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章分享於2023年7月,目前對創作的體會,工作流設計,與想法。
你是否習慣使用語音辨識來做備忘錄呢?
現在的科技很方面,每個人的iPhone上都能夠安裝Day One 日誌,來隨時用語音捕捉自己的想法。
我就用「語音」捕捉隨時出現的靈感。
平時,我在上班通勤的路上,會開啟一篇Day One 日誌後,就開始自言自語。早上把重要的事情處理到一段落以後,我也會開個日誌用語音記錄處理事情後的心得與下一步計畫。下午下班前,我會學習一些對工作有幫助的技能,然後開個日誌用語音記錄學習心得與之後可以用在工作的可能。
語音辨識,給我一種「自由」。
語音辨識能隨時捕捉不同的靈感,讓我更專注於學習與思考。如果你嘗試用語音講講話,你會發現,除了你本來想講的,還會帶來不同驚喜。我們常常講著一個話題,講多了,就變到另一個話題去了。但這種意外的連結,正是我們對知識觸類旁通的契機。
這就是語音辨識本身「隨機性」帶來的驚喜。
收集成文字的靈感,才能給創作帶來有利支援。
語音辨識可以「捕捉」靈感,但仍需要靠文字,來「收集」靈感。Day One日誌會將我們錄好的語音儲存為mp3檔案,用Mac端下載後,我們可以放入如VidCap等上字幕的軟體,讓軟體將聲音轉成品質更好的文字檔案。
這些文字檔案,就是我們語音的逐字稿。
閱讀這些逐字稿,會發現自己講話的冗余,因為講的當下自己也不清楚。我會利用GPT4搭配各種客製化的提示(Prompt),來幫助我將這些逐字稿轉為創作文章的草稿。
GPT4扮演的角色,就是將逐字稿中的雜亂,換成語句的順暢。
寫一本20000字的小書本,需要多久的時間呢?
其實,一本兩萬字的小書本,也就不過20篇1000字的短文章。
用語音辨識講10分鐘的逐字稿,大概就有1000字。進一步去找到自己談話的結構,抓到大重點,然後補充細節,千字文很容易就寫出來。這樣看來,寫一本書,不過只是自言自語10分鐘,執行20次的程度。
但是,小書本寫作的難處,在於系統性。
一本小書本,需要有主題,要去表達這本小書本要解決什麼讀者,怎樣的問題,打算怎麼去解,然後讀者實踐後能夠得到什麼。
例如,我正在籌劃的一本小書本,就是「利用語音辨識解決創作者靈感不足的問題,有效積累寫作素材,達到每日更新」。
這本書的設計結構,可以細分為
這個設計結構,可以幫助我決定「20次自言自語」要聊什麼。
透過對小書本內容的更加具體認識,我就能夠去思考一本書的每個章節每個小節,想要解決怎樣的問題。把這些問題,分章節,分小節,接著在Day One開20個日誌,標題都設定為這些問題。
如此,我在任何時候,都可以開啟Day One日誌,點一個問題,就開始自言自語,回答這個問題。
這樣就隨時都能創作,隨時都在寫書。
語音辨識,甚至能與自己潛意識的持續互動,有助於挖掘出更多意想不到的創新點。
這個過程,真的很神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