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糖業的源起之地─橋頭糖廠時空巡禮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網路上流傳各種臺南人嗜糖如命的描寫,從歷史上來看臺南也是一個不折不扣的砂糖貿易城市。不過,臺灣的現代化製糖技術起源卻不是臺南,而是南方的高雄橋頭!橋頭糖廠在台糖官方名稱為高雄糖廠,其前身是1900年成立的臺灣製糖株式會社橋仔頭製糖所,1999年結束製糖之後朝向文化園區進行規劃。以下就透過文字與圖片,帶你一起走進臺灣現代糖業的起源之地。

raw-image

臺灣製糖成立

日本雖然在1895年獲得臺灣主權,但民間大大小小的反抗活動仍讓日軍吃足苦頭,加上極度缺乏現代化基礎建設,財政上也是不折不扣的賠錢貨。為了早日讓臺灣的財政健全,臺灣總督府隨即針對具有經濟價值的物產進行盤點,認為糖業具有很大的成長空間。因此時任民政長官後藤新平積極向三井物產合名會社進行交涉,終於說服三井投資臺灣糖業。三井的專務理事益田孝同時向有日本糖業之父之稱的鈴木藤三郎尋求合作,於1900年在東京成立了臺灣製糖株式會社,由鈴木藤三郎出任首任社長,山本悌二郎統籌在臺設置製糖工廠相關計畫。

製糖工廠要設在哪裡?根據總督府做的先期調查認為臺南麻豆具有很好的製糖條件,不過鈴木與山本考量當時的臺灣交通便利度與水源供給後,決定在1900年便已開通的打狗臺南間鐵道沿線、甘蔗產地中心的橋仔頭落腳。當時的橋仔頭附近沒有大型聚落,甚至是山中土匪前往海岸交易的交通要道,不但搬入糖廠機具與建築建設讓臺灣製糖耗費不少精力,政府也得協助建立郵電系統與維持治安,從零開始建立臺灣製糖在臺的根基。建廠工程在1901年2月25日展開,並在同年10至11月間竣工,隔年終於排除萬難開始投入生產。

治台初期的建築巡禮

現今的高雄糖廠在空間上大致可以分成三大區域,鄰近橋頭糖廠捷運站的是工廠職員宿舍區域,位置在園區北側的則是行政區與製糖工廠。行政區內植栽豐富,宛如一座小森林一般,時逢秋冬季節,地上還有滿滿的落葉營造出異國風情。在一片森林中的是1901年落成的原社宅事務所,以及興建於1940年、戰後供廠長與副廠長居住的宿舍。外觀方正的社宅事務所在周圍設有拱圈迴廊,搭配周圍的植栽頗有來到西方國家的熱帶殖民地的感覺。不過在建廠初期,事務所周圍視野非常開闊,並沒有今日如此豐富的植栽。當時為了抵禦三不五時出現的土匪,在屋頂上還有數個銃眼讓駐廠軍隊與壯丁可以架設槍枝,是因應那段治安不佳的時期而生的堡壘。

raw-image
raw-image

與事務所風格相近的原俱樂部也是建廠初期留下的建築之一,主要是作為員工的休閒空間,但後來隨著糖廠業務增加而改建為辦公空間使用。目前俱樂部除了保有部分空間作為辦公用途之外,還設有豬仔文物館展示台糖畜產相關文創品。

raw-image

時光凍結的製糖工廠

製糖工廠是整座園區的產業核心,現存的工廠是過去橋仔頭製糖所的第一工場,但因糖業副產品酒精是重要的軍需物資,使得工廠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遭受同盟國軍隊轟炸,直到戰後台糖公司接手後才進行重建。雖然工廠在戰爭中受損,但幸運的是在廠房中仍留下由紅磚砌造的牆體,讓我們可以看見臺灣糖業初期的工廠樣貌。戰後台糖重建時引進自動化管理模式,在廠房中各個製糖流程設置中央控制台監控生產情形,但在結束製糖之後,偌大的齒輪停了下來,複雜的機台面板上堆著灰塵,過去繁忙的歲月就這樣凍結在歷史中。

