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3/07/12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一個人的公益

以前捐血有拿過白色的捐血卡,現在好像都數位化了😁
以前捐血有拿過白色的捐血卡,現在好像都數位化了😁
做公益,三個字很容易理解,按照字面意思,就是去做對公共大眾與社會有益處的事情。
年紀不大的時候,對「做公益」這個行為是有誤會的,或許是傳媒和一些大大小小的公益團體給的訊息不夠全面?也或許是自己察看的不夠立體?因此對於「做公益」最能聯想的通常是捐款。
心裡落下「做公益」等於「給錢」,工作穩定後我便開啟了每個月扣500元的捐贈日子,心想能幫助到不管是動物或其他人還是社會,總是好的,也沒多想什麼,直到有一天某一愛心動物團體被踢爆財務不透明,而收留的動物並未得妥善照顧,這讓我意識到只是給錢但什麼都不管,並非公益。 註:被踢爆的團體是二十年前的事,我想查一下是否有當時的新聞,提供給大家作為參考。沒想到二十年前的新聞,我是查不到,但2022年竟然有類似的事情發生!?那不正說明,每個人真的要謹慎自己捐出去的每一分錢,並且督促這些公益團體財務透明化,清晰每一項金流,每個人都需要知道,自己的愛心是否有幫助到真正需要幫助的人事物。
發現自己捐贈的錢可能打水漂,我停止定期捐款。不做定期捐款,我成了偶爾零錢捐的人,或者是一次性且有目的小額捐贈人,比如街友尾牙辦桌、災難捐款,針對長期且有口碑的社福公益團體偶發性捐款,甚至是捐贈信用卡的點數。
說來慚愧,我還是停留在給錢的階段,剛剛「註」的地方說得很好聽,要注意什麼公益團體的金流啊!事實上我的能力未逮,只能是興起時看一下而已,真正想要去長時間注意,臣妾辦不到,因此對於捐款我會著重就近;且能看見成果,像請街友吃飯這件事情,或者台北市立動物園的動物有沒有生活得好好的?就看得見。
年紀稍長,發現原來不只可以捐錢,也可以捐贈物資,這個事實使人直觀理解到金錢並非萬能,有時候需要的並不是錢,而是需要馬上能使用的物資。
物資捐贈善行我唯一能搭上邊的,那大概是書籍的捐贈,我記得有一次經過墊腳石發現書店門口外有捐書箱,上面主旨好像是捐贈偏鄉閱讀?我當時還很高興自己有些書籍能找到新的閱讀人,回家翻箱倒櫃一番,才發現本人自小就是怪咖一枚,竟沒什麼兒少讀物……
擁有最多的是漫畫書和美術書籍及畫冊,想了想還真不適合捐贈,幸好,還是有幾本童畫故事書與青少年小說,做了該做的清理後,順利捐了出去,但就那一次而已。噢!好像還有一次是強迫家妹捐掉一些絨毛玩具給育幼院,當然同樣要清洗乾淨。
好啦!這下子「做公益」變成「給我能給的身外物」,是的,我還是這麼的敷淺,站在一個很初級的概念並維持好多年。
人不管到了幾歲,依舊有很多不明白的事情,就拿「公益」和「環保」這兩個詞彙來說,我一直認為公益是公益;環保是環保,它們是兩回事,不怕大家笑話,我到最近才確認其實環保也是公益的一環。
如我最開始所說的,公益是去做對公共大眾與社會有益處的事情。
做愛心、做善事;是對本身和本身以外的事物有益處,那誰不會把它們與做公益劃上等號?環保是友善環境的行為,不正是一種善行?環保是愛心、善事,確實是公益的一部份。
公益的範圍很廣大,有時候大到稀鬆平常微不足道,讓人誤會自己好像沒對公共大眾與社會做出什麼有益處的行為?
事實上,很多人正做著對社會有益處的事情而不自知,只要好好的生活、努力工作,成為一位理性成熟的公民,確實對社會有益處。
當然,我們也可以試著將公益的行為稍微提升——
七月的第二日到捷運忠孝復興站去捐血,之後跟朋友再去吃甕仔雞補一補。
在捐血的過程,我突然領悟到,捐贈我健康的血液,確實也是能真正救助到有需要的人,而捐血的行為是一種一個人的公益。
在擠壓自己血液到捐血袋的同時,我茅塞頓開!看上去有點厲害的公益其實可以不需要拘泥「給錢」才覺得算是真正的公益,真的很單純獻出一個人的一份心力真切是一種公益。
好比偶爾跟人約約去撿撿大山或大海的垃圾,又或者正在捐血的你我他。
還是覺得怕熱怕累不想曬太陽;恐懼硬針渣入皮膚的痛感,沒法執行這種看上去有點厲害的公益;這都沒關係,不做這些那就去找一些自己能做的,比如公益伴讀,或參加弱勢群體的活動陪他們聊天那也很好。
依舊感覺自我能力不足或社恐;也沒關係,那麼做做一個人的環保吧!
吃完每一次自己餐盤裡食物,不浪費食物是一種環保。
買一件適合自己又耐穿衣物,不買多再丟是一種環保。
再生循環利用各種生活物件,不多製造垃圾是種環保。
適度節約各種生活上的能源,不隨意揮霍資源是環保。
再說一次,公益的範圍常廣大到感覺微不足道,但不管多小或多大,都是對公共大眾社會貢獻一份正向力量。
一個人的公益看上去是這麼微不足道且寂寞,但想想多少的個人公益行為,聚集在一起,一樣能聚沙成塔,那麼為什麼不去貢獻看起來微小的個人公益行為?
再想一想,真的只有自己一個人正在做那些很渺小的友善行為嗎?
如果是,那想想我吧!
至少還有我跟你一起做同樣的傻事,那樣子;一個人的公益,不寂寞。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