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集《人與類人的n種狀態》Story 1 《一個人的城市》第8章 巴別塔

閱讀時間約 11 分鐘
第8章 巴別塔
十二月初,大家都在規劃假期。耶誕節會放假,新年也會放假,中間工作日,還可以請假幾天,連上週末,就是很長的假期,又是夏天,不像冬天動不動就下雨,正是四處遊玩的好時節。
這個房子,日常只住了4個人,還是日漸熟悉的4個人,甚至可以說是氣氛融洽。
小胖子換了Lockdown之後的第二份工作,需要騎車去較遠的地方,於是買了一輛挺貴的電動自行車。他說車很漂亮,小胖子開心,說這是我的新寶貝。2號房的澳洲老兄過來時聽說了這事,跟小胖子講,時薪高,但算上路上時間,就不高了。你不會堅持很久的,我不信你這份工作幹得長。
1號房的老先生,在廚房碰見他,問,耶誕節假期,有沒有什麼計畫。他說,還在想,可能和朋友去南島其他城市吧。
假的。他在這裡,尚沒有可以一起出遊的朋友。而自從他來了南島,他的駕照就躺在櫃子裡吃灰。開車超速在這個國家可能會被判危險駕駛,但是他一個人開車時,又很難控制住把油門踩到底的欲望。有一條危險駕駛的記錄,申請簽證可能就會泡湯,所以他來了這個國家之後不僅沒有買車——在這裡買二手車相當便宜,還不用花很多錢去搶拍一個車牌,2018年滬A牌照就要8萬多人民幣——租車出去遊玩時,他也一定會拉上幾個同伴。
他來南島,是因為申請技術移民,算分數時,在南島有加分。誰又料得到,過了幾個月,他就不需要那些加分了呢?
十二月初,有個週六,下午1點多,他又躺在床上看他唯一一本紙質書。隔壁5號房小哥,打開了房門,出去煎萬年不變的肉腸。這時候,他聽見廚房傳來拖遝的腳步聲,大概是老先生在自己房間吃完飯,端著盤子出來了。
老先生跟5號房小哥說話。老人家上了年紀,聲音低沉,又隔著門,他聽不清楚。
5號房小哥的聲音更清亮,夾在煎肉腸的滋滋聲和抽油煙機的嗡嗡聲中,還是模糊稀碎的。
我也很擔心在UK的家人……UK現在日增case 40K以上……這裡十一月初200多,現在只有100多一點。這裡對COVID控制得更好。
哦,他們在聊新冠疫情啊。英國在他們的新冠元年,2020年三月就說要群體免疫,要壓平曲線而不是清零。病例和死亡數飆升,嚇到不少人,首相也在四月因為新冠進了ICU,這之後管制稍微強了一些,但後來又放寬了。總的來說,管制比這個國家要松得多。英國的跨國往來人數頻次,更不是這個國家可比的。當然,美國應該比英國管制更松的吧。
但是,這裡12月2日也切換到Traffic Light Framework了……Set at Orange,even at Red, 與之前的Alert Level 2,似乎沒有什麼區別……只是多了個Vaccine pass.
