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同及肯定你的孩子,帶著溫情,好好說話:《媽媽的說話練習》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妳為什麼要管我!」
我曾經以為這樣的話,只會從叛逆期的青少年口中說出來,沒想到聽到女兒第一次脫口而出時,她才在讀小班。
父母聽到孩子說話這麼衝,通常都會難過地落淚吧?但可能這句話與女兒那嬌小的身軀太不匹配,當下我們雖然有點錯愕,但更不自主地覺得好笑,覺得這女孩怎麼可以恰得這麼超齡!?不過說來慚愧,那次過後,我們也沒有特別檢討對孩子的溝通方式,畢竟女兒情緒過了,依然是個愛撒嬌討抱的黏黏蟲,親子關係看起來沒多出一絲裂痕,也就不以為意,一直到讀了這本《媽媽的說話練習》,才開始對過去的言語感到慚愧,認真試著改善對孩子的說話方式。
人與人的關係要維持得好,「尊重」幾乎是不變的鐵則,這點在親子關係也適用。孩子會無理取鬧、不配合、甚至情緒爆炸,幾乎都是因為覺得「不受尊重」。要能用語言完美表達對孩子的尊重,必須練習在話語中融入認同、肯定、與溫情。

「好燙好燙!嗚…我不要吃了…」

「哪會燙!這一點都不燙!」
我跟太太看到這段情境都忍不住笑了,這真的就是我們的日常啊!明明都幫吹涼了好幾口,女兒還是毫不領情地吐了出來,甚至哇哇大哭,不翻白眼都很難,但這樣的反射性回答,確實既沒有認同與肯定,也缺乏溫情,難怪孩子聽了之後只會繼續哭,哪會乖乖再吃一口呢?若能夠改為認同孩子燙到的不適感,肯定還有一點點燙的事實,並溫柔地再幫她弄涼一點,應該就能漂亮地解決這個局面囉!

孩子若老是吵著買玩具、吃零食、看電視,我們也得認同嗎?

書中有一句經典的話:「想法可以被說服,但慾望不行。」
孩子吵著要東西,通常是源自於慾望,大人都常常克制不住慾望了,怎麼能期待孩子辦得到呢?因此我們要同理的是慾望本身,而不是無條件地讓行為被允許。
「你很喜歡這個玩具對吧?但家裡也有很像的耶,我們回家把它找出來玩好嗎?」
「你覺得這個甜食很好吃對嗎?但只剩這一個耶,今天有點晚了,留到明天早上吃好嗎?」
讓孩子感受到慾望有被同理,再提出也不差的替代方案,有時候就能緩解他們的情緒衝動。

孩子犯錯都不願意道歉,怎麼辦?

女兒做錯事的時候,我們常常為了讓她知道這樣不對,而要求她說對不起,但十次嘗試大概有九次失敗,以前也覺得怎麼會這麼難?若跟我有一樣苦惱的家長,可以試著嘗試書中的建議,改用溫情的話語,要孩子做出平常很習慣的動作。如果我們問孩子:「知道這樣子不對了嗎~?知道的話就來跟媽媽抱一下好嗎?」,就算她們不見得點頭,但很有機會跑來擁抱示好,一樣能達到告知錯誤的效果,她們通常也比較願意改進哦!

為什麼孩子這裡痛那裡癢就叫個不停?

女兒有時候姿勢不良坐太久,就會突然哭著說:「好麻好麻…嗚嗚嗚」,好幾次都安撫了很久,耐心都快耗盡,長輩看到還要我們帶她去看醫生。原來是因為孩子人生經驗尚淺,很多不適感像是痛、癢、痠麻等,她們無法預期這個感覺何時會結束,出於痛苦可能一直持續下去的恐懼,就很容易變得特別激動,雖然看在大人眼裡很傻眼,但若可以有耐心地告訴她們,這些感覺很快就會消失,孩子聽懂了就會容易安撫許多哦!

