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0-07|閱讀時間 ‧ 約 8 分鐘

打仗天才忽必烈The Legend of Kublai Khan 2013(建元風雲/大漠風雲/忽必烈傳奇)

Сэцэн хаан 忽必烈 薛禪汗 元世祖

Сэцэн хаан 忽必烈 薛禪汗 元世祖

HBS 打仗天才忽必烈 The Legend of Kublai Khan 2013 忽必烈 Хубилай хаан

打仗天才忽必烈The Legend of Kublai Khan 2013(建元風雲/大漠風雲/忽必烈傳奇)

    《打仗天才忽必烈》是難得一見以蒙古人為主角的歷史劇,也是我心目中除成吉思汗外,能作為蒙古歷史劇主角的不二人選,但原名《建元風雲》明明好聽也有內涵,不知為何改成俗氣逼人的《打仗天才忽必烈》?本文首先開宗明義簡介忽必烈生平:

    忽必烈,新蒙文為Хубилай хаан,孛儿只斤氏之「黃金家族」成員,成吉思汗之孫,成吉思汗嫡四子拖雷之嫡次子。青年時代便與一般蒙古人不同,大量接觸儒生文士與漢族文化,1251年長兄蒙哥繼位為大蒙古國大汗,分派忽必烈管理漠南漢地軍國庶事,忽必烈南下至金蓮川建立「金蓮川幕府」,繼續廣招天下人才,蓄積實力,1256年於金蓮川北建設新城,命名為開平,1263年改稱上都(今內蒙古自治區锡林郭勒盟正藍旗北),成為忽必烈初期的根據地。1252年忽必烈受蒙哥汗命令,自蒙古高原率軍分三路征伐大理,1253年破大理城,滅大理國。1257年蒙哥汗親征南宋,自率主力西路軍攻取四川,宗王另率東路軍攻打荊襄、兩淮,蒙哥主力軍勢如破竹,直抵四川合州,但東路軍卻頓兵樊城,蒙哥改派忽必烈為東路軍統帥,進犯鄂州(今湖北武昌),並再命留守雲南的兀良哈台出兵,欲以三路滅宋,不料蒙哥於1259年戰死於四川合州釣魚城(今重慶市),忽必烈與南宋議和,北上爭奪汗位,1260年3月忽必烈弟阿里不哥先於哈拉和林/和林(今蒙古國哈拉和林)召開「忽里勒台大會」,經漠北諸王推舉為蒙古大汗,忽必烈隨即於開平也召開「忽里勒台大會」,經東道諸王推舉為蒙古大汗,並即位稱帝,建元「中統」,有繼承中原王朝、一統天下意涵,但蒙古帝國卻因此正式分裂,經過4年內戰,控制今蒙古國、中國大陸新疆西北與中亞部分地域的阿里不哥不敵控制今中國大陸內蒙古、華北、新疆東半部、西藏、雲南等地域的忽必烈,於1264年歸降,忽必烈改元「至元」,同年並設立「總制院」(1288年改為宣政院),封藏傳佛教薩迦派八思巴為國師(後昇為帝師),直轄吐蕃(今西藏),1269年八思巴更創立「八思巴文」成為元朝的官方文字。忽必烈再於1271年,以《易經》中「大哉乾元」之義,定國號大元,正式建立「元朝」,但漠北及西域仍不安寧,窩闊台汗海都1268年與察合台汗、欽察汗等蒙古諸王於塔剌思召開「忽里勒台大會」,聯合反對元朝與伊兒汗國,海都更不停聯合蒙古諸王對抗忽必烈,使元朝於忽必烈在位時難以完全控制邊疆。

    雖然元朝邊疆多生騷亂,忽必烈仍於1272年自上都遷都至金舊都中都,並改名為大都(蒙文為汗八里,都城意,今北京市),並早於1268年出兵圍困襄陽、樊城,歷經5年圍城,在1273年先以回回炮攻陷樊城,再逼降襄陽,突破荊襄防線,由伯顏指揮大軍,分2路攻宋,1276年攻陷南宋首都臨安(今浙江杭州),1279年元將張弘範於厓山海戰(今廣東省江門市)殲滅南宋殘餘勢力,元朝滅亡南宋,繼承中原王朝。

    自滅宋戰爭進行期間開始,忽必烈同時多線開戰,除應付海都等蒙古諸王的反亂,忽必烈先後對高麗(今朝鮮、韓國)、日本、安南(今越南北部)、占城(今越南中南部)、蒲甘(今緬甸)、爪哇(今印尼爪哇島)等國用兵,但僅有對高麗、蒲甘獲勝,其餘戰事皆鎩羽而歸。1294年,元世祖、薛禪汗忽必烈薨於大都,享年80歲,由於太子真金早逝,由嫡孫鐵穆耳繼位,是為元成宗,元成宗透過軍事及外交手段,成功讓四大汗國承認元朝的宗主地位,包含忽必烈的元朝皇帝也重新成為成吉思汗的嫡系繼承人。

