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聯想系列文】#10 專業聯想:性風暴中的自我安頓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raw-image
近來台灣掀起的 #metoo 運動,妳/你也被席捲其中了嗎?

每一次重大的社會議題掀起討論熱潮,都可能讓擁有類似經驗的閱聽人勾起情緒暗流,若潮流太過洶湧、也可能使原本趨於穩定的生活步調開始凌亂。

尤其與性、死亡相關的那些,在人類心理上代表著強烈生與死的力量,更是輕易勾起人們的共情。
彷彿過往發生過的、或曾擔憂的那些,都化作此時此刻的現實,席捲自己的世界。

這些被攪動的心情都是真實與正常的。
過去的傷能被說出是件勇敢的事,但若妳/你還沒準備好面對,卻被媒體傳播的力量逼得無所遁形,也許可以先嘗試安頓自己、留給自己一些餘韻,照顧好身心與生活,才有足夠的心理空間,慢慢做出屬於自己說或者不說的決定。

安頓身心五字訣:#安靜能繫望

安(Safety)-自我安頓
適量接收媒體訊息,避免閱聽過於細節的性傷害訊息。

靜(Calming)-促進平靜
建構能使自身平靜的舒適環境或活動,善用五感體驗,如:聽放鬆的音樂、佈置喜歡的香氣、適度運動、品嚐美食...等等。

能(Efficacy)-提升效能
完成能讓自己富有掌控感或成就感的事情,比如閱讀喜歡的書籍、手作創作...等等。

繫(Connectedness)-與人連繫
和能讓自己感到安心自在的親友聯繫,需要時能訴說或者陪伴。

望(Instilling Hope)-灌注希望
記得這個世界雖然有危險的時候,卻也有安全的空間。

做了許多努力,這些傷痕若還是隱隱作痛、干擾自己的生活,也許可以找專業的人陪妳/你聊聊;若妳/妳願意,潛意諮商願陪妳/你度過。

#我們不要這樣算了 #我們不要孤單走過

▍參考資料:台灣臨床心理學會 https://reurl.cc/DAqlGR


▍更多林淳頤心理師介紹:

https://unconscious-counseling.com/menbers/林淳頤心理師

▍臉書粉專:https://www.facebook.com/unconscious.counseling

▍IG:https://www.instagram.com/unconscious213/

▍官網連結:https://unconscious-counseling.com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潛意心理諮商所的沙龍
14會員
40內容數
2023/11/30
在日常生活中,難免會遇到不如意的事。 當我們承受這些壓力事件時,無論是突發性的或是累積的,它們確實會佔用不少心力與心靈空間。 而這種筋疲力竭也容易把我們的焦點只關注到疲乏與無助感上,影響我們對生活的感受;我們可以怎麼做、讓生活重拾美好?
Thumbnail
2023/11/30
在日常生活中,難免會遇到不如意的事。 當我們承受這些壓力事件時,無論是突發性的或是累積的,它們確實會佔用不少心力與心靈空間。 而這種筋疲力竭也容易把我們的焦點只關注到疲乏與無助感上,影響我們對生活的感受;我們可以怎麼做、讓生活重拾美好?
Thumbnail
2023/11/27
生活中的雙綁理論---雙綁?綁的是什麼? 心理師在諮商中,經常聽到個案受苦於他人的雙綁語言。 簡單來說,就是「你這樣做不對、那樣做也不對」 這樣的心情讓人無所適從,我們該怎麼辦呢?
Thumbnail
2023/11/27
生活中的雙綁理論---雙綁?綁的是什麼? 心理師在諮商中,經常聽到個案受苦於他人的雙綁語言。 簡單來說,就是「你這樣做不對、那樣做也不對」 這樣的心情讓人無所適從,我們該怎麼辦呢?
Thumbnail
2023/11/25
嗨!歡迎光臨潛意心理諮商所 :) 2023年來到尾聲,這一年你過得怎麼樣呢? 歲末年初,似乎是個適合慶祝與重整自己的時刻,讓我們藉由精油香氛、乾燥花圈手作、心靈牌卡探索與療癒自己吧!
Thumbnail
2023/11/25
嗨!歡迎光臨潛意心理諮商所 :) 2023年來到尾聲,這一年你過得怎麼樣呢? 歲末年初,似乎是個適合慶祝與重整自己的時刻,讓我們藉由精油香氛、乾燥花圈手作、心靈牌卡探索與療癒自己吧!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近來台灣掀起的 #metoo 運動,妳/你也被席捲其中了嗎? 每一次重大的社會議題掀起討論熱潮,都可能讓擁有類似經驗的閱聽人勾起情緒暗流,若潮流太過洶湧、也可能使原本趨於穩定的生活步調開始凌亂。 這些被攪動的心情都是真實與正常的。 一起嘗試用安頓身心五字訣「安靜能繫望 」照顧好自己。
Thumbnail
近來台灣掀起的 #metoo 運動,妳/你也被席捲其中了嗎? 每一次重大的社會議題掀起討論熱潮,都可能讓擁有類似經驗的閱聽人勾起情緒暗流,若潮流太過洶湧、也可能使原本趨於穩定的生活步調開始凌亂。 這些被攪動的心情都是真實與正常的。 一起嘗試用安頓身心五字訣「安靜能繫望 」照顧好自己。
Thumbnail
台灣近來「#MeToo」風潮延燒。 這股運動讓許多曾遭受性騷擾和性侵害的受害者得以發聲,並勇敢地分享他們的故事。 然而,在探討性別平等與性騷擾議題的同時,我們是否曾停下腳步,試圖了解為何這些事件層出不窮? 今天,我們將引領大家進入一個新的視野,探討情慾按摩的重要性。 它不僅僅是關於性的滿足,而是學習
Thumbnail
台灣近來「#MeToo」風潮延燒。 這股運動讓許多曾遭受性騷擾和性侵害的受害者得以發聲,並勇敢地分享他們的故事。 然而,在探討性別平等與性騷擾議題的同時,我們是否曾停下腳步,試圖了解為何這些事件層出不窮? 今天,我們將引領大家進入一個新的視野,探討情慾按摩的重要性。 它不僅僅是關於性的滿足,而是學習
Thumbnail
新聞公眾人物人設翻車的性騷和性侵事件頻繁轟炸,即使議題重要,已經可以看到部分人開始表述覺得對該議題感到疲乏,又或者可以看到部分人開始對與異性互動感到不知所措,生怕自己成為加害者,這邊文章試著討論或提供建議給一些對於這個議題感到慌亂的人們,在面對這個議題時,可以嘗試的方向,或者一個不同的視角去看待~
Thumbnail
新聞公眾人物人設翻車的性騷和性侵事件頻繁轟炸,即使議題重要,已經可以看到部分人開始表述覺得對該議題感到疲乏,又或者可以看到部分人開始對與異性互動感到不知所措,生怕自己成為加害者,這邊文章試著討論或提供建議給一些對於這個議題感到慌亂的人們,在面對這個議題時,可以嘗試的方向,或者一個不同的視角去看待~
Thumbnail
想了很久還是覺得可以把自己的想法梳整一下寫下來。近期台灣在#metoo效應影響下,許多人”開始關注”有關於性騷擾與性犯罪等議題,可以說是比起其他國家慢了幾年,從很久之前到現在一直有在發生的事,而現在才開始被重視的一個社會運動。 從新聞事件中,除了看到人設崩塌(這是另一個議題了),主要是性騷擾與性犯罪
Thumbnail
想了很久還是覺得可以把自己的想法梳整一下寫下來。近期台灣在#metoo效應影響下,許多人”開始關注”有關於性騷擾與性犯罪等議題,可以說是比起其他國家慢了幾年,從很久之前到現在一直有在發生的事,而現在才開始被重視的一個社會運動。 從新聞事件中,除了看到人設崩塌(這是另一個議題了),主要是性騷擾與性犯罪
Thumbnail
2023年5月31日由民進黨前黨工爆料作為吹哨,開始台灣一連串Me too事件,新聞報導和社群平台無間斷地播送相關議題,甚至連行銷社團都有相關解析文,但這樣全民性的關注是好?能推動更多的受害者保護網?還是只是對更多性侵和性騷受害者帶來痛苦? 本文分享性侵受害者的觀點。
Thumbnail
2023年5月31日由民進黨前黨工爆料作為吹哨,開始台灣一連串Me too事件,新聞報導和社群平台無間斷地播送相關議題,甚至連行銷社團都有相關解析文,但這樣全民性的關注是好?能推動更多的受害者保護網?還是只是對更多性侵和性騷受害者帶來痛苦? 本文分享性侵受害者的觀點。
Thumbnail
#MeToo運動 查詢維基上是這樣說的… #MeToo 是2017年10月哈維·韋恩斯坦性騷擾事件後在社交媒體上廣泛傳播的一個主題標籤,用於譴責性侵犯與性騷擾行為。 追朔最早起源的話,是2006年社會活動人士與社區組織者塔拉納·伯克在Myspace上使用了「我也是(Me Too)」這一短語。 從20
Thumbnail
#MeToo運動 查詢維基上是這樣說的… #MeToo 是2017年10月哈維·韋恩斯坦性騷擾事件後在社交媒體上廣泛傳播的一個主題標籤,用於譴責性侵犯與性騷擾行為。 追朔最早起源的話,是2006年社會活動人士與社區組織者塔拉納·伯克在Myspace上使用了「我也是(Me Too)」這一短語。 從20
Thumbnail
近來的紛紛擾擾越演越烈,不論是哪個立場的人都有著各種的『不舒服』。 但事件之後的紛擾不適,可能遠不及當事人當時與日後的痛苦。 如果不是傷口還在痛、如果不是頻繁到被視為理所當然⋯⋯ 誰想搭上這班車?誰想把自己的不堪、噩夢攤開來?
Thumbnail
近來的紛紛擾擾越演越烈,不論是哪個立場的人都有著各種的『不舒服』。 但事件之後的紛擾不適,可能遠不及當事人當時與日後的痛苦。 如果不是傷口還在痛、如果不是頻繁到被視為理所當然⋯⋯ 誰想搭上這班車?誰想把自己的不堪、噩夢攤開來?
Thumbnail
METOO事件延燒,政治圈、名嘴、演藝圈、教育圈,似乎無處不在。 越多越來的惡行惡狀,被勇敢接露,各種人設的崩塌,以及我們不斷冒出的問號:「他怎麼敢?」 在某個勇敢說出來的故事當中,有人提到「當場發作」很重要,對於這個部份我也很有共鳴,因為,實在太難了!
Thumbnail
METOO事件延燒,政治圈、名嘴、演藝圈、教育圈,似乎無處不在。 越多越來的惡行惡狀,被勇敢接露,各種人設的崩塌,以及我們不斷冒出的問號:「他怎麼敢?」 在某個勇敢說出來的故事當中,有人提到「當場發作」很重要,對於這個部份我也很有共鳴,因為,實在太難了!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