他想,這裡的交通燈系統、放寬管制、用疫苗證書,本來就是向英國學的吧。英國今年五月上線了疫苗證書,這裡推遲了六個月。交通燈的名字,都是抄的。但英國好像只是對跨國旅行設置三個等級,沒有對全國狀態設置三個等級。從綠色國家回來免隔離,只是前後要做核酸。黃色,自我隔離。紅色,進隔離酒店。從十月開始,只有從紅色國家回來的人,必須進隔離酒店住10天了。原因大概是本土新增病例那麼多,遠超輸入病例,嚴防沒有太大意義。古希臘時,殖民者在海外建立的城邦,是獨立的新城邦,但是在制度和文化上,往往很像母邦,又會有些變化。這裡和英國,也是這種情形。
My sister ……我現在更擔心my brother,他在澳洲,太喜歡喝酒了……
他第一次聽到5號房小哥跟人聊天那麼久。煎了多長時間的肉腸,就跟老先生聊了多久的天。而且還說起自己的家裡人。英語裡不甚在意長幼,完全聽不出來是姐姐還是妹妹,哥哥還是弟弟,所以也猜不出來5號房小哥是家裡第幾個孩子。
他自己沒有兄弟姐妹。今生都不會知道有兄弟姐妹一起長大是什麼感覺。但是,這肯定也不是他一個人。1980年到2015年,中國執行了35年的獨生子女政策,有一大堆城鎮戶口的中國小孩,沒有兄弟也沒有姐妹。
但他一轉念,1980年出生的人,現在都已經41歲,完全是中年人了。他自己也三十多歲,還說什麼小孩。
他本來打算,聖誕假期飛去南島第二大城市,那個城市距離這裡300多公里,在南島南部沿海,有很多保存完好的維多利亞時代建築,附近有個生態保護區。不開車,也不滑雪,就看看鳥、摸摸魚、曬曬太陽、逛逛馬路。
結果,十二月中旬,天氣已熱,週一忽然又下了一天的雨,驟然降溫。週二,公司某個女同事上了半天班,覺得自己有點不舒服,她女兒天天去幼稚園,幼稚園可是病毒集中營,怕是女兒帶了什麼回來。老闆一聽,趕緊讓這位媽媽回家。
他週三起床,自覺有點發熱,於是也請假了。其他同事似乎倒沒事。昨天那個女同事來跟他說話,口罩沒戴好,他又剛好在喝水,口罩拿下來了,恐怕是因為這個緣故。
他住處有體溫計和血氧儀。不要奇怪為什麼會有這些東西。疫情都兩三年了,他沒有這些東西,不是對不起自己的智商?在這個國家的網上藥店買血氧儀,一個八十多刀,國內只要人民幣八十。
發燒的熱度倒是還好,只是37.8上下。血氧99。他在家躺了兩天之後,還是低燒,又添了喉嚨痛、不斷咳嗽。血氧還是99。
到底是感冒還是新冠呢?
本國新聞說,這個城市多了5個社區病例。他點開COVID Tracer這個app,看了看病例軌跡和日期,赫然發現自己去買日用品的PAK'nSAVE,被打上了記號,時間還是上周日,跟他去買東西是同一天,而且時間也很接近,都是下午2點多。
他想,大家進去都是戴著口罩,危險應該不大。但是官方指導意見,凡是和病例有時空重疊的人,10天內如果出現相關症狀,請去做新冠檢測。他還是掙扎起床,去了附近的一個診所,那裡有檢測點。
診所門口分診的護士,對他問了一通話,讓他去診所外新搭起的活動板房門口排隊。還好,排隊的人不多,也就一兩個。新聞照片上,第一大城市的新冠檢測點,有一段時間,可是大排長龍。
活動板房裡有個女醫生,戴著N95口罩和橡膠手套,除此之外就沒有什麼防護裝備了。問了他一些情況,給他量了血壓、血氧,又用聽診器聽了他的肺音,覺得他應該沒有什麼大問題,但是他跟確診病例在同一個時空待過一段時間後出現了症狀,還是需要做一下核酸檢測。
他問醫生,我跟其他人住在同一個房子裡,其他人是不是也需要來做檢測?
