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聯想系列文】#7-2 專業聯想圖文版:注意力不足與過動症特輯-(1)症狀篇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raw-image

「為什麼我的孩子總是不能乖乖坐好?聽我講話?」

「為什麼他總是忘東忘西?上次忘記帶聯絡簿回來,這次又忘記帶課本!」

「為什麼他總像馬達一樣,沒辦法靜下來?教他功課真的覺得好累!」

最近在診間很常聽到家長們對自己孩子有上述的抱怨,一個有著注意力、過動狀況的孩子,總會讓家長在照顧的過程中,付出相當大的心力,卻時常徒勞無功。此外,從孩子的角度來看,他們周遭也容易充斥著家長、老師,甚至同儕的責罵聲,但很多的狀況是,即使孩子們已經非常努力了,卻還是無法辦法專心下來,依照規矩行事。

那究竟什麼是注意力不足/過動症?他們會有什麼樣的適應問題呢?

接下來讓我們花一點時間來了解注意力不足與過動症(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 ADHD)會有的症狀吧!

raw-image

注意力不足與過動症狀

根據美國精神醫學會(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 APA)出版的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第五版(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 Fifth Edition, DSM-5)中,注意力不足與過動症的症狀分成兩大面向與三大核心症狀:1.注意力不足、2.過動與衝動

raw-image

1.注意力不足

這類的孩子往往難以長時間專注在課業上,他們無法順利完成學校功課、時常需要大人在一旁盯著,寫作業或考試時容易粗心犯錯,跟他們對話時又好像沒有在聽,注意力很容易被其他事物吸引,也容易忘東忘西、一直搞丟文具或手機錢包鑰匙,他們本身對於這些需要持久專注的事情,也可能有厭倦或逃避的狀況。因此,這些不專注的問題,可能會影響他們的學業、工作與日常生活等,讓他們在學校成績或工作績效上表現不佳。

2.過動與衝動

這類的小孩總是看起來很活躍,在該坐好的時候,手腳會動來動去,無法安靜地做事情,話很多、很喜歡跟同學聊天,而且總是講個不停等。除了看起來好動以外,他們也會有一些衝動行事的狀況,例如可能無法等待排隊,很常打斷別人說話,或中途插入、打擾別人玩遊戲等。這些過動與衝動的症狀,則可能讓他們在與別人相處時,時常冒犯別人,進而引發人際問題。

raw-image

由於正常孩子也偶有不專注或是好動的狀況,因此當發現孩子有上述問題時,最好還是由專家,例如精神科醫師或臨床心理師協助鑑定,若冒然將孩子貼上「冒失」或「過動兒」的標籤,可能造成反效果,讓孩子對自己失去自信唷!

raw-image

那了解這些症狀與問題後,究竟症狀會如何影響他們的一生?

若不就醫會自動好嗎?身為家長,又該怎麼去陪伴他們呢?

