為臺灣第一座現代化製糖工業場址,台糖在文化部補助下在工廠內設置了不少解說牌,讓觀眾可以在安靜、龐大的工廠理解砂糖的生產過程。不過逛了一圈下來,我覺得廠內動線指引仍是稍嫌不足。此外,解說板似乎混雜了不同年代的設置,除了造成上設計不統一,不少內容還是針對某一項機械或空間的解說,缺乏一貫解說邏輯甚為可惜。

龐大的鐵道場站與機關車群

為了增進運輸效率,除了使用一旁的縱貫線鐵道作為聯外資材與產品運送路線之外,橋頭糖廠在1907年也引進蒸汽機車負責農場與糖廠之間的原料搬運。早期橋頭糖廠使採用牛或人力台車軌道進行原料輸送,但隨著產能擴大,運輸效率也得同步跟上。1905年山本悌二郎帶著技師前往夏威夷考察,並帶回使用專用鐵道增進運輸效率的構想。相關規劃也在1907年獲得總督府許可,同年11月總長39哩3分的專用線與3輛機關車、150輛4噸貨車正式啟用,開始臺灣的糖鐵歲月。
戰後台糖逐步實現動力柴油化,車庫內也停放許多除役的柴油機關車
糖廠的調車場地大致呈現叉子形,一邊位於製糖工廠的進料口前、呈現東北西南走向;另一邊緊鄰著臺鐵與捷運路廊,由一條通過廠區大門的側線通往臺鐵橋頭車站,可惜的是這條側線在興建捷運橋頭火車站時也一起消失了。目前存放於橋頭糖廠的機關車絕大多數都是1956年起購入的「溪州牌」機車,命名緣由據說是因為車輛製造商為美國Brookville,且當時台糖總公司又剛好設於彰化溪州的緣故。雖然數量眾多,但每一輛的保存狀況都不是很好,甚至不少車輛上的號碼牌、車身銘版都不翼而飛,令人相當懷疑台糖究竟有沒有花費心力在維護。
糖廠大門前的道版是臺鐵聯絡線的遺跡
溪州牌機車是戰後台糖引進的第二代內燃機關車
橋頭糖廠做為臺灣第一座現代化製糖工廠的地位很早就獲得重視,目前全區也被指定為文化景觀進行保存,台糖也在廠區門口掛上大大的「台灣糖業博物館」招牌,展現文化資產保存的決心。然而實際逛了一圈,看到前文提到的工廠展示與保存車輛維護狀況,難以感受到台糖公司有一套完整的博物館收、存、取、用經營策略。反倒是倉庫與宿舍區一邊是飲食店、一邊是文創商店、一邊是婚禮會場,聚集各種性質差異極大商業活動,進駐商店又多是全臺灣老街都看得到的古玩商店模式,讓人感覺又是台糖在各地複製的那一套無腦招租來活化空間的包租公心態。目前的法律針對文化資產維護責任仍將很大比重放在產權所有人身上,如果事業主本身不具博物館專業人才,這樣的經營型態似乎難以避免。除了要求台糖應該積極尋求博物館專業人才及成立專責部門協助管理外,場長建議文化部或許可以來思考主動介入的法律和政策工具,才能真正發揮這個現代糖業起源之地的文化與教育功能,讓臺灣有一座真正具規模的糖業博物館。
中山堂位於原神社遺址上,這天剛好由廠商舉辦批發特賣會,不僅和糖業無關,浮誇的氣球也顯得突兀。
參考資料:
伊藤重郎,《臺灣製糖株式會社史》 (臺灣製糖株式會社東京出張所,1939)
《高雄縣定古蹟橋仔頭糖廠原社宅事務所級俱樂部調查研究與修復計畫》
許乃懿,《台灣糖鐵攬勝》(人人出版,2003)
橋頭糖廠 | 台灣製糖工廠百年文史地圖 The Cultural Heritage Maps of Taiwan Sugar Factories in a Century (1901~2014)
探訪時間:2022.3.
完稿時間:2023.6.
