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自己在圖書館遇見一本書是一件極其浪漫的事。尤其是遇見像《摺紙動物園》這樣的書。
作者與其說是在寫小說,更多的野心,是想借用小說和書這種媒介,用說故事的方式,讓過往那些關於「我們」的歷史,能找到其他時空中的路徑,傳遞下去。不論是用文字、光子、電波、幻象、聲音或者味覺。它們也許會形變、會重組,總會找到某種語言。而物質或能量總會遵守不滅定律。我一天讀一篇,每篇更自成章,卻也像是在述說著同一件事情,就像是作者創造出的不同的民族,也像是彼此的形變。
而這其中,自我的認同感衝突所引發的爆炸,總像是被情緒控制器牽制的閃光,總是在字與字之間的裂隙中,不經意的閃現。有時候,耗費了一切建立起一座連結的跨海隧道,但卻仍然只能讓一切存在於地下,存在於中間點。有時候我們可以選擇,可以成為,即使那是那樣困難。不論是變成機器人、變成光,手中的那張紙,雖然舊了但還是能夠再次折回那隻紙老虎。
「過去是不可能留在身後的。」只是,我們常常逼自己不要回頭,不能夠回頭。但其實過去會不斷重複在未來的某個街角,用另外一種形式或樣貌重複的出現。所以歷史學家總嘗試記下所有可能的過去,而心理治療不斷重疊現在與那些個人的歷史。過去、現在、未來;地球或者外太空;亞洲人或者美國人。其實沒有誰能夠真正終結歷史,我想像著作者在說完故事之後,這樣溫柔的說。
作者簡介
劉宇昆(Ken Liu),美國文學界備受讚譽的作家,曾獲得星雲獎(Nebula Award)、雨果獎(Hugo Award)、世界奇幻獎(World Fantasy Award)、側面獎(Sidewise Award)、軌跡獎(Locus Award)及科幻暨奇幻翻譯獎(Science Fiction & Fantasy Award),並入圍西奧多.史鐸金紀念獎(The Theodore Sturgeon Memorial Award)。他的短篇小說〈摺紙動物園〉於2012年獲得雨果獎、星雲獎與世界奇幻獎,是第一部同時獲得這三項大獎的作品。他也翻譯了劉慈欣的《三體》,於2015年獲得雨果獎最佳長篇小說獎,是第一部獲得雨果獎的翻譯小說
書籍簡介
本書收錄15篇劉宇昆的短篇小說,其中10篇獲得各種科幻奇幻文學獎入圍、進入決選或獲獎的記錄,包括最負盛名,同時榮獲雨果獎、星雲獎與世界奇幻獎的〈摺紙動物園〉,與隔年蟬聯雨果獎的〈物哀〉。
劉宇昆的作品探向宇宙,觸擊時間,捕捉記憶,抵抗監控,也回望世界神話、中國傳說。在他指間流動的,是人類知識的合體、古今東西的交疊,是想像與定見的衝突,是冷硬與溫柔的熔爐。他大量閱讀,筆下看似虛擬的物事往往有文獻可查;他挖掘歷史,在共同的傷痛裡尋找平復的出口。幼時隨家人移民至美國的他,對種族對立與文化互斥的體會經常展露在小說裡——小說家總是以看似虛構的筆,寫著再真實不過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