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4-26|閱讀時間 ‧ 約 9 分鐘

刻意練習英文聽力/口說

    前言

    大約今年2月初聽了股癌謝孟恭的Hero零元挑戰業配,我一邊思索著還有一年研究所就要畢業了,未來就業可能有很多使用英文的時機,一邊就掏出了剛領到還熱騰騰的紅包錢砸了進去。所謂的零元挑戰是VoiceTube的一個限時挑戰活動,只要在一定的範圍期間(我是六個月),照著表定時間上線使用他們提供的影片教材與口說家教,就能在挑戰結束後獲得全額退費,當然,挑戰失敗就得乖乖付學費。
    目前挑戰約進行到一半,我想藉著這篇文章,反省一下學習狀況,並分享我如何使用刻意練習的方法訂定整個學習計畫。如果你對於零元挑戰的內容感到好奇,或是想了解如何應用刻意練習的技巧練習英文,可以參考一下這篇文章。

    直接在實際的場景使用技能

    我的理想運用英文的場景分別有 1. 日常聊天 2. 課堂討論 3. 面試 4. 報告
    很明顯我的技能需求是口說與聽力,因此後續在安排學習計畫的時候會特別著重於這兩項技能,且針對這些場景進行練習,比如說最常用到的自我介紹、介紹自己的研究領域等等、都可以事先想好內容並練習著講順,某天需要派上用場時才不會手忙腳亂。

    拆解技能,分別練習

    我把學習目標拆成三個面向 :1. 聽力 2. 口說 3. 單字量

    聽力
    在練習聽力時,常常會有聽不懂的片段,而我的作法是重複地聽,然後試著依據前後文、影片畫面、語調等等猜測文意,因為我的目標場景並非多益讀題冷冰冰的聽力考試,所以我並不在乎是不是每一個單字都有聽懂,只要能大致了解語意就行,而先做猜測的好處是可以在後續看中/英文字幕時做驗證,有回饋才能做修正,加深學習效果。

    口說
    Hero的影片教材在口說訓練的部分我認為比較少,通常一個單元只有三題模仿片段以及三題依據脈絡念出正確選項。真正幫助比較大的是在家教課程與老師實際對話,因為這比較符合我設定的應用場景練習。由於教材本身能提供的練習比較少,所以在口說部分我會有額外的練習,例如走在路上用英文自言自語,想像自己在使用英文與人溝通,亦或是把握機會跟實驗室或班上的外國人交流等等,都是很棒的練習。

    單字
    提到擴充單字庫我一律推薦Anki,一款字卡App,他能根據你熟悉或不熟悉的單字/片語自動調整複習頻率,而間隔複習在這種要靠記憶力的地方就是最好的學習策略。需要注意的一點是最好在新增生字卡片時也順便加上英文例句,讓複習的時候也能了解該單字的用法,否則以我以前 英/漢 漢/英 互相轉換的記憶方式,很容易有個痛點,就是知道意思但不知道如何使用。另外,不要隨意相信google翻譯,往下點進劍橋辭典會是比較可靠的參考資料。

    專注於真正需要的技能

    在hero其實也有部分的教學資源我認為是不符合我的需求的,比如說聽音檔填空、還有智慧複習等練習單元。
    聽音檔填空需要的技能有兩個,分別是仔細聽出每一個填空單字,並正確的拼出該字。而我認為實際在與人溝通的過程並不需要這樣把每一個字都聽得很仔細才能理解語意,所以我並不喜歡這個練習。
    而所謂智慧複習其實並沒有很智慧,就只是把你以前上過課程的練習題目每過一段週期就跳出來讓你練習一次,題目內容完全不會改動,所以造成很多題目其實甚至不用看題目內容都能選出答案,讓我覺得很浪費時間。必須說的是,像這樣的類字卡般的定期複習策略在單字、片語等需要記憶的學習就很適合(沒錯!就是前面推薦的Anki),但Hero的智慧複習還包括了文意理解、選句填空等,就很不適合應用這樣的學習策略。
    雖然有部分的單元我認為不符合需求,但為了能成功完成挑戰拿回8000元,我還是很不情願地把這些部分都做完了,畢竟錢錢還是香香的。