本文同步發布於時光土場Blogger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44會員
183內容數
隨著日本進入令和時代,日本國鐵分拆民營化已超過三十年的歲月。這段期間不少國鐵時代的路線與車輛一一退場,成為我這個平成人類未曾參與到的旅行經驗。透過一次又一次的日本旅行,我希望能在旅途中回味那些逝去的鐵道元素,抓住過去的鐵道風景。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時光土場 的其他內容
風靡日本並帶起廣大露營風潮的動畫作品《搖曳露營△》在2022年7月正式推出原創劇情的劇場版,劇情描述高中時代喜好露營的五個主角進入社會職場後,某一日因為一個地方復興計畫的契機再次聚首,這次是要合力打造一個露營場!
近年來,行政院積極推動開放山林政策,大幅簡化了入山手續,越來越多人往山上出發。昔日被中國遊客塞滿的阿里山在外國人來不了之下,今日則被大量的國內遊客取而代之。要說阿里山眾多景點中最受歡迎的「秘境」景點,大概非眠月線莫屬!在出發前往這段秘境鐵道跡之前,不妨跟著場長的腳步來神遊這段秘境吧!
半屏山是位於高雄左營與楠梓交界,由於東面較為陡峭、好像被切去半邊,因此得名「半屏山」。半屏山的位置就在蓮池潭北側,登山口就在台鐵新左營站附近,可說是高雄交通最方便的郊山之一。鄰近交通樞紐的地理優勢,也讓半屏山上頭可以飽覽高雄捷運、台鐵與高鐵在都會中穿梭,現在就跟著場長的腳步去看火車吧!
彰化扇形車庫聞名內外,但這次趁著日本旅行的機會來到了同樣擁有一座現役扇形車庫的天龍濱名湖鐵道。這條位於靜岡縣西部的第三部門鐵道除了扇形車庫之外,沿線還可以瀏覽濱名湖風景以及大量二戰時期留下的鐵道設施,同時也是動漫作品《搖曳露營△》的主角老家的所在地。接著就跟著時光土場的腳步,來一趟聖地巡禮吧!
大家想必都曾經抱怨臺鐵誤點連連,還對總是分秒不差的日本鐵道十分欽羨。不過所謂的先進國家也只有日本如此。為什麼日本的鐵道會如此精準?作家三戶祐子從歷史、經濟與社會變遷角度爬梳了日本準點發車的起源與技術。臺灣在2022年為這本書推出了繁體中文版《準點發車》,讓關心鐵道的朋友得以一窺日本準點發車的秘密。
一早9點多我就先到機場櫃檯完成報到手續。不過距離起飛時間還早,不少免稅店也還沒從疫情中恢復營業,到底要去哪裡呢?正好在出發前滑地圖的時候,意外發現成田機場內有一座神秘的東成田車站,上頭除了車站的圖例之外,還有一家沒看過的鐵道業者的LOGO,於是我決定前往一探究竟。
風靡日本並帶起廣大露營風潮的動畫作品《搖曳露營△》在2022年7月正式推出原創劇情的劇場版,劇情描述高中時代喜好露營的五個主角進入社會職場後,某一日因為一個地方復興計畫的契機再次聚首,這次是要合力打造一個露營場!
近年來,行政院積極推動開放山林政策,大幅簡化了入山手續,越來越多人往山上出發。昔日被中國遊客塞滿的阿里山在外國人來不了之下,今日則被大量的國內遊客取而代之。要說阿里山眾多景點中最受歡迎的「秘境」景點,大概非眠月線莫屬!在出發前往這段秘境鐵道跡之前,不妨跟著場長的腳步來神遊這段秘境吧!
半屏山是位於高雄左營與楠梓交界,由於東面較為陡峭、好像被切去半邊,因此得名「半屏山」。半屏山的位置就在蓮池潭北側,登山口就在台鐵新左營站附近,可說是高雄交通最方便的郊山之一。鄰近交通樞紐的地理優勢,也讓半屏山上頭可以飽覽高雄捷運、台鐵與高鐵在都會中穿梭,現在就跟著場長的腳步去看火車吧!
彰化扇形車庫聞名內外,但這次趁著日本旅行的機會來到了同樣擁有一座現役扇形車庫的天龍濱名湖鐵道。這條位於靜岡縣西部的第三部門鐵道除了扇形車庫之外,沿線還可以瀏覽濱名湖風景以及大量二戰時期留下的鐵道設施,同時也是動漫作品《搖曳露營△》的主角老家的所在地。接著就跟著時光土場的腳步,來一趟聖地巡禮吧!
