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4/06/19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回歸:關於我的日常書寫

「要從什麼地方開始說起?」

這個問題總是在提起筆準備開始寫點什麼的時候在我的耳邊響起。

是啊,現在的世界每一分每一秒都會發生好多好多的事情,快得在我們想拿起紙筆捕捉它時,已然成為過期品,而人們的眼光只追逐著新鮮的資訊。當打開社群就像在吃迴轉壽司,入座後開始觀望今天想吃的壽司種類,接著端起盤子、把食物放進口中、咀嚼、吞嚥,接著再百無聊賴地將目光移回轉盤,重複了數次便能獲得「本日完食,多謝款待」的心滿意足,又或者是感覺自己吃了一肚子空虛寂寞而惆悵不已。總之,這是屬於這個時代的日常。


被稀釋的生活、遺失靈魂的文字體驗

閱讀與書寫對人們而言是什麼樣的存在,相信每個人心中都有屬於自己的回答。對於我來說,文字的體驗是一種意識交流。我們每天的生活都會接觸到大量的文字,且不論品質和篇幅,每一個訊息載體裡置放的意義都有它存在的必要,在這裡想到的是一個忘了從哪邊聽來的說法,但我認為滿適合用在此處作為類比:就像是街道上的招牌,你不一定會喜歡每塊招牌的設計,但只要招牌亮著的一天就能代表有一家人能得到溫飽,這就是招牌存在的意義。我想當今紛飛的文字們也是如此。人類學習語言、使用文字是為了能夠溝通,而溝通是為了讓彼此能夠相互理解。但是,在這個時空裡卻經常發生「聽到」了但沒「聽進去」,或「聽到」了但沒「聽懂」的現象,衍生出眾人各說各話的爭辯,最後沒得到任何結果又各自走回自己的舒適圈、同溫層裡,也就是常見的「無效溝通」。當講求高效率、產值的資本主義社會將人們異化成為機器或物件的時候,過量的訊息成為了雜訊,讓我們無法聽清楚彼此想說的話,隨著日子過去,累積的資訊量逐漸超出負荷,讓人無法消化。於是:「算了,就這樣吧」的念頭開始產生,使得越來越多人在接收資訊時總是習以為常地用這個想法來逃避,而我們也因此越來越無法閱讀超過150字的文章,回答不出臉書發文區預設的「你在想什麼?」,更失去了坐下來、面對面好好聽一個人說話的意願與耐心。

日常發生的一切就像風吹過,不著痕跡,似乎沒有人在意過去的某個時刻曾經發生什麼,眼裡似乎什麼也容不下。

這個真的是我們想要的世界、想要的生活模式嗎?至少對我而言不會是。


久違的書寫,重新拾起的寫作勇氣。

這段日子裡經歷了許多事情,應該說,從以前到現在都有許多未能被好好紀錄下來的事情,它們散落在我的筆記、隨手拾起的紙張、手機的備忘錄裡,雖說大部分都是零碎的書寫,但也足以成為回溯當下心境的片段。有些是創作的練習、有些是深夜感性時的夢囈,更有些是無法對特定對象說出口的話語。某種程度來說,書寫是為了被看見,是為了與這個世界分享而寫,但這些文字總是在要發布的當口少了一個勇氣,一方面是認為那些文字大多屬於私我書寫,因此想到要將它攤放在自己以外的人面前難免會感到赤裸而難為情;另一方面則是想到當今人們的閱讀目光並不會為了中篇幅以上的文字停留,想到發布之後文字就孤單地被晾在個人網站上,一想到要看著它默默淌淚,我也不自覺淚目,因此發表的熱情也不自覺在這樣的情境下消弱了許多。這些躊躇和擔憂使得我有很長一段時間不敢公開發布自己書寫的文字,甚至在要拿起工具記錄些什麼的時刻突然僵住,不知道該不該書寫。在這樣的時刻裡,我好像成為了一個失語者,壓抑著內心呼之欲出的澎湃,無法對世界說出任何一句話。

直到後來開始接觸到戲劇的集體創作,透過素材發想的環節分享自己的想法和經驗,在這個過程中我看見那些曾經寫下的文字漫天飛舞,我伸手就能抓住它們,用熟悉的書寫意象點綴、包裝,最後成為完整的一段故事,讓過往的回憶像琥珀般在人們眼前綻放光芒。劇場的感動帶我回歸文學書寫的初心,這對我來說是一個相當大的鼓舞,也由此讓我重新看見創作帶來的能量和影響,重新鼓起勇氣練習創作和書寫,沉寂許久的文字也隨著身心狀態的轉變淬煉出不同的調性,更為通透。

寫到這裡,終於能夠肯定地告訴大家:好久不見,作為文字創作者的我回來了。帶著痊癒的創傷,帶著澄澈而堅定的眼神,拿起筆以日常為題,將思緒裡飛舞的蝶化作文字,讓片刻的記憶能成為永恆。

我深愛寫作這件事,過去、現在都是,而未來也將會繼續。

來到人生階段的轉換點有好多故事才剛要開始,但是在那之前我更想先分享一些事情,是關於這段時間我所經歷的奇幻旅程。


接下來的日子,且聽我娓娓道來吧。

允許我借用你片刻的時光,接下來,我想在此分享一些在日常中的觀察,無論是對文學藝術的熱愛,或是捕捉偶爾閃過腦海的靈感。比起賦予它某種文類的意義,我更想將這些隨筆創作定位成一種絮語,像朋友間自在地聊天。期許這系列的創作成為一個新的實驗場域,不僅是我自己文字的棲身之處,同時歡迎讀者們來到這裡,如同來到一間舒適的咖啡廳,放慢步調,稍歇片刻。

願你來訪的時候,能找到一隅空間安放自己。



Ps.感謝W和M,是你們眼神裡溫暖熾熱的光讓我重新找回書寫的勇氣。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