    檢視成效,修正學習方法

    學習策略需要經常隨著過程進行調整,回過頭審視自己都做了些什麼,做些改進與反省。這也是我寫下這篇文章的其中一個原因。
    分享幾個我在剛開始使用Hero與現在方法不同的例子。
    1. 因為課程影片與該課的單字都會擺在教材的第一頁面,所以初期我都是先把單字背熟、收藏進Anki之後才開始聽影片內容;但我現在會直接略過生字,直接聽影片內容,遇到生字或是聽不懂的部分就反覆重聽,或根據上下文試著猜測文意,真的聽不懂或是猜錯了可以靠教材後續「認識詞彙」的單元進行修正。我認為這樣的方法可以讓我更習慣嘗試去理解、意會整句話的意思,而不是一個單字一個單字的去翻譯整句話的內容。這樣的練習更貼近我的使用場景需求,也更容易加深單字的印象。
    2. 在教材的練習題目中,Hero會把完整的影片擷取成片段(通常是一句話),然後根據片段提出問題考你選擇題。以前我就是乖乖地照著系統流程走,練習Hero出的題目;現在考量到口說才是我的首要練習目標,所以我會利用重複撥放這些擷取好的片段,嘗試模仿影片的語調、輕重音、斷句、口音等等,練習的重點從選出正確答案轉變成口語模仿。
    我在這部分的想法是,一個教材的設計不可能符合所有人的需求,所以最好不要100%照著教材跑,他要你練習什麼就練習什麼,而是要在過程中思考,這樣的練習是不是自己需要的,如果是多餘不重要的,能不能以及如何轉換成適合自己的練習方式?

    持續進行

    Hero最值得我讚賞的部分就是提出這樣的學習計畫以及挑戰方案,他讓學習過程中最困難達成的目標「持續進行」變成很輕鬆就能執行,在這樣有著很明確的目標下前進,我馬上就養成了學習英文的習慣,不管我當下想要不想要,情願不情願,只要一想到我中斷學習英文的代價是損失8000元,我就會燃起動力起來持續進行。方法簡單、粗暴,但是效果拔群。

    總結

    在這篇文章我嘗試套用刻意練習裡的部分技巧審視自己的英文學習計畫,也提及部分的Hero使用經驗。總結一下重點。

    根據需求訂定學習策略
    我在還沒進行0元挑戰之前就做了相關的規劃,我的目的是能在各式的場景能夠流利地使用英文與人交流,所以有些相關的英文技能 e.g. 閱讀、文法、拼寫等等在我的學習計畫並不重要,所以我的學習計畫裡並沒有買多益的題庫來寫,或是買大本的單字書來背(這是我之前準備多益考試的策略),我會盡可能的排除相關的練習,畢竟專注力是有限的。
    另外其實在我決定使用Hero做為學習資源之前,有試過另一款口說訓練App:Elsa,雖然付了3個月的訂閱費用,但用了一個禮拜發現不適合就棄坑了。審慎地制定計劃以及選擇學習資源是第一步,如果你的使用英文場景與我的不同,那麼我的學習策略可能就完全不適合你。

    不能完全依賴教材
    如文中所述,我相信沒有一款教材能完美貼合使用者的所有需求,所以在現有資源下找到符合自己練習需求的方法是很重要的。如果我只依循Hero安排好的學習方式,可能成長的方向不會是自己要的。
    另外,我的練習也不僅僅只依賴在Hero上課,我很珍惜日常中能與外國朋友交流的機會(來台北念書真的有差,以前在高雄讀書,同學都是台灣人,能與外國人交談的機會少到趨近於0)、用英文上台報告、或是在公園散步的時候用英文自言自語,這些都不是坐在電腦前使用Hero能練習到的。

    持續進行與調整策略 不論策略安排地再完善,沒有穩定執行的計畫也不過就只是做做白日夢而已,所以在一開始制定計劃的時候也要多少考量到各種會影響到持續進行的因素。很幸運地,Hero在這方面提供了很好的獎勵機制讓我不需要操心這塊。 如果在制定其他學習計畫沒有這樣的條件時,我很推薦原子習慣,書中提供的策略很適合應用於訂定長期計畫,而制定學習策略很重要的一部份正是在於養成學習習慣。 隨著計畫持續推動,需要持續的回頭檢視與修正,迭代與更新,以免當計畫走到了終點,卻發現與自己當初預定的目標截然不同。 Hero使用心得 體感上,包括使用者介面、習題內容我認為都還有許多可以改進的空間,文章中也提及了許多我認為並不適合我的練習,但為了把學費拿回來卻只能持續投入時間。然而收獲也是有的,包括了我發現這樣的挑戰形式能夠立竿見影的建立一個新的習慣(我試著運用了類似的獎勵機制來養成生活作息,也許下一篇文章可以分享吧),另外學習過程中更了解自己需要的練習、不需要的練習是什麼,在八月結束挑戰後,如果要規畫下一輪的英文學習計畫,亦或是學習其他語言的時候,更知道該在什麼地方投入心力。 接下來就是期待八月能成功完成挑戰並得到全額退費啦~這樣這筆投資就真的太值得了。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