大家想必都曾經抱怨臺鐵誤點連連,還對總是分秒不差的日本鐵道十分欽羨。不過所謂的先進國家也只有日本如此。為什麼日本的鐵道會如此精準?作家三戶祐子從歷史、經濟與社會變遷角度爬梳了日本準點發車的起源與技術。臺灣在2022年為這本書推出了繁體中文版《準點發車》,讓關心鐵道的朋友得以一窺日本準點發車的秘密。
一早9點多我就先到機場櫃檯完成報到手續。不過距離起飛時間還早,不少免稅店也還沒從疫情中恢復營業,到底要去哪裡呢?正好在出發前滑地圖的時候,意外發現成田機場內有一座神秘的東成田車站,上頭除了車站的圖例之外,還有一家沒看過的鐵道業者的LOGO,於是我決定前往一探究竟。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甘蔗品種的引進與育種簡史 二戰嚴重摧殘台灣糖業 引進N:CO 310 【高糖度、抭病性強、適應性強】特性使台糖起死回生 N:CO 310 的貢獻與影響
Thumbnail
剛錄完 7月初要上播的podcast檔。 我已經講完總共12回的日治時期糖業在台灣的發展史,所以從第13集開始,就講戰後的台灣糖業發展史。 其實戰後台灣的糖業發展史,其實就是台糖公司發展史。 台糖公司於1946年5月1日在上海成立,後遷至台北,如今已有78年的歷史,將近80年的歷史裏,歷經
EP49. 糖業是臺灣文化之母(甜言蜜語話糖史) https://open.firstory.me/story/clx1iq49c0bh401ycfnybfqoc 哈囉,大家好,我是軒豪,今天我們要講的題目是「糖業是臺灣文化之母」,為什麼「糖業是臺灣文化之母」呢?我們得先從臺灣總督府在昭和10年
EP44. 製糖最短暫,斜槓電台的糖廠—龍巖糖廠(甜言蜜語話糖史) https://open.firstory.me/story/clvoovg6108o201ur1ny45g6f 哈囉,大家好,歡迎收聽「甜言蜜語話糖史」第11集的播出,本來這一集是要講「糖業是臺灣文化之母」,把整個日治時期台灣
EP.40 臺灣第一座蔗作移民的糖廠—花蓮糖廠(甜言蜜語話糖史) https://open.firstory.me/story/clujjx5t7000501vj1vhke0di 花蓮地區新式糖業的奠基,始自明治32年(西元1899年)的賀田金三郎東臺灣開發計畫,然而其開發過程並非事事順利,究竟
EP9 【甜言蜜語話糖史】臺灣「糖都」之父—虎尾糖廠 https://open.firstory.me/story/cllvvu98x00gt01tc4kss1sjy 哈囉,大家好,我是軒豪,這是我們「甜言蜜語話糖史」第3集的播出,感謝您的收聽。大約每年的十二月,是台糖公司的開工製糖的日子,目前
EP5 【甜言蜜語話糖史】臺灣第一座現代化糖廠——橋頭糖廠 https://open.firstory.me/story/clks06qli000i01y23b070en2 哈囉,大家好,我是軒豪,這是我們「甜言蜜語話糖史」第二集的播出,感謝您的收聽。今天我們要講的是「台灣第一座現代化的糖廠—橋
Thumbnail
位於台北市信義區的松山文創園區,前身為臺灣總督府專賣局松山菸草工廠,興建於1937年,在中日大戰後,因為捲菸外銷產量的需求增加,在產品供不應求的情況下,因而建造松山菸廠,此座菸廠也是台灣現代化工業的先驅,不但有完善的制度,更重視員工福利,在當時是首屈一指的大工廠,佔地足足有約19公頃左右。這裡是後門
Thumbnail
2002年,台糖宣布結束製糖業務,從本國有經營轉變為民間經營模式。這項轉變使各地的糖廠開始著手進行轉型計畫,透過結合地方特色,打造能夠提供民眾休閒娛樂,同時能認識糖廠歷史文化的觀光場所。在這波轉型的浪潮中,溪湖糖廠也不例外的加入變革行列。負責籌劃經營策略的黃進添處長,將思維轉至多角化經營。
Thumbnail