不要拿別人的辛苦挖苦孩子

隨著孩子逐漸長大,讀書寫作業的時間也越來越多,難免會感到厭煩與辛苦,有些家長習慣跟孩子說:「當學生哪有我們上班辛苦?」、「你哪有那些沒書念的人辛苦?」「很多國家的孩子比你更辛苦!」希望能讓孩子珍惜現在的擁有,奮發向上。但事實上,大人也往往不覺得其他行業比自己更辛苦,不覺得別的國家更難生存,更不覺得考試壓力高於過往的學生有多累,那我們怎麼能期待用「比較」的方式會對孩子有用?常常只會造成心靈創傷而已。在孩子感到挫折時,我們應該試著肯定他們,並幫忙釐清是因為作業太多呢?題目太難呢?還是時間分配不好呢?以大人的經驗幫他們從細節做改善,才能真正在孩子的求學路上幫他們一把,減少走向歪路的機會。
這本書還在最後附上約莫60頁的實戰練習本,濃縮了整本書的精華,讓隨時想複習的讀者可以不用重新翻閱,相當貼心!所有需要練習的事情,都不是一次能夠熟稔的,讓身為父母的我們反覆練習,用認同、肯定、並帶有溫情的話語,讓孩子的童年能夠療癒一生吧!
avatar-img
44會員
120內容數
每個月精選至少六本各種領域的書籍,完整讀完後的心得分享與作品介紹,內容也同時發布於Facebook粉專《這書,有讀》,以及instagram ID: ialreadyreadthisbook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少鋒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連哈利波特都沒有看完的我,總是以為自己對小說沒有太多的愛,直到讀了這本書我才頓悟,是因為自己理性過了頭。華麗浩瀚的魔幻世界讓我難以融入,街角巷弄的生活故事反而頻頻觸我心弦。 或許是因為愛上走訪獨立書店,《歡迎光臨休南洞書店》的故事,給我的感覺特別熟悉,它就像是真實藏身在街坊之中的那個書店。
隨著人類越來越長壽,許多國家邁入極度高齡化的社會,但這是許多人沒體驗過,也難以想像的。長大成人的我們,在遇到問題時,很常參考自己的過去經驗來面對,來解決。所以在我們還沒真正變老之前,很難體會年過七旬會帶來什麼樣的轉變,即使孩提時代曾與祖父母輩有所來往,舊時代的老人,所面臨的轉變與困境也和現代很不一樣
瓦基將自己從工程師開始斜槓,最後完全轉職的前因後果與心路歷程,都寫在這本《只工作、不上班的自主人生》。是因為開始接觸書本,大大改變了他的人生,所以他也希望能藉由閱讀分享,讓更多人的人生更加美好。這裡就不對瓦基的人生故事再做太多著墨,先把焦點放在他帶給我們的衷心建議。
疫苗捐贈使人們開始認識立陶宛,俄烏戰爭讓我們更加了解烏克蘭,鄰近的白俄羅斯及波蘭,也時不時登上新聞版面,曾經無比陌生的東歐諸國,得到的關注在這幾年顯著地提升了。但即使能從《血色大地》理解烏克蘭抵死不屈的原因,也由《不只有巧克力,你想知道的立陶宛》知道為何立陶宛願意積極提供國際援助,我們仍對東歐局勢的
人總說自殺不能解決問題,那請問還有什麼可以? 身為位居第一線多年的急診醫師,不僅時常參與生命的逝去,也接觸過許多自述生不如死的人,有的人癌症多重轉移,有的人心臟衰竭舉步維艱,有的人長期洗腎多重併發症,有的人全身疼痛卻久久找不出病因....
「堅強」兩個字,對你而言,是什麼樣的意象呢? 是能夠承受巨大的苦痛的意志力?是能撐過千百次磨練的毅力?還是泰山崩於前也面不改色的鎮定? 我們常常在遭到挫折打擊,或表現出軟弱的時候,聽到有人說:「你要堅強一點。」 說得像是我們可以自由掌控心理,對痛苦減敏,在恐懼面前裝淡定,這樣是合理,是可行的嗎?真的
連哈利波特都沒有看完的我,總是以為自己對小說沒有太多的愛,直到讀了這本書我才頓悟,是因為自己理性過了頭。華麗浩瀚的魔幻世界讓我難以融入,街角巷弄的生活故事反而頻頻觸我心弦。 或許是因為愛上走訪獨立書店,《歡迎光臨休南洞書店》的故事,給我的感覺特別熟悉,它就像是真實藏身在街坊之中的那個書店。
