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3/06/25閱讀時間約 22 分鐘

【邏輯投資】潛力股週報2023.06.25

圖片來源:Midjourney
圖片來源:Midjourney
「邏輯投資」專欄(專欄介紹)每月分享 2 篇以上「潛力股」研究心得分享(無任何目標價或買賣建議),非訂閱戶可以閱讀公司與其產品的基本介紹,訂閱戶則可閱讀作者深入分析的價值內容。訂閱費用每月僅 99 元,能夠幫助作者持續發掘有潛力的投資機會,歡迎訂閱支持。另外為避免錯過最新文章,請按下「追蹤」按鈕,並加入邏輯投資臉書按讚,作者將不定期分享市場觀點與個股看法。

※ 俄羅斯政變?瓦格納集團譁變事件落幕,對市場影響有限

連假期間最熱門的國際消息就是俄羅斯雇用的傭兵「瓦格納」集團(Wagner Group)譁變,劍指莫斯科,一時之間各種消息甚囂塵上,有傳言普丁(Vladimir Putin)已經撤離莫斯科,或者預測內戰即將爆發等。
但不到24小時的時間,劇情再度急轉直下,在白俄羅斯總統盧卡申科(Alexander Lukashenko)介入調停之後,瓦格納集團領袖普里格津(Yevgeny Prigozhin)同意撤軍,俄羅斯內戰危機轉瞬消失。
瓦格納集團領袖普里格津(Yevgeny Prigozhin)與瓦格納集團戰士一起離開羅斯托夫(Rostov) 圖片來源:路透社
實際上這場衝突與其說是「叛變」、「內亂」,普丁的演說內容其實有透露一些端倪,他提到部分俄國人「被誘騙進行犯罪冒險」,並形容這場軍事行動為「背後捅刀」,但都沒有直接點名瓦格納集團以及其首腦普里格津,代表他定義這場軍事行動屬於部分有心人士的叛亂陰謀,保留雙方對話協調的空間。
綜觀這場軍事行動的起因,應為瓦格納集團與俄羅斯國防部之間長期對立升溫的結果,例如普里格津5月曾發布影片,他指著身後一堆死去的瓦格納戰士屍體說:「血還是新鮮的」,並批評國防部長紹伊古(Sergei Shoigu)以及武裝部隊總參謀長格拉西莫夫(Valery Gerasimov),說他們「像肥貓一樣坐在豪華的辦公室裡」。
另外,普里格津在發起軍事行動後,對外發言也相當強調自己的愛國心,認為瓦格納集團是「熱愛祖國的愛國者,我們曾為它戰鬥,目前仍在為它戰鬥」,也提到他們「不希望國家繼續活在腐敗、欺瞞和官僚主義之中」,顯示其軍事行動主要是表達對俄羅斯國防掌權者與官僚體制的不滿,性質偏向「兵諫」,而非大家想像地要推翻普丁政權或引發內戰。
所以要怎麼形容這場軍事行動呢?
我的感覺像是某支棒球隊的打者一直被對方投手投觸身球攻擊,但總教練始終無動於衷,因此打擊教練就拎著球棒走向總教練,想幫打者討個公道,他的目的不是要打暈總教練取而代之,而是希望喚起總教練對球員的重視。
那接下來會發生什麼事情呢?
根據克里姆林宮發言人的說法,普里格津將被送往白俄羅斯,針對他的刑事指控都將被撤銷,保障其人身安全;瓦格納集團則將與國防部簽署合約,他們不會因參加這場涉及叛亂的軍事行動而遭起訴,且克里姆林宮「始終尊重他們在前線的英勇事蹟」。
因為這場軍事行動已經宣告落幕,預期對烏俄戰爭不會帶來直接的影響,但普里格津發兵的原因,主要在於他跟國防部的對立,並強調他跟高層之間聯繫被切斷了,現在透過這場「起義」,他跟高層之間又能聯繫上了,這是否會影響之後俄羅斯國防部的領導結構,並帶來戰略上的改變,有待後續觀察。
至於對投資市場是否帶來影響呢?
在假日期間我通常都會用比特幣(Bitcoin)兌換美元的走勢,來判斷風險資產對特定事件的反應,從週五晚間至周六比特幣對美元下跌約2%來看,市場是存在擔憂的,但從週六低點至週日則上漲約1%,反映危機落幕信心恢復。從市場反應來看,這起事件對市場走向影響應屬有限。
資料來源:Yahoo財經

