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風險套利?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 文內如有投資理財相關經驗、知識、資訊等內容,皆為創作者個人分享行為。
  • 有價證券、指數與衍生性商品之數據資料,僅供輔助說明之用,不代表創作者投資決策之推介及建議。
  • 閱讀同時,請審慎思考自身條件及自我決策,並應有為決策負責之事前認知。
  • 方格子希望您能從這些分享內容汲取投資養份,養成獨立思考的能力、判斷、行動,成就最適合您的投資理財模式。
偶然看到這篇文章,覺得很有趣,隨手寫一下到底是不是無風險套利?!
1.以短支長:企業用短期循環額度貸款出來的資金去申購長期人壽發行的次順位債,以短支長的選擇,不是好方案。
2.利率風險:短期循環額度的利率為機動利率,一般短期額度利率是基準利率+利率加碼;長期次順位債大多都為固定利率。沒人能保證央行未來會不會升息,也沒人敢保證企業每年續約的利率加碼都可以一樣,如果短期借款利率上升,是否真的無風險套利?如果企業發生不如預期的負向事件,銀行不進行續約呢?
3.流動性風險:次順位債券的流動性風險較高,市場流通不易,如果未能持有到期,中途要出售,要以市場成交價格為主,大多都是低於當初申購的價格
4.擔保品風險:企業把買來的國內人壽次順位債券拿來當擔保品呢?一般都會考量流動性,目前大多是以國外投資等級債當作擔保品為主流(交易市場大,流動系風險低),你都不好賣出去了,銀行怎麼會肯收呢?就算收了,成數也一定不高,失去了擔保品效果。
無風險是不是真的無風險,套利是不是真的能套利?還是要看自身的考量了。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壽險爆千億元發債潮 企業逾2%套利術大公開

壽險業2026年將接軌ICS新制,為強健資本,近期爆出上千億元的發債盛況。(本報系資料庫)

本文共806字
00:002023/06/26 21:22:12經濟日報 記者陳美君/台北即時報導
壽險業2026年將接軌ICS新制,為強健資本,近期爆出上千億元的發債盛況。銀行主管透露,市場最近湧現企業向銀行借出低利貸款,用以投資壽險高利次債的「套利」風潮,一來一往間,就有超過2個百分點的利差可順利入袋。一家銀行主管透露,最近企業利用壽險次債發行潮進行「套利」的風潮相當盛行,目前企業向銀行借款、貸款利率不到2%,購買壽險發行的次債,利率可高達3.7%、3.85%,套利空間最高超過2個百分點。銀行主管解釋,一般規模較大的上市櫃企業,營運週轉金貸款利率最低可到1.6%~2%,向銀行貸款、付出1.6%的利率,用以購買壽險業的次債,收取報酬率3.7%,利差達2.1個百分點,且幾乎可說是「無風險」套利。看似很簡單的企業套利術,卻有一個需留意的地方,如果企業向銀行借出週轉金貸款,卻用來投資次債,因銀行貸款給企業後需落實貸後管理,一旦發現企業把週轉金貸款拿去投資,就會產生「貸款名目與用途不符」的問題。但銀行主管也說,這個情況很容易解決。假設企業手頭上有一筆流動現金,本來是用來作為某一個用途,例如營運週轉、購買土地等,企業可把這筆現金挪來買次債,然後,再去向銀行借一筆錢來作營運週轉、購買土地,貸款名目和用途就能相符。銀行主管說,其實現在國內的大型企業多半滿手現金,只要善用手頭上的閒置資金去投資壽險的次債、企業所需的營運週轉金轉向銀行申貸,就能進行超過2個百分點的套利,且幾乎「零風險」。另外,企業也可以向銀行申請投資理財貸款,如此一來也不會有貸款用途與名目不符的問題,不過,投資理財貸款的利率會高於營運週轉金貸款,套利空間也會隨之縮減。至於壽險業,發行高利次債看似有點「虧」,但因接軌新制需求,無論利率多高,保險公司都必須籌措到所需的發債量,只要投資人願意買、壽險就能籌措到足夠的資本,以此觀察,不論是壽險業或是次債投資人,近期盛行的企業套利術沒有輸家,而是「雙贏」局面。