他們如果沒有出現症狀,就沒有不需要做檢測。醫生說,我們不給沒有症狀的人做檢測。
做檢測是在活動板房外面,就放了一張椅子。護士讓他在椅子上坐下,讓他抬頭。做的是鼻拭子。棉簽捅進去,感覺不太美妙。護士的防護裝備倒是比醫生還多一點,除了N95口罩,還有透明的護目罩,手上戴著一次性手套,身上套著一層像一次性雨衣的極薄塑膠。多的那些裝備,可能是防備採樣時,病人打噴嚏或者咳嗽。
你知道,在中國,核酸採樣的護士,穿成什麼樣子嗎?他並沒有親眼看到,但是在新聞和微博上的照片和視頻裡,也見得多了。帶帽子的純白色連體防護服,身體正中和側面帶有藍色的細長條,那應該是拼接部位。從頭包到腳,袖子要掖進一次性手套裡,再配上口罩和從額頭一直延伸到下巴的透明面罩。確保人被百分之百,包起來。
別說採樣的護士要包成這樣,其他一切可能接觸到病毒的工作人員,都要包成這樣。
他認識一個在這裡讀博士的男生,2020年一月回國探親,隨後被這個國家的邊境封鎖政策擋在外面,2021年六月初申請到了許可、搶到了隔離酒店的房間,才得以回到這個國家。隔離結束後,跟他講了回來時的一些見聞。
說,在上海坐東航的飛機,飛這裡,整個飛機上只有26個人。自己加了50塊錢,選座在飛機中端,周圍座位一個人都沒有。飛機落地之後,開艙門之前,空乘空姐們就趕緊全穿上了那一整套防護服。在登機和飛行過程中,大概因為乘客都來自中國,又都有新冠陰性證明,所以按照中國的規定,機組人員還能穿正常的衣服,只是戴口罩。一開艙門,就要接觸外國的空氣和人了,不可不防。結果,艙門一開,先過來交接的是一位這個國家的警官,他要負責把這一飛機二十幾個人護送,或者說是押送到隔離酒店,那位警官就只戴了個N95口罩。下了飛機,這邊海關、邊檢一大堆工作人員,也就是戴了口罩。護目鏡和手套有沒有,他不記得了。在隔離酒店,酒店的前臺也是,只有N95口罩。駐守的國防軍士兵也是,只有N95口罩。14天要捅3次鼻子,採樣的護士,戴N95口罩、護目鏡和一次性手套,再披一張看起來簡直是破破爛爛的塑膠布。
我覺得那玩意兒很像中國農村人拿來當一次性桌布的東西,一張5分錢。
他當時聽了,笑半天。
這裡疾控部門的人還很有信心,說本國防禦嚴密,一定能把病毒關在MIQ facilities中。跟中國比,這邊的防疫措施,算個鬼的嚴密。你知不知道,這裡的MIQ是允許隔離者每天出去散步和抽煙的。在中國隔離,連踏出房門一步都不行,散步和抽煙算什麼基本人權。(MIQ,Managed Isolation and Quarantine)
你是覺得中國的防疫措施,更正確嗎?他問。
我不是搞病毒研究的,也不是搞傳染病防治、公共衛生研究的。什麼更正確,我不知道。那位讀博士的兄弟憂鬱地說,我只是想感慨一下,感覺說不同語言的人們,就算能理解對方的語言,也不能一起建設巴別塔。
我想也是。他說。
他問護士,什麼時候能知道結果。護士說,應該是兩三天內。然後又把他交給了醫生。
醫生說,雖然現在我們還不知道你是不是得了COVID,但你的症狀很輕,你也沒有其他嚴重疾病,你應該休息,多喝熱水,會緩解的。你現在要回家,自我隔離,直到檢測結果出來。如果是陰性的,你會收到短信告知。說明你沒得新冠,可能是感冒或者流感。如果你的結果是陽性的,我們會再聯繫你。如果你感到情況突然變得嚴重,那麼你可以再來診所。如果有胸痛、嘴發藍、嚴重的呼吸困難,可以去醫院的急診部。你的那個小小的血氧儀可以作為參考,低於90是危險的,99很好。現在,我可以給你開個請假條,給你一些能幫助退燒的Panadol,你需要嗎?