後續的系列文:ADHD的人生歷程以及ADHD的陪伴與治療,會再進行解答。


▍更多廖聖榮心理師的介紹:https://unconscious-counseling.com/menbers/廖聖榮心理師/

▍臉書粉專:https://www.facebook.com/unconscious.counseling

▍IG:https://www.instagram.com/unconscious213/

▍官網連結:https://unconscious-counseling.com

#廖聖榮心理師
#自由聯想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還記得上一次哭是什麼時候嗎?」 「你覺得自己是個愛哭鬼嗎?」 如果你的答案是「是」,可千萬別覺得丟臉啊!我還很替你感到開心呢! 隨著不同經歷而成長,我發現自己對「哭」這件事的想法也會跟著轉變,而漸漸體驗到它的美好。
青少年處於兒童與成人之間的過渡期,開始接受社會期待的目光,並且開始建立自我認同。因此青少年時期的心理發展往往影響到成年後的性格,所以更應該加強對青少年情緒的關注。 身為家長其實也能幫助青少年管理情緒,可以試著在青少年有情緒的時候,幫助他們表達出自己的想法,也有助於建立對自我的認同。
最近社交媒體上各種攻擊防備的訊息不斷交鋒, 不安焦慮的時候,需要來點山雞椒。
近來台灣掀起的 #metoo 運動,妳/你也被席捲其中了嗎? 每一次重大的社會議題掀起討論熱潮,都可能讓擁有類似經驗的閱聽人勾起情緒暗流,若潮流太過洶湧、也可能使原本趨於穩定的生活步調開始凌亂。 這些被攪動的心情都是真實與正常的。 一起嘗試用安頓身心五字訣「安靜能繫望 」照顧好自己。
靈氣不但不具侵入性,更能與主流醫學搭配,學習上完全不受到宗教、信仰、性別、資質、年齡等的限制﹑只要接受約2天的訓練,便可終身運用,為自己、家人和身邊有需要的人帶來平靜與健康,平衡壓力與負面情緒對身心的影響,促進平衡與調適,是很值得學習的一門技術。
感謝謐時光心理諮商所及張力尤臨床心理師的邀請,至桃園市向各位心理師夥伴分享我在醫學中心從事失智症照護工作的相關經驗。
「你還記得上一次哭是什麼時候嗎?」 「你覺得自己是個愛哭鬼嗎?」 如果你的答案是「是」,可千萬別覺得丟臉啊!我還很替你感到開心呢! 隨著不同經歷而成長,我發現自己對「哭」這件事的想法也會跟著轉變,而漸漸體驗到它的美好。
青少年處於兒童與成人之間的過渡期,開始接受社會期待的目光,並且開始建立自我認同。因此青少年時期的心理發展往往影響到成年後的性格,所以更應該加強對青少年情緒的關注。 身為家長其實也能幫助青少年管理情緒,可以試著在青少年有情緒的時候,幫助他們表達出自己的想法,也有助於建立對自我的認同。
最近社交媒體上各種攻擊防備的訊息不斷交鋒, 不安焦慮的時候,需要來點山雞椒。
近來台灣掀起的 #metoo 運動,妳/你也被席捲其中了嗎? 每一次重大的社會議題掀起討論熱潮,都可能讓擁有類似經驗的閱聽人勾起情緒暗流,若潮流太過洶湧、也可能使原本趨於穩定的生活步調開始凌亂。 這些被攪動的心情都是真實與正常的。 一起嘗試用安頓身心五字訣「安靜能繫望 」照顧好自己。
靈氣不但不具侵入性,更能與主流醫學搭配,學習上完全不受到宗教、信仰、性別、資質、年齡等的限制﹑只要接受約2天的訓練,便可終身運用,為自己、家人和身邊有需要的人帶來平靜與健康,平衡壓力與負面情緒對身心的影響,促進平衡與調適,是很值得學習的一門技術。
感謝謐時光心理諮商所及張力尤臨床心理師的邀請,至桃園市向各位心理師夥伴分享我在醫學中心從事失智症照護工作的相關經驗。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本文深入探討了特殊需求兒童小達的情緒波動、自我調節、注意力缺陷及衝動行為等症狀。通過個案故事描述了小達在家庭和學校中所面臨的挑戰,提出了家庭、學校和社會應針對這類兒童的需求,提供多方面的支持和幹預,協助他們融入社會,實現潛能。
Thumbnail
注意力不足 - 過動症 (英語: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縮寫為ADHD),是神經發展障礙的精神疾患。 它的特性是難以專注、過度活躍、做事不考慮後果等等。 除此之外,還有不合年紀的行為,有注意力缺失的個體也可能表現出情緒調節困難或執行功能
Thumbnail
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DHD)孩童的成長路徑中,他們經歷的辛苦與無奈是許多人難以體會的;擾動混亂的生活節奏非他們所願,卻很難被旁人諒解。讓家長感到挑戰和艱辛的,是如何理解ADHD孩童行為背後的原因、如何協助孩子適應,同時還能照顧自己的情緒。
《注意力不足/過動症》一書寫給8至13歲的讀者,用兒童友善的方式解釋這個主題。
過動小孩經常出現不專注的經典表現,或因不集中的注意力而引起笑料。這篇文章描述了老師與學生間在課堂上的互動,展現了過動小孩的特點。
Thumbnail
「老師說他上課都沒辦法專心,但是他在家裡可以一個人拼積木拼很久耶...」媽媽電話中,拋出這個疑惑,想問問我的看法。
Thumbnail
相信不少家長都曾遇過,自己的孩子在家裡時常不認真寫作業,總是分心;或是接送孩子時聽到老師回饋孩子不認真聽講,時常在座位上扭來扭去影響同學。這時都不免有此疑惑: 所以這表示我的孩子有注意力的問題嗎?,我該帶他去醫院做評估嗎? 對此,以下我們提供幾項準則,供你作為參考的依據: 一、生活中可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本文深入探討了特殊需求兒童小達的情緒波動、自我調節、注意力缺陷及衝動行為等症狀。通過個案故事描述了小達在家庭和學校中所面臨的挑戰,提出了家庭、學校和社會應針對這類兒童的需求,提供多方面的支持和幹預,協助他們融入社會,實現潛能。
Thumbnail
注意力不足 - 過動症 (英語: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縮寫為ADHD),是神經發展障礙的精神疾患。 它的特性是難以專注、過度活躍、做事不考慮後果等等。 除此之外,還有不合年紀的行為,有注意力缺失的個體也可能表現出情緒調節困難或執行功能
Thumbnail
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DHD)孩童的成長路徑中,他們經歷的辛苦與無奈是許多人難以體會的;擾動混亂的生活節奏非他們所願,卻很難被旁人諒解。讓家長感到挑戰和艱辛的,是如何理解ADHD孩童行為背後的原因、如何協助孩子適應,同時還能照顧自己的情緒。
《注意力不足/過動症》一書寫給8至13歲的讀者,用兒童友善的方式解釋這個主題。
過動小孩經常出現不專注的經典表現,或因不集中的注意力而引起笑料。這篇文章描述了老師與學生間在課堂上的互動,展現了過動小孩的特點。
Thumbnail
「老師說他上課都沒辦法專心,但是他在家裡可以一個人拼積木拼很久耶...」媽媽電話中,拋出這個疑惑,想問問我的看法。
Thumbnail
相信不少家長都曾遇過,自己的孩子在家裡時常不認真寫作業,總是分心;或是接送孩子時聽到老師回饋孩子不認真聽講,時常在座位上扭來扭去影響同學。這時都不免有此疑惑: 所以這表示我的孩子有注意力的問題嗎?,我該帶他去醫院做評估嗎? 對此,以下我們提供幾項準則,供你作為參考的依據: 一、生活中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