美國半導體族群AI熱度暫歇,台股AI概念股應注意追高風險

資料來源:FINVIZ
本週可以觀察到美股當中的AI概念股,像是微軟($MSFT)或是英偉達($NVDA)帶領的半導體產業族群普遍股價下挫,如超微下跌11.5%、($AMD)台積電下跌3.11%、艾斯摩爾($ASML)下跌5.5%等,代表AI伺服器的題材進入休息階段。
目前美股市場的故事線從AI帶動科技板塊與半導體產業復甦,慢慢轉到開始重視聯準會的「鷹派暫停升息」,認為聯準會若持續升息,將再度拉高企業融資成本,壓抑民間消費力量,對實體經濟與企業盈餘帶來負面影響。
但這其實是矛盾的,因為市場原來的故事線是認為聯準會的升息並不影響經濟發展,相信「軟著陸」會發生,因此許多股票的估值大幅回升,甚至將明年度的獲利都納入估值考量,給予更高的評價。
這裡沒有要對美國的經濟展望作預測,實際上我們早在「市場觀察解讀|當專家都看不懂經濟前景時,建議要「居高思危」」這一篇文章就提醒讀者,今年的經濟前景是很難預測的,市場缺乏共識,專家觀點也不一致,預測難度很高;而在上週的週報「【邏輯投資】潛力股週報2023.06.18」,我們也有提醒讀者要留意美股市場貪婪及投資情緒上升,所以市場的短期回條算是符合預期的結果
只是接下來會走長多,還是繼續向下修正,我不認為目前的資訊有辦法幫助我們做出準確的預判,因此還是提醒讀者應專注在個股的基本面與長期趨勢上,不要過度「擇時操作」,例如看壞前景就放空,看好前景就ALL IN,這會讓自己暴露在過多的風險當中。
不過回到台股上,隨著美股AI相關題材進入休息階段,台股的相關概念股則要注意追高風險,大多數的AI概念股都已經將明年的獲利成長,以更高的本益比,例如15-20倍納入估值當中,我覺得追高買入的漲幅空間有限,如果真的想盡場,那還是要遵守停損紀律。
而我自己會傾向布局基期較低、風險較低,同樣也有復甦機會的相關題材,例如最近剛發布的「發掘潛力股|PCB產業新南向趨勢及半導體產業自動化,雙引擎推升成長|迅得(6438)」,就是一例。另外之前在專欄討論區有跟讀者提到下半年將關注的紡織、製鞋、工具機等,最近股價似乎也有動起來的跡象,也值得留意。

※ 危機入市的前提,是你對公司發展與產業趨勢有深入的理解與信心

資料來源:Google
今年特斯拉漲幅截至6月23日收盤已上漲137%,而我在去年底的時候曾在臉書發文,提到我在特斯拉128元左右的位置開始往下加倉,因此目前我在美股持有的特斯拉部位,帳上損益看起來很不錯。
資料來源:Google
這裡不是要跟各位讀者「事後諸葛」地說自己有多厲害,這都是結果論只是想透過這個例子跟讀者們談談「危機入市」的本質。
讓我們先回顧一下去年底發文時,市場當時對特斯拉的評價是「跌落神壇」,看壞的原因包括「馬斯克將注意力放在推特」、「馬斯克賣股」、「特斯拉銷量下滑」、「特斯拉降價將削減利潤率」、「競爭對手開始趕上」、「特斯拉將出現供過於求」等,種種言論彷彿特斯拉即將進入虧損階段。
通常就是像這樣市場具有高度共識,一致看壞或看多某檔股票或產業時,才有可能將股價打落谷底或突破天際,而這種過度看空或看多,其實正是「價值投資」者賺取「超額報酬」的好機會。
但這有兩個前提:
  1. 你必須對該公司發展、產品競爭力或其所處產業的趨勢有深入理解與信心,如果你具備這個前提,你就不是單純因為股價下跌而「賭博式抄底」,而是基於股價符合預期的回歸而執行投資決策。
  2. 你必須持有才能獲得足夠多的回報。
上述前提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很難,就留給讀者自己體會了。
另外我們也很常看到投資人即使真正抓到某檔股票的相對低點,但只賺10-20%就離場,造成獲取的報酬與當時抄底承擔的風險並不對等,長期下來這也會拖累自己的資產報酬率,如果你的操作有類似的問題,建議要再檢討一下自己的策略,而大盤平均報酬率就是你的比較對象,如果你的策略無法打敗大盤,那就一定要調整,不該讓自己花費時間在無用的策略上,那還不如投資指數型ETF就好。