raw-image

製糖的過程大致可分為壓榨、清淨、蒸發、結晶、分蜜等五項步驟。從田中採收的甘蔗經由卡車或火車送到糖廠之後,會倒入切割機中將甘蔗切碎成小塊,接著送入壓榨機壓出甘蔗原汁做後續處理。目前橋頭糖廠內設有甲、乙兩列壓榨線,各設有五重壓榨機,合計每日可壓榨3200噸的甘蔗。壓榨完的蔗渣會送入輸送帶末端的鍋爐室作為燃料,真的是一點甘蔗都不浪費。壓榨出來的蔗汁會送到工廠二樓的清淨室,藉由加熱器將蔗汁提升到103度左右的高溫進行殺菌,接著加入石灰讓其中的雜質沉澱、過濾出來,過濾出來的濾泥則可以作為土壤改良用的肥料使用。清淨完成的清汁再進入蒸發罐中進行真空蒸發,一步步將多餘的水分排除,讓蔗糖能慢慢結晶出來,最後透過分蜜過程就能得到我們所使用的砂糖和糖蜜。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身為臺灣第一座現代化製糖工業場址,台糖在文化部補助下在工廠內設置了不少解說牌,讓觀眾可以在安靜、龐大的工廠理解砂糖的生產過程。不過逛了一圈下來,我覺得廠內動線指引仍是稍嫌不足。此外,解說板似乎混雜了不同年代的設置,除了造成上設計不統一,不少內容還是針對某一項機械或空間的解說,缺乏一貫解說邏輯甚為可惜。

龐大的鐵道場站與機關車群

為了增進運輸效率,除了使用一旁的縱貫線鐵道作為聯外資材與產品運送路線之外,橋頭糖廠在1907年也引進蒸汽機車負責農場與糖廠之間的原料搬運。早期橋頭糖廠使採用牛或人力台車軌道進行原料輸送,但隨著產能擴大,運輸效率也得同步跟上。1905年山本悌二郎帶著技師前往夏威夷考察,並帶回使用專用鐵道增進運輸效率的構想。相關規劃也在1907年獲得總督府許可,同年11月總長39哩3分的專用線與3輛機關車、150輛4噸貨車正式啟用,開始臺灣的糖鐵歲月。

raw-image

糖廠的調車場地大致呈現叉子形,一邊位於製糖工廠的進料口前、呈現東北西南走向;另一邊緊鄰著臺鐵與捷運路廊,由一條通過廠區大門的側線通往臺鐵橋頭車站,可惜的是這條側線在興建捷運橋頭火車站時也一起消失了。目前存放於橋頭糖廠的機關車絕大多數都是1956年起購入的「溪州牌」機車,命名緣由據說是因為車輛製造商為美國Brookville,且當時台糖總公司又剛好設於彰化溪州的緣故。雖然數量眾多,但每一輛的保存狀況都不是很好,甚至不少車輛上的號碼牌、車身銘版都不翼而飛,令人相當懷疑台糖究竟有沒有花費心力在維護。

raw-image
raw-image

橋頭糖廠做為臺灣第一座現代化製糖工廠的地位很早就獲得重視,目前全區也被指定為文化景觀進行保存,台糖也在廠區門口掛上大大的「台灣糖業博物館」招牌,展現文化資產保存的決心。然而實際逛了一圈,看到前文提到的工廠展示與保存車輛維護狀況,難以感受到台糖公司有一套完整的博物館收、存、取、用經營策略。反倒是倉庫與宿舍區一邊是飲食店、一邊是文創商店、一邊是婚禮會場,聚集各種性質差異極大商業活動,進駐商店又多是全臺灣老街都看得到的古玩商店模式,讓人感覺又是台糖在各地複製的那一套無腦招租來活化空間的包租公心態。目前的法律針對文化資產維護責任仍將很大比重放在產權所有人身上,如果事業主本身不具博物館專業人才,這樣的經營型態似乎難以避免。除了要求台糖應該積極尋求博物館專業人才及成立專責部門協助管理外,場長建議文化部或許可以來思考主動介入的法律和政策工具,才能真正發揮這個現代糖業起源之地的文化與教育功能,讓臺灣有一座真正具規模的糖業博物館。

raw-image

參考資料:
伊藤重郎,《臺灣製糖株式會社史》 (臺灣製糖株式會社東京出張所,1939)
《高雄縣定古蹟橋仔頭糖廠原社宅事務所級俱樂部調查研究與修復計畫》
許乃懿,《台灣糖鐵攬勝》(人人出版,2003)
橋頭糖廠 | 台灣製糖工廠百年文史地圖 The Cultural Heritage Maps of Taiwan Sugar Factories in a Century (1901~2014)