磅仔頭一個你從來不知道的地方與歷史。這裡是台灣在日治時期走過台灣有著製糖王國的歷史記憶。儘管時過境空,在歷史記憶中依舊有這麼一段歷史。 磅仔頭相關資訊:: 地址: ​宜蘭縣五結鄉西河五路二十八巷口之二結圳附近 電話: ​03   932   2440 ​備註: 歷史地點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甘蔗品種的引進與育種簡史 二戰嚴重摧殘台灣糖業 引進N:CO 310 【高糖度、抭病性強、適應性強】特性使台糖起死回生 N:CO 310 的貢獻與影響
Thumbnail
剛錄完 7月初要上播的podcast檔。 我已經講完總共12回的日治時期糖業在台灣的發展史,所以從第13集開始,就講戰後的台灣糖業發展史。 其實戰後台灣的糖業發展史,其實就是台糖公司發展史。 台糖公司於1946年5月1日在上海成立,後遷至台北,如今已有78年的歷史,將近80年的歷史裏,歷經
EP49. 糖業是臺灣文化之母(甜言蜜語話糖史) https://open.firstory.me/story/clx1iq49c0bh401ycfnybfqoc 哈囉,大家好,我是軒豪,今天我們要講的題目是「糖業是臺灣文化之母」,為什麼「糖業是臺灣文化之母」呢?我們得先從臺灣總督府在昭和10年
EP44. 製糖最短暫,斜槓電台的糖廠—龍巖糖廠(甜言蜜語話糖史) https://open.firstory.me/story/clvoovg6108o201ur1ny45g6f 哈囉,大家好,歡迎收聽「甜言蜜語話糖史」第11集的播出,本來這一集是要講「糖業是臺灣文化之母」,把整個日治時期台灣
EP.40 臺灣第一座蔗作移民的糖廠—花蓮糖廠(甜言蜜語話糖史) https://open.firstory.me/story/clujjx5t7000501vj1vhke0di 花蓮地區新式糖業的奠基,始自明治32年(西元1899年)的賀田金三郎東臺灣開發計畫,然而其開發過程並非事事順利,究竟
EP9 【甜言蜜語話糖史】臺灣「糖都」之父—虎尾糖廠 https://open.firstory.me/story/cllvvu98x00gt01tc4kss1sjy 哈囉,大家好,我是軒豪,這是我們「甜言蜜語話糖史」第3集的播出,感謝您的收聽。大約每年的十二月,是台糖公司的開工製糖的日子,目前
EP5 【甜言蜜語話糖史】臺灣第一座現代化糖廠——橋頭糖廠 https://open.firstory.me/story/clks06qli000i01y23b070en2 哈囉,大家好,我是軒豪,這是我們「甜言蜜語話糖史」第二集的播出,感謝您的收聽。今天我們要講的是「台灣第一座現代化的糖廠—橋
Thumbnail
位於台北市信義區的松山文創園區,前身為臺灣總督府專賣局松山菸草工廠,興建於1937年,在中日大戰後,因為捲菸外銷產量的需求增加,在產品供不應求的情況下,因而建造松山菸廠,此座菸廠也是台灣現代化工業的先驅,不但有完善的制度,更重視員工福利,在當時是首屈一指的大工廠,佔地足足有約19公頃左右。這裡是後門
Thumbnail
2002年,台糖宣布結束製糖業務,從本國有經營轉變為民間經營模式。這項轉變使各地的糖廠開始著手進行轉型計畫,透過結合地方特色,打造能夠提供民眾休閒娛樂,同時能認識糖廠歷史文化的觀光場所。在這波轉型的浪潮中,溪湖糖廠也不例外的加入變革行列。負責籌劃經營策略的黃進添處長,將思維轉至多角化經營。
Thumbnail
磅仔頭一個你從來不知道的地方與歷史。這裡是台灣在日治時期走過台灣有著製糖王國的歷史記憶。儘管時過境空,在歷史記憶中依舊有這麼一段歷史。 磅仔頭相關資訊:: 地址: ​宜蘭縣五結鄉西河五路二十八巷口之二結圳附近 電話: ​03   932   2440 ​備註: 歷史地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