※ 總太地產(3056)股東會的啟示與觀點

「邏輯投資」過去在專欄介紹過總太地產(3056)這家公司,19日公司召開股東會,內容引發不少話題,因為有許多讀者仍相當關心這家公司,我們整理這場股東會的重點資訊整理,並分享我們的觀點:
  • 改名「富華創新」
在小股東反對下,總太股東會仍通過改名案,公司名稱將變更為「富華創新」,意思就是要成為「富有的華人」。而原本經營已久的「總太」這個品牌,未來可能另外成立子公司使用相同名稱繼續經營。
  • 看壞房市
創辦人吳錫坤表示「未來常態性成交量,將是2021年全盛時期的30%」,並提到政府走「空」,限制資金流入房地產,他還反問現場股東:「你持有的營建業上市櫃公司,日後營收還能維持嗎?」、「我個人是覺得會萎縮」,其觀點等同看衰所有營建股。
  • 轉型多角化經營
隨著公司名稱更改以及看衰房地產開發市場前景,公司表示未來經營目標將轉向「固本跨界、多角經營」,會開始涉獵其他產業,包括儲能、綠能、電動巴士等。
  • 預計逐步放大股本至100億元
為了實現上述目標,公司有計畫將股本長期增資到100億元,初期目標為50億元,不會一次到位,會用盈餘轉增資方式來擴充。
「邏輯投資」專欄觀點:
  • 總太創辦人公然看衰房地產景氣,因總太主要在台中推案,也等同為台中房市的發展投下不信任票,這也顯示營建業者的信心確實受到政策打擊,保守購地及推案為目前業界共識。
  • 總太突然發動更名,並提出長期增資目標,但對於公司發展的前景卻沒有清楚說明,特別是綠能、儲能產業已出現擁擠狀況,現在入場可能發展有限。公司突然提出轉型,將會影響股東信心,引發部分賣壓,實際上從股價反應也可以看到部分投資人確實對公司喪失信心。
資料來源:Yahoo財經
  • 綠能、儲能大餅眾人爭搶,藍海將變紅海,營建業者投入該產業並不具有明顯優勢,因此「邏輯投資」不看好總太轉型,甚至有可能顧此失彼,影響本業發展。
  • 之前我們聊過總太地產董事長翁毓羚請辭,現在整個謎團拼圖似乎對得起來了,但總覺得有些遺憾,過去我對總太的印象是台中的優質建商,不論公司經營與建案品牌,都做得有聲有色,但自從近兩年的「股利背刺」事件、翁董請辭,到昨天股東會公司改名、提出轉型與增資計畫等,讓人感覺這家公司已經變了,雖有遺憾,但還是尊重並給予祝福!

※ 不懂這觀念,你才會真的睡公園!

圖片來源:梗圖產生器
最近看到某投資粉專發文提到一件事情,就是作者認為「存股」的目標是「保本」,換言之作者認為他的「存股」策略相較於其他選股或指數投資策略,具有「保本」的優勢,這讓我覺得一定要發文提醒讀者,如果你真的抱持這種想法,你真的有機會會住到公園裡面。
你可能會有疑問:「有這麼嚴重嗎?」
其實投資過程最大的敵人不是市場,也不是其他競爭對手,而是自己的觀念錯誤,而這也是「邏輯投資」成立專欄的目的,就是希望傳達比較合理或有邏輯的投資觀念,畢竟大家投入的都是自己的血汗錢,如果你能對市場運作規則或投資標的多懂一分,就能少一分學費的支出。
讓我們回到正題吧!所謂的「保本」,意思就是「不能出現虧損」,所以到期可以還給你全額的「本金」,那才算得上是「保本」。
公認最「保本」的應該是銀行定存,但利率最低,報酬率不高,所以你要理解「保本」的代價通常是相對較低的報酬。
再來比較接近「保本」的投資標的,可能是債券,但不同國家、企業發行的債券,自然風險有別,所以債券會有信用評等公司給予評級,像是AAA就代表具有最高的信用品質,違約風險較低,反之C或CC就是違約可能性很高,而通常債券的利率會隨信用評級上升而減少,這跟前面「保本」的概念是相同的,越保本的投資商品,通常意味著支付給你的報酬會相對較低。
所以到這裡你應該要理解,即使是債券也存在不同程度的風險,且越保本,報酬率通常就越低,我們在上週週報「【邏輯投資】潛力股週報2023.06.18」也有跟讀者說明這個觀念,並告誡大家「保本高利」通常是有毒的蜜糖
圖片來源:安娜馭房術/YouTube
讓我們說回「存股」這件事情,「存股」的定義是「長期投資股票」,不管你的投資標的是「股票」或是「以股票作為投資標的指數或高股息ETF」,請你想想看,這些投資產品相較於債券,是否也具有風險?是否也可能面臨虧損或血本無歸呢?
或者我們直接這樣問,你認為股票或高股息ETF,可以做到像是定存或AAA級債券接近「保本」的安全程度嗎?
首先,我想應該沒有任何一家上市櫃公司,或是指數ETF、高股息ETF的發行券商有向你承諾「保本」吧!
另外你認為只要持有時間越長(存股),就足以抹平風險,達到「保本」的安全程度嗎?答案可能是否定的。下圖是香港恆生指數,過去五年指數下跌約35%,所以並非只有投資個股無法保本,實際上投資指數或高股息ETF,也無法承諾長期投資就能達到保本的目標,而且投資過程中勢必存在波動,不太可能向你保證「保本」。
資料來源:Google
所以還是希望提醒投資朋友,我不是要說「存股」或「長期投資ETF」不好,我也沒有要預測大家都會因此住公園,只是希望你可以用正確的觀念去理解你的投資標的以及潛藏風險,像是說「存股」可以「保本」,我覺得與其說是觀念錯誤,不如說是陷入幻覺了,這代表當事人身陷風險卻不自知,而且他還持續散播錯誤的觀念,帶領更多投資人無視風險,這是非常危險的。
實際上,為什麼澳豐基金主打8%報酬率可以騙到這麼多人?甚至上市櫃公司老闆也相繼踩雷。是什麼讓投資人感到安心,而願意砸幾百萬、幾千萬給這家「境外基金」?
我認為「保本」、「存」、「領息」、「穩定報酬」這些概念,真的就像裹著蜜糖的毒藥,都會讓投資人忽視風險,產生虛幻的安心感,但事實上金融市場的運作無時無刻都存在風險,所以希望大家在投資時,都能抱持「風險」意識,不要翻車了再來罵股票或ETF,因為最終賠上的是你的人生。