探訪時間:2022.3.
完稿時間:2023.6.
本文同步發布於時光土場Blogger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時光土場
53會員
254內容數
隨著日本進入令和時代,日本國鐵分拆民營化已超過三十年的歲月。這段期間不少國鐵時代的路線與車輛一一退場,成為我這個平成人類未曾參與到的旅行經驗。透過一次又一次的日本旅行,我希望能在旅途中回味那些逝去的鐵道元素,抓住過去的鐵道風景。
時光土場的其他內容
2024/06/25
由新營糖廠轉型而來的新營鐵道文化園區因軌道改善而停駛多年之後,終於在今年2月3日自新營中興站復駛至柳營火燒店。以短小的單行車之姿行駛的藍色內燃機客車勝利號,在社群推波助瀾下更成為新營鐵道的新招牌。藉著鐵道復駛的契機,我將使用公共自行車尋找勝利號的拍攝景點,以及實地踏查糖鐵第一條載客路線的現貌。
Thumbnail
2024/06/25
由新營糖廠轉型而來的新營鐵道文化園區因軌道改善而停駛多年之後,終於在今年2月3日自新營中興站復駛至柳營火燒店。以短小的單行車之姿行駛的藍色內燃機客車勝利號,在社群推波助瀾下更成為新營鐵道的新招牌。藉著鐵道復駛的契機,我將使用公共自行車尋找勝利號的拍攝景點,以及實地踏查糖鐵第一條載客路線的現貌。
Thumbnail
2017/10/05
新營糖廠的前身是鹽水港製糖新營製糖所,於1908年完工並開始壓榨甘蔗。隨著糖廠完工,鹽水港製糖的本社也從岸內搬到新營,成為鹽水港製糖會社旗下的製糖重鎮。二戰結束之後,新營製糖所由台糖接收,也成為第四分公司總部所在。2001年糖廠停閉後,新營糖廠對於其資產的活化再利用相當消極,一直以來只有開行中興到八
Thumbnail
2017/10/05
新營糖廠的前身是鹽水港製糖新營製糖所,於1908年完工並開始壓榨甘蔗。隨著糖廠完工,鹽水港製糖的本社也從岸內搬到新營,成為鹽水港製糖會社旗下的製糖重鎮。二戰結束之後,新營製糖所由台糖接收,也成為第四分公司總部所在。2001年糖廠停閉後,新營糖廠對於其資產的活化再利用相當消極,一直以來只有開行中興到八
Thumbnail
2017/10/04
新營糖廠的前身是鹽水港製糖新營製糖所,於1908年完工並開始壓榨甘蔗。隨著糖廠完工,鹽水港製糖的本社也從岸內搬到新營,成為鹽水港製糖會社旗下的製糖重鎮。而為了載運來自北台南各地的甘蔗,新營糖廠也擁有龐大的鐵道網路和供車輛停留的場站。最近糖鐵新營站的站場重新整理成了鐵道地景公園,同時也復駛了從中興到新
Thumbnail
2017/10/04
新營糖廠的前身是鹽水港製糖新營製糖所,於1908年完工並開始壓榨甘蔗。隨著糖廠完工,鹽水港製糖的本社也從岸內搬到新營,成為鹽水港製糖會社旗下的製糖重鎮。而為了載運來自北台南各地的甘蔗,新營糖廠也擁有龐大的鐵道網路和供車輛停留的場站。最近糖鐵新營站的站場重新整理成了鐵道地景公園,同時也復駛了從中興到新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網路上流傳各種臺南人嗜糖如命的描寫,從歷史上來看臺南也是一個不折不扣的砂糖貿易城市。不過,臺灣的現代化製糖技術起源卻不是臺南,而是南方的高雄橋頭!橋頭糖廠在台糖官方名稱為高雄糖廠,其前身是1900年成立的臺灣製糖株式會社橋仔頭製糖所。以下就透過文字與圖片,帶你一起走進臺灣現代糖業的起源之地。
Thumbnail
網路上流傳各種臺南人嗜糖如命的描寫,從歷史上來看臺南也是一個不折不扣的砂糖貿易城市。不過,臺灣的現代化製糖技術起源卻不是臺南,而是南方的高雄橋頭!橋頭糖廠在台糖官方名稱為高雄糖廠,其前身是1900年成立的臺灣製糖株式會社橋仔頭製糖所。以下就透過文字與圖片,帶你一起走進臺灣現代糖業的起源之地。
Thumbnail
地點:蕭壠文化園區 (佳里糖廠) 日期:2021/04/11 蕭壠文化園區 (蕭壠糖廠) 又名佳里糖廠, 1905年成立,1908年開始製糖,是日治時期「明治製糖株式會社」在台灣設立的第一個新式糖廠,1998年因糖業沒落關閉,後來閒置空間再利用,於2003年成立,以藝文基地的面貌重現。
Thumbnail
地點:蕭壠文化園區 (佳里糖廠) 日期:2021/04/11 蕭壠文化園區 (蕭壠糖廠) 又名佳里糖廠, 1905年成立,1908年開始製糖,是日治時期「明治製糖株式會社」在台灣設立的第一個新式糖廠,1998年因糖業沒落關閉,後來閒置空間再利用,於2003年成立,以藝文基地的面貌重現。