https://money.udn.com/money/story/5613/7260005
avatar-img
4會員
2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Sam Hsieh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近期各家金控都在進行董事會與法說會,多半為結算去年盈餘(EPS)與宣告今年度的股利政策,但與過往相反,今年討論的卻是資本公積、未分配盈餘佔據了新聞的版面,到底原因為何?
近期各家金控都在進行董事會與法說會,多半為結算去年盈餘(EPS)與宣告今年度的股利政策,但與過往相反,今年討論的卻是資本公積、未分配盈餘佔據了新聞的版面,到底原因為何?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在金融市場中,套利是一種能夠實現低風險收益的操作策略,而期現套利作為其中的重要手段,對於台股投資者來說,是一個值得深入了解並靈活應用的技巧。台指期貨的期現套利,主要是利用期貨價格與現貨價格之間的價差,從中尋找無風險的套利機會。在本篇文章中,我們將探討台指期貨的期現套利原理、實際操作方法以及需要注意的
Thumbnail
這是一個好工具 回憶以前怎麼會接觸質押? 似乎是2021年有個朋友介紹, 他說你不敢融資, 那就使用質押. 質押在券商的正式名稱是: 不限用途貸款. 以前我現金買完後, 萬一沒等到上漲, 就隨著大盤下跌而跌價. 這時我是動彈不得, 不是停損, 就是等待股價回升. 但這通常會錯失投資的大好機會.
Thumbnail
所謂套息交易指的是用利率之間的差距,來賺取其中的差價。最簡單的例子,銀行經營的方式就是一種套息交易。收取民眾存款給的利率為1%,借款給民眾收取的利率為5%。銀行可賺取中間4%的利差。
Thumbnail
最近的台股長達快一年半的漲勢,在最近有一點消退。隱約之間有嗅到熊市來臨的味道。也因此最近比較少聽到某某某買了什麼飆股賺了 XXX 萬的傳言。在街頭巷尾對於股票熱絡的討論也開始減少。但離降溫還真的有一段的時間,若真的要等到降溫的話,台股的成交量應該要下到3000 億以下,而股市得先降溫,才會升溫。
Thumbnail
不要幻想自己能預測未來! 前一陣子,台積電來到一千元,股市衝到兩萬四 很多人回頭看著沒有用的美債,覺得如果把所有資金移轉到台積電,現在不就賺更多。 於是乎,有人認為美債就是一個沒有效益的投資。 這個前提是...你能夠預測未來!? 多元配置是一個重要的投資策略 在七月三日,股市來到兩萬三的
Thumbnail
股息只是左手換右手的操作,在台灣真的是這樣子嗎?
債券是一種具有固定利率和到期日的金融工具,它代表了一筆借款的承諾,發行人向債券持有人承諾按照約定的利率支付利息,並在到期日償還本金。債券市場是一個重要的金融市場,提供了多種不同類型的債券,每種債券都具有不同的特點和投資風險。 以下是一些常見的債券種類: 1. 政府債券 由政府發行的債券
在減息週期中,投資者常常面臨選擇資產的困境。儘管減息可能提供某些機會,但也存在一些資產不宜在此時購買的風險。本文將探討在減息週期中應該避免購買的資產。 1. 長期債券 在減息週期中,央行的目標是降低短期利率,以刺激經濟增長。這可能導致長期債券價格上升,但長期債券的利率也會相應下降。這意味著如
因現在利變型保單,壽險比大幅增加,所以滿期即保本,還有不輸定存利率的時代已不復存,當儲蓄險回歸到保險本質上,這商品還有什麼存在的意義? 存在的意義是肯定有的,可用來當作壽險規劃、稅源預留、資產分配等等..... 這邊只提壽險規劃,其餘稅務議題,未免我一向的用字不精確,而造成誤導社會大眾的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在金融市場中,套利是一種能夠實現低風險收益的操作策略,而期現套利作為其中的重要手段,對於台股投資者來說,是一個值得深入了解並靈活應用的技巧。台指期貨的期現套利,主要是利用期貨價格與現貨價格之間的價差,從中尋找無風險的套利機會。在本篇文章中,我們將探討台指期貨的期現套利原理、實際操作方法以及需要注意的
Thumbnail
這是一個好工具 回憶以前怎麼會接觸質押? 似乎是2021年有個朋友介紹, 他說你不敢融資, 那就使用質押. 質押在券商的正式名稱是: 不限用途貸款. 以前我現金買完後, 萬一沒等到上漲, 就隨著大盤下跌而跌價. 這時我是動彈不得, 不是停損, 就是等待股價回升. 但這通常會錯失投資的大好機會.
Thumbnail
所謂套息交易指的是用利率之間的差距,來賺取其中的差價。最簡單的例子,銀行經營的方式就是一種套息交易。收取民眾存款給的利率為1%,借款給民眾收取的利率為5%。銀行可賺取中間4%的利差。
Thumbnail
最近的台股長達快一年半的漲勢,在最近有一點消退。隱約之間有嗅到熊市來臨的味道。也因此最近比較少聽到某某某買了什麼飆股賺了 XXX 萬的傳言。在街頭巷尾對於股票熱絡的討論也開始減少。但離降溫還真的有一段的時間,若真的要等到降溫的話,台股的成交量應該要下到3000 億以下,而股市得先降溫,才會升溫。
Thumbnail
不要幻想自己能預測未來! 前一陣子,台積電來到一千元,股市衝到兩萬四 很多人回頭看著沒有用的美債,覺得如果把所有資金移轉到台積電,現在不就賺更多。 於是乎,有人認為美債就是一個沒有效益的投資。 這個前提是...你能夠預測未來!? 多元配置是一個重要的投資策略 在七月三日,股市來到兩萬三的
Thumbnail
股息只是左手換右手的操作,在台灣真的是這樣子嗎?
債券是一種具有固定利率和到期日的金融工具,它代表了一筆借款的承諾,發行人向債券持有人承諾按照約定的利率支付利息,並在到期日償還本金。債券市場是一個重要的金融市場,提供了多種不同類型的債券,每種債券都具有不同的特點和投資風險。 以下是一些常見的債券種類: 1. 政府債券 由政府發行的債券
在減息週期中,投資者常常面臨選擇資產的困境。儘管減息可能提供某些機會,但也存在一些資產不宜在此時購買的風險。本文將探討在減息週期中應該避免購買的資產。 1. 長期債券 在減息週期中,央行的目標是降低短期利率,以刺激經濟增長。這可能導致長期債券價格上升,但長期債券的利率也會相應下降。這意味著如
因現在利變型保單,壽險比大幅增加,所以滿期即保本,還有不輸定存利率的時代已不復存,當儲蓄險回歸到保險本質上,這商品還有什麼存在的意義? 存在的意義是肯定有的,可用來當作壽險規劃、稅源預留、資產分配等等..... 這邊只提壽險規劃,其餘稅務議題,未免我一向的用字不精確,而造成誤導社會大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