他拿著請假條和Panadol,回家。他開始還不知道Panadol是啥,拿到手一看,Panadol就是Paracetamol,跟他之前在藥店買的藥,牌子不同,成分一樣。
Paracetamol就是對乙醯氨基酚。藥品通常會有一個化學名,一個商品名,商品名好懂好記。比如,對乙醯氨基酚又叫撲熱息痛,是痛經、發燒的常用藥,比布洛芬還安全,孕婦發熱也可以吃。
他為什麼會知道這些呢?他耳邊又響起了S帶笑的聲音。
吃了藥,體溫就降了。一天兩片藥。過了一天,不燒了,喉嚨痛也緩解了。而第三天才終於收到短信,檢測結果是陰性。好事。這不是新冠,就是個普通感冒,或者流感。其實他已經很久很久沒有感冒了,以前在上海,秋冬時候流感季,他也是坐地鐵去上班,並不戴口罩,最多也就打幾個噴嚏。怎麼現在就發燒了。
燒退了,但咳嗽一直不好。一直咳咳咳,咳了兩周。
老闆也不能讓他去上班,因為他一直在咳嗽。反正IT Support可以在家工作,倒也不會耽誤太多事。
他繼續養病,在住處時儘量少踏出自己的房間,畢竟這房子裡還住著一個老年人。1號房的老先生,前幾天還在擔心新冠呢。
吃飯怎麼解決呢?他有個燉鍋,搬進來,把雞胸肉或者牛腩和米丟進去燉,燉出來的大概算是肉羹粥,配上超市洗淨切好的袋裝生菜一起吃。食物吃完了?網上買,送貨到家門口,他出去拿就行。沒人的時候去洗碗和丟垃圾。悶了就去公園散步,在橡樹下的長椅上發呆。
等到他不咳了,別說聖誕假期了,新年第一天都過去了。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6會員
147內容數
旅居南半球的小說作者,寫奇幻小說和現實主義小說。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profile.php?id=100093084443974 Amazon 作者中心: https://amazon.com/author/xubai_ye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葉虛白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第7章 自然的變化2 他在10月29號打上了第一針疫苗,Pfizer的mRNA疫苗。 那天是週五,他請假離開一個小時去打疫苗。針是上午打的,當時沒什麼反應。他回公司正常上班,到了下午,打針的左手大臂開始肌肉痛。到傍晚,回家做飯時,左胳膊就很難抬起來了。 那天他10點多就上床,然而睡得很不安穩,中途醒
第6章 語言與繭房 南島出現社區病例之後、他還沒有打上疫苗的那幾天,他確實有點心煩。 當然,這也怪他自己,犯了一下拖延症。 當初,九月份,這個國家新冠疫苗預約系統開放,他過了幾天才去預約。結果疫苗極其搶手,他只晚了幾天,附近的藥房,只能預約到第一針十一月中旬,第二針十二月上旬了。遠的,他又嫌過去麻煩
第5章 群居生活2 這個房子,在Lockdown前後,6號房,住的是個印度女生。 他跟她簡單聊過,她跟他情況差不多,都是來這個國家讀書,畢業後拿了open工簽。不過她完全沒有提到自己的工作,他也從來沒有看到她上午穿戴整齊,準備出門,所以她最近有沒有工作,這是個未知數。 其實很多人來這邊讀書,目的就是
第4章 自然的變化 八月底,為期2周的Lockdown結束之後,他依然喜歡去戶外。班不能不上,週末他常常整天待在公園。 跟一堆人關在一個房子裡,儘量不要發出太多聲音,不要佔用公共區域太久。這種生活,過久了,令人發瘋。 自然,讓人感到寧靜。 八月末、九月初,冬天似乎還未結束。公園裡,道路兩側,是兩條漫
第3章 群居生活 Lockdown兩周後,到了八月底。八月的最後一分鐘,全國大多數地區,降到了三級警戒狀態。但是北島的最北角,第一大城市和它北面的一個大區,繼續Lockdown。因為第一大城市,依然不斷有新增病例。 第一大城市以南,大家歡天喜地,終於不用天天吃自己做的飯了。他住處附近,街上的餐館、甜