Thumbnail
文 / 白屋藝術村 「白屋。藝術村」位於高雄市橋頭糖廠內,原區位為1901年建造的招待所,橋頭糖廠自80年代結束生產後,留下一片百年森林林相,園區內百年大樹和日式宿舍相輝映,構成一幅宮崎駿筆下的迷人場景。 2008年,是橋頭糖廠命運多變的一年。高雄捷運相繼開通,帶來交通便利的同時,百年廠區卻面臨拆除
Thumbnail
文 / 白屋藝術村 「白屋。藝術村」位於高雄市橋頭糖廠內,原區位為1901年建造的招待所,橋頭糖廠自80年代結束生產後,留下一片百年森林林相,園區內百年大樹和日式宿舍相輝映,構成一幅宮崎駿筆下的迷人場景。 2008年,是橋頭糖廠命運多變的一年。高雄捷運相繼開通,帶來交通便利的同時,百年廠區卻面臨拆除
Thumbnail
台南麻豆的總爺藝文中心,原為日本明治製糖株式會社的總爺工廠及本社,於1912年1月開始營運,二次大戰結束,糖廠由臺灣行政長官公署接收,歷經多次改組、合併經營,最後於1993年關閉。1998年麻豆鎮文史工作者與當地居民,積極向政府提出保留的訴求。 園區資訊: 地址:721臺南市麻豆區南勢里總爺5號
Thumbnail
台南麻豆的總爺藝文中心,原為日本明治製糖株式會社的總爺工廠及本社,於1912年1月開始營運,二次大戰結束,糖廠由臺灣行政長官公署接收,歷經多次改組、合併經營,最後於1993年關閉。1998年麻豆鎮文史工作者與當地居民,積極向政府提出保留的訴求。 園區資訊: 地址:721臺南市麻豆區南勢里總爺5號
Thumbnail
從甜蜜蜜到營業額破百億,從前的新竹糖廠,是如何成為今日的巨城百貨呢?這一期的歷史任意門將帶大家回溯新竹糖廠的過往,這段風中的甜蜜故事,要從台灣的糖業現代化說起......
Thumbnail
從甜蜜蜜到營業額破百億,從前的新竹糖廠,是如何成為今日的巨城百貨呢?這一期的歷史任意門將帶大家回溯新竹糖廠的過往,這段風中的甜蜜故事,要從台灣的糖業現代化說起......
Thumbnail
      橋頭糖廠位在橋頭火車站附近, 設立於日據時代, 後來由台糖公司接管......    曾因某種因素停止營運, 後來被政府承認為古蹟.......     現在台糖公司以博物館的形式來經營......      館內主要展示的是台灣糖業的歷史, 以及橋頭糖廠的歷史演進......   
Thumbnail
      橋頭糖廠位在橋頭火車站附近, 設立於日據時代, 後來由台糖公司接管......    曾因某種因素停止營運, 後來被政府承認為古蹟.......     現在台糖公司以博物館的形式來經營......      館內主要展示的是台灣糖業的歷史, 以及橋頭糖廠的歷史演進......   
Thumbnail
臺灣日日新報 昭和二年(1927年) 11月25日 大甲郡的新聞其中有一小則關於沙鹿的消息。
Thumbnail
臺灣日日新報 昭和二年(1927年) 11月25日 大甲郡的新聞其中有一小則關於沙鹿的消息。
Thumbnail
蔗糖是荷蘭時代以來,臺灣重要的輸出商品,到了日治時期更超越茶葉,成為最大的出口貨物。糖業鐵道是為了運輸甘蔗從產地到糖廠而鋪設。臺灣的糖業鐵道始於日治時期建造,多位於中、
Thumbnail
蔗糖是荷蘭時代以來,臺灣重要的輸出商品,到了日治時期更超越茶葉,成為最大的出口貨物。糖業鐵道是為了運輸甘蔗從產地到糖廠而鋪設。臺灣的糖業鐵道始於日治時期建造,多位於中、
Thumbnail
  我從小到大,總是在歷史課本上讀到,台灣在日治時期作為重要的蔗糖生產地區,糖業是多麼發達,是多麼受日本帝國重視,但是那個台灣糖業的榮景到底是什麼樣子呢?歷史課本好像不曾帶我們實際見證一下那個時光。想親眼看看台灣糖業的興衰嗎?那就來走一趟高雄橋頭糖廠吧! 橋頭糖廠訴說著台灣糖業的故事。
Thumbnail
  我從小到大,總是在歷史課本上讀到,台灣在日治時期作為重要的蔗糖生產地區,糖業是多麼發達,是多麼受日本帝國重視,但是那個台灣糖業的榮景到底是什麼樣子呢?歷史課本好像不曾帶我們實際見證一下那個時光。想親眼看看台灣糖業的興衰嗎?那就來走一趟高雄橋頭糖廠吧! 橋頭糖廠訴說著台灣糖業的故事。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