※ 中國消費信心低迷,房市不振是關鍵,復甦恐將持續滯後

中國的復甦不如預期,是近期市場關注的話題。
實際上中國的消費者信心與房價有直接相關,且房價的變化可以視為消費者信心的領先指標,這一點你從下圖「財經M平方」的數據就能看得出來,該網站將房價年增率向後延後12個月做調整,你會發現跟消費者信心呈現同步變動,這代表該數據具有領先指標的意義。
資料來源:財經M平方
從目前已經公布至2023年3月的中國消費者信心指數,可以看到在疫情解封後,中國的消費者信心有明顯復甦,但仍遠低於去年上海封城前的水準,代表去年長期的疫情封控對消費者的信心與經濟狀況帶來不小程度的打擊。
資料來源:東方財富網
另外從官方的經濟數據,也可以嗅出復甦不如預期的味道,中國5月份製造業PMI持續下降至48.8,低於4月前值49.2,服務業PMI也下降至54.5,同樣低於4月前值56.4;而5月出口數據還大幅年減7.5%,這一部分反映歐美品牌業者仍處於庫存調整的階段,大幅減少生產訂單,但另一方面也反映中國內需市場並未如原本預期帶來強勁的需求增長。
資料來源:Investing.com
而中國政府似乎也看到警訊,13日中國人民銀行宣布調降短期利率,從2%降至1.9%,市場也預期中國將可能持續調降利率與存款準備金率,並出台更多刺激政策。
但我覺得關鍵還是要看中國政府對房市的態度,以及是否能夠有效支撐中國房價止跌回升,因為根據「中國指數研究院」的數據,可以看到5月中國重點50城的新建商品住宅,不論成交面積或均價都轉弱。
資料來源:中國指數研究院
另外中國二手住宅的均價也呈現下滑。
資料來源:中國指數研究院
這種憂慮也可以從「中國指數研究院」的報告看得出來,報告寫到:「房地產作為國民經濟支柱產業,對消費和投資影響較大,資產價格下跌預期引發的『負財富效應』也對居民消費意願產生影響,穩住房地產對於穩住宏觀經濟大盤十分重要,穩定市場預期和信心,在發展中解決歷史問題,才能實現『軟著陸』」。
資料來源:中國指數研究院
基於上述數據,我們做幾個結論。
  • 首先,針對中國復甦題材,我認為必須保守看待,如果是服務業,我覺得還有樂觀的理由,但短期與房市相關的產業,或者涉及非必需品等產業(例如手機、電子產品等),就沒這麼樂觀,這一點與近期618大促消費數據不如預期相呼應。
  • 我們在專欄介紹過南僑這家公司,看好今年中國餐飲業復甦,目前我對南僑的展望並未改變,相信在中國緩慢復甦的節奏上,餐飲業仍是相對安全的板塊,且我們看多南僑的原因,並非只有解封題材而已。
  • 考量中國整體股市與部分個股的估值仍偏低,我覺得還是可以關注中國市場復甦這個題材,但要特別注意政府有沒有推出相關刺激政策,特別是針對房市的政策。因為只要中國國家主席仍抱著「我不喜歡炒房」的態度,那基於中國特殊的政經體制,只怕中國房市的復甦速度會很緩慢,連帶消費者信心的復甦也會滯後。

※ 潛力股資訊總整理(截至20230625)

資料來源:自行整理
  • 潤弘公布除權息日程,定7月10日為除權息交易日,7月16日為除權息基準日。
(歡迎付費訂閱解鎖更多深入分析與價值內容)
付費訂閱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