第2章 封鎖的日子 這個南太平的島國,國土主要是南北兩個大島。人口500萬左右,差不多是上海人口的五分之一,但面積是上海的四十多倍。 去年,2021年,八月中旬,冬天將近結尾時,位於北島、有160萬人口的第一大城市,確診了1個新冠病例,是近期首個隔離點之外的新病例。 於是,第二天,8月17日,週二,
第7章 自然的變化2 他在10月29號打上了第一針疫苗,Pfizer的mRNA疫苗。 那天是週五,他請假離開一個小時去打疫苗。針是上午打的,當時沒什麼反應。他回公司正常上班,到了下午,打針的左手大臂開始肌肉痛。到傍晚,回家做飯時,左胳膊就很難抬起來了。 那天他10點多就上床,然而睡得很不安穩,中途醒
第6章 語言與繭房 南島出現社區病例之後、他還沒有打上疫苗的那幾天,他確實有點心煩。 當然,這也怪他自己,犯了一下拖延症。 當初,九月份,這個國家新冠疫苗預約系統開放,他過了幾天才去預約。結果疫苗極其搶手,他只晚了幾天,附近的藥房,只能預約到第一針十一月中旬,第二針十二月上旬了。遠的,他又嫌過去麻煩
第5章 群居生活2 這個房子,在Lockdown前後,6號房,住的是個印度女生。 他跟她簡單聊過,她跟他情況差不多,都是來這個國家讀書,畢業後拿了open工簽。不過她完全沒有提到自己的工作,他也從來沒有看到她上午穿戴整齊,準備出門,所以她最近有沒有工作,這是個未知數。 其實很多人來這邊讀書,目的就是
第4章 自然的變化 八月底,為期2周的Lockdown結束之後,他依然喜歡去戶外。班不能不上,週末他常常整天待在公園。 跟一堆人關在一個房子裡,儘量不要發出太多聲音,不要佔用公共區域太久。這種生活,過久了,令人發瘋。 自然,讓人感到寧靜。 八月末、九月初,冬天似乎還未結束。公園裡,道路兩側,是兩條漫
第3章 群居生活 Lockdown兩周後,到了八月底。八月的最後一分鐘,全國大多數地區,降到了三級警戒狀態。但是北島的最北角,第一大城市和它北面的一個大區,繼續Lockdown。因為第一大城市,依然不斷有新增病例。 第一大城市以南,大家歡天喜地,終於不用天天吃自己做的飯了。他住處附近,街上的餐館、甜
第2章 封鎖的日子 這個南太平的島國,國土主要是南北兩個大島。人口500萬左右,差不多是上海人口的五分之一,但面積是上海的四十多倍。 去年,2021年,八月中旬,冬天將近結尾時,位於北島、有160萬人口的第一大城市,確診了1個新冠病例,是近期首個隔離點之外的新病例。 於是,第二天,8月17日,週二,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對於譫妄,有很多不同的說法。有人說是失智的前兆,有人說是電解質不平衡,有人說是麻醉藥未退。以老爸的年紀與狀況,什麼都可能,什麼都佔有百分比。
今天妹妹又去對岸國過暑假,幾周後才回來。 於是又剩阿嬷和阿伯在家了。 坐計程車去機場。 星期天,很不容易叫車,終於在路邊來了一台。 他說, 對啊,現在計程車司機很多週末都不開了, 連手機都叫不到。 話鋒一轉,他說,要說北投最資深的計程車司機, 一定就是他了!他民國63年就開始
在家沒住多久,便又踏上實習的路程,搭上了前往南都的火車,那是比家鄉更熱情的地方。 爸爸早在前一晚就說,他明天會很忙,沒辦法在火車站送我,即使這是他上班的地方,我一如既往的跟他說,沒關係我自己可以。 今天媽媽送我到車站,發覺今天是國高中生的休業式,難怪車站人滿為患,也不知是怎麼設計的,這個新車站大
Primo(2019.11-2020.04) 世界盡頭-遇到阿根廷 
Thumbnail
Grab便宜又方便,帶長輩可盡情利用。雖然預訂住宿有小插曲,但樓中樓套房非常寬敞舒適。飛機航程沒有太多意外,司機問題都順利解決。檳城國家公園健行行程不算輕鬆,要注意步道不好走,需注意長輩體力和耐力。叫車和上巴士遇到一些麻煩,要做好心理準備。
Thumbnail
