歸 0 是空降主管存活的最佳策略

歸 0 是空降主管存活的最佳策略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接地氣,是空降主管陣亡的主要原因之一」身為一個曾經的空降主管,還是最惹人嫌的那種一級主管,這是不可否的事實。

raw-image

還記得剛空降時也許是一時升的太快導致的少年得志腦充血,那些在小經理人時的理想和抱負像是對星爺的皇帝一樣,如滔滔江水連綿不絕,又如黃河泛濫一發而不可收拾,一股腦全都用在自己即將籌備的新單位上。

急於改變現狀的作為表現,也讓我時常受到來自內部資深或不同派系同仁的扯肘,過段時間逐漸發現自己接不了地氣,整個無法融入組織文化,在受到不間斷的杯葛下,最終我只能選擇為自己的理想尋找一個新的落腳處。

不過凡事沒有走錯的路,回顧這段時光的檢討,影響了我後續到新組織任職的策略:

策略一:0+1 = 2,快讓自己心態歸零吧!

從產品知識、領域情報到軟性的組織文化,每個公司都有屬於自己的文化特質,快快地把自己過往的豐功偉業放下,你才能盡可能地接受這些不同之處。不過,歸零並非要你完全放棄過往,而是在接受新事物後,去思考如何用自己的經驗讓它變得更好。

我後來加入了線上教育產業,起初公司希望我從中階主管開始開拓新業務,但我說服了老闆,選擇先從基層的課程開發工作做起,因為如果我連公司既有的工作流程都不熟悉,又要怎麼進行開拓呢?

策略二:放低姿態,耳聽四面眼觀八方

記得有陣子非常著迷陸劇《軍師聯盟》,是個司馬懿靠低調做人、廣交賢達最終權傾曹魏的故事。當你空降跳入新職場時就已經被貼上「非我族類」的標籤,這是任何空降主管都必須面對的事實,面對不同於以往的組織文化,你必須先為自己找到公司裡的引路人。

不過,他們不一定都會跟你客客氣氣的唷!這時司馬懿的特質會是很實用的典範。

早年在建築業做過一些案場專案,對職場白領來說專業級的「老塞ㄟ」是很難親近的,跟他們合作非常看感覺,即便你是個在相關領域有深入研究的高材生,如果無法放低姿態適應工地文化,讓他認為你是「自己人」,那專案任務的工法、進度可能大半都不會照著你的意思做。

註:老塞ㄟ – 台語老師傅

「一路行來沒有敵人,看見的,只有朋友和師長」是劇中司馬懿的經典台詞。(圖:大公網)

「一路行來沒有敵人,看見的,只有朋友和師長」是劇中司馬懿的經典台詞。(圖:大公網)

策略三:透過溝通尋找利益的共通點

溝通我想是除了個人經驗與姿態的歸零外最重要的一點吧!在你努力適應新的專業與職場文化的同時,請盡快讓自己融入公司各角色的利益關係中,用溝通深入了解他們的觀點與需求,思考自己能為他們做什麼並提出建議或實際作為,將幫助你找到更多的盟友。

有位認識多年的前輩,在一個機緣下跟我加入同間公司擔任高層,任職初期他先以非正式的方式拜訪了各部門主管同仁,透過聊天的過程中他不但卸下多數部門間的心防,也發現大家對於知識產品應加強品牌內容這點上有著許多相似的看法,而這也成為後來他推動的計畫之一。

Yeti真心話

台灣逐漸擺脫的終身任職的傳統,換工作成為常態,不管是內部或是被挖角,空降管理職都是個有挑戰卻又很難避免的工作。

「只要有人,就會有江湖」在一個組織中一定會遇到因觀點產生的對立。請記得,觀點的交流是建立在「彼此都想溝通」的基礎上,過去我也曾在跨部門會議中遇到反覆要你講重點卻沒在聽重點的主管。

所以,上面提到的歸零、溝通與低姿態絕對非萬靈丹,如過你已經盡心盡力了,那最後你該思考的應該是「莫執著」。

你好我是Yeti,來自CoUP! 小老闆智酷 – 一個為「一人企業」打造知識網絡的好地方。

avatar-img
我是 Yeti,不是雪球的沙龍
25會員
32內容數
雖說「吾日三省吾身」,但你離職後也跟我一樣不斷反省自己、反省老闆、反省公司或職場嗎?這是個紀錄Yeti離職創業後的反省日記,包含了職場自省、創業心得與耍廢情報,是個濃厚系個人色彩的地方,一不小心會成別人的毒雞湯,請謹慎服用。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你怎麼都沒邀請對貼文按讚的人,來給專業按讚呢?」新加入協助粉專管理的小編這麼問我。 是的,比起按讚人數或追蹤人數的增長,我更在意的是所有追蹤粉專的朋友是否「真的是我們內容的受眾」? 這是【黃標粉專經營筆記】的第 7 集,延續上次的內容,我將談談為何「粉絲結構」如此的重要?
我對於粉絲專頁推薦功能的三個想法 第一、往好處想 - 無論如何你的粉專內容都將隨著FB的政策觸及到更多人 第二、但往壞處想 - 你的內容有可能因觸及到不這麼喜歡的人被隱藏 再者、往更壞的方向想 - 你可能吸引到並非真正認同粉專「核心價值」的受眾 等等,第三點怎麼想都比第二點好呀?要回答這問題 就得
如果我有這樣一套能在 3 個月內打造出高互動的粉專的方法 你會想知道嗎? 想知道的朋友請留言+1 你好我是Yeti,來自CoUP! 職人創業家, 一個幫助專業工作者學習打造「知識網絡」的好地方。 如果你有任何製作課程方面的問題想要聊聊,請點這
「你怎麼都沒邀請對貼文按讚的人,來給專業按讚呢?」新加入協助粉專管理的小編這麼問我。 是的,比起按讚人數或追蹤人數的增長,我更在意的是所有追蹤粉專的朋友是否「真的是我們內容的受眾」? 這是【黃標粉專經營筆記】的第 7 集,延續上次的內容,我將談談為何「粉絲結構」如此的重要?
我對於粉絲專頁推薦功能的三個想法 第一、往好處想 - 無論如何你的粉專內容都將隨著FB的政策觸及到更多人 第二、但往壞處想 - 你的內容有可能因觸及到不這麼喜歡的人被隱藏 再者、往更壞的方向想 - 你可能吸引到並非真正認同粉專「核心價值」的受眾 等等,第三點怎麼想都比第二點好呀?要回答這問題 就得
如果我有這樣一套能在 3 個月內打造出高互動的粉專的方法 你會想知道嗎? 想知道的朋友請留言+1 你好我是Yeti,來自CoUP! 職人創業家, 一個幫助專業工作者學習打造「知識網絡」的好地方。 如果你有任何製作課程方面的問題想要聊聊,請點這