隨著人類越來越長壽,許多國家邁入極度高齡化的社會,但這是許多人沒體驗過,也難以想像的。長大成人的我們,在遇到問題時,很常參考自己的過去經驗來面對,來解決。所以在我們還沒真正變老之前,很難體會年過七旬會帶來什麼樣的轉變,即使孩提時代曾與祖父母輩有所來往,舊時代的老人,所面臨的轉變與困境也和現代很不一樣
瓦基將自己從工程師開始斜槓,最後完全轉職的前因後果與心路歷程,都寫在這本《只工作、不上班的自主人生》。是因為開始接觸書本,大大改變了他的人生,所以他也希望能藉由閱讀分享,讓更多人的人生更加美好。這裡就不對瓦基的人生故事再做太多著墨,先把焦點放在他帶給我們的衷心建議。
疫苗捐贈使人們開始認識立陶宛,俄烏戰爭讓我們更加了解烏克蘭,鄰近的白俄羅斯及波蘭,也時不時登上新聞版面,曾經無比陌生的東歐諸國,得到的關注在這幾年顯著地提升了。但即使能從《血色大地》理解烏克蘭抵死不屈的原因,也由《不只有巧克力,你想知道的立陶宛》知道為何立陶宛願意積極提供國際援助,我們仍對東歐局勢的
人總說自殺不能解決問題,那請問還有什麼可以? 身為位居第一線多年的急診醫師,不僅時常參與生命的逝去,也接觸過許多自述生不如死的人,有的人癌症多重轉移,有的人心臟衰竭舉步維艱,有的人長期洗腎多重併發症,有的人全身疼痛卻久久找不出病因....
「堅強」兩個字,對你而言,是什麼樣的意象呢? 是能夠承受巨大的苦痛的意志力?是能撐過千百次磨練的毅力?還是泰山崩於前也面不改色的鎮定? 我們常常在遭到挫折打擊,或表現出軟弱的時候,聽到有人說:「你要堅強一點。」 說得像是我們可以自由掌控心理,對痛苦減敏,在恐懼面前裝淡定,這樣是合理,是可行的嗎?真的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日常生活裡,需要跟孩子解釋的東西,真的太多了, 在這些親子對話中,我們會跟孩子一起長大。 小孩天生是喜歡聽父母說話的, 我們得把握機會好好跟他們說(不是嘮叨), 不要等到父母想說的時候, 孩子已經不想聽, 那親子關係也會漸行漸遠的了。
Thumbnail
育兒書和專家文章看了很多,到底孩子心裡想的是不是真的像專家說的那樣呢? 林寶脫口而出的真心話,有時候真的讓我不得不服...
Thumbnail
這篇文章講述家長面對小孩說難聽話的困擾,以及採取的教育方式。從嚴厲的懲罰到轉變為鼓勵誠懇的教導,希望能夠改善小孩的言行舉止。
Thumbnail
「昨天我在我小孩面前崩潰大叫了,我也不想這樣,小孩到了三多歲什麼都不要,爸媽的話都不聽,想要的東西不給他就大吵大鬧,難道是我不會教嗎?真的心好累....」 如果小孩很難教,那就改變我們的「教法」。 教養不能用「蠻力」
Thumbnail
你可能會想,我這麼愛孩子,為何孩子不聽我的話? 很多父母都會抱怨孩子「講不聽」,後來我理解了,這一切都是小孩都在學習、成長的過程,轉念之後,改用遊戲、好玩的方式來陪伴孩子、用尊重的態度和孩子溝通。
Thumbnail
家庭系統出現狀況,以理解尊重支持取代嘮叨控制,資深校園心理師給父母、老師的實戰書。書中提出解方,贏回尊重需要大人需要表現出努力和真誠,從而重新建立青少年對大人的信任。
Thumbnail
別再用「不要跑了!」來對孩子說話,探索如何用愛和理解,讓孩子的每一步成長都充滿意義。 我們來聊聊,如何巧妙的將日常的責備轉化為溝通的藝術,用更有建設性的方式引導孩子,讓他們學會從錯誤中成長,發展出同理心與自我反思的能力。 閱讀全文,讓愛和理解成為你與孩子溝通的橋樑。 轉化責備為溝通的藝術:
Thumbnail
每當孩子任性摔東西、哭鬧不休,您是否感到束手無策?這其實是他們用身體語言在向我們發出的求助訊號。 讓我們學會成為孩子情緒的翻譯官,耐心傾聽和解讀他們真正的需求。從認識到引導,我們不僅能幫助孩子建立健康的情緒表達方式,更能為他們日後的人際溝通技巧奠定基礎。 閱讀全文,探索如何逐步引導孩子用言語代替
Thumbnail