Чаби 察必皇后

Гүюг хаан 貴由汗 元定宗

戲中釣魚城

    本劇以講述忽必烈的一生事蹟為梗概,但中文發音的蒙古歷史劇總是讓我有違和感,不知有無內蒙古衛視或蒙古國電視台的蒙語配音版!主角忽必烈由漢子胡軍出演,算是稱頭,而《成吉思汗》一劇飾演成吉思汗的巴森到本劇則演出窩闊台(我很想對巴森說:要不是忽必烈有人演,大概你要包祖孫三代了吧XD),成吉思汗一角由唐國強扮演,不過戲份極少,只是帶出蒙古傳承味道而已,至於女主角察必皇后佘詩曼的蒙古扮相我居然蠻喜歡,有種傲嬌的可愛,呂良偉飾演的拖雷在前期劇情相當搶眼,拖雷在黃金家族的角色也的確重要,並有許多歷史故事可演繹。本劇前期的「大魔王」是汗大妃「乃馬真后」,為讓愛子貴由(台灣演員黃建群飾,本劇難得的台灣人,而且還是大汗!)繼位,與有勇有謀的拖雷家族不共戴天,也讓本劇偏向宮廷權力鬥爭,有許多杜撰情節,如成吉思汗哪有什麼第四遺言,以及要讓忽必烈母下嫁貴由更是荒謬,中期劇情更根本變成「貴由立志傳」!貴由最後竟與拔都之弟互刺而死,簡直匪夷所思;貴由后海迷失臨朝甚至改編成類似「羅馬帝國」二分、三分的歷史,不倫不類,竄改歷史過甚!忽里勒台大會/庫里台的場面太小也無法顯示蒙古王公貴族的氣派,而且是由忽必烈臨門一腳推貴由稱汗,太過悖離史實;蒙古與邊疆交往同樣輕輕帶過,連八思巴都沒露面;劇情至後期,演員似乎嘎戲太過嚴重,用KEY板與替身將眾人「齊聚一堂」;還把阿里不哥與忽必烈的爭位導因為「奪愛之恨」,實在是牽強離譜;全劇過度偏向宮鬥劇發展,沒有我要看的蒙古南征的壯闊史詩場面。好,深吸一口氣,越寫越生氣,但我的出發點仍是愛之深,責之切,本劇總歸仍是有優點的:如開頭BGM的渾厚嗓音;蒙金交戰幾集,金兵並無一般想像脆弱的演繹;蒙哥汗時代,忽必烈益發功高震主,頗受猜忌的劇情描述;釣魚城之戰場面的著力刻劃;把拖雷代兄患病的軼事解釋為宮廷鬥爭也算不錯;忽必烈與其謀臣,其後為宰相的子聰僧侶(劉秉忠)相知相惜的過程,頗有模仿黑澤明《七武士》橋段感覺;把李璮叛亂與海都陷和林拼湊一起等等,也顯示本劇的確是下過功夫的!

1294年元朝行政區劃

    至於我個人評價本劇直接4字:虎頭蛇尾!觀劇心得則是發覺,戲中的確反應出蒙古人不擅內政的短處,特別是包稅制大大展顯蒙古人內政力之薄弱,而且包稅於外,流毒無窮。以及忽必烈與南宋和議北歸讓我聯想到戰國時代後來成就大業的羽柴(豐臣)秀吉之「中國大返」,只是忽必烈速度緩慢,游移不決,錯失突襲和林良機。而本劇同樣點出研究蒙古的難處,蒙古一統草原,匯集中國北方遊牧民族文化,更西征南討,將其他草原民族納入,成就「草原帝國」,但版圖太大,太過複雜,僅懂中文根本無法全盤瞭解,甚至應該需通蒙、中、俄甚至阿拉伯等四國語言才能得其全貌。另外,中國大陸此類涉及少數民族劇本往往修改再三,須兼顧國家政策、民族感情、市場效益,並非如想像可以天馬行空創作,忽必烈其實是中蒙兩國爭議性的人物,若能從此點出發,相信能對本劇會有新的評價!最後請問蒙古還有哪一位人物堪做歷史劇主角呢?

GTV 大漠風雲 2013 The Legend of Kublai Khan

    八大電視台《大漠風雲》官網網址:http://www.gtv.com.tw/Program/B051120131219U/index.html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