剛剛滑網路,看到兩個訊息 一則是「八耐舜子」,畫了一個退休老爸宅在家,被兒子問:爸,你都沒有朋友嗎?老爸說有,參加「放鴿子活動」,然後只有他到場。帶出麥當勞的招募廣告~~~麥當労不會放你鴿子,麥當勞陪著你活出更豐富的人生,活到中年,生活還是可以更豐富的---歡迎你再次進入職場重開聽,找回自己的
Thumbnail
在一次家庭聚餐酒足飯飽之際,我的鄰居 S 提起他在台灣的童年過往,談到他爸爸每年夏天都要騎摩托車帶著他,父子兩人環島流浪一個月,帶著極為簡單的衣物(就是多帶一套衣物換洗),風吹日曬雨淋呼嘯在環島的馬路上(完全是字面上的意思,非形容詞),暢快地不得了。 我問他:「這樣的旅程需要做什麼準備? 」「準備
06/13/2018 戰鬥民族   單向通車,造成大塞車的情況下,我和旅館經理連絡了好幾次。 接話的對方是個聲音聽來愉快的年輕人 計劃一變再變,隨著巴士一動也不動的情況下,我由A計劃,講到F計劃。 最後,我根本懷疑,他早知會塞車,老神在在的等我們來。   一見面才知道,原來他是個胖胖
Thumbnail
一位70幾歲的長者,回到老家臺灣度過晚年,思考著孩子們各自的生活選擇。他分享了生活態度與心得,包括對孤獨的打敗與對健康的重視。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對於譫妄,有很多不同的說法。有人說是失智的前兆,有人說是電解質不平衡,有人說是麻醉藥未退。以老爸的年紀與狀況,什麼都可能,什麼都佔有百分比。
今天妹妹又去對岸國過暑假,幾周後才回來。 於是又剩阿嬷和阿伯在家了。 坐計程車去機場。 星期天,很不容易叫車,終於在路邊來了一台。 他說, 對啊,現在計程車司機很多週末都不開了, 連手機都叫不到。 話鋒一轉,他說,要說北投最資深的計程車司機, 一定就是他了!他民國63年就開始
在家沒住多久,便又踏上實習的路程,搭上了前往南都的火車,那是比家鄉更熱情的地方。 爸爸早在前一晚就說,他明天會很忙,沒辦法在火車站送我,即使這是他上班的地方,我一如既往的跟他說,沒關係我自己可以。 今天媽媽送我到車站,發覺今天是國高中生的休業式,難怪車站人滿為患,也不知是怎麼設計的,這個新車站大
Primo(2019.11-2020.04) 世界盡頭-遇到阿根廷 
Thumbnail
Grab便宜又方便,帶長輩可盡情利用。雖然預訂住宿有小插曲,但樓中樓套房非常寬敞舒適。飛機航程沒有太多意外,司機問題都順利解決。檳城國家公園健行行程不算輕鬆,要注意步道不好走,需注意長輩體力和耐力。叫車和上巴士遇到一些麻煩,要做好心理準備。
Thumbnail
剛剛滑網路,看到兩個訊息 一則是「八耐舜子」,畫了一個退休老爸宅在家,被兒子問:爸,你都沒有朋友嗎?老爸說有,參加「放鴿子活動」,然後只有他到場。帶出麥當勞的招募廣告~~~麥當労不會放你鴿子,麥當勞陪著你活出更豐富的人生,活到中年,生活還是可以更豐富的---歡迎你再次進入職場重開聽,找回自己的
Thumbnail
在一次家庭聚餐酒足飯飽之際,我的鄰居 S 提起他在台灣的童年過往,談到他爸爸每年夏天都要騎摩托車帶著他,父子兩人環島流浪一個月,帶著極為簡單的衣物(就是多帶一套衣物換洗),風吹日曬雨淋呼嘯在環島的馬路上(完全是字面上的意思,非形容詞),暢快地不得了。 我問他:「這樣的旅程需要做什麼準備? 」「準備
06/13/2018 戰鬥民族   單向通車,造成大塞車的情況下,我和旅館經理連絡了好幾次。 接話的對方是個聲音聽來愉快的年輕人 計劃一變再變,隨著巴士一動也不動的情況下,我由A計劃,講到F計劃。 最後,我根本懷疑,他早知會塞車,老神在在的等我們來。   一見面才知道,原來他是個胖胖
Thumbnail
一位70幾歲的長者,回到老家臺灣度過晚年,思考著孩子們各自的生活選擇。他分享了生活態度與心得,包括對孤獨的打敗與對健康的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