書背語錄-- 教養,不必總是筋疲力盡、兩敗俱傷 以「尊重小孩」為內涵的教養,是從信任、接納,甚至欣賞小孩的能力前提出發。 從孩子的「需要」來理解他們的行為,進而幫助孩子認識自己、成為自己。 方法用對了,父母不必再發狂、吼叫,孩子將因你而不一樣。
Thumbnail
「當我們在探討家庭教育的過程中,父母的溝通方式對孩子自我肯定感的影響是不容忽視的。」 比如當孩子取得成功或表現良好時,若父母選擇沉默或認為這是理所當然,而在孩子犯錯或失敗時卻施以嚴厲的責罵,這種偏頗的反應模式,往往導致孩子自我肯定感的低落。 因為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對父母的認可和回饋極為敏感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日常生活裡,需要跟孩子解釋的東西,真的太多了, 在這些親子對話中,我們會跟孩子一起長大。 小孩天生是喜歡聽父母說話的, 我們得把握機會好好跟他們說(不是嘮叨), 不要等到父母想說的時候, 孩子已經不想聽, 那親子關係也會漸行漸遠的了。
Thumbnail
育兒書和專家文章看了很多,到底孩子心裡想的是不是真的像專家說的那樣呢? 林寶脫口而出的真心話,有時候真的讓我不得不服...
Thumbnail
這篇文章講述家長面對小孩說難聽話的困擾,以及採取的教育方式。從嚴厲的懲罰到轉變為鼓勵誠懇的教導,希望能夠改善小孩的言行舉止。
Thumbnail
「昨天我在我小孩面前崩潰大叫了,我也不想這樣,小孩到了三多歲什麼都不要,爸媽的話都不聽,想要的東西不給他就大吵大鬧,難道是我不會教嗎?真的心好累....」 如果小孩很難教,那就改變我們的「教法」。 教養不能用「蠻力」
Thumbnail
你可能會想,我這麼愛孩子,為何孩子不聽我的話? 很多父母都會抱怨孩子「講不聽」,後來我理解了,這一切都是小孩都在學習、成長的過程,轉念之後,改用遊戲、好玩的方式來陪伴孩子、用尊重的態度和孩子溝通。
Thumbnail
家庭系統出現狀況,以理解尊重支持取代嘮叨控制,資深校園心理師給父母、老師的實戰書。書中提出解方,贏回尊重需要大人需要表現出努力和真誠,從而重新建立青少年對大人的信任。
Thumbnail
別再用「不要跑了!」來對孩子說話,探索如何用愛和理解,讓孩子的每一步成長都充滿意義。 我們來聊聊,如何巧妙的將日常的責備轉化為溝通的藝術,用更有建設性的方式引導孩子,讓他們學會從錯誤中成長,發展出同理心與自我反思的能力。 閱讀全文,讓愛和理解成為你與孩子溝通的橋樑。 轉化責備為溝通的藝術:
Thumbnail
每當孩子任性摔東西、哭鬧不休,您是否感到束手無策?這其實是他們用身體語言在向我們發出的求助訊號。 讓我們學會成為孩子情緒的翻譯官,耐心傾聽和解讀他們真正的需求。從認識到引導,我們不僅能幫助孩子建立健康的情緒表達方式,更能為他們日後的人際溝通技巧奠定基礎。 閱讀全文,探索如何逐步引導孩子用言語代替
Thumbnail
書背語錄-- 教養,不必總是筋疲力盡、兩敗俱傷 以「尊重小孩」為內涵的教養,是從信任、接納,甚至欣賞小孩的能力前提出發。 從孩子的「需要」來理解他們的行為,進而幫助孩子認識自己、成為自己。 方法用對了,父母不必再發狂、吼叫,孩子將因你而不一樣。
Thumbnail
「當我們在探討家庭教育的過程中,父母的溝通方式對孩子自我肯定感的影響是不容忽視的。」 比如當孩子取得成功或表現良好時,若父母選擇沉默或認為這是理所當然,而在孩子犯錯或失敗時卻施以嚴厲的責罵,這種偏頗的反應模式,往往導致孩子自我肯定感的低落。 因為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對父